(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教案
《雷雨》设计二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朗读感悟,“垂”字的书写。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图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听音乐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播放:刮风下雨闪电雷声的旋律)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文《雷雨》。(板书课题)
二、自读自悟,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问问下面的小鱼。
2、学习生字“压、乱、垂、虹”,用自己的方法识记,扩词。
3、小组读课文,推荐一位组员来展示朗读,并说说为什么要推荐他来读。
4、被推荐到的学生逐段读课文,正音。
5、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6、找出相关的段落,初步介绍“段”的知识,让学生把课文划分成3段。
三、书写生字。
写字指导。(生归类分析字行,说发现。)指导:“彩”字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起笔处要在一条垂线上,第二撇起笔处在横中线上。“蜘”字中的虫字旁要写得瘦长,虫字旁的“扁口”上宽下窄。“垂”字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平,下面的横逐渐加长,最后一横又要缩短。
学生先把每个字临写一个,对照总结之后,再临写一个,争取第二个比第一写得好。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卡片认读生字词
2、上堂课我们知道课文讲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这堂课我们要去看看具体的景象。
(教师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二、朗读感悟课文。
研读“雷雨前”
1、默读课文,划出雷雨前又哪些景色,你认为这些景色写得怎样?
2、交流自读自悟情况;教师随学生的回答相机点拨。
如: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黑沉沉”写出了什么?能把它去掉吗?为什么?“压”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你人为该怎么读这句话?
忽然一阵大风吹来,吹得树枝乱摆。
“乱摆”说明什么?不下雨时风是怎样吹的?为什么要加一个“忽然”?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第一自然段讲的是“叶子动也不动,”加上“忽然”表现了天气的变化。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哪个字写得好?为什么?读一读。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该怎么读才能体现天气骤然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
研读“雷雨中”
1、默读课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考大家?
2、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互动,教师相机点拨。
如:为什么用3个“哗”?该怎么读这3个“哗”?
为什么“往窗外看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两个“渐渐地”说明了什么?
3、有感情的朗读。
自由读——女生读——指名读
研读“雷雨后”
1、小组合作读一读,画一画文中的景色。
2、展示自己的画。
3、美读这一段。
三、总结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积累运用
1)、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雨越下越大。__越__越__。
2)、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了,( )也( )了。
六、课后延伸:观察日出或日落,写一篇观察日记。
雷雨
教学目标:
会认4个生字,会写“垂”;
粗读课文,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雷雨前的相关段落,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知道我们班同学非常喜欢猜谜语,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来?
出示:千条线,万条线;
数不清,剪不断。
落到地里禾苗绿,
落到水里看不见。
生猜:雨。(师表扬:真棒!一下子就猜出来了。)板书:雨
你能用“雨”字组词吗?
生说:(大雨、春雨、雷雨、斜风细雨……
( http: / / www.21cnjy.com ))师表扬:真不错!你还能说四个字的词语。
3.揭题:是啊!在雨的家族里既有斯斯文文的毛毛雨,也有威猛有力的暴风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夏天里我们常常能见到的雨——雷雨。(补充板书:雷)
4.你能说说对雷雨有哪些了解,或知道和雷雨的有关知识吗?
生说。(师评价)
5.请同学读一下课题。(指名读),一起读一下(齐读)。(读出雷雨的力量)
二、初读课文:
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文字给我们带来的这场雨吧!
1.请同学们打开课文80页,听清楚老师的要求:自由读课文,标好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生字词:
刚才同学们都读得非常认真,不知生字词掌握得怎么样了?老师来检查检查。
出示词语:彩虹
逃走
树枝乱摆
一动不动
黑沉沉
压下来
垂下来
渐渐地
蜘蛛
越来越亮
越来越响
越下越大
(1)a.请3名学生分别读这三组词语,前两组师指导点评生字读准确。
b.出示第三组,先自由读,问:你发现有什么特点?怎么读?
生:这三组都是“越X越X”的,最后一个字要读得响一点。
师:像这样的词语你还能说出一些来吗?我请同学来说一说,其余同学跟着他一起说。(3—4个)
(2)师:如果你能想想词语的意思再来读,一定会读得更好!谁愿意来试一试?(读得好的同学进行领读)
(3)出示生字:压、乱、垂、虹
师:现在你还认识这些字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编字谜、组词等)
(4)全班齐读词语。
3.理清脉络
老师还想检查一下课文的朗读情况,请
( http: / / www.21cnjy.com )(3位)同学读课文,在座的小听众也有任务,想一想他们分别读的是雷雨什么时候的景象?有读的不准的地方等他们读完了要帮他们纠正过来,开始吧!
反馈:1——3自然段
雷雨前
4——6自然段
雷雨中
7——8自然段
雷雨后
三、精读雷雨前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雷雨前的情景。
自由读1——3自然段,想一想,雷雨前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请用“——”划出相关句子或词语。
交流第1自然段:
(1)作者首先看到了什么?(乌云)
师出示图片,问:这是怎样的乌云?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吗?(满天的、黑沉沉的……)
师:是啊!这样如浓墨般的满天的一大块一大块的乌云压下来,会让你感到……(师示意让生举手回答)体会害怕、闷极了
(2)师:怪不得连树叶一动都不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蝉一声也不叫,这世界仿佛静止了,一切都在等待暴风雨的来临。这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又闷又热,你能读出这种味道吗?
a.展示读
评价:你真是我们班的阅读小能手。
b.齐读
评价:读得多好啊!让老师感觉到有36块乌云一起压下来了!
(3)出示: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树上的叶子不动,蝉不叫。
这两句话有什么区别?请你大声地读一读。
3.交流第2自然段:
(1)作者还看到了什么?
出示: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师:是啊!这忽然的一阵大风一下子打破了世界的宁静,吹得树枝乱摆,吹得塑料袋满天飞舞,还会吹得什么怎么样?(课件播放风的声音)
出示:忽然一阵大风,吹得——————,
吹得——————,
吹得——————。
生自由发言。
(2)师:世间万物似乎被这狂风给惊醒了,连蜘蛛也从网上垂下来,四处逃窜。
出示: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师:这个句子中有个词用得特别好,看谁是火眼金睛,一下子就能发现它?
引导生找出“垂”字。
师:如果把这个“垂”字换成“爬”,你觉得哪个更好?为什么?
体会蜘蛛的害怕、着急。
师点评:一个“垂”字用得多秒啊!同学们理解得很透彻,让我们捧起书本,在一起读读第2段,体会一下那阵大风和蜘蛛的惊慌。
4.交流第3自然段。
(1)师:雷雨前除了满天的乌云和一阵阵大风,还有……(生接:闪电和雷声)
在生活中,你听到的雷声是什么样的?(轰隆隆)
让我们把雷打得越来越响吧!
生:轰隆隆、轰隆隆、轰隆隆(师手势由低到高)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接读赛吧!先请女同学接,再请男同学接,最后请全班同学接。
闪电——雷声——
四、小结:
是啊!在炎热的夏天,天空中乌云密布,又闷又热,忽然间狂风大作,紧接着电闪雷鸣,这个变化过程,就是雷雨前的景象,用你们的声音把它表现出来吧!
生齐读。
五、写字指导
有一个生字宝宝已经等我们很久了,就等我们能不能学会它。
出示“垂”。
说说注意点。师范写后,带学生书空记笔顺。
生在田字格中书写,师巡视,个别点评。
六、总结
今天我们跟着作者的文字,去感受了夏日雷雨前的特殊景象。那么下一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课文,去感受雷雨中和雷雨后的不同景象吧!(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教案
《雷雨》设计三
学习目标
1.会认“压”等4个生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写“垂”等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3.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课前准备
1.教学挂图,有条件的可制作反映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课件。
2.生字词卡片。
第一课时
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夏天的午后,常常会出现雷雨的现象,你能说说雷雨时的景象吗?
(老师肯定学生的体验后,揭示课题,看课文是怎样写雷雨的)
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老师巡视,有重点地对读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认读词语卡片。(黑沉沉、乱摆、迎面扑来、彩虹、蜘蛛、蝉、越来越响、垂、压)
3.生字组词,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到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a.压──压下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b.乱──乱摆;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c.垂──垂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d.虹──彩虹;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4.同桌相互听读课文,一人读一段,在读中巩固识字,学习新词。
朗读感悟,理清文脉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老师引读。(雷雨前:满天的乌云……树上的叶子……忽然一阵大风……哗,哗,哗,雨下起来了……雨停了……)
3.让学生找一找,课文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时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后的景象,分别在书上做记号。
4.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调分别读好这三个部分,用心感悟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5.分组朗读,老师随机指导。
第二课时
默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分段读议
1.雷雨前:指名朗读,读后说说,雷雨前,我们看到了什么景象?
老师小结归纳:乌云──大风──闪电──雷声。
2.雷雨中:指名朗读,读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雷雨时的景象。
老师小结归纳:雨声和雷声从大到小
天色由暗到亮,空气清新
3.雷雨后:齐声朗读,感受雨后的美景。
填词比较词句
1.雷雨前: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____________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_________下来,逃走了。蝉一声也不叫。
2.雷雨后:一条彩虹__________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_____________在网上。
比较“压”“挂”“垂”“坐”四个字的用法,体会这四个字用得确切之处。
巩固识字
1.出示本课生字和要求会写的字,指名、集体认读。
2.同桌交流记字方法,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课堂练习
1.指导写生字。
2.完成课后习题“读读抄抄”。
课外延伸
1.留心观察天气变化,写一篇观察日记。
2.拓展阅读《夏天》。
夏天
夏天的午后,太阳像一个大火球。
柳叶打着卷儿,花儿低着头,湖水也烤热了。小鱼该不会煮熟吧!啊,别急别急!蜻蜓飞来了,飞得很低很低,在湖面上转圈,报告着好消息:“就要下雨了,就要下雨了!”
风来了,云黑了,打闪了,雷公公跑来啦!哗,哗,哗,大雨快活地下了起来。
下了一阵雨,风去了,云散了,闪停了,雷公公回家了。太阳又出来了,天边挂起了一道彩虹。
柳叶、花儿滴着水珠,像刚洗完澡,多干净,多精神。湖里,小鱼摆着尾巴游得多高兴。
湖边,有人乘凉,有人散步。石拱桥上走着一队小学生。湖水像一面镜子,照着天,照着桥,照着那队过桥的小学生。啊!他们多像一群小鸟飞过雨后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