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统治》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北宋建立的过程及中央集权的强化的史实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重文轻武的国策,及这些措施产生的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了解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成就和特点,知道古代中华文明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树立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通过北宋建立后所采取的措施,认识北宋中央集权的政治特色。
【教学难点】
重文轻武的国策,以及国策的影响
【教学方法】
问题导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问:960年北宋建立后,逐渐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鉴于唐末五代时期的武将跋扈、政局动荡,宋朝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来维持长治久安?为什么有人说宋代史文人士大夫的黄金时代?你们想知道它的具体情况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隋朝,了解相关的历史。
二、讲授新课
一、北宋的建立
请说出陈桥兵变是怎么回事:960年,赵匡胤,陈桥,发动形变取代后周建立北宋。
(图片);①宋太祖黄袍加身的画面和宋太祖黄袍加身处(系马槐)照片。现在位于今开封市封丘县陈桥镇。
②五代十国后期的地图,后周两字变为北宋。
北宋的统治者首先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呢?统一战争。
什么时候灭掉了十国割据势力呢?到宋太祖的弟弟宋太宗时终于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割据混战局面。北宋的疆域图(把割据政权并入北宋)。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宋朝建立后,宋太祖采用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军事策略,先后吞灭了荆南、南唐等政权。南唐国主李煜曾派特使向宋太祖纳贡求和,宋太祖怒道:“我塌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宋太宗继位后,继续攻灭割据政权,到979年,北宋基本上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中央集权的加强
在中央,宰相的权利被一分为三,宰相为专掌行政权,枢密使掌管军事,三司使管理财政。行政、军事、财政三权分立,各自的长官分别对皇帝负责。
那么谁来管地方呢?打出示意图:节度使——文臣 文臣做地方官
解决朝中大将和节度使的权利在地方上,中央派文官任知府、知州等职,代替节度使掌管地方政事,并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以防止他们的权利过大,难以控制;又取消了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地方的财富收入除留一部分作为必要的开支外,其余全部运往都城,收归中央。
军队怎么办?示意图:大将、节度使——禁军——皇帝
并派官在进行统一战争的同时,宋朝的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首先是设法剥夺高级武将的军权,从地方军队里挑选强壮的士兵编入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21教育网
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另一个示意图:概括记忆:加强中央集权措施:二除、二派、一控制;
文字材料:自宋以文官知州事,历代因(继承)之,遂无复弱干强枝之患。
问:节度使专权结束于何时?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结束于北宋初期,用杯酒释兵权的方法。
在统一战争的同时还有一个问题:他是怎么当上的皇帝?兵变。
现在最怕什么?兵变。于是宋太祖赵匡胤上演了一出戏。(字幕)杯酒释兵权
961年,宋太祖着急石守信的那个大将饮酒,说:“没有你们,我当不成皇帝,可当了皇帝,又睡不好觉。”石守信等人忙问原因。他说;“假使有一天黄袍加身,你们不做皇帝行吗?”石守信等人停了很惶恐,忙跪下扣头,请求指明出路。宋太祖劝他们交出军权,回家享福。第二天,石守信等人都交出了兵权。这就是历史上的“杯酒释兵权”。
看小字些许时间,打开图片杯酒释兵权,请两位同学看图即兴讲故事(分别饰演皇上和大将)。解决了什么问题?解除了石守信等将军大将的兵权。又故伎重演解除了地方节度使的权利。www.21-cn-jy.com
这些措施的结果,使整个北宋以至于南宋300余年再也没有发生过兵变,自唐朝中期以来的武将拥兵自重,割据混战,威胁中央的局面终于结束。为宋朝经济的繁荣提供了保障。然而物极必反,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度的集权又带来了严重的危机。
三、重文轻武的国策
【善思】针对唐末以来“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现象,大臣赵普提出了“稍多齐全,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治国建议。他的建议被采纳了吗?宋朝统治者是怎么做的?
他的意见被采纳了。稍夺其权”:将宰相权力一分为三,行政、军事、 财政三权分立。 “制其钱谷”:取消了节度使收税的权力。 “收其精兵”:通过杯酒释兵权削夺高级武将的军 权,从地方军队里挑选强壮的士兵编入禁军,由皇 帝直接控制。
原因
宋太祖曾说:“五代时期藩镇强横残暴, 百姓受苦。我现在选派100多名干练的儒臣分别 取治理各个藩镇,即使他们全部贪污舞弊,也比 不上一个武臣的危害大。”
北宋建立后,统治者吸取武将专横导致割据分裂的历史教训。 “兴文教,抑武事”的国策,崇尚文治,优待文 人。21cnjy.com
北宋的统治者选用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用以压制武将的权利。文官可以担任统兵的将帅,武将却往往只是副帅,受文官的监督和管束,因此,宋代文官的地位和待遇都高于武将。2·1·c·n·j·y
2.表现/措施
①选用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用以压 制武将的权力;文官的地位和待遇都高武将。
②进一步发展科举制,严格考试程序,增加 录取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材料:宋太宗在位22年,举行8次科举考试,共取 中6000余人。任用的宰相9人,科举出身的占6人。 两宋300年间,共取士达11万,是历史上科举取士最多的朝代。【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说明:科举考试在北宋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③重视文教事业,在中央设立太学,地方设州学、 县学,传授儒学。私人创办的书院在两宋时期迅 速发展。
岳麓书院 孔府建筑群图
积极影响:加强中央集权,重用文臣,削 夺武将权力。基本消除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 割据的隐患,有利于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经济 的恢复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消极影响:造成了机构重叠、官员冗滥、 军队指挥不灵等诸多弊端。
【明理】
宋朝重文轻武,主要是为了抑制武将的权利,而不是轻视武备。事实上,宋朝大量养兵,拥有比此前历朝数量都更为庞大的军队,军费开支每年要耗费全国财政收入的70%以上。
宋朝进一步发展了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严格考试程序,增加录取名额,提高进士地位,因此吸引了更多的文人入官僚队伍。科举考试在北宋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宋太宗在位的22年间,供举行了8次科举考试,一共取中6000余人。他任用的宰相9人,全部为文官,其中科举出身的就有6人。两宋300年间,共取士达11万人,是历史上科举取士最多的时代。www-2-1-cnjy-com
宋朝重视文教事业,在中央设太学,在地方设州学县学,有朝廷选派文官,传授儒学。私人创办的学院在两宋时期也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学者汇集之处,对于培养人才和传播知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1-c-n-j-y
王安石变法
北宋中期,由于亢官、亢兵、亢费造成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同时在与周围民族证券的连年征战中负多胜少也造成边患不绝,社会矛盾尖锐。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1069年,宋神宗启用王安石主持变法,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精简军队编制,提高军队战斗力。变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用人不当、操之过急,导致变法没有彻底进行下去。21*cnjy*com
[学而时习] 960年,赵匡胤建立了北宋王朝。下列与他有关的事件是( D )
焚书坑儒 B.文景之治 C.赤壁之战 D.陈桥兵变
【温故知新】唐朝有:“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名言,而北宋却出现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和“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的诗句。通过以上的诗句,想想从唐至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出处:21教育名师】
折射了思想观念的变化,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基本国策的改变。
【集思广益】宋太祖曾说:“五代时期藩镇强横残暴,百姓受苦,我现在选派100多名干练的儒臣分别取治理各个藩镇,及时他们全部贪污舞弊也比不上一个武臣的危害大。”你赞成宋太祖的说法吗?分析北宋初年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和措施。【版权所有:21教育】
课堂总结
中央集权的强化
军事上:剥夺高级武将 的军权,从地方军队里 挑选强壮的士兵编入禁 军,由皇帝直接控制。 (加强军权) “杯酒释兵权” 【来源:21cnj*y.co*m】
(地方)行政上:①中央派文官任知府、知州,三年一换。 ②还设置通判与知府、知州共同管理。
经济上:取消了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地方的财赋收 入除留一部分作为必要的开支外,其余收归中央。 (后又设立了转运使,把财权收归中央)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四、课堂练习
1.选择题
(1)北宋中期,“三冗”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D )
①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增设官僚机构以分化各级官员权力 ②形成庞大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增加 ③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和高额赔款 ④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逃避税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关键问题是( C )
A.辽、西夏的威胁 B.土地荒芜、水利荒废
C.国家财政入不敷出 D.官僚地主隐匿田产逃税
(3)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家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C )21·cn·jy·com
A.采取抑制土地兼并、重农抑商的政策
B.减轻农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军费
D.力图搜刮百姓钱财充实国库
五、作业布置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板书设计】
一、北宋的建立
人物、时间、事件
二、中央集权的加强
原因、措施、影响
三、重文轻武的国策
原因、表现/措施、影响(两面性)
【教学反思】
《北宋的统治》一课是岳麓版七年级下册第28课,本课的重难点是通过背诵建立后所采取的措施,认识北宋中央集权的政治特色。 重文轻武的国策,以及国策的影响。应该注重本课各环节流畅,基础知识落实到位。新课的引入,可以采用呈上启下的方法,自然导入,实现新旧知识的联系;新课的学习,运用多媒体,采用设疑、故事、绘图、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巩固小结和课堂检测,理清了本课的知识线索,实现了当堂内容当堂巩固,整堂课教学效果理想。
运动失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北宋的统治》练习
一、选择题
1. 下列政权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
①北宋 ②契丹 ③西夏 ④金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②①④③
D. ①②④③
2. 陈桥兵变使赵匡胤了皇帝,他取代的是( )
A. 北周
B. 后周
C. 后汉
D. 后唐
3.北宋加强专制皇权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包括( )
A.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B.降低了政府工作效率
C.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4. 北宋统治者经常换防各地驻屯的军队,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
A.增强军队战斗力 B.防止地方专权
C.加强禁军 D.防止武将专权
5. 北宋中期,“三冗”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
①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增设官僚机构以分化各级官员权力 ②形成庞大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增加 ③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和高额赔款 ④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逃避税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6.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关键问题是( )
A.辽、西夏的威胁 B.土地荒芜、水利荒废
C.国家财政入不敷出 D.官僚地主隐匿田产逃税
7. 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家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采取抑制土地兼并、重农抑商的政策
B.减轻农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军费
D.力图搜刮百姓钱财充实国库
8. 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 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 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 500多万缗,“民贫乏食”而反,造成这种统治危机的根源是( )
A.经济衰退 B.起义频繁
C.兵力不足 D.吏治腐败
9. 北宋在澶渊战胜了辽,但最后却订立了屈辱的“澶渊之盟”,辽宋间澶渊之盟使( )
①双方维持了较长时期的和平关系,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 ②贸易往来频繁,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③技术和文化交流加强,促进双方的进步 ④北宋负担加重,激化了社会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10. 庆历新政的失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
A.北宋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十分尖锐 B.北宋王朝十分腐朽
C.变法内容不尽合理 D.变法没有顺应历史潮流
二、简答题
11. 概述北宋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特点,并分析说明造成其特点的原因。
12. 请你总结出北宋“三亢”现象的表现。
13.请你总结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以及后果。
三、材料分析
14. 2010年开封市“大宋年文化节”新闻发布会,今天上午在郑州举行,为进一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活跃春节期间广大群众的旅游生活……中共开封市委、市政府……努力打造年文化品牌……确定于2010年春节至正月十五期间,正式推出开封市“大宋年文化节”……届时将举办规模盛大,多姿多彩的宋文化民俗庙会、灯会、展演等系列活动。
———2010年2月9日豫台网讯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大宋”是指的两宋中的哪一朝代?与该朝代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哪些?
(2)该朝代在商品经济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是什么?
15.材料一 (王安石说)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
而贷者常苦于不得。……昔之贫者举息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
则青苗之令行矣。
——引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司马光)言青苗之弊曰:“平民举钱出息,尚能蚕食下户,况县官督责之惑乎!”
惠卿曰:“青苗法,愿则与之,不愿固不强。”光曰:“愚民知取债之利,不知还债之害,
非独县官不强,富民也不强也。”帝(神宗)曰“陕西行之既久,民不以为病。”光曰:“臣
陕西人也,见其病,未见其利。”——引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 清朝史学家赵翼评论说:青苗钱虽曰不得过二加息,而一岁凡两放两收,则其
息已加四;有司又约中熟为介,令民偿必以钱,则所定之价,又必逾于市价,而民之偿息,
且十加五六,则并非安石之初法矣,此所以病民也。
——引自赵翼《廿二史札记》
回答:(1)材料一中的“兼并之家”、“豪民”主要指哪些人
(2)据材料一指出青苗法主要对谁有利
(3)在材料二中,司马光认为“青苗法”在实施过程中有什么问题,他指出问题的目的是什么
(4)材料三中赵翼观点是否有道理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赵翼的结论与王安石的目的是否矛盾
说明你的结论。
《北宋的统治》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D 4.D 5.D 6.C 7.C 8.D 9.D 10.A 21教育网
二、简答题
11. 措施:解除朝中大将和节度使的兵权,设三衙与枢密使互相牵制,实行更戌法,建禁军;设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使分割宰相权力;派文官到各地做知州,设通判监督之;派转运使到各地管理财政;将司法权收归中央。21cnjy.com
特点:从皇帝直接控制兵权入手,把地方的军、政、财权收归中央,消除地方割据的隐患,但导致积贫积弱。
原因:接受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同时他自己也正是通过兵变夺权的,因此特别注意把兵权控制在自己手中,消除地方割据隐患。21·cn·jy·com
12.北宋官僚机构臃肿,官吏过多,开支巨大。
13.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增设地方官吏,科举录用名额增多,究其根本原因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其结果:赋税增加,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危机严重,成为王安石变法的原因之一。
三、材料分析
14.材料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北宋的史实。
(1)材料中的“大宋”是指的两宋中的北宋。与宋代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辽、西夏、金。
(2)北宋在商品经济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是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15. (1)大地主,高利贷者。
(2)封建国家
(3)官府逼民借贷,加重对农民的剥削,加剧了社会矛盾。他指出的目的是反对王安石变法,
站在大地主阶级立场上,维护他们的利益。
(4) 有道理。赵翼分析的情况与王安石变法的初衷并不矛盾。因为变法的目的是为了克服
统治危机。限制大地主和高利贷者盘剥并不意味着国家减轻对农民的直接索取。二者的区别
在于取之是否有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5张PPT)
岳麓版 七年级下册第28课
北宋的统治
导入
960年北宋建立后,逐渐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鉴于唐末五代时期的武将跋扈、政局动荡,宋朝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来维持长治久安?为什么有人说宋代史文人士大夫的黄金时代?
你们想知道它的具体情况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宋朝,了解相关的历史。
新授
一、北宋的建立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发动兵变,其部下把一件早已准备好的黄袍披在赵匡胤的身上,拥立他做皇帝。赵匡胤废去后周的小皇帝,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宋太祖黄袍加身
宋太祖黄袍加身处(系马槐)
新授
后周变为两宋
统一战争
北宋的统治者首先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呢?
什么时候灭掉了十国割据势力呢?
到宋太祖的弟弟宋太宗时终于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割据混战局面。北宋的疆域图(把割据政权并入北宋)。
北宋疆域图
新授
宋朝建立后,宋太祖采用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军事策略,先后吞灭了荆南、南唐等政权。南唐国主李煜曾派特使向宋太祖纳贡求和,宋太祖怒道:“我塌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宋太宗继位后,继续攻灭割据政权,到979年,北宋基本上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新授
二、中央集权的加强
1. 在中央,宰相的权利被一分为三,宰相为专掌行政权,枢密使掌管军事,三司使管理财政。行政、军事、财政三权分立,各自的长官分别对皇帝负责。
那么谁来管地方呢?
解决朝中大将和节度使的权利在地方上,中央派文官任知府、知州等职,代替节度使掌管地方政事,并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以防止他们的权利过大,难以控制;又取消了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地方的财富收入除留一部分作为必要的开支外,其余全部运往都城,收归中央。
节度使
文臣
3. 军队怎么办?
新授
并派官在进行统一战争的同时,宋朝的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首先是设法剥夺高级武将的军权,从地方军队里挑选强壮的士兵编入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
皇帝
禁军
大将、节度使
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二除、二派、一控制
新授
兵变。于是宋太祖赵匡胤上演了一出戏。杯酒释兵权
结束于北宋初期,用杯酒释兵权的方法。
文字材料:自宋以文官知州事,历代因(继承)之,遂无复弱干强枝之患。
问:节度使专权结束于何时?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在统一战争的同时还有一个问题:他是怎么当上的皇帝?猜测他最害怕的是什么?
新授
解决了什么问题?
961年,宋太祖着急石守信的那个大将饮酒,说:“没有你们,我当不成皇帝,可当了皇帝,又睡不好觉。”石守信等人忙问原因。他说;“假使有一天黄袍加身,你们不做皇帝行吗?”石守信等人听 了很惶恐,忙跪下扣头,请求指明出路。宋太祖劝他们交出军权,回家享福。第二天,石守信等人都交出了兵权。这就是历史上的“杯酒释兵权”。
解除了石守信等将军大将的兵权。又故伎重演解除了地方节度使的权利。
新授
这些措施的结果,使整个北宋以至于南宋300余年再也没有发生过兵变,自唐朝中期以来的武将拥兵自重,割据混战,威胁中央的局面终于结束。为宋朝经济的繁荣提供了保障。然而物极必反,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度的集权又带来了严重的危机。
北宋的中央集权
善思
新授
针对唐末以来“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现象,大臣赵普提出了“稍多齐全,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治国建议。他的建议被采纳了吗?宋朝统治者是怎么做的?
他的意见被采纳了。
“稍夺其权”:将宰相权力一分为三,行政、军事、 财政三权分立。
“制其钱谷”:取消了节度使收税的权力。 “收其精兵”:通过杯酒释兵权削夺高级武将的军 权,从地方军队里挑选强壮的士兵编入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
新授
宋太祖曾说:“五代时期藩镇强横残暴, 百姓受苦。我现在选派100多名干练的儒臣分别 取治理各个藩镇,即使他们全部贪污舞弊,也比 不上一个武臣的危害大。”
原因
北宋建立后,统治者吸取武将专横导致割据分裂的历史教训。 “兴文教,抑武事”的国策,崇尚文治,优待文人。
三、重文轻武的国策
新授
②进一步发展科举制,严格考试程序,增加 录取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材料:宋太宗在位22年,举行8次科举考试,共取 中6000余人。任用的宰相9人,科举出身的占6人。 两宋300年间,共取士达11万,是历史上科举取士最多的朝代。
表现/措施
①选用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用以压 制武将的权力;文官的地位和待遇都高武将。
说明:科举考试在北宋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③重视文教事业,在中央设立太学,地方设州学、 县学,传授儒学。私人创办的书院在两宋时期迅 速发展。
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初年
新授
在宋朝,孔子的地位被一再提高,儒学也受到空前的推崇。1055年,孔子第四十六代孙孔宗愿首次被朝廷封为“衍圣公”,以后历代沿袭。宋朝还建立了专门的衍圣公府,也称为“孔府”,并对祭祀孔子的孔庙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
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内的孔府建筑群,始建于宋,明朝移建于今址
新授
积极影响:加强中央集权,重用文臣,削 夺武将权力。基本消除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 割据的隐患,有利于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经济 的恢复发展。
消极影响:造成了机构重叠、官员冗滥、 军队指挥不灵等诸多弊端。
重文轻武国策的影响
新授
宋朝重文轻武,主要是为了抑制武将的权利,而不是轻视武备。事实上,宋朝大量养兵,拥有比此前历朝数量都更为庞大的军队,军费开支每年要耗费全国财政收入的70%以上。
明理
宋朝进一步发展了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严格考试程序,增加录取名额,提高进士地位,因此吸引了更多的文人入官僚队伍。科举考试在北宋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宋太宗在位的22年间,供举行了8次科举考试,一共取中6000余人。他任用的宰相9人,全部为文官,其中科举出身的就有6人。两宋300年间,共取士达11万人,是历史上科举取士最多的时代。
宋朝重视文教事业,在中央设太学,在地方设州学县学,有朝廷选派文官,传授儒学。私人创办的学院在两宋时期也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学者汇集之处,对于培养人才和传播知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新授
王安石变法
北宋中期,由于亢官、亢兵、亢费造成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同时在与周围民族证券的连年征战中负多胜少也造成边患不绝,社会矛盾尖锐。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1069年,宋神宗启用王安石主持变法,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精简军队编制,提高军队战斗力。变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用人不当、操之过急,导致变法没有彻底进行下去。
960年,赵匡胤建立了北宋王朝。下列与他有关的事件是( )
A.焚书坑儒 B.文景之治
C.赤壁之战 D.陈桥兵变
D
练习
学而时习
温故知新
新授
唐朝有:“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名言,而北宋却出现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和“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的诗句。通过以上的诗句,想想从唐至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折射了思想观念的变化,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基本国策的改变。
集思广益
新授
宋太祖曾说:“五代时期藩镇强横残暴,百姓受苦,我现在选派100多名干练的儒臣分别取治理各个藩镇,及时他们全部贪污舞弊也比不上一个武臣的危害大。” 分析北宋初年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和措施。
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接受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同时他自己也正是通过兵变夺权的,因此特别注意把兵权控制在自己手中,消除地方割据隐患。
措施:解除朝中大将和节度使的兵权,设三衙与枢密使互相牵制,实行更戌法,建禁军;设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使分割宰相权力;派文官到各地做知州,设通判监督之;派转运使到各地管理财政;将司法权收归中央。
1.北宋中期,“三冗”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
①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增设官僚机构以分化各级官员权力
②形成庞大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增加
③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和高额赔款
④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逃避税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D
练习
2.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关键问题是( )
A.辽、西夏的威胁 B.土地荒芜、水利荒废
C.国家财政入不敷出 D.官僚地主隐匿田产逃税
C
练习
3.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家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
A.采取抑制土地兼并、重农抑商的政策
B.减轻农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军费
D.力图搜刮百姓钱财充实国库
C
练习
作业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板书
一、北宋的建立
人物、时间、事件
二、中央集权的加强
原因、措施、影响
三、重文轻武的国策
原因、表现/措施、影响(两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