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 3.3 分数乘法(三) 课件+教案(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 3.3 分数乘法(三) 课件+教案(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03-20 21:12:50

文档简介

3.3
分数乘法(三)
教案
1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会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乘分数的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知识技能: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分数乘分数的乘法运算。
2学情分析
学生在这个内容之前,已掌握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懂得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通过五年级学生已经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能够折叠并涂出一张纸的几分之几,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因此,对学生而言,在这节课,类推出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并不难,主要是运用这个意义归纳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明白道理。难点在于学生要理解第二个分数的整体是第一个分数,而第一个分数的整体是单位“1”,最终求出第二个分数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3重点难点
1.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模型初探,建立初步的思考方式。
师:在3月11日,我们聆听了三思学堂刘老师的讲座,让我们感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中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你知道吗 我国许多古代著作里面还有许多数学知识呢
出示课件《庄子天下》
师:你认为这个说法对吗
学生:齐答:对,不对
师:现在就动手验证一下
出示组内学习
学生读要求
师:同学们已经明白了题意
开始动手做一做吧
师:哪个小组愿意给大家演示呢
小组演示汇报
学生板书
师:请同学们观察纸条的变化,和算式结果的变化,你发现了什么
生:纸条变得越来越短了,算式结果变得越来越小了。
师:是的他们只是变小了,但那并不代表没有,
师:
那我想接着往下剪。
师:现在你可以我们学的知识解决刚才的疑问吗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句话对吗
(对)
师:同学们都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来计算
师:现在我们就来学习
活动2【讲授】二、梳理算理,构建模型,培养动手思维方式。
1.
思维模型推导。
板书出示:×=
师:想知道它的结果吗
生:想
出示温馨提示
生:读
师:根据提示,组内完成。
(充分让学生发言,讨论,展示)
生:把:平均分成4份时等于把原来这张纸平均分成16份,这时就是取了3份,即.
板书:×=
2.
算理模型建构。
师:观察算式:×=,等号前面和后面有什么联系
生:我发现两个分数相乘,分子乘分子的积做分子,分母乘分母的积做分母。
师:这会是巧合吗
出示例3
现在我们同桌一组,一个人用我们刚才总结的方法计算,一个人用折纸的方法验证,看看我们的结论对吗
同桌汇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吗
(在动手中思考,在计算中发现规律,在讨论中得出结论。)
得出结论:两个分数相乘,分子乘分子的积做分子,分母乘分母的积做分母。能约分的要约分。
活动3【活动】三、内化模型,提升思维。(训练营)
1.出示教科书29页练一练第二题。
师:老师想找四名同学来板演,其他同学们动手算一算。
2.出示教科书29页练一练第一题。
师:谁来读题
谁知道这道题求的是什么
生:求的是

是多少
师:谁来说,怎样算
3.
出示教科书30页练一练第五题。
师:谁来读题
动手算一算吧
活动4【导入】四、全课总结:(共11张PPT)
中国古代著名哲学著作《庄子·天下》中有这样一段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说:一尺长的木棍,每天截一半,永远也截不完。
学习提示:一张长方形纸条,第一次剪去它的
,第二次剪去剩余部分的
。此时,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如果第三次再剪去剩余部分的
,那么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
1
2
1
2
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
之几?
1
2
拿:以小组为单位,每人拿出
一张长方形的纸。
看:认真看课本28页例题2内容,
重点看折,涂的要求及过程。
做:试着动手折一折,涂一
涂,再算一算。
思:你发现了什么。
议:组长组织讨论。
运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思:你发现了什么。
议:组长组织讨论。

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分数乘以分数,分子乘分子的积作为分子,分母乘分母的积作为分母

很重要,要记住哦!



算一算(运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做一做:
淘气过生日,妈妈买来一个蛋糕,切了
给淘气,淘气只吃了其中的
,淘气吃了整个蛋糕的几分之几?算一算。
考考你:
校园总面积的
是空地,空地的
准备铺草坪。铺草坪的面积占校园总面积的几分之几?(列式计算)
分子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
分母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