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3-21 08:44: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
( http: / / www.21cnjy.com )单元,这一单元以“成长的故事”为专题,体验成长的快乐。四年级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很多问题,但他们中却很少有人去思考这些问题,更不会意识到这些问题在自我成长道路中所起的作用,而这篇课文是当今文坛著名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赞颂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的文品和对人平易真诚的人品。文章的篇幅较长,其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比较多,适合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达到以读促情、以读促悟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文章中叶圣陶先生批改了“我”的作文,所以还可以学习如何修改作文的。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合作探究的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和文本鉴赏力,还有一定量的词汇积累,他们能够自主学习字词,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并能在交流和讨论中,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但是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往往只停留于文字表面,对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还不容易理解,对文中所表现的叶老关爱下一代的精神也缺少深刻的感受。基于此,我想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和感受叶老认真的态度,以及对下一代的关爱就是教学难点。感受叶老的人品和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就是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把握重点词句,感受课文优美的语言。
2、学习叶圣陶先生伟大的人品与文品,懂得学习作文首先应学会做人的道理。
3、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4、培养学生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5、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
【教学重点】
1、 体会叶老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和他平易真诚的人品。
2、 从叶先生对<<一张画像>>的修改中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3、 对文中几句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和养成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都学过《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还记得爬山虎的样子吗?
2、记得是谁写的吗?
3、是的,就是这位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大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大编辑叶圣陶老先生的作品,大家都尊称他叶老。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近叶老,走近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板书)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让学生速读课文,要求如下: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3)在文中划出描写爬山虎的句子。
2、课文讲了几件事?
学生概括课文内容,教师明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章主要讲了2件事。一是1963年,叶圣陶先生帮作者修改作文,以及在这一年暑假请作者去他家做客的事。(修改作
邀请做客)
三、学习第一部分,体会作文修改之道,初步感受叶圣陶的人品
1、师:课文那几小节是叶圣陶先生帮作者修改作文的事?
学生默读课文,按事件将课文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5段,第二部分分6-10段。
2、 师我们先来看前两段,这两段讲了两层意思,请同学们速读这两段,用简洁扼要的两句话来概括层意。
学生默读前两段,概括出两层意思:我的作文获奖了;老师告诉“我”是叶圣陶先生帮我改的。
3、 师:叶圣陶是怎样修改“我”的作文呢?请同学们们速读3、4、5小段。
学生自读
4、 师:大家翻看看课文后面的资料袋,看看叶圣陶先生当年给作者改的作文,你们有什么感想。?
学生各抒己见,体会叶圣陶修改作文的认真。
5、 师:大家从这篇修改的作文中发现了叶圣陶先生的认真,当作者刚看到这份修改稿时,他有什么反应呢?
学生齐答:愣住了。
6、 讨论:作者为什么会一下子愣住了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归纳:因惊讶和激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以为是写的很好的作文,没想到叶圣陶竟改了那么多地方:更没想到叶圣陶先生会如此认真细致的修改一个中学生的作文。
7、 师:大家再来看看资料袋,叶圣陶改了哪些地方呢?谁能举例来说说呢?
学生照着“一张画像”的修改稿发言。
8、 这篇修改过的作文看上去是什么样子的呢?谁为我们读读呢?
学生自愿读:映入眼帘的是……钩或直线、曲线。
9、 讨论:作者从叶圣陶的修改中感受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10、 师:是啊,我们虽然未见叶圣
( http: / / www.21cnjy.com )陶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叶圣陶不仅为“我”改了作文,还在“我”的作文后写了一则简短的评语,谁来为我们读?
指名学生读叶圣陶先生的评语。
11、 如果说叶圣陶先生认真细致的修改令“我”叹服,让“我”受益匪浅。那么,这则短短的评语,————
学生接着读:树立了我写作的信心。
师:那时,作者才十五岁,一个毛头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孩,居然能得到一位蜚声国内外文坛的大文学家的指点和鼓励,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此时他对自己的写作当然是信心大增。
四、精读第二部分进一步感受叶圣陶的人品
1、师:当我去叶圣陶先生的家做客时,他对“我”又又是什么样的态度呢。谁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平易近人
2、 师:课文中哪些词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平易近人的人品?请大家找出来并谈谈理由,
相关语句有:意外、像大人一样和“我”握手、交谈融洽、亲切、认真、质朴、期待等,引导学生从“我”和“叶圣陶”的身份差别去思考。
3、 师:叶圣陶先生和我的谈话让我模模糊糊懂得了———
学生跟读:作家就是这样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4、 师:作家是怎样做的呢?(指板书词语)
学生:平易近人
5、 作品是怎样写的呢?(指板书词语)
学生:一丝不苟。
6、师:“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谁能说说“堪称楷模”的基本意思。再结合课文来讨论,最后尝试用这个词语造句。(板书:人品
作品)
说明:抓住描写叶圣陶动作和语调的词语来感受他的平易近人。
五、分析爬山虎,讨论题意
1、师:文中几处写了爬山虎?
指名学生回答。文中有三处写到爬山虎,前两次是具体的,最后一次是抽象的。让学生朗读相关语句,体会这一点。
2、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处描写爬山虎的语句:刚进里院…….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3、师:这段描写你们觉得美吗,美在哪里?
引导学生将阳光和爬山虎与叶
( http: / / www.21cnjy.com )圣陶和“我”进行对比思考:把“阳光”照在绿叶上“闪烁着迷离的光点”比作“小精灵”,表面上写有了阳光,爬山虎才生机勃勃,熠熠生辉,实际上表现出“我”受到叶圣陶先生的鼓励,充满了从事文学事业的信心。
4、师:谁来为我们读读课文中第二处描写爬山虎的语句?
指名学生读,其他学生思考此时的爬山虎与第一处有什么不同。
5、师:这时作者眼中的爬山虎与他第一次见到的在感觉上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会这样
引导学生做递进思考,“那
( http: / / www.21cnjy.com )片爬山虎”初见时“绿葱葱”再望则变得“沉郁、“虎虎有气”,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懂得了叶圣陶先生“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
6、 课文中哪句话点明了题目?
学生找出:“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7、 师:这句话说明什么?
这句话点明了题目。说明了叶圣陶先生帮我修改作文并邀请我去他家做客的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我”的文学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说明:对文中描写爬山虎的词句进行具体分析,引导学生体会课题的含义
六、修改作文,拓展延伸
1、师:大家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在写作方面的知识有没有增长呢?请大家试着修改一下《一张画像》的前三小节。
学生认真修改,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将自己修改的与叶圣陶修改的作比较,体会差别。
说明:尝试修改作文,将课文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培养写作能力
七、课后作业
每个学生拿一篇自己以前写过的作文,与同桌交换换着修改,然后互相评议。
一张画像
开学了。第一节课是几何。那站在门口里拿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大三角板和大圆规的王老师,就是我们的新班主任。他那魁梧的身材,黧黑的面孔,粗粗的眉毛,简直就看不出他是教几何的,我越看他倒越像《新儿女英雄传》里的“黑老蔡”。
上课了,他挺直了腰板望了望大家,然后鞠躬让大家坐下,满都是军人的风度。说不定还真是个复员军人呢!看样子,他一定挺厉害。
哼,管他厉害不厉害,反正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课的“小癖好”谁也干涉不了。不瞒你说我上课的小“癖好”就是爱涂涂抹抹,染染画画的,差不多,教过我们的老师都在我的本子上“留了影”了,今天又见到“黑老蔡”,我的手早痒痒了。于是我便马上在几何书皮上画了起来。

板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作品
修改作文
-----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一丝不苟
人品
邀请做客
------作家就是这样做的
平易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