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复习检测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如图1甲所示,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所测木块的长度是______cm。如图所示,小丽在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时,停表的示数如图1乙所示,该停表所示的时间为_____s。
参赛者
甲
乙
丙
成绩/s
14.3
13.8
13.7
2.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上表所示:
根据表中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_____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3.2013年9月15日,有“蜘蛛侠”之称的奥地利人凯米特,在徒手无保护的条件下成功攀爬了268m高的长沙第一高楼——北辰时代广场。随后“蜘蛛侠”从楼顶一跃而下,完成了超低空跳伞的挑战。如图2所示,在凯米特从楼顶上跳下时,会看到地面向自己扑来,这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的;如果以楼顶为参照物,他是__________(选填“向上运动”、“向下运动”或“静止”)的。
4.甲、乙两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它们行驶的路程之比为5:1,则在行驶相同的路程,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____;如果甲、乙的路程之比是3:2,则对应的甲、乙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是_______。
5.小明一家双休日驾车外出郊游,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了一下速度及里程表盘如图3甲所示,此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为_________,汽车行驶了半个小时后,表盘的示数如图3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
6.如图4所示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方向运动时路程s跟时间t的关系图像。仔细观察图像,你能获得什么信息?(写出两条即可)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空5分,共40分)
7.关于一些物理量的估计,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课桌高度约为80mm
B.正常状态下,人两次心跳的时间间隔大约1s
C.普通教室的高度约7m
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2m/s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B.用也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且越小,表示运动越快
C.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定不相同
9.妈妈要给小亮网上买衣服,用卷尺量他胸围。小亮则找条塑料带,在同一位置绕了一周,然后用米尺测这一周的长度,测量结果与妈妈一致。小亮用了物理学一种重要的方法,这方法是(
)[]
A.等效替代法
B.微小放大法
C.控制变量法
D.模型法
10.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和路旁的孩子们有如图5所示的对话,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孩子们认为汽车前进得快,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
B.不论选什么作为参照物,乘客都是不动的
C.司机说乘客没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
D.图画中的人物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来判断运动与否的
11.2013年4月20清晨,雅安芦山发生强烈地震,距灾区105km的某驻军部队接到命令立即驱车赶往灾区救援。出发50min后中途遇山体滑坡道路阻断,经2h抢通道路,继续前进40min到达指定地点。救援部队全程平均速度应为(
)
A.126km/h
B.70km/h
C.52.5km/h
D.30km/h
12.李磊同学先后5次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记录数据分别为:25.79cm、25.78cm、25.8lcm、25.09cm、25.79cm,该物理课本的长度最接近于(
)
A.25.793cm
B.25.65cm
C.25.79cm
D.25.81cm
13.乘客坐在逆流行驶的游轮上,我们说他静止是以哪个对象为参照物(
)
A.江岸的码头
B.游轮的船舱
C.迎面驶来的汽艇
D.奔流的江水
14.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像如图6所示,下列由图像得到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车的速度为10m/s,乙车的速度为2/s
C.经过6
s,甲、乙两车相距12m
D.甲车静止,乙车运动
三、实验探究题(18分)
15.在观察比较纸锥下落快慢的探究活动中,小明所在小组是将大小不等的纸锥由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如图7甲所示)。
(1)关于纸锥下落快慢的比较,小明他们讨论后得到以下方案:
①甲同学由图甲所示情形,就能比较出纸锥运动的快慢,他的比较方法是_____________。②乙同学是观察大小纸锥着地的先后来判定的,他的比较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比较纸锥从同一高度整个下落过程的运动快慢,你认为上述方法中最科学的是______(选填“甲”或“乙”)同学的方案。
(2)在做上述实验时,小华所在小组利用闪光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拍摄的图片如图乙所示。[]
①由图乙可以判断纸锥下落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选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则此过程中,纸锥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②图丙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像,能反映出该纸锥下落运动的是_________(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四、计算题(16分)
16.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1mm
1.85
234
2.丙
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时间短的运动的快
3.降落伞(他自己)
向下运动
4.1:5
3:10
5.90km/h
60km/h
6.甲、乙都做匀速运动;乙比甲晚15min出发;乙的速度比甲大;甲、乙出发后在离起点60m处相遇等
二、选择题
7.B
8.B
9.A
10.C
11.D
12.C
13.B
14.D
三、实验探究题
15.(1)①相同时间比距离②相同距离比时间
乙
(2)①先变大后不变
0.16②A
四、计算题
16.(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2)火车过桥时,由s车+s桥=v2t2得s车=v2t2-s桥=×25s-400m=600m。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