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单元检测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基础(3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所谓“乡土文学”,往往让人联想到某种奇趣盎然、野气扑人的田园诗意,月下小景、水乡夜色或空灵雨景常常成为乡土文学tián
jìng(
)怡人的意境,黄泥的墙、乌黑的瓦……更是时常作为一种乡土文学的diǎn
xíng(
)背景,昭示着乡土文学所可能具备的某种超然的美学特征。
(1)根据要求检索上面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2分)
①用音序检字法查“盎”: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
②用部首检字法查“昭”:先查部首
,再查
画。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tián
jìng(
)
②diǎn
xíng(
)
2.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6分)
(1)
,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艾青《我爱这土地》)
(2)小时候/
/
/母亲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3)请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与“思乡”或“爱国”有关的连续的两句: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伟大的革命先驱贺龙元帅的雕像,屹立在天子山顶,神态自然,栩栩如生。
B.张璐同学在“做文明小公民”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全家人简直是乐此不疲。
C.学习成绩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想一口吃成大胖子,那是不切实际的。
D.多读好书能增长知识,丰富思想,增添情趣,与书为友让人获益匪浅。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些节目所展现的宏伟瑰丽的史诗气质必将深深打动。(在句末加上“观众”)
B.通过此次抢购食品事件,使我们感到国民心理承受能力有待提高。(去掉“通过”或“使”)
C.种菜是我很喜欢的一件事。播下种子,悉心照料,观察生长,然后收获。(“悉心照料”和“观察生长”交换位置)
D.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把“基础”改为“途径”)
5.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B.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C.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D.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6.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人格是什么?
②只有恪守纯洁、崇高的人格,才能造就亮丽、伟岸的人生。
③一个人人格猥琐、低劣,其一生必将渺小、肮脏。
④人格是心灵的护佑、人生的座基。
A.①②④③
B.①④③②
C.②④①③
D.③②④①
7.综合性活动。(8分)
在“脚踏一方热土”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设计了下面三个环节,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土地现状
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我国耕地状况的材料,请提取主要信息。(3分)
材料:从全国土壤污染监测看,我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耕地污染点位超标率高达19.4%。此外,重金属污染加重,全国土地镉含量增幅最多超过50%。
主要信息:
(2)土地故事
在“土地故事大家讲”环节中,你为同学们准备了什么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吧!(3分)
(3)土地文学
在欣赏土地题材的艺术作品中,肖佳同学颇有感悟,他写下了“嗅芳香泥土添昂扬力量”的上联,请你补写下联。(2分)
下联:
二、阅读(40分)
(一)(10分)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8.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3分)
(1)公输盘不说
说:
(2)愿借子杀之
愿:
(3)不可谓知类
知类: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2)宋何罪之有?
1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的目的是阻止公输盘为楚造云梯。
B.墨子抓住公输盘“吾义固不杀人”一句进行批驳,“义不杀少而杀众”揭露了公输盘的虚伪性。
C.墨子用五个“不可谓”的目的是步步深入地揭示公输盘的行为是不义的,使公输盘陷入自相矛盾之中。
D.“公输盘服”中“服”字表明了墨子的论说有理有力,使公输盘无话可说,公输盘心悦诚服。
(二)(9分)
上问魏徵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昔尧清问下民故有苗①之恶得以上闻。舜明四目,达四聪,故共、鲧、驩兜②不能蔽也。秦二世偏信赵高,以成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以取台城之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以致彭城阁之变。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上曰:“善!”
【注释】①有苗:古代少数民族部落,在今长江中下游一带。②共、鲧、驩(huān)兜:指上古传说中的共工、鲧、驩兜,都为劣臣。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故共、鲧、驩兜不能蔽也
故君子有不战
B.秦二世偏信赵高
欲信伸大义于天下
C.是故人君兼听广纳
请广于君
D.而下情得以上通也
初极狭,才通人
1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兼
听
则
明
偏
信
则
暗
昔
尧
清
问
下
民
故
有
苗
之
恶
得
以
上
闻。
13.魏徵向唐太宗李世民提出了什么建议?(3分)
(三)(9分)
富氧水能为我们补氧吗?
阮光锋
随着雾霾天气越来越多,人们对新鲜空气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最近,某企业推出一款瓶装富氧弱碱水,自称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为普通水的6~10倍,可有效补充人体所需氧气,为人类从被污染的水源和空气中解脱出来开辟了新的途径。喝“富氧水”真的能帮助补充氧气吗?
富氧水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国外很早就有了这样的富氧水,叫作Oxygenated
water。在国外,这种水最早是针对运动员而研发的。由于运动员体力活动大,消耗氧气也多,一些运动科学家和商家就想到了开发一种富含氧气的水,帮助运动员在喝水的同时补充氧气,期望提高比赛水平。不过,很多人体研究者却发现,这些所谓的富氧水并不能帮助运动员提高比赛水平。
国内这款富氧水自称其高浓度的溶解氧可快速透过胃肠道粘膜弥散到组织和血液中,从而提高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对辅助改善缺氧症状具有显著的效果。真的有这么好的效果吗?喝富氧水补充氧气看似很具吸引力,实则存在很多疑问。
首先,氧气在水中和血液中的溶解度其实很低。水中的氧气叫作溶解氧,是指以分子状态溶解于水中的氧气单质。不过,气体(如氧气)在液体(如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它要与液体表面的平衡压力成正比。一般来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中溶解氧的数量大约只有0.68mL/dL。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提高氧气的压力来增加水中的溶氧量,但是,如果压力减小,比如当打开这种瓶装富氧水的瓶盖时,水中的氧气就会从中释放出来,就像我们喝碳酸饮料时,打开瓶盖会有气体二氧化碳冲出来一样。只不过这种水充入的是氧气,而我们平时喝的碳酸饮料充入的是二氧化碳。
其次,水中的氧气也不能很好地被人体吸收。人是哺乳动物,人类是通过肺来呼吸的,氧气进入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进而进入肺部血液,再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各个部位。喝水之后,水就进入人的胃肠道了。虽然,有少许的氧气可能进入血液循环,但是,胃肠道毕竟是胃肠道,它跟肺还是不一样的,通过胃肠道吸收的氧气实在是少之又少。所以,喝水并不能显著提高人体血液中的氧气浓度。
不过,很多人可能会说,毕竟现在空气太差了,我喝几瓶这种水也许还是有好处呢?其实,喝几瓶水所提供的氧气与你每天呼吸所吸入的氧气相比,真的是微乎其微。国外曾有机构对市场上销售的富氧水进行过调查,发现,市场上常见的富氧水中,溶解氧含量最高为每升水80毫升氧气。而呼吸的时候,普通成年人每次呼吸大约可以吸入500毫升空气,空气中氧气约占20%,一次呼吸中大约就有100毫升氧气。也就是说,我们呼吸一次所吸入的氧气含量都高于喝一升富氧水中氧气的含量。而这种水,就算你每天喝的水都是这种富氧水,一般最多不超过3升,所含的氧气对于呼吸一整天的我们来说,真是微不足道。所以,想通过喝水改善体内的“空气质量”几乎是不可能的。
雾霾空气对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雾霾产生的主要原因还是环境污染。因为雾霾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而想通过喝水来解决,这就有点“头疼医脚”了。
(选自《百科知识》)
14.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题目采用设问的形式,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文章采用了逻辑顺序进行说明,条理清楚。
B.富氧水是指水中的溶解氧含量非常高的水。它最早研究开发的目的是为了给运动员喝水时补充氧气,提高比赛水平。
C.文章认为靠富氧水补氧不靠谱,因为氧气在水中和血液中的溶解度其实很低,并且水中的氧气也不能很好地被人体吸收。
D.“如果压力减小,比如当打开这种瓶装富氧水的瓶盖时,水中的氧气就会释放出来,就像我们喝碳酸饮料时,打开瓶盖会有气体二氧化碳冲出来一样”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15.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去掉后对语言的准确性影响最小的是(
)(3分)
A.氧气在水中和血液中的溶解度其实很低。
B.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中溶解氧的量大约只有0.68mL/dL。
C.很多人可能会说,毕竟现在空气太差了……
D.雾霾产生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环境污染。
16.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回答问题。(3分)
相关链接:小乔的姥姥非常疼爱小乔这位幼儿园的小朋友,经常买各种各样的饮料给他喝,什么运动饮料、功能饮料等。最近市场上推出了富氧水,她觉得这个更好,就让小乔每天喝富氧水补充氧气,认为这样可以使小乔更健康更聪明。
小乔姥姥这样做正确吗?请你根据本文的知识与平时的积累向她宣传科学常识,并给她好的建议。
(四)(12分)
遥远的炊烟
鲁先圣
只要在乡村生活过,有谁不怀念村庄上空那袅袅升起的炊烟?袅袅的炊烟,在房屋的脊梁上盘旋,在树梢的鸟巢旁飘荡,在胡同的拐角里踱步,最后都凝聚成片片朦胧的烟霞。那袅袅的炊烟里,有母亲的呼唤,有奶奶的目光,也有父亲洪钟般的声音。
有多久没有看到过炊烟了?城市里没有炊烟,城市里用的是煤气或液化气,即使有了些许的炊烟,也是有害的气体,是不会让人留恋的。况且,城市里的人们,也没有时间留意炊烟,大家都匆匆忙忙,谁会有时间在意稍纵即逝的炊烟?炊烟只属于宁静的乡村,只属于浑厚的黄土地。
只有当停下人生脚步的时候,只有当心灵归于一份淡雅和安静的时候,那袅袅的炊烟才会从久远的记忆中升起来,瞬间就溢满整个的心灵。
对于有着乡村生活经历的人们来说,童年的时候,炊烟是娘做好的可口的饭菜。伙伴们成群结队去村外的田野里玩耍,去村头的小河里嬉戏。兴致起来,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回家。这个时候不知道谁说了一声:“我家房顶上没有烟了,娘做好饭了。”大家立刻都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向村里,纷纷寻找自己家的房顶。不久前还袅袅升着的炊烟,都已经渐渐散尽了,娘把饭做好了。大家自然都收了心,赶快追逐着跑向村里,跑回自己的家里,那里有娘可口的饭菜等着啊。再不回家,娘就要到村口呼唤儿子了。
炊烟是汉子们心底的温暖。太阳升起来了,汉子们赶着牲口,拉着牛车,说说笑笑到村外的田地里劳作。到了中午了,汉子们累了的时候,村里的炊烟也升起来了。这个时候,大家纷纷卸下牲口,在地头坐下,点上一支烟,大家的目光都会朝向通往村里的小路。那条小路上,渐渐地,成群结队的妇女,提着饭菜从村里的炊烟里走来了。汉子们的疲劳消失了,那不尽的温暖扑面而来了。
炊烟就是远行的游子心中的家园。不论到了天南海北还是在都市庙堂;不论你是名满天下还是腰缠万贯,最让你动心的,一定是故乡茅屋上升起的那缕缕炊烟啊。不论你遭受了多么深重的创伤,那随风飘浮的缕缕炊烟,顷刻之间就把你隐藏在了无边的温暖里。
当我们忆起年迈的母亲,她的身影多半是在炊烟里。有多少回啊,当我们从野外回到家里,当我们喊娘的时候,母亲的身影正在炊烟里忙碌。我们的姐妹呢?她们的身影在灶前的火洞边,把小辫子甩在身后,正往炉膛里填着玉米和高粱秸秆。
我突然间想起“人烟”这个词。人烟,就一定是人间烟火,也就是指炊烟了。在千里荒漠的孤独中旅行的人,在浩瀚无边的大海中航行的人,突然看到地平线上升起的袅袅炊烟,会激动得热泪盈眶,那是看到了人间的信号。所有漫漫孤旅的寂寞和苍凉,所有长途跋涉的疲惫和恐惧,瞬间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没有风的时候,炊烟就像一棵树,从家里的灶房里生长起来,然后与全村的树聚合成一棵参天大树。有风的时候就不同了,炊烟刚刚冒上房顶,就迅速汇集起来,变成一片片灰色的云,飘浮到村庄的上空,最后都消失在无边的旷野里。其实,不论是有风的时候还是无风的时候,乡村上空的炊烟都是一幅动人的画卷,像飞流直下的瀑布,像艳丽多彩的锦缎,像婀娜多姿的少女,像飘忽散淡的烟霞。可是炊烟与画卷又不同,因为炊烟里还有麦子的香味,更有母亲殷殷的目光。
记不清我从什么时候起看不见炊烟了,炊烟只是一种心中的记忆了。这记忆仿佛一种情结,越是遥远,越让人刻骨铭心。
17.题目“遥远的炊烟”中的“遥远”有什么含义?(3分)
18.在作者看来,袅袅的炊烟始终让人怀念的原因是什么?(3分)
19.结合具体语境,简要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乡村上空的炊烟都是一幅动人的画卷,像飞流直下的瀑布,像艳丽多彩的锦缎,像婀娜多姿的少女,像飘忽散淡的烟霞。
20.在对炊烟的回忆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三、作文(5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的心灵是脆弱的,需要经常激励与抚慰。常常自我激励,自我表扬,会使心灵快乐无比。
学会给心灵松绑,就是要给自己营造一个温馨的港湾,就是为自己忙碌疲惫的心灵做做按摩,使心灵的各个零件得到维护和保养。
请以“给心灵松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卷面整洁,不得套作抄袭。
参考答案
1.(1)①A
ang②日
五
(2)①恬静②典型
2.(1)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2)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3)思乡诗句示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爱国诗句示例: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B(“乐此不疲”指乐于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不符合语境。此处可用“乐不可支”)
4.D(去掉“会不会”“能不能”)
5.B(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6.B
7.(1)我国有近两成耕地土壤被污染,重金属污染尤其严重。(2)示例:雍正皇帝服完丧期,就宣称他每年春天要亲自耕地,敦促老百姓毫不松懈地搞好农业生产。(3)示例:踩厚重大地展博大情怀。
8.(1)通“悦”,高兴。(2)希望。(3)明白事理。
9.(1)公输盘说:“我坚守道义,绝不能平白无故杀人。”(2)宋国有什么罪呢?
10.D(“公输盘心悦诚服”不正确。)
11.A(因此,所以)
12.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昔尧清问下民/故有苗之恶得以上闻。
13.人君要兼听广纳。
参考译文:
唐太宗问魏徵:“作为一个君主,怎样做才能明辨是非,怎样做会昏庸糊涂?”魏徵答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从前帝尧明晰地向下面民众了解情况,所以三苗作恶之事得以及时掌握。帝舜耳听四面,眼观八方,所以共工、鲧、驩兜不能蒙蔽他。秦二世偏信赵高,所以在望夷宫被赵高所杀;梁武帝偏信朱异,所以自取台城之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所以导致彭城阁之变。因此,人君广泛听取意见,则贵族大臣不敢蒙蔽,下情得以上达。”唐太宗说:“好啊!”
14.D(作诠释的说明方法)
15.A(“其实”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含转折),去掉后,表意仍符合实际;“大约”表估计,“可能”表推测,“主要”表示大部分而非全部,这几个词去掉后,与实际不符,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6.不正确。因为小乔还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不适宜过多地喝各种饮料,这样对身体是有害的。第二问答案示例:姥姥您好!您真太疼爱小乔了,可是这样做不太合适。富氧水其实不能补充氧气,这只是商家的一种宣传手段。富氧水中的氧气其实不能被我们人体所吸收,也就是说,喝它是没有用的,喝一瓶水补充的氧气还没有人们呼吸一次得到的氧气多呢。所以,喝它并不能让小乔更健康。其实,最好的饮料是白开水,我们只要适时补充就可以了。
17.“遥远”是指作者很长时间没有见过炊烟;作者已经远离自己的家乡。
18.袅袅的炊烟里,有母亲的呼唤,有奶奶的目光,有父亲洪钟般的声音。
19.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炊烟的美丽形态,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炊烟的赞美和对故乡的思念。
20.寄托着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怀念和对故乡的赞颂之情。
2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