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3-22 08:48: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掌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时间、发明者、特点、发展、传播及作用。
2.掌握指南针的发明过程、应用、传播及对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
3.掌握火药的发明、应用、传播及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4.知道宋元时期陆路和海路交通发达的表现及影响。
5.通过对中国四大发明的学习,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形成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初步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三、探究新知
(一)导入新课
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是怎样发明与传播的?当时的中外交流情况又如何呢?
(二)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结合本课导学案【自主学习】环节,完成自学。
(三)合作探究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人物:毕昇
时期:北宋
成就:发明活字印刷术
学习与探究: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有何影响?
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学习与探究:你了解指南针的发明与传播吗?
指南针: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成的一种指向仪器。
1.战国时的“司南”是最早的定向工具
(指南仪器)
2.宋朝时制成指南针,北宋后期用于海上交通
,南宋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学习与探究:火药的发明与使用过程?
①唐朝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
②唐末火药在军事上开始使用宋元时期广泛应用于战争
③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学习与探究:宋元时期科技得到高度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1)宋元时期政治的发展,国家相对统一,社会相对稳定;
(2)宋元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3)各民族、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4)继承隋唐时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
(5)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等。
发达的中外交通
宋朝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
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材料:“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
宋高宗
学习与探究:这段话是什么意思?说明了政府的什么态度?
意思:海外贸易利润最丰厚,如果经营得当,可以获得上百万的收入。
说明宋朝政府重视和鼓励海外贸易。
陆路交通
古代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加强同各地的联系,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
海路交通
1.宋代的海路形成了许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2.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
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3.宋元时,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之间有大量的商船定期往返。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
学习与探究:结合下图及所学知识,说说南宋海外贸易及海上丝绸之路的盛况。
1.宋朝时期,广州、泉州是文明世界的大商港;
2.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3.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及东非海岸。
学习与探究:宋朝海外贸易及海上丝绸之路发达的原因是什么?
1.宋朝农业和手工业发达,为海外贸易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2.宋朝与西方陆路交通受到阻碍,促使通过海路与外国发展贸易关系。
3.宋朝有发达的造船业航海技术,除使用指南针外,也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能够进行远洋航行。
4.宋朝政府实行鼓励海外贸易的政策,调动了中外商人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