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尿的形成和排出》优质教学资料(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分析及教学流程+视频素材,共7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尿的形成和排出》优质教学资料(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分析及教学流程+视频素材,共7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3-21 17:58:18

文档简介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人体产生的主要代谢废物和排出的主要途径。
(2)概述肾脏的结构。
(3)理解肾单位与尿的形成相关的结构特点;
(4)能描述尿液的形成过程和排出过程;
(5)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器官和各个器官的功能。
2、能力目标
(1)在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和排出的主要途径的学习中,学习用分析、归纳总结的方法。
(2)在血液、原尿、终尿三者成分中,学习用比较法对肾单位血液流动特点进行分析、归纳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建立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实事求事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肾脏的结构。
(2)尿的形成过程
难点
肾单位的结构与尿液形成的关系,尿液形成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教法与学法]
1、教法:多媒体教学,探究解决法,讲授法等。
2、小组合作讨论、归纳总结法
[课前准备]
课件制作
[课时安排]
1课时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引言: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道人体生命活动需要不断地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它们经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部分组织细胞中,其中一部分成为构成细胞新物质的原料,另一部分则在氧气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而二氧化碳通过血液循环被运送到肺经气体交换排出体外(期待学生回答并板书:
二氧化碳———气体———(肺)呼吸系统——排出体外)。
那么,细胞中的物质在转化和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程中,除产生二氧化碳外,还会产生哪些代谢废物呢?它们又是通过什么途径排出人体外的呢?(期待学生回答,关于泌尿系统的名称及功能在上册生物体结构层次已提到过,也可能有答出汗液的,板书:在二氧化碳右下方板书:尿)
二、新课:
【过渡】下面我们首先通过演示实验探究尿及其成分来分析人体产生的主要代谢废物。
【活动一】探究尿及其成分的演示实验。
注意观察现象,引导学生得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关结论并板书。正常尿液的颜色(浅黄色,深浅与摄入的水量多少有关);烘干滴有尿液的玻片上留下白色粉末状物质或印迹——无机盐;在烘烤过程中或久置的尿液有异常的气味——(解释尿中含有易挥发的酸如尿酸,尿素被细菌分解产生氨,它们都含有氮元素,称为含氮废物);烘烤时蒸发的——水。
【过渡】那么人体内的尿液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在哪里形成的呢?(期待学生回答并板书:肾脏。然后出示泌尿系统图解,指图大致讲解一下肾脏一对,位于人体腹腔后面的脊柱两侧,俗称“腰子”。)
【活动二】视频:观察肾脏及结构
注意观察肾脏的外形,认识皮质、髓质、肾盂。
【过渡】为什么皮质的颜色深,髓质的顔色浅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了解肾脏内部的细微结构。
【活动三】观察肾单位结构
【讲述】肾脏是由许多个肾单位(板书)构成,每个肾脏大约有100多万个肾单位。尿液就是在肾单位中形成的。
出示肾单位的模型讲解并板书:肾小球、肾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囊和肾小管。强调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球(引导学生回忆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管壁薄,血流速度慢,易于物质交换),在外面包着它的结构是肾小囊,很薄,内层紧贴着肾小球(引导学生明确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物质交换),内外两层之间有一囊腔。肾小球、肾小囊合称为肾小体,主要分布于肾脏的皮质部分。与肾小囊相连的是肾小管,它弯曲细长,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主要分布于肾脏的髓质部分(引导学生明确肾小管壁薄且长,外面包绕着大量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也有利于物质交换)。大量的肾小管汇集成一些较大的管道通入肾盂。(简要回应上面的问题,为什么肾脏的皮质与髓质的颜色深浅不同。)
【过渡】那么,尿液在肾单位里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活动四】探究尿液的形成
A.出示课件1:血液与尿液成分比较表(一)
g/l
成分液体
血细胞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尿酸
无机盐
流入肾脏的血液

900-930
70-80
1
0.3
0.04
9.0
排出肾脏的尿液

950
0
0
1.8
0.05
11.0
【学生讨论】尿液与血液在组成成分上有什
( http: / / www.21cnjy.com )么不同?(学生回答)推测这种变化最早可能发生在肾单位的什么结构部位?(期待学生回答,要求说明推测的理由,并随机板书:肾小球滤过作用)
【过渡】那么,血液通过肾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球滤过作用是否直接就形成尿液了呢?(引导学生明确如果要弄清这个问题怎么办?——分析肾小囊中液体的组成成分)
B.
出示课件2:血液、原尿和尿液成分比较表(二)g/l
液体
血细胞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尿酸
无机盐
流入肾脏的血液

900-930
70-80
1
0.3
0.04
9.0
肾小囊中的液体(原尿)

970
微量
1
0.3
0.04
9.0
排出肾脏的尿液(终尿)

950
0
0
1.8
0.05
11.0
【学生讨论】肾小囊中液体与血液、尿液在组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成分上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推测这种液体(肾小囊中的液体)到尿液的变化可能发生在肾单位的什么结构部位?(期待学生回答,要求说明推测的理由,并随机板书:肾小管重吸收作用。同时指出这种液体称为原尿,与此对应最后排出人体外的尿液也称为终尿,补充比较表中液体名称一栏)
C.播放尿液形成视频,要求学生写出尿液形成过程(期待学生回答后出示课件:血液(血浆)肾小球滤过作用原尿肾小管重吸收作用尿液(终尿)。)
【过渡】尿液又是怎样排出人体外的呢?
【活动五】出示泌尿系统图,简介泌尿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的其他组成部分及作用后,要求学生说出尿液的排出途径(期待学生回答后出示课件:肾脏
形成
尿液—
输尿管

膀胱(暂时贮存)—
尿道
—人体外)。
【活动六】问题与思考:夏天,不慎流到嘴里的汗液有什么味?被汗液浸湿的深色衣服晾干后,上面会留有“汗斑”?
(期待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并引导学生与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探究尿液成分实验对比,认知汗液的主要成分,从而明确“排汗”也是人体排出代谢废物的途径,随机板书:汗液)
【过渡】学到这里,人体代谢废物排出的途径有哪些呢?
【活动七】讨论:人体代谢废物排出的途径有哪些?
要求学生根据黑板板书内容,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连线的方法画出人体代谢废物排出的三条途径,然后让学生板演(教师随机引导,学生互相补充完善,教师指出人体代谢废物排出的过程称为排泄(板书课题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三、结束语
人体排出代谢废物对人体生命活动有什么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意义呢?人们在体检或生病就诊时常常要进行尿常规化验,这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诊断有什么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做,才能保持泌尿系统卫生,维持生命健康呢?课后请同学们抽时间预习有关内容或就你感兴趣的问题查阅相关资料,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和研究。
四、板书设计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排泄
二氧化碳-气体-呼吸系统  
水 
尿-泌尿系统  
排出体外  
无机盐   汗 
皮肤  
尿素等 
     肾小球    
肾脏  
肾小囊
     肾小体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原尿)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终尿)
肾小体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十一章《人体代谢
( http: / / www.21cnjy.com )废物的排出》共包含三节内容,本章的学习是建立在前三章的基础上,对细胞中物质转化的进一步学习,本章的教学重点是尿液的形成及人体代谢废物排出的途径、意义。要让学生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更流畅,我对教材进行了以下处理:将三节内容调整为两课时,第一课时是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第二课时是排泄的意义与泌尿系统的卫生保健。而皮肤的结构及功能将调整到下章人体的感觉器官中去学习。
学情分析:
在学习第十一章前,学生己经学过了消化系统、
( http: / / www.21cnjy.com )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相关知识,对于人体通过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学习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及尿液的形成,更易于让学生理解。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设计,力求简单、直观,有探究空间,自然的过渡到相关知识,使知识的构建由点到面,顺理成章。
本节课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尿液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分的实验,让学生从科学的角度认识尿液的成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尿液成分引发学生思考,尿液是在哪里形成的,怎样形成的。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先认识肾脏,再认识肾单位,使学生对肾脏的结构有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认识。在讲肾单位的结构时,出示模型,使学生更直观的认识肾单位的结构,并且在脑海中构建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理念。在讲尿液的形成时,通过对肾小球、肾小囊中以及肾小管中液体的比较,将学生引入探究学习,不断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的去一步一步的构建知识体系。最后回到人体代谢废物排出的大课题下,让学生认识到人体排出代谢废物的途径是多样的,尿液只是其中的一条而己。从而思考人体排出代谢废物的意义,让学生知道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让学生充满继续学习的兴趣。
教学流程
课件 观察肾脏及肾单位的结构
课件 尿液的形成及排出
演示实验 探究尿的成分
课堂小结
教师补充
人体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途径
结 束
学生总结
探 究
分析交流
观察交流
参与思考
导 入
开 始(共9张PPT)
成分
液体
血细胞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尿酸
无机盐
流入肾脏的
血液

900-930
70-80
1
0.3
0.04
9.0
流出肾脏的尿液

950
0
0
1.8
0.05
11.0
血液与尿液的主要成分比较
g/
l
成分液体
血细胞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尿酸
无机盐
流入肾脏的
血液

900-930
70-80
1
0.3
0.04
9.0
肾小囊中的液体
 
 ─
970
 微量
 1
0.3
0.04
9.0
流出肾脏的尿液

950
0
0
1.8
0.05
11.0
(原
尿)
血液、肾小囊中液体和尿液的主要成分比较       
                            
g/l
       
(终尿)
血液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原尿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终尿
尿液的形成过程
尿液排出人体途径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体外
皮质
行血管
静脉
肾孟
气输尿管
被囊
背脏的外层
向膀绩
包被
肾上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