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宋元时期出现的著名大都市及其繁荣景象;掌握宋元时期文化娱乐活动和节庆习俗的变化;
(2)了解宋元时期的宋词、元曲等文学成就;
(3)理解宋元时期都市文化生活与经济繁荣、城市发展的关系;
(4)通过对宋词、元曲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
生的鉴赏力。
2.过程与方法
1、搜集有关宋元都市生活的历史资料,逐步学会阅读、理解和处理历史信息,形成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2、对优秀宋词作品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以增强对元代戏剧艺术的了解。【来源:21cnj*y.co*m】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宋代社会生活的学习,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感受文学作品体现出的个人情感与经历,体会其中折射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特征。宋元时期的一些文化名人不仅给后代留下了传世之作,也给后代留下了值得学习的品德,如辛弃疾的为国建功抱负,关汉卿的同情人民疾苦等。
【教学重点】
瓦子、宋词和元曲。
【教学难点】
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民阶层的扩大与都市生活的关系。
【教学方法】
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课前准备】
相关图片、史料、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多媒体展示《清明上河图》。
教师讲述:这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它反映了宋代万千气象的社会风貌。那么宋代人们的都市生活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当时在节庆风俗方面都有哪些讲究?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万千气象的宋元时代的都市和文化一课。2·1·c·n·j·y
二、新课学习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宋元时期的城市
教师讲述:宋元时期有很多大的城市,不仅在商业、贸易、文化、教育等方面十分发达,而且在社会生活方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北宋东京(大相国寺)、南宋临安、元朝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展示宋代城市繁华的相关图片。
图片展示《河南开封大相国寺》。教师指出: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感受大相国寺当年的繁荣场面。
2、瓦子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回答:什么是“瓦子”和“勾栏”?“瓦子”里面为什么很热闹?
学生回答: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因为瓦子里面有专供表演的“勾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表演项目,如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蹴鞠的等,还有提供交易的摊位,出现了各种服务性的行业,如卖饮食、药材、古玩、字画的,还有剃头、相面、算卦的。图片展示《清明上河图》中的瓦子。21cnjy.com
学生思考:瓦子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瓦子的产生是城市繁荣、商业发展、市民阶层扩大的结果。【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史事”,明确北宋都城开封的兴盛。
3、杂剧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明确杂剧的发展过程:杂剧形成于宋代,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大都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元朝南北统一后,元杂剧传入南方,为广大民众所喜爱。
展示相关图片。
3、传统节日
教师提问:我们今天哪些重要的节日在宋代就有了?有哪些节日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学生回答:今天传统的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一些节日习俗,如春节放鞭炮、相互拜年,元宵节的挂彩灯、划旱船,端午节的吃粽子、赛龙舟等,一直流传至今。21·世纪*教育网
(多媒体展示诗句)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以下诗句描述的是哪些节日吗?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
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 ——苏轼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陆游
答案提示:依次为中秋、元宵节、端午节。
展示春节的图片,并引导学生介绍宋代春节的习俗。
二、宋词
教师讲解: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包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每首词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格式,叫作词牌。到宋代,在内容方面又有了较大的变化,风格多样,内容广泛。www-2-1-cnjy-com
1、出示苏轼的图片和他的代表作《念奴娇 赤壁怀古》,并由学生集体朗读,感受该词的特点:全篇气势磅礴,格调雄浑,撼人心魄,为宋词开创了全新的境界,被誉为“千古绝唱”。
2、出示李清照图片和她的《如梦令·昨夜风疏雨骤》并介绍她的词的风格特点:词风委婉、细腻、清秀,她的作品以北宋灭亡为界限,此前主要描写真挚的夫妇感情,此后的作品则充满了血和泪,通过对个人流离不定生活的描写,反映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写深沉的忧患情怀,在当时就产生了较大的影响。www.21-cn-jy.com
3、出示辛弃疾及其纪念馆照片和他的词《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体会词风与苏轼风格的相似之处:风格豪放,慷慨激昂,气势雄壮。这首词,抒写了他梦寐以求、终生不变的抗敌救国的理想,抒写了壮志不酬的悲愤心情。2-1-c-n-j-y
多媒体展示简单的表格,让学生填空
人物 时代 代表作 贡献
苏轼 北宋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
李清照 南宋 《如梦令·昨夜风疏雨骤》 反映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写深沉的忧患情节,在当时就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辛弃疾 南宋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 使词境变的更加雄奇阔大,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三、元曲
1、教师简要介绍曲的基本情况: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元曲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21·cn·jy·com
2、多媒体出示问题:元曲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答案提示: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等,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结合课本《相关史事》了解《窦娥冤》的大致内容。教师可补充介绍《窦娥冤》被列为十大悲剧之一,而关汉卿也被确认为世界文化名人。21*cnjy*com
三、课堂总结
浩瀚的史学,意境悠远的宋词,感天动地的元杂剧,不仅仅让我们领略了宋元文化的风采,也感受了前人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的人格魅力,深刻理解了成功的艰辛。同时在李清照、辛弃疾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中陶冶了情操,提纯了我们的灵魂。古人已经为我们做出了表率,看今朝展未来,还看吾辈!相信同学们定会奋发努力,再创辉煌,实现民族化,伟大复兴!
四、课堂练习
1.宋元时期,我国出现了许多闻名世界的大都市,不包括( D )
A.开封 B.临安 C.大都 D.镐京
2.费老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一朝代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及“瓦子”“勾栏”。由此推断,这一朝代应是( D )【出处:21教育名师】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3、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宋代人过的这一节日是现在的( C )
A.端午节 B.中秋节 C.春节 D.元宵节
4、除关汉卿外,“元曲四大家”还包括( B )
①颜真卿 ②马致远 ③郑光祖 ④白朴 ⑤王实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贸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于此。 ——摘自《燕翼贻谋录》
材料二 潘楼街……南通一巷……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北,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新封丘门……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瓦肆(即瓦子)中,多有贸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摘自《东京梦华录》
请回答:
(1)北宋都城东京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河南开封。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当时东京商业繁华的重要表现。
北宋东京是全国商品交易的中转站,商品交易规模大,夜市通宵达旦,瓦子中商业活动丰富多彩。
(3)瓦子中圈出的专供演出的圈子叫什么?试列举其中的几项娱乐活动。
勾栏。说书、唱曲、演杂剧、耍杂技、表演踢球等。
(4)瓦子为什么会出现在宋代?
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扩大,随之市民的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瓦子便应运而生。
五、作业布置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板书设计】
城市 经济繁荣 瓦子多彩
社会生活
节日 温饱生活 年节喜庆
苏轼 北宋豪放派
宋词 李清照 婉约派
文学 辛弃疾 南宋豪放派
元曲 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元曲四大家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是以教材为依托,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并尽力与现实有机结合,让学生体验一种真正“有生活”的历史,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历史是亲切的、触手可及的,让历史课堂迸发出生命的活力。基于这一教学理念,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索,引导他们体验历史、感悟历史,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学习,与学生共同感受宋代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和文学艺术的突出成就。21教育网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练习
一、选择题
1.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瓦舍勾栏,终日喧器不已。 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南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2.为了传承民族文化,彰显民族特色,我国增设清明节、端午节等为法定节假日。这些节日早在宋代都有了,那时最受重视的节日是( )www-2-1-cnjy-com
A.重阳节 B.元旦 C.元宵节 D.中秋
3、北宋一位商人来到都东京到了一个热闹非凡的场所,有说书的、唱曲的、有卖药材、古玩的、甚至还有算卦等等,请推断他到了哪里( )2-1-c-n-j-y
A.交子 B.瓦舍 C.市舶司 D.会子
4.下图为我国古代的“瓦舍”,取“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间,它的出现反映了( )
A.隋唐科举制的发展 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
C.宋代市民文化丰富 D.明清工商业的繁荣
5.宋朝最主要的文学形式是( )
A.赋 B.诗 C.词 D.曲
6.读其词“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超然于尘垢之外”,开创了豪迈词风,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的词人是( )21*cnjy*com
A.苏轼 B.辛弃疾 C.柳永 D.马致远
7.“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残酒问卷帘人,却道海棠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该词风格感情真挚,清新。该词的作者是( )【来源:21cnj*y.co*m】
A.苏轼 B.辛弃疾 C.陆游 D.李清照
8.元朝戏曲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元曲是由什么组成的?( )
A.诗、杂剧 B.乐府、散曲 C.词、散曲 D.杂剧、散曲
9.元朝最优秀的剧作家(下图)是( )
A.孔尚任 B.王实甫 C.关汉卿 D.汤显祖
10.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下关于中国文化事物和相关人物的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元曲--关汉卿《窦娥冤》 B.唐诗--苏轼《赤壁怀古》
C.四大发明--蔡伦造纸术 D.书法--王羲之《兰亭序》
二、问答题
11、某兴趣小组在学习完宋元文化后,对本节内容进行探究性整理,请一起参与完成。
步骤一 文化典籍
(1)仔细阅读下列图片,写出相应文化典籍的名称。
图一 图二
名称:图一: ______ 图二: ______
步骤二 作品欣赏
材料一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材料二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2)材料二中词句的作者分别是谁?请写出两人词风的特点。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示意图。
步骤三 感悟历史
(4)通过学习,请你谈谈宋元文化的历史地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0 DBBCC ADDCD
【解析】
3、本题考查了宋代娱乐场所—瓦子,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能力,需要确识记宋乐场所—瓦子。题干给的宋人到都城东京,到了一个热闹非凡场,有说书唱曲、药材、古玩字画、甚至有算卦的等等可知他到的是一个娱乐场所。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有许多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故B。
7、本题考查的是宋词的知识点,要求把握宋词的有知识。依据题信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酒,试帘,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结合所知:这宋词著名词人李照《如梦昨夜疏骤》的词句。故选D。21教育网
10、本题主要考查关于中国文化事物和相关人物的搭配,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他的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对后世影响很大,代表作有《念奴娇 赤壁怀古》等。因而B搭配错误,符合题意。ACD搭配正确。故选B。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问答题
答案:(1)图一:《念奴娇 赤壁怀古》;图二:《窦娥冤》。
(2)取材广泛,考证严密,叙事明晰,文笔生动,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是我国古代史书的典范。
(3)李清照、辛弃疾.李清照: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显得格外清新自然.辛弃疾:风格豪放。www.21-cn-jy.com
(4)宋词;散曲。
(5)宋元文化的繁荣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这一时期史学和文学艺术的高度发展,留给后人的不仅是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也是一笔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关汉卿的《窦娥冤》。阅读图片可知,图一是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图二是关汉卿的《窦娥冤》。21cnjy.com
(2)本题主要考查李清照和辛弃疾的作品及词风的特点。材料二“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是李清照的词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是辛弃疾的词句。李清照的词风特点是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显得格外清新自然。辛弃疾的词风特点是风格豪放。21·cn·jy·com
(3)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的文学形式。宋朝文学成就最高的是词;中国戏剧历史悠久,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元曲由杂剧和散曲组成。元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熔于一炉,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2·1·c·n·j·y
(4)本题主要考查宋元文化,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宋元文化的繁荣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这一时期史学和文学艺术的高度发展,留给后人的不仅是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也是一笔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3张PPT)
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导入
清明上河图
这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它反映了宋代万千气象的社会风貌。那么宋代人们的都市生活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当时在节庆风俗方面都有哪些讲究?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万千气象的宋元时代的都市和文化一课。
新授
宋元时期有很多大的城市,不仅在商业、贸易、文化、教育等方面十分发达,而且在社会生活方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北宋东京(大相国寺)、南宋临安、元朝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宋代的城市
新授
大相国寺
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每月举行多次庙会。寺内外人流如潮,进行各种商品交易,还有傀儡戏、舞剑、杂技等各种表演。
新授
?
什么是“瓦子”和“勾栏”?“瓦子”里面为什么很热闹?
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因为瓦子里面有专供表演的“勾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表演项目,如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蹴鞠的等,还有提供交易的摊位,出现了各种服务性的行业,如卖饮食、药材、古玩、字画的,还有剃头、相面、算卦的。
新授
瓦子
新授
勾栏百戏说唱图
蹴鞠
说书
耍猴
新授
想一想
瓦子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瓦子的产生是城市繁荣、商业发展、市民阶层扩大的结果。
新授
北宋都城开封的夜市十分兴盛,不仅有商业夜市 ,还有文化娱乐夜市。当时的文化娱乐夜市有多种类型,在酒楼茶坊里有艺人演唱、讲史;在瓦肆勾栏中有杂剧表演,人们装扮成剧中的各类人物,做出不同的动作,结成队伍游街表演,称为队舞。
相关史事
新授
杂剧形成于宋代,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大都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元朝南北统一后,元杂剧传入南方,为广大民众所喜爱。
杂剧
新授
元墓出土的杂剧陶俑
舞蹈
吹笛 击节板
吹口哨
说唱艺人俑
新授
我们今天哪些重要的节日在宋代就有了?有哪些节日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今天传统的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一些节日习俗,如春节放鞭炮、相互拜年,元宵节的挂彩灯、划旱船,端午节的吃粽子、赛龙舟等,一直流传至今。
新授
传统节日
春节放鞭炮
元宵节挂彩灯
端午节赛龙舟
新授
你知道以下诗句描述的是哪些节日吗?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陆游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
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
——苏轼
中秋节
元宵节
端午节
新授
宋代称春节为元旦,俗称年节、新年,最受重视。元旦前几天,人们就洒扫庭除,准备过节。除夕之夜,人们要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阖家围炉而坐,饮酒唱歌,直到天明,称为“守岁”。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大街上搭彩棚,摆满各色货物,歌馆、舞场挤满了人,连妇女也出来游乐。
相关史事
新授
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包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每首词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格式,叫作词牌。到宋代,在内容方面又有了较大的变化,风格多样,内容广泛。
宋词
苏轼
李清照
辛弃疾
新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朗读
豪迈
飘逸
新授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委婉
细腻
清秀
新授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气势磅礴
震撼人心
新授
人物 时代 代表作 贡献
苏轼 北宋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
李清照 南宋 《如梦令 昨夜风疏雨骤》 反映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写深沉的忧患情节,在当时就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辛弃疾 南宋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 使词境变的更加雄奇阔大,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新授
元曲
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元曲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新授
元曲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新授
元代最优秀的杂剧家,生活在金末元初。他多才多艺,了解民间疾苦,熟悉民间语言,又常与艺人交往,甚至亲自登台演出。代表作《窦娥冤》、《单刀会》等。
相关史事
新授
《窦娥冤》
《窦娥冤》是元杂剧悲剧的典范,该剧讲述了一个孤苦无依的年轻女子窦娥,遭受无赖陷害,反被受贿的贪官判处死刑。窦娥无处审冤,临死发出誓愿:要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她的誓愿感天动地,竟然实现。关汉卿用浪漫的艺术手法,愤怒地鞭挞了黑暗势力。
新授
总结
浩瀚的史学,意境悠远的宋词,感天动地的元杂剧,不仅仅让我们领略了宋元文化的风采,也感受了前人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的人格魅力,深刻理解了成功的艰辛。同时在李清照、辛弃疾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中陶冶了情操,提纯了我们的灵魂。古人已经为我们做出了表率,看今朝展未来,还看吾辈!相信同学们定会奋发努力,再创辉煌,实现民族化,伟大复兴!
1.宋元时期,我国出现了许多闻名世界的大都市,不包括( )
A.开封 B.临安 C.大都 D.镐京
2.费老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一朝代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及“瓦子”“勾栏”。由此推断,这一朝代应是(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练习
D
D
练习
3、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宋代人过的这一节日是现在的( )
A.端午节 B.中秋节 C.春节 D.元宵节
4、除关汉卿外,“元曲四大家”还包括( )
①颜真卿 ②马致远 ③郑光祖 ④白朴 ⑤王实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C
B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贸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于此。 ——摘自《燕翼贻谋录》
材料二 潘楼街……南通一巷……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北,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新封丘门……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瓦肆(即瓦子)中,多有贸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摘自《东京梦华录》
练习
请回答:
(1)北宋都城东京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当时东京商业繁华的重要表现。
(3)瓦子中圈出的专供演出的圈子叫什么?试列举其中的几项娱乐活动。
(4)瓦子为什么会出现在宋代?
河南开封
北宋东京是全国商品交易的中转站,商品交易规模大,夜市通宵达旦,瓦子中商业活动丰富多彩。
勾栏。说书、唱曲、演杂剧、耍杂技、表演踢球等。
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扩大,随之市民的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瓦子便应运而生。
练习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作业
板书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社会生活
文学
元曲四大家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