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彩画》教案
教学目标:
1、欣赏大师的作品,感受彩点画面的趣味。
2、尝试用彩点合理的组合颜色画一幅的画。
3、体验彩点组合画面的乐趣,同学合作愉快。
教学重难点:
水色比例的控制、颜色的组合搭配。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一点、两点、七八点,手牵手儿拉长线;
九点、十点、无数点,肩并肩儿连成片。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课《点彩画》。
二、探究发现
1、欣赏画家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你发现这幅画在用颜色上有什么特点?这样画给我们什么感觉?
2、范画欣赏、讨论这些画。
欣赏教材上范例《阿维农教皇宫殿》(油画)1900_西涅克(法国)。
同学们知道这幅画是怎样画出来的吗?这幅画有什么特点?
欣赏完大师的做作品,我们再来看一看学生作品,请同学们看课本9页的作品。
(1)、学生讨论作品的不足之处。
(2)、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呢?大家讨论一下。
(3)、学生共同解决不足。
请你们选用桌面上的工具两人合作也来试试画一画。
3、教师演示。
(1)、先把纸用毛笔涂湿,如天气较热,纸
(?http:?/??/?www.21cnjy.com?)面上水分蒸发很快,可以涂两次,让画纸充分吸水,但纸面不能有积水,若有积水可以用毛笔将积水吸掉,使纸面湿润,保持平整。如作画在雨天,天气比较潮湿,纸面只要湿润即可,接着便是点色。在点色时注意:水和色的量比。
(2)、色少水多,色水太淡。
色多水少,色水就滴不下来。
水色量比要适当,并要使笔肚吸色到饱和程度,即将笔竖起,用手指挤一下笔肚,使色水滴下来,毛笔沾色水,要使色水欲滴而未滴的样子,才能捏挤。
(3)、彩点点可以大一些,也可以小一些,还可以把两个点并联起来,让它们相互交融、渗化,出现另一种颜色。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水与色的比例。
5、看清楚了吗?现在你的问题都能解决了吗?谁能来说一说。
6、学生回答讲解。
7、学生再次尝试绘画:既然问题都解决了,那现在请大家都拿起画笔,画出你心中最美的彩点画吧。
8、学生作业,教师指导巡视。
三、评价总结。
1、展示作业。大家的作品完成了吗?把你们的作品贴在黑板上,互相欣赏一下,再和范画比较一下,看看你们的作品画的完美吗?哪些地方不一样?
2、互评作业。
评分标准:
(1)、能基本掌握水与色的比例。(2)、能表现水彩色的特点。(共10张PPT)
《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法国新印象主义画家:修拉
画面描绘的是一个夏天的星期日下午,人们到巴黎附近的阿斯尼埃大碗岛上度假时情景.
林荫的草地上三五成群的游人有的在漫步,有的在闲坐,前景右侧突出描绘了一个牵猴子的妇女.整个画面全由各种颜色的细小圆点拼凑而成.这种斑斑点点的笔触和色彩,产生了阳光下景物闪烁颤动效果.由于画家要使景物服从于光与色的表现,人物都像模特似地静止有动,既分不清他们的五官细部,也看不出他们的表情特征.是修拉美学观点和点彩技术的代表作品.
什么是点彩画?
点彩画派即“新印象画派”,亦称“分色主义”。是运用圆点绘画方法作画的画派。点彩画派源于法国。是从印象派的光与色彩的原理发展而来。
19
世纪末,由法国画家修拉首先提出并实践。点彩派对光和色进行了分解,创造出一种用笔触的绘画技法,把原色中的红色一条条涂在画面上,再在红的笔触下面平行地涂上蓝的笔触,站在一定距离看上去,画面的两种色彩恰好混合成紫色。修拉以及西涅克,把物理学上色彩分解与综合的方法运用于绘画上,又创造出一种圆点绘画的方法。他们觉得用圆点比用长条的笔触画出来的画效果更好,不再在调色板上调合颜色运用笔。
学习目点与任务
1、初步接触点彩画,知道点彩的绘画特点及简单技巧,感知点彩画的画面效果,了解点彩画的原理。
2
、运用点彩法创作一幅瓶花静物画。
什么是瓶花静物?
1设计花瓶的外形并画上美丽的花束。(注意构图)
2用点彩的方式涂色。(注意色彩的渐变及点的排列方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