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单元检测题(一)
一、选择题
1.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C的原子序数的差为8,A、B、C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1cnjy.com
A.原子半径:A<B<C<D
B.非金属性:A>C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D<C
D.单质B常温下能溶于浓硝酸
2.不能用于比较Na与Al金属性相对强弱的事实是
A. Na和AlCl3溶液反应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C.单质与H2O反应的难易程度 D.同浓度NaCl和AlCl3溶液的pH
3.已知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设X的原子序数为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Y
X
Z
A.Y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B.Z是金属元素
C.Y的原子序数为a-7
D.X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X
4.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酸性:H2SO4>H3PO4 B.非金属性:Cl>Br
C.碱性:NaOH>Mg(OH)2 D.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5.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正在对月球上的氦-3(32He)分布情况进行探测。32He表示的氦原子( )
A.核外电子数为3 B.质量数为3
C.核内中子数为3 D.核内质子数为3
6.短周期元素W、X、Y 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金属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1·cn·jy·com
A.元素W、X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
B.元素X与氢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 的化合物有很多种
C.元素Y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
D.元素Z可与元素X形成共价化合物XZ2
7.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碘的一种核素是,关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核电荷数为53
B.中子数为127
C.质子数为74
D.核外电子数为127
8.X、Y、Z、W、M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X、M同一主族,Z+、W3+和Y2-的电子层结构相同,M是地壳中含量第二的非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 B.离子半径:W3+>Y2-
C.原子序数:X+M>Y+W D.单质沸点:M>Z>Y
9.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形成化学键的过程一定是化学变化
②铁分别与氯气和稀盐酸反应所得的氯化物相同
③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石英坩埚中加热熔化
④常温下,pH=12的溶液一定能大量存在:K+、Cl-、SO32-、S2
⑤在“石蜡→液体石蜡→石蜡蒸气→裂化气”的变化过程中,被破坏的作用力依次是:范德华力、共价键、共价键【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⑤
10.同位素的发现能揭示物质微观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2和O3互为同位素 B.1个15O2中含有18个中子
C.18O2与16O2的性质完全相同 D.16O和18O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11.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与Z可形成XZ2分子;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6 g·L-1;W的质子数是X、Y、Z、M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教育网
A.原子半径:W>Z>Y>X>M
B.1molWM溶于足量水中完全反应共转移2mol电子
C.YZ2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D.由X、Y、Z、M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12.X、Y、Z、R、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X与Z同主族,Y与W同主族,R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1*cnjy*com
A.原子半径:W>R>Z
B.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R的强
C.W与X形成的是离子化合物
D.W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强
13.短周期元素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X与Z同主族,Y和氢元素同主族,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X形成的单质一定是原子晶体
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W)>r(Z)>r(Y) >r (X)
C.Y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Y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2
D.W分别与Y、Z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14.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其中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A.X位于元期表中第3周期、ⅢA族
B.原子半径:X>Z>W
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Y
D.Y的最高价氧化物可以和W的最简单氢化物反应
15.下列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NH4Cl B.H2S C.N2 D.MgCl2
二、非选择题
16.现有A、B、C、D、E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加的短周期元素,其中A的最低负价和最高正价代数和为零,且A2常温下为气态,B与其他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C与E可形成EC2和EC3两种物质,D是短周期最活泼的金属元素,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D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 ________,B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_______ ________;
(2)A与C形成含18个电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 ___________;
(3)C与D形成的一种化合物颜色为淡黄色,其阴阳离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2·1·c·n·j·y
(4)C、D、E的常见离子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
(5)B、E两元素得电子能力B________E(填“>”或“<”),试写出证明该结论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出处:21教育名师】
(6)工业上常用氨水吸收尾气中的EC2,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离子不含电子;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反应生成盐F;D与A同主族,且与 E同周期;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 3/4,A、B、D、E这四种元素,每一种与C元素都能形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若干种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
(2)由A、B、C三种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A可分别与C、E形成甲、乙两种三原子分子,且甲有18个电子、乙有10个电子,甲与乙比较,沸点较高的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__。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4)F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5)D和C形成的一种化合物能与A和C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反应产生C单质,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
1.B
【解析】解:短周期元素A、C的原子序数的差为8,说明A、C同主族,结合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令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则x+2x+2x=15,解得x=3,再根据短周期元素A、B、C,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则A为氧元素,B为铝元素,C为硫元素,D为氯元素,据此回答。
A.由于B、C、D同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半径B>C>D,D为氯元素,A为氧元素,原子半径为D>A,则原子半径为B>C>D>A,2-1-c-n-j-y
性:S>P,则酸性:H2SO4>H3PO4,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A不选;
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则非金属性:Cl>Br,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B不选;
C、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Na>Mg,则碱性:NaOH>Mg(OH)2,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C不选;
D、碳酸氢盐易分解,碳酸盐难分解,所以热稳定性:Na2CO3>NaHCO3,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D选.
5.B
【解析】解:32He表示的氦原子中质量数为3,质子数为2,核外电子数为2,依据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得到中子数=3-2=1;故选B。
6.A
【解析】解:短周期元素W、X、Y 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金属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则W是H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则X是C元素;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则Y是Al;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则Z是S元素。A.元素W、X的氯化物中,如HCl中的H元素的原子不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错误;
B.元素C与氢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 的化合物有C2H2、C6H6、金刚烷、苯乙烯等,因此有很多种,正确;
C.元素Y的单质Al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正确;
D.元素Z可与元素X形成共价化合物CS2,正确。
7.A
【解析】解:A、在表示原子组成时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因此该核素的核电荷数是53,A正确;
B、因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是质量数,则中子数=127-53=74,B错误;
C、中子数为53,C错误;
D、核外电子数=质子数=53,D错误,答案选A。
8.D
【解析】解:M是地壳中含量第二的非金属元素,则M是Si元素;X、M同一主族的短周10.D
【解析】解:A.O2和O3是由同族元素组成的不同性质的单质,它们互称同素异形体,错误;B.1个15O2中含有7×2=14个中子,错误;21*cnjy*com
C.18O2与16O2的化学性质相同,而物理性质不相同,错误;
D.16O和18O是氧元素的两种不同的同位素,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正确。
11.C
【解析】解:X、Y、Z、M、W这五种短周期元素的排列,不是按原子序数依次递增排列的,其中只有X、Y、Z三种元素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由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与Z可形成XZ2分子,可推出X、Y、Z分别为C、N、O三种元素;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0.76×22.4=17,可知M是H,形成的气态化合物是NH3;W的质子数是X、Y、Z、M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一半,即为:(6+7+8+1)÷2=11,则W是Na;21·世纪*教育网
A、原子半径应是W>X>Y>Z>M(即Na>C>N>O>H),A错误;
B、1molNaH溶于足量水中完全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共转移1mol电子,B错误;
C、NO2溶于水生成NO和硝酸,形成的溶液具有较强的氧化性,C正确;
D、X、Y、Z、M四种元素可形成化合物(NH4)2CO3、NH4HCO3、CO(NH2)2(尿素)等,前二种为离子化合物,而尿素为共价化合物,尿素分子中不存在离子键,D错误,答案选C。
12.B
【解析】解:X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推出X为H,R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推出R可能是C,也可能是S,因为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与Z同A.有上述分析可知,X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3周期ⅢA族,故A正确;
B.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X>Y>Z,故B正确;
C.氢化物稳定性与非金属性一致,W元素的非金属性比Y强,故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Y,故C正确;【来源:21cnj*y.co*m】
D.二氧化硅不能与水反应,故D错误,故选D。
15.A
【解析】解:A.氯化铵中铵根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氮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为离子化合物,A项正确;
B.硫化氢分子中氢原子和硫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B项错误;
C.氮气分子中氮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为单质,C项错误;
D.氯化镁中镁离子和氯离子之间中存在离子键,为离子化合物,D项错误;答案选A。
16.(1),第二周期第ⅣA族
(2)
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S2﹣>O2﹣>Na+;
(5)C的非金属性比硫S弱,两元素得电子能力C<S,可通过反应H2SO4 + 2Na2CO3 = Na2SO4 + CO2 ↑+ H2O 来体现;
(6)工业上常用氨水吸收尾气中的SO2,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SO2+2NH3·H2O =2NH4+ + SO3 2﹣+H2O 或SO2+ NH3·H2O =NH4++HSO3﹣。【版权所有:21教育】
17.(1))第三周期 ⅥA族;;
(2)NH4NO3 NH4NO2(任写一个) ;
(3)H2O;
(4)离子键、共价键;
(5)2Na2O2+2H2O=4NaOH+O2↑。
【解析】解: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离子不含电子,则A是H元素;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反应生成盐F,则B是N元素,F是NH4 NO3 ; D与A同主族且原子序数大于B,则D是Na元素,D与E同周期,则E位于第三周期;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4,则E最外层电子数是6,为S元素; A、B、D、E这四种元素,每一种与C元素都能形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若干种化合物,则C是O元素。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E是S元素,S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6,所以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VIA族;www.21-cn-jy.com
(2)A、B、C分别是H、N、O,由A、B、C三种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为硝酸铵或亚硝酸铵,硝酸铵或亚硝酸铵的化学式分别为NH4 NO3 、NH4 NO2;
(3)A、C、E分别是H、O、S元素,A、C、E间可形成甲、乙两种三原子分子,且甲有18个电子、乙有10个电子,则甲、乙分别是H2S、H2O,甲与乙比较,乙中含有氢键导致水的沸点升高,所以沸点较高的是(填化学式)H2O;
(4)F为NH4 NO3,F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离子键和共价键,
(5)Na、O形成的一种化合物能与H、O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反应产生O2 ,则这两种化合物分别 Na2 O2 、H2 O,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 O2 +2 H2O =4NaOH+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