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的世界
复习检测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石头落入水中,产生的水波向四周传播;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激起水波向四周传播.这种通过水波来研究声波的方法称为
法。
2.按国家规定,考试期间考场周围噪声不能超过45
(填单位)。在考试过程中,假如考场旁边有歌厅正传播摇滚乐队演奏的声音,这
噪声(选填“属于”或“不属于”)。
3.很多动物是“应用物理高手”,它们为了适应生存的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知识的身体部位。蝙蝠的眼睛功能虽已退化,但可利用其头部发出的_________发现和捕捉昆虫。
4.为辨别百元钞票的真伪,有经验的做法是,将钞票折动几下,或用手指弹几下,听其发生,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辨别。
5.一台好的音响设备,不仅能起到“扩音”作用,而且应有较高的“保真度”。从声学上讲,前者是使声音的________增大,后者是要较好地保持原声的________。
6.2013年9月21日,湖南电视台“快乐大本营”尝试了水下发声实验:把小提琴、沙锤、小号、长笛、吉他、镲六种乐器浸没在水中,分别演奏它们,如图1所示,在水面上观众能听到小提琴、沙锤、小号、镲、吉他在水中发出的声音,这表明
能传播声音;观众在水面上听不到长笛发出的声音,原因是长笛是靠吹入管中的
振动发声的,但在水中,人吹出的空气被
阻隔,无法进入管内,所以长笛不能在水下发声。
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7.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猛将张飞单枪立马在长坂坡当阳桥头,一声大喝,吓退曹操十万大军。这个典故形容张飞声音(
)
A.音调高
B.频率高
C.响度大
D.音色差
8.水母触手中间的细柄上有一个小球,里面有一粒小小的听石,这是水母的“耳朵”。海洋上当风暴来临之前的十几个小时,水母凭借自己的“耳朵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就能够得到信息,从海面一下子全部消失。科学家们曾经模拟水母的声波发送器官做试验,结果发现水母能在15小时之前测知海洋风暴的信息。水母测知海洋风暴信息靠的是(
)
A.超声波
B.次声波
C.电磁波
D.地磁场
9.请阅读下面的一则笑话。
甲:“新搬来的邻居好可恶,昨天晚上三更半夜、夜深人静之时突然跑来猛按我家的门铃。”
乙:“的确可恶!你没有马上报警?”
甲:“没有,我当他是疯子,继续吹我的小喇叭。”
请回答,笑话中真正的噪声制造者是(
)
A.甲
B.乙
C.邻居
D.没有人制造噪声
10.2014年4月11日,甘肃省兰州市发生自来水苯超标事件,造成兰州自来水苯超标的原因,是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一条管道发生原油泄漏、污染了供水企业的自流沟所致。受此影响,为检测地下的输油管道是否爆裂,听漏工用金属管子进行“听漏”(如图3),用金属管子的目的是(
)
A.增大声源振动的频率
B.让声音沿固体传播,增大响度
C.让声音沿固体传播,改变音色
D.使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增大,增大响度
11.蜜蜂载着花蜜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的次数是300次,不载花蜜时翅膀平均每秒振动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根据声音辨别出蜜蜂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了花蜜飞回来了。养蜂人主要是根据什么特征来辨别的(
)
A.声音的响度不同
B.声音的音调不同
C.飞行的高低不同
D.飞行的路线形状不同
12.磁带录放机可高速、低速播放正常录制的声音,当它在低速播放时,最有可能听不到的声音是正常录音时(
)
A.频率较低的声音
B.频率较高的声音
C.振动较弱的声音
D.振动较强的声音
13.秦腔以其独特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被誉为中华艺术瑰宝。在秦人眼中,秦腔是大戏,板胡响处,锣鼓起时,高亢的唱腔响遏行云,尤其是唱花脸的,更是扯开嗓子大声吼,当地人称之为“挣破头”。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扯开嗓子大声吼时发出的声波是超声波
B.高亢的唱腔响遏行云,主要是因为演唱时声音的响度大
C.锣鼓起时,我们可以区别出锣声、鼓声,是因为音调不同
D.称秦腔唱花脸的为“挣破头”,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三、简答题(8分)
14.向较远的人喊话时,为了方便对方听清楚,在不采用其他任何器材的前提下,你会采取什么措施?请说明原因。
四、实验探究题(共31分)
15.(16分)如图4所示,小明同学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小华同学拨动刻度尺使它振动。
(1)实验过程中,小华听到两个声音,一个是刻度尺敲击桌面发出的声音,另一个是刻度尺振动发出的声音。要消除刻度尺敲击桌面发出的声音、可采取的措施是:
(选填“手要紧压到桌子的边缘”、“手压刻度尺的力要小”)。
(2)小明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小华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刻度尺,刻度尺振动发出声音的
发生变化;随着刻度尺伸出桌面长度的增加,
(填写声音特性的变化情况)。
(3)小明保持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小华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刻度尺,刻度尺振动发出声音的
发生变化;随着小华用力的增大,
(填写声音特性的变化情况)。
(4)实验合作过程中,小明和小华运用了比较和
的实验方法。
16.(16分)为探究同一物理问题,吴浩同学击鼓前,在鼓面上撤了许多小纸片;李敏同学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王涛同学则用手使劲敲桌子.
(1)几位同学正在探究的问题是:
。
(2)实验所能得出的结论是:
。
(3)王涛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虽听到很大的响声,但几乎看不到什么现象.要能看到明显的现象,改进方法是
;
(4)针对“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三位同学经过讨论,提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一:声音的响度可能与声源振动幅度有关;
猜想二:声音的响度可能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为验证猜想二,三人合作进行如下实验:
王涛注意听声音,李敏站在较远处用力敲鼓,吴浩同学站在近处轻声唱歌,王涛能听到歌声和鼓声,他们得出结论声音的响度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无关。他们的结论是否正确。
理由是:
。
五、计算题(9分)
17.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在进入隧道口前鸣笛,火车速度为20m/s,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司机在鸣笛后9s听到自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求:
(1)火车开始鸣笛处距隧道口距离。
(2)听到回声时火车距隧道口的距离。
声的世界
复习检测题
一、填空题
1.类比
2.dB
属于
3.超声波(或声波)
4.音色
5.响度
音色
6.液体和气体
空气
水
二、选择题
7.C
8.B
9.A
10.B
11.B
12.A
13.B
三、简答题
14.(1)可以加大音量使劲喊;增大响度,使声音传得更远
(2)如果有障碍物就站在高处喊,躲避障碍;减少声音的分散,使声音传得更远
(3)用手遮住嘴的两边,形成喇叭状;减少声音的反射,使声音传得更远
四、实验探究题
15.(1)手要紧压到桌子的边缘
(2)音调
声音的音调变低
(3)响度
响度变大
(4)控制变量
16.(1)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2)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在桌面上撒上许多小纸片
(4)不正确
没有控制声源振动的幅度相同
五、计算题
17.解:火车鸣笛时距障碍物的距离等于在9s内火车运动的距离与声音运动距离之和的一半。因此,火车开始鸣笛处距隧道口距离为:s1=(340m/s×9s+20m/s×9s)=1620m。
而听到回声时火车距隧道口的距离等于火车开始鸣笛处距隧道口距离减去火车9s内运动的距离。即:s2=1620m-20m/s×9s=1440m。
图1
图2
图3
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