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2016-201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模块检测历史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
( http: / / www.21cnjy.com )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第Ⅱ卷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
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祖先祭祀是古代社会与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宗庙活动只有“宗子”才有主祭的资格。此规定源于
A.宗法制
B.分封制
C.“推恩令”
D.郡县制
2.史载:“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由此
可见,御史大夫行使
A.立法权
B.财政权
C.军事权
D.监察权
3.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
矣。”这里“矫前世之弊”主要是指
A.废除宗法制
B.采取郡国并行制
C.加强皇帝制
D.实行三公九卿制
4.下列信息概述了某朝代政治上的部分特征。这应该是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5.伯里克利在《论雅典之所以伟大》的演讲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我们不认为言论会妨碍行动,而认为在未经辩论并充分作好准备之前,不应贸然行动。这是雅典人与众不同的优点,行动时我们勇气百倍,行动前却要就各项措施的利弊展开辩论。”雅典能进行辩论的机构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陪审法庭
D.十将军委员会
6.余英时认为:“……英国自从查理一世被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断头台后,再没有别的暴力革命。美国除内战外,后来也没有再发生大的流血革命”。英美之所以能够避免暴力革命,是因为
A.民主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B.专制制度被推翻了
C.人民对暴力革命的反感
D.人民对民主的向往
7.某学者称:“一切权力合而为一,虽然没有专制君主的外观,但人们却时时感到专制君主
的存在”。能印证上述观点的是
A.18世纪初的法国
B.18世纪后期的英国
C.19世纪末的德国
D.20世纪后期的日本
8.鸦片战争初期,林则徐曾致函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尔等远海蛮夷如此大胆,竟敢藐侮我
天国神威。天道其一,容尔等洗心革面,改邪归正。”林则徐如此措辞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军事实力有所增强
B.深受“天朝上国”观念的影响
C.看到英国军事上的弱点
D.战争初期中国取得一定的胜利
9.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该学者强调辛亥革命
A.激发了人们强烈的民族意识
B.结束了中国君主专制政体
C.促进了民主平等意识的觉醒
D.推动了中国社会移风易俗
10.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
年份
英国
日本
其他国家
1894
69.49
6.26
24.25
1900
62.99
11.20
25.81
1905
55.71
14.04
30.25
1910
50.89
16.14
32.97
1914
48.31
20.39
31.30
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
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
D.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11.五四运动之前,鼓吹新文化的报刊仅有《新青年》及发行才数月的《每周评论》、《新潮》、
《国民》等。五四运动之后,自1919年6月起,年余之间,新出的周刊、旬刊、半月刊、
季刊,多达四百种左右,大都为大学、专门学校及中等学校学生所创办。这说明
A.五四运动的目标是宣传新文化
B.新青年杂志领导了五四运动
C.五四运动促进了新文化的传播
D.陈独秀成为五四运动总司令
12.民国12年,中国共产
( http: / / www.21cnjy.com )党在广州召开大会,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保持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同时希望中国国民党断然抛弃依赖外力及专力军事两个旧观念。此后国共两党
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进行国民革命
B.建立民族统一战线,进行抗日战争
C.进行重庆谈判,实现国内和平建国
D.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建立联合政府
13.恩格斯说:“我们绝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正相反,我们已深入到运动中去。”恩格斯的意思是
A.想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B.不想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C.深入到工人运动中去探索
D.要用科学理论武装无产阶级
14.1912年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清王朝260多年的统治宣告结束。与这一事件相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
B.辛亥革命取得了彻底胜利
C.为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D.中国从此结束了封建制度
15.美国《时代》载:“在1937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文章记载的事件指的是
A.武汉会战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平型关战役
16.中共中央曾致电国民党中央全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出“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南京中央政府及军事委员会的指导”。中共中央发出此电文的目的是
A.国共合作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B.团结抗战抵抗日本入侵
C.以退为进保存革命有生力量 D.结束内争建设联合政府
17.《古城新情调》一文写道:解放就是光明的到来,解放亦是生活的向上,王府百货店挂起了庆祝和平解放的大标语。文中情景发生于
A.淮海战役胜利后
B.辽沈战役胜利后
C.渡江战役胜利后
D.平津战役胜利后
18.新中国成立后,黄炎培欣然接受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部部长,他儿子问他为什么年过七旬却做起官来,他回答说:人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自家的政府。自家的事,需要人做时,自家人不应该不做,是做事,不是做官。这表明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满足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
( http: / / www.21cnjy.com )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积极性
C.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民主人士代表居大多数
D.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19.通过直接民主的形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几千年封建社会走来、习惯了乡绅保甲治理的中国人,第一次作为权利的主体走到了民主政治的前台和中心,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实质。这种民主形式指的是
A.村民自治
B.政协会议
C.民族区域自治
D.人民代表大会
20.某人论述中国的某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交举措时说: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我国外交的新天地。”这一举措内涵是
A.构建和谐世界的策略
B.“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无敌国外交”的策略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1.下列对三幅图片展现的共同信息理解最准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B.中国奉行友好结盟和平外交政策
C.中国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D.中国倡导建立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22.1952年,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指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俄文,它是列宁、斯大林的语言,它是社会主义大门上的一把钥匙”;1984年,教育部宣布“英语成为高考必考科目”。现代中国两个不同阶段“外语热”的变化从根本上取决于
A.社会文化心理的需求
B.政府政策的导向
C.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D.国际形势的变化
23.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指出:香港主权回归后,中国在香港设特别行政区,除国防和外交事务外,特区享有高度自治权。这体现了
A.三权分立原则
B.地方自治原则
C.主权平等原则
D.一国两制原则
24.“从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是从1917年才开始的,到1989年便己经结束了。1989年是
20世纪末最具决定性的一刻。”“决定性的一刻”带来的深刻影响是
A.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
B.两极格局的结束
C.欧洲迈向政治一体化
D.第三世界的崛起
25.20世纪50年代后,西欧各国惊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意味着
A.美国成为全球世界霸主
B.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D.中国成为世界大国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8分,共50分。
26.(16分)中国古代有一套完备的选官用人制度,且随着历史进程不断发展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荣辱在手。……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趋炎附势,贪图贿赂,定品不实,世风颓废。……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晋书·刘毅传》
(1)材料一指的是魏晋时期的哪种选官制度?据材料一概括这一制度的弊端。(6分)
材料二
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在隋唐时期产生的积极影响。(6分)
材料三
(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3)据材料三,归纳科举制发展演变过程中呈现的主要特点。(4分)
27.(16分)
研究性学习是高中生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面是有关“西方政治文明”的一组探究材料:
探究主题一
罗马法
《十二铜表法》各篇目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传唤
审判
求偿(债务赔偿)
家长权
继承及监护
所有权及占有
房屋及土地
私犯(侵犯他人)
公法
宗教法
前五表之补充
后五表之补充
——依据杨红林《历史上的大法典》编制
(1)上述材料反映《十二铜表法》的内容侧重于哪一方面?该法在罗马法历史上有何突出地位?(4分)
探究主题二
英国的制度创新
该表是在“英国的制度创新”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某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得出的结论。
材料
结论
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制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欧洲文化史》《权利法案》的规定……并不意味着英国已成为一个民主国家。——《全球通史》
17世纪后期—19世纪上半期,英国民主化的趋势不断发展。
(2)有同学认为,材料不足以得出最后的结论。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补充相关的史实并说明理由。(6分)
探究主题三
1787年宪法与辛亥革命
孙中山和华盛顿均是在中美两国由君主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转变为共和政体的关键转折点上,被推上了历史舞台。然而,华盛顿取得了成功,美国后来居上,其成熟的宪政体系被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仿效;相反,孙中山创建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体制却如昙花一现,很快夭折……为什么美国能成功建立共和制度,而中国却一再出现专制复辟?人们不禁要追问:同途何以异归?
——《天朝向左
世界向右》
(3)材料中美国“成熟的宪政体系”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孙中山创建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体制“昙花一现,很快夭折”的原因。(6分)
28.(18分)冷战是二战后美苏对抗的主要表现形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
( http: / / www.21cnjy.com )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欧领土。如果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孤立主义状态。……美国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如果没有美国主动的遏制政策,苏联将继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扩张。
——《战后世界格局五十年》
(1)材料一作者认为冷战的起源完全是由于苏联扩张造成的。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材料二
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美苏两国“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具体表现。(8分)
材料三 二战结束……来自美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的军事消费,其影响外溢到欧洲和日本。到20世纪50年代,在大炮和黄油需求的推动下,西方的经济已经走上了一条扩展增长之路……正是苏联的马克思主义体制成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救命稻草。……由于苏联控制了相当数量的中欧和东欧国家,法德之间发生争执的传统根源也就消失了,而且由于德国被分裂开来,并受到外族的控制,这也大大便利和鼓励了法德之间的合作。
——(美)戴维·卡莱欧《欧洲的未来》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冷战”对欧洲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A
2.
D
3.
B
4.
C
5.
A
6.
A
7.C
8.
B
9.
C
10.
A
11.
C
12.A
13.
D
14.
A
15.
B
16.
B
17.D
18.
B
19.
A
20.D
21.A
22.
D
23.
D
24.
B
25.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8分。共50分。
26.(1)九品中正制度(2分)
弊端:中正官徇私舞弊、滥用权力;扼杀人才、败坏社会风气;造成世家大族垄断仕途。(4分,两点即可)
(2)积极影响:提高了儒学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位,提升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有利于中央集权;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6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3)特点:历代沿用、延续时间长,推行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选拔人才方式逐步规范、趋于公平、公正。(4分)
27.(1)内容:侧重于民法(或侧重于保护私有财产)。(2分)
地位: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是罗马法的开端。(2分)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分)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内阁,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2分)
1832英国议会改革(1分)使新兴工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资产阶级取得更多席位,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2分)(其它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制定1787年宪法,确立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2分)
原因:中国封建主义势力强大,专制制度根深蒂固;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力量涣散。(4分,其它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28.
(1)不同意。(2分)
理由:冷战是美苏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冲突的结果,不应该仅归因为苏联的扩张。(2分)
(2)欧洲冷战:美国“杜鲁门主义”;马
( http: / / www.21cnjy.com )歇尔计划;建立北约组织;苏联和东欧针锋相对,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互会、华约组织。亚洲热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8分)
(3)造成欧洲分裂和长期对峙;促成美国对西欧的援助和合作;推动了西欧经济发展和一体化进程。(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