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3-23 10:4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下)第五单元
单元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朔方(shuò)
契合(qì)
绯红(fēi)
浸润(jìn)
B.褪尽(tuì)
升腾(téng)
剔透(tì)
目光灼灼(zhuó)
C.蓬勃(péng)
滋润(rùn)
旋风(xuán)
脂粉奁(lián)
D.凛冽(lǐng)
忙碌(lù)
笑靥(yè)
撒沙(shǎ)
2.下列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须臾  胭脂  销释  铺天盖地
B.盎然  矇眬  缱绻  咄咄逼人
C.彷徨  凝缩  冗杂  呼之欲出
D.眷念  濒临  惆怅  引人入胜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很多学校正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C.是否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是能不能做到造型轻巧、色彩协调、绘画富有诗意的前提。
D.在“学知识、用知识”活动中,使同学们感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十分的有限。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些劫徒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抢夺行人财物,真是胆大包天。
B.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C.我国发表的《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具体而微地阐述了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推进强军兴军的坚定决心的观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D.在柔和舒缓的乐曲声中,老人们行云流水般的太极扇舞表演,引来阵阵喝彩。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运用了比喻修辞,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朔方的雪孤独而倔强的性格。
B.“无边的旷野”“金光闪闪”“血红的宝珠山茶”都是偏正短语。
C.兴是一种表现手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雪》这篇文章就比较接近“兴”体。
D.《雪》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最为明朗的一篇。它的景物描写细致生动,用词准确。
6.名著阅读。(7分)
(1)下列作品没有收入《朝花夕拾》的一项是(  )(2分)
A.《狗·猫·鼠》
B.《二十四孝图》
C.《秋夜》
D.《无常》
(2)阅读下面选段,完成①~②题。(5分)
“那一天你专门反对我,而且故意似的,究竟是什么缘故呢?”
“你还不知道?我一向就讨厌你的,——不但我,我们。”
“你那时之前,早知道我是谁么?”
“怎么不知道。我们到横滨,来接的不就是子英和你么?你看不起我们,摇摇头,你自己还记得么?”
①文段中加点的“我”是
    ,“摇摇头”的原因是            。(2分)
②鲁迅先生为什么对“我”是失足落水还是投水自杀表示怀疑?(3分)
7.综合性学习。(8分)
(1)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包括标点不超过20个字)(2分)
韩国《中央日报》4月13日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中国梦”是在2012年11月。当时,他表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一年多后,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构想。激活2000多年前的古代物流网,这一丝绸之路构想称得上是中国梦。
中国放低姿态,行事低调。习近平主席在3月28日开幕的博鳌论坛演讲中表示,“中国近代以后遭遇了100多年的动荡和战火,中国人民绝不会将自己曾经遭受过的悲惨经历强加给其他国家和民族”。这是在否认中国会称霸。但他的“通过一带一路完成强汉盛唐复兴”的梦并不会因此就消失。因为这正是贯通中国梦和一带一路哲学,而向西部快速前行的中国高铁就是一个象征。




















(2)请你参加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①~②题。(6分)
①某中学文学社对全校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
请你从数据上分析当前学生的阅读现状,并就改变这种现状提出一条合理建议。(3分)
阅读内容
认同率
玄幻武侠
35.1%
时尚娱乐
32.5%
文学经典
15.0%
时事先锋
17.4%
②为了鼓励全校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请你有针对性地设计一项活动,然后仿照示例写一句话,以表达你对读书的感悟。(3分)
活动:
。(1分)
示例:读书犹如揽胜,山川之秀美,江河之绮丽,林木之神秀,尽收眼底。
仿写:
。(2分)
二、阅读与理解(45分)
(一)出师表(节选)(12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8.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苟全性命于乱世
还于旧都
B.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所以动心忍性
C.受任于败军之际
何陋之有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故君子有不战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10.作者在选文中回顾了    、    两件事来表现刘备对自己的赏识,又讲述了    
  
和       
来表明自己对蜀汉的忠心。(4分)
11.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自叙本志,其根本目的在于表明自己淡泊名利的情怀。
B.“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一句做到了相互照应。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中的“大事”主要是指“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D.选文以叙事为主,表明了自己感恩先帝的强烈情感。
(二)雪(节选)(11分)
【选段一】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选段二】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12.【选段一】中描写色彩的词语有哪些?从而突出了江南的雪的什么特点?(3分)
13.在作者眼中,北方的雪是怎样的?作者对北方的雪是什么样的感情?(2分)
14.本文的主旨是什么?(用文中句子回答)(2分)
15.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他更欣赏的是什么?为什么?(4分)
(三)我读鲁迅(10分)
①我读鲁迅的高洁。面对黑暗中来自四面八方的诘难,他从不屈服,他是“彷徨”在黑暗中忍不住要“呐喊”的勇士。他自比为雪,“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他笔下的雪,是漫漫长夜中的一点微光,是万物皆浊中的一片清新,显得那么孤傲、高洁,恰似鲁迅其人。
②也读鲁迅的幽默。《采薇》中借伯夷、叔齐的传说抨击可笑的封建卫道者,让“不食周粟的商朝遗老”大啃同样生在商朝土地上的薇(一种野菜),毫不留情地剥下了忠君的画皮。《肥皂》里把脖子的泡沫比喻成螃蟹吐出的白泡泡,《狂人日记》里对“吃人者”如木三分的刻画,《高老夫子》中对不学无术的主人公上历史课的描写,读来让人忍俊不禁,拍案叫绝!
③还读鲁迅的坚韧。面对“朋辈成新鬼”的惨痛事实,他毫不退缩,更要“怒向刀丛觅小诗”,向敌人讨还那“拖得越久,越要付出更大的利息”的血债。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敢爱,敢憎,因为爱得忘我,所以憎得深切,谁能说他不是“奋然前行”呢?
④我读鲁迅,不仅读他的杂文,他的诗,也读他自己。他的阅历之丰富,知识之渊博,更像一本读不完的书。凝视着《鲁迅文集》上那个清瘦的老人头像,带着几分敬畏之情“读”他瘦削的面颊,他炯炯的眼神,他那“一”字形的浓须——
⑤他少年时为拯救人民于危难之中,三改志愿,选定文艺工作者便笔耕不辍。为了唤醒“铁屋子”里的人们,他一生“俯首甘为孺子牛”,鞠躬尽瘁,临终前依然不改“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志向。他不仅有作为文学家的明智,更有作为革命家的长远眼光。
⑥于是,我读鲁迅,读他作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一面,也读他作为儿子、父亲、丈夫的一面。
⑦读金庸、琼瑶的小说,或可斜倚床头,信手一翻;读巴金、冰心的文集,则须备上香茗,月下品读;然而读鲁迅,则要正襟危坐,宁心静神地细细咀嚼。我愿这样读鲁迅,直到他的所有被我读懂为止。
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第①段中“他是‘彷徨’在黑暗中忍不住要‘呐喊’的勇士”采用了一语双关的写法,既表现了鲁迅坚强不屈、不畏艰险、坚持斗争的精神,同时也暗示了当时社会环境的险恶和黑暗。
B.文章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从多个角度论证了鲁迅的语言富有幽默的特点。
C.文章第⑥段不仅写出了他作为伟人让人景仰的一面,也写出了他作为普通人尽责的一面。
D.作者善于运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等方法说理,事例典型,说理充分,特别是引用鲁迅文章中的经典名句,既让读者信服,又增添了文采。
17.作者读鲁迅的作品,是从哪几方面谈其特点的?(3分)
18.请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凝视着《鲁迅文集》上那个清瘦的老人头像,带着几分敬畏之情“读”他瘦削的面颊,他炯炯的眼神,他那“一”字形的浓须。(为什么不用“看”,而用“读”?)
19.我们读过鲁迅的不少作品,请举一例谈谈你的阅读感受。(3分)
(四)中庸的雪(12分)
阮 萍
①在冬天作客的雪往往是鹅毛大雪,这种通常是需要呼啸的风声鸣锣开道的,需要鹤辇鸾车虚张声势的。中庸的雪显然不是折中雪,而且和这种隆重热烈的气氛相反,中庸的雪的到来简朴冷清,或者说悄无声息,是有着微服私访的味道。
②起先一直是云淡风轻,淡黄的阳光像一樽薄酒,暖暖洒在人身上。这种日子使人忍不住要想起淡青的树干和雪白的花朵的;然后天阴起来了,刮起了风,风不大,吹在脸上像一绺绺帛贴在脸上的凉,这也是正常的。这样阴了两天,天空由浅灰慢慢变成深的银灰,这种灰是含蓄而尊贵的,是琦年玉岁消逝了的灰,是珠覆纷沓走远了的灰,是大有深意、藏而不露的。然后,眼前掠过一粒细小的白,是雪吗?定睛再看,已倏忽不见了,风也不见了。天气说不出是冷还是暖,冷暖交汇的样子,这种天气坐在寂静的车厢里是要引起假寐遐想欲望的。
③睁开眼时,发觉窗外的柏油马路湿湿的,显得黑而幽深,映着天空和行人的细碎倒影。路边是一层白,霜也似的,但却是雪,因为雪花就在窗外飞舞,小的像针尖,大的如雨点,但没有雨点那样饱满结实。雪花和雪花之间的缝隙很大,疏疏朗朗,像是银灰天空上敲打下来的一些琐屑,带着来历,各怀心事,自成一体。所以落下的时候,它们是衣食无忧的倏然。有的不时翻两个身,再拐到旁边和别的雪花耳语两句;有的很专注,呈一条很细的直线,仿佛要去赴一场什么宴会,而这场宴会是极具吸引力的,任凭行驶的车再怎么鸣笛也不会分神,雪们心无旁骛。
④落在房顶上的雪是动感的,鳞鳞的瓦间涌动着白色的浪花;落在国槐上的雪是温柔的,枝条上长满密密的白色绒毛,而且那树枝竭力伸展的样子是令人感动的,像等待了很久的衷心耿耿的情人,只待雪花落尽,便合拢臂膊相拥而泣。四季常青的柏树不会有这份浪漫,它们塔似的身子严谨端庄,像满腹经纶的学士,沉浸在自己的思想里云蒸霞蔚,外界的干扰都是没有光彩、没有意义的。只有当车经过时,才发觉柏树的枝丫间挂着一团团的雪,像鸟一样优雅地栖卧着。
⑤下了车,迎面扑来的空气不再干燥得令人无明火起,是久违了的清冽湿润,像夏天时站在气势恢宏的瀑布前的感觉。每一个毛孔都在臃肿的棉衣下张开,尽情地呼吸,自由地吐纳。
⑥雪是薄薄的一层,所以踩上去不会有“吱嘎吱嘎”的声响,它也是悄无声息的。偶尔有轻微而短促的“嗦嗦”声,也是亲切的,像村妇在雨天说着家长里短。雪的白也不是泛着光泽令人起敬的白,是那种骨质的苍白,这种白是朴素的,既不会让你自惭形秽也不会让你居高临下,更不会为与它的邂逅而感到突兀。这种雪像是消失了很久的朋友,离去时心中会有淡淡的遗憾,到来时也不会欣喜若狂。因为这种朋友不是两肋插刀那种类型的,很多时候他只是听众,听你絮絮叨叨地诉说,最后轻拍你的肩作为安慰。在你生病时不会送上玫瑰花,只在床头放上苹果和一张式样普通的卡片。他淡若春风,有时你会想起他,有时又把他忘得一干二净。所以他的到来只会在心中产生无以名状的踏实感。
⑦这种雪是平易近人的,最适合刘禹锡的诗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小小的火炉跳动着小小的火苗,足以抵挡这种雪带来的寒意;而加上新醅的漾起泡沫的酒,室内便是暖意融融了。你看,这种雪多么懂得人情世故!它的不彻底的白意味隽永,像一个人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又不可避免地存在优点,但是心里那份纯真的梦幻是永不消逝的,这种雪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人性的一种关爱,入微到每一个细节,但却做得含而不露,它是雪中的隐者。
2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①段写出“鹅毛大雪”的特点是隆重热烈,而“中庸的雪”的特点是简朴冷清。
B.文章标题是“中庸的雪”,但第②段却描写下雪前的天气,这与主题无关,纯粹多余,要删去。
C.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很有张力,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把中庸的雪写得细腻、生动、形象,使读者对中庸的雪有更深刻的认识。
D.文章结尾,作者给予“中庸的雪”一个很高的评价——“它是雪中的隐者”,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中庸的雪的热爱之情。
21.文章第①段一开始就写了鹅毛大雪,有什么作用?(3分)
22.散文描写景物时,经常通过精当的用词或恰当的修辞对静态的事物作动态化的描写。请对文中画线句作简要赏析。(3分)
23.张岱笔下,西湖的雪肃杀冷寂;鲁迅文中,朔方的雪蓬勃似火。你心中的雪又是怎样的呢?请仿照例句填空。(3分)
例句:这种雪是平易近人的,最适合刘禹锡的诗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①这种雪是         ,最适合柳宗元的诗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②这种雪是         ,最适合岑参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三、写作(50分)
24.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有许多让我们感动的人物、感怀的事情、沉醉的美景和启人心智的哲理与我们相伴。这些点点滴滴如甘泉濡湿着我们成长的岁月,丰盈着我们年轻的生命。
请以“相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A(B.剔—tī;C.旋—xuàn;D.凛—lǐn,撒—sǎ)
2.A(销释—消释)
3.D(删去“使”)
4.C(具体而微: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大体都有了,不过形状和规模比较小些。用在句中,望文生义)
5.B(“金光闪闪”是主谓短语)
6.(1)C(《秋夜》是《野草》里的作品) (2)①范爱农 关吏从范爱农一行人的行李中翻出绣花弓鞋,有损国体 ②鲁迅对范爱农之死的怀疑实质上是鲁迅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控诉,揭露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7.(1)用“一带一路”表达“强汉盛唐”的中国梦。(2)①阅读现状:读玄幻武侠、时尚娱乐等类作品的快餐式阅读在中学生中流行,不重视经典阅读的现状亟待改变。(合理即可)建议:社会、家长、学校、老师都需要加强引导,指导学生多读经典作品,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合理即可) ②活动:开展“成长离不开阅读”主题演讲活动;举办“名人与书”故事会;开展“被一本书感动”好书推介活动;举办“学会阅读”读书经验与方法交流会。(任意写出一项,合理即可) 仿写:读书犹如探宝,高山之灵芝,深海之珍珠,地下之金石,尽归囊中。
8.D(A.在/到;B.用来……的事/用这些办法;C.助词,的/宾语前置的标志;D.所以)
9.(1)在军事上失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紧迫的关头奉命出使。(2)我希望能够奉献平庸的才能,去铲除那些奸邪凶恶的敌人。
10.三顾茅庐 临危受命 平定南方 北伐中原
11.A(作者自叙本志,其根本目的在于突出先帝的知遇之恩)
12.血红、白中隐青、深黄、冷绿。突显了雪的滋润美艳、色彩斑斓。
13.北方的雪“永远如粉,如沙”“在凛冽的天宇下”“奋飞”“升腾”。这些描写倾注了作者对北方雪不畏严寒,在孤独中抗争、奋斗的赞美之情。
14.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15.对比。(1分)朔方的雪。(1分)因为江南的雪固然美丽,但未经磨炼,不能保持长久;而北方的雪俨然是一个斗士,在孤独的境遇下奋力抗争,这正是作者精神的体现。(2分)
16.B(“对比论证”错,应是“举例论证”)
17.三个方面:鲁迅的高洁、幽默和坚韧。
18.不用“看”,而用“读”是因为:一方面,鲁迅作品博大精深,不细心品读难解其精神实质;另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鲁迅人品的敬重。
19.示例:《孔乙己》中的孔乙己言谈举止,酸腐之至,让人忍俊不禁。但笑过之后,我的心情格外沉重,油然而生同情之感,不禁悲从中来。
20.B(不可以删去,对比烘托中可以突出中庸的雪)
21.以鹅毛大雪与中庸的雪作对比,吸引读者,引出下文。
22.示例:“耳语两句”“仿佛要去赴一场什么宴会”,化静为动,形象地、动态化地表现出中庸的雪活泼可爱、心无旁骛的特点,这些拟人化的词句赋予中庸的雪人的情感、性格,深化了景物描写的内涵,也表达了作者的欣赏热爱之情。
23.①孤独寂寞的
②悄无声息的(意思对即可)
24.【参考范文】
有你们相伴
站在成长的路上,我静静回首。清清草香,我看到了你,你的眉黛颦颦,你那紧闭的心房;轻声花语,我看到了你,你那微笑着的忧伤,还有你安静的坚强;豪气冲天,我看到了你,你眉宇间的傲骨,还有你坚挺的胸膛……
成长路上,一直有你相伴,有你们相伴。
每个孩子都梦想着奇迹的出现,并且都深深相信着。永远忘不了11岁那年,我紧紧握住电话等待着奇迹出现的情景。可是,爸爸,你为什么告诉我说舅舅死了。舅舅死了?这个世界上不是有奇迹的吗?我们都被天使保护着,我们怎么会死呢?那一刻,奇迹离我渐渐远去,留下来的,只有现实。舅舅就那样走了,走得很突然,轻轻地,悄悄地,我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看不到他的面容,就连他的棺木也一起被掩埋在了黄土之下。我欣赏《小妇人》中三妹贝思面对死亡的那份坦然,可是我还是无法理解。曹雪芹呕心沥血创作了《石头记》,为何终归还是红楼一梦的结局?他还没有完成后四十回就离开了,但他至少让林黛玉永远活在了人们心中,他到底遗憾不遗憾呢?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黛玉的诗,突然让我对生命倍增怜惜,我的年轻,我的面容,最终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湮灭,最终也只能无奈叹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人类可以战胜洪水,战胜疾病,战胜宇宙,但终归无法战胜岁月。因为岁月,我们会变老;但也因为岁月,我们活着。
怀着对死亡对岁月的感伤,我遇见了你——小王子。在你忧伤的微笑之中,我突然明白,老去、死亡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这个世界有爱。斯人虽已逝,但爱却常存人间。你不是也因为心中的那朵玫瑰,才决定回去的吗?你让我懂得,即使心中充满忧伤,也要含着眼泪微笑,在这个世界上,的确有许多不可战胜的,但是我们要在苦难中学会坚强。只有坚强地活着,生活才有希望;只有存在希望,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成长的路上,我就这样怀着希望走着。我遇到了狂放不羁的李白,遇到了悠然自得的陶渊明,他们的诗,他们的清醒,他们的坚强,都让我倍感亲切与宁静。
但是我更庆幸自己遇到了你——鲁迅。你的尖锐,你的正气,让我找到了人生真正的价值。“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你勇敢地战斗在最前线,用你无比锋利的笔尖刺穿敌人的心脏。“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这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壮志,是的,人不仅仅要为自己活着,为家人活着,还要为民族活着,为世界活着。而我,真的很想很想,为全人类的幸福而活着!
成长路上,很庆幸能够遇到你们,是你们的陪伴,让我的痛,我的伤,我的稚气渐渐随风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