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3-23 10:47:2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九(下)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绯红(fēi) 
精髓(suí) 
娴熟(xián) 
鲦鱼(tiáo)
B.诘责(jié) 
解剖(pōu) 
邮差(chāi) 
统筹(chóu)
C.驯鹿(xùn) 
咽喉(yàn) 
执著(zhuó) 
吮吸(shǔn)
D.浸透(jìn) 
累赘(léi) 
芦荟(huèi) 
哄然(hōnɡ)
2.下列词语(成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百无聊赖 波光粼粼 临事而迷 油光可鉴
B.不无裨益 转瞬既逝 深恶痛疾 流离失所
C.其貌不扬 不解之原 了如指掌 义正词严
D.侃侃而谈 万事俱备 杳无消息 皮开肉锭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海南省再次通报典型问题,严肃查处违纪人员,彰显了锲而不舍扫除“四风”痼疾,推进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
B.反四风行动中,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并没有触碰核心问题,反而拿一些小问题“大开杀戒”,这般做法确有小题大做之嫌。
C.如今,随着暑期档即将结束,好莱坞大片又开始成群结队地登陆内地,几部电影都看点十足。
D.影片《烈日灼心》故事情节惟妙惟肖,而且融入闽北秀丽的景观和当代风情,给观众以奇美的视觉感受。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除了汉语,戴维还掌握了日语、西班牙语、希腊语以及犹太民族古老而优美的希伯来语。
B.那是12年前的事情,莱斯莉正在波士顿,莎莉文小姐带我去看他演出的“王子与贫儿”。
C.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
D.三个星期以后,这个人躺在“白德福号”的床铺上,眼泪顺着他瘦削的面颊往下淌,他说出他是谁和他所经历的一切。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红外诊断技术具有远距离、非接触、不停电、简便、灵活、安全、投入产出比高。
B.净水器行业也好,其他产品也罢,只有加大净水器加盟商的扶持力度,就能走得更远。
C.儿时养成的好习惯,对人的一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它有利于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和个性的形成。
D.惠州拥有“电、汽、化”这三大优势产业,要继续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关键是能否强化原始创新能力。
6.仿照画线句,续写一句。要求句式相同,修辞一致,前后语意连贯。(3分)
这世界,我来了!对着永恒呐喊,喊出生命的高亢与伟岸。这世界,我来了!对着天地呐喊,喊出生命的执着与狂热。      
  
 。站在大山脚下,心情随之澎湃。大山的雄伟激起心中的崇高,自己仿佛就有了山的博大与雄浑。
7.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1)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范爱农》和《无常》各揭示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范爱农》主题:
             
  
《无常》主题: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她倚着栅栏门,凝视着通向城里的那条灰暗的大道。到处游荡永不停息的风,夹着潮湿的寒气和春天的霉味,向她吹来。远处,城里许多房子的窗户不怀好意地闪着暗红的灯光。那就是她所恼恨的小城。在城里的一间房屋里,住着她那个不安生的朋友,他恐怕还不知道大祸就要临头了。
(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文段中“她”和“那个不安生的朋友”分别指谁?“大祸就要临头”中的“大祸”指的是什么事?
 
8.综合性学习。(9分)
九年级(2)班举行以“和平”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设计标语】请你围绕“要和平不要战争”这一话题设计一条宣传标语烘托气氛。(不超过14个字,2分)
 
(2)【拟写标题】阅读下面的新闻,根据其主要内容,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5个字。(3分)
 
新华网消息 八路军研究会青年部成员8月1日参观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在纪念馆,他们庄严宣誓:“我们要成为祖国的希望,用青春点燃未来,我们要做时代的强音,用奋斗演绎新纪元,我们要秉承八路军的遗志,让民族复兴震撼世界!”
“八路军研究会”是由126名开国将帅和元勋后代签名发起的群众性学术团体。
(3)【解读图标】201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举行。下图为本次活动唯一指定标识,请你仔细观察,对其创意进行说明。(图案色彩不作要求)(4分)
二、阅读与理解(4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12分)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故不为苟得也(       )
(2)乞人不屑也(       )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4)是亦不可以已乎(       )
10.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B.呼尔而与之 
行道之人弗受
C.万钟于我何加焉 
征于色,发于声
D.故患有所不辟也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11.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的句子。(2分)
12.文章是如何引出中心论点的?(2分)
13.文中列举了哪些事实论据?(2分)
(二)阅读课文《生命与和平相爱》选段,完成14~16题。(8分)
离开奥斯汀的前一天晚上,我和戴维来到他就读过的小学。当我们走上校长办公室门前一块平坦的石板地面时,戴维告诉我,这儿埋着当年他们毕业时每一个人写下的愿望。我不曾问及戴维12岁写下的愿望是什么。我愿意那石板下的愿望与生命、和平有关。是因为在奥斯汀的以色列之宫戴维和他的父亲教我用希伯来文说过“和平”“生命”吗?是因为戴维的祖先世世代代都在为生存的和平奋争吗?是因为戴维赠过我一枚用希伯来文书写着“生命”的描金纪念章吗?是因为那条穿越奥斯汀的美丽的科罗拉多河始终在这个犹太孩子的心中流淌,那晶莹的、深沉的河水滋润了他同情人类的心胸吗?是因为我在犹太会堂倾听过唱诗班的犹太少女用清纯、宁静的声音歌唱“和平”“和平”吗?我不知道。我只是相信,当人类所有的生命真的能够与“和平”这个字眼相亲相爱,我们每一个人灵魂深处那潜藏的创造力便会真正被激活,人间什么奇迹都可能发生。生活也肯定能够像戴维“小说”那单纯而又豪迈的结尾那样:“后来一切都好。”
14.作者为什么推测戴维12岁写下的愿望与生命、和平有关呢?(2分)
15.文段中画横线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16.联系全文,分析文段中画波浪线句在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的作用。(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12分)
忆先生
潘小楼
按现在的叫法,应该叫他老师,一直以来,我也这样叫他;在心里,我总叫他先生,觉得这更合适。
他就是我高一的语文老师张子清。
子清先生是在后排几个“混混生”的哄笑中出场的。倒不是因为扣错了扣子或是忘了系领结,恰是因为通体的笔挺整洁,那几个染着红发、穿着有洞牛仔服的同学对这种过分的悬殊一时适应不来。先生慢慢地走进教室,轻轻带上门,来到讲台前,把几本泛黄的书放在铺满粉笔灰的讲台上。
先生讲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正是叶纷飞、秋雨生的日子。那天不知怎的,我们仰起天真的脸问他:“老师,什么叫孤独?”他说:“在很深很深的秋天,在很深很深的夜晚,窗外飘着很细很细的小雨,你再把灯光调得很暗很暗,一个人独坐窗前,心中涌起的那种感觉,就叫孤独。”我恍惚了好一阵,为他给孤独做的那个完美的诠释。
有段时间我的作文专喜欢以玄吓人,把半懂不懂的句子生吞活剥地硬搬到自己的文章中,且数量颇丰,放眼望去,满篇的双引号“礼尚往来”得挺热闹。一次,我写了篇《走近余秋雨》,先生给了这么一段评语:“拟给90分:前面一段引文给2分,结尾几句议论给3分,抄写给5分,其余的分,都给余秋雨。”一向自负的我不禁哑然失笑,欣然接受了他的批评。
那天语文晚自习,讲析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的课后练习。其中对文中某一段的解读,我与“教参”有很大的分歧。他用古怪的眼神看了我一眼,宣布“教参”的为正确答案。我“嚯”地站起来,用一种挑衅的口气问:“老师,在鲁迅先生的文章前,我和他们(“教参”编写者)是地位平等的,凭什么说他们的对而我的错!”他一愣,随即用一种足以让我感到自豪的神情看着我,而后笑了。事后,他对我说,类似的问题,他提了好多年;这样的反问,他也等了好多年。
高考填志愿的时候,一任学生天性自由的先生却建议我读上海的大学,他说那儿密密匝匝的文化汇集,对我文化品格的成长会很有帮助。我敷衍了几句,转身在志愿表上随随便便地就填下了省内的几所大学——我估分的情况很不妙。
上大学前,我去看了他,他的头发差不多全白了。我鼻子一酸,说:“老师,你……”他捋了捋头发,笑了笑:“‘卷起千堆雪’了。”看得出,他的笑很勉强。我赶紧同他道别,逃了出来。脸上湿湿的,是泪。
几天前竟意外地收到了先生的来信。读着那些飘逸的繁体字,铭镌在记忆里的那个影像又鲜活起来。我想,虽然我总是令他失望,他却一直都在那幅“孤芳一品自清高”前守望着我的灵魂。
我一直很小心地握着的那封信,却被我那不争气的泪给弄湿了。
(选自2014年第11期《初中生世界》,有删改)
17.文章围绕先生写了7个片段,依次为:①初识先生→②        →③               
 
→④        →⑤        →⑥白发道别→⑦别后来信。(每空限填4个字)(4分)
18.文中的画线句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对刻画人物起到怎样的作用?(3分)
19.体会“我敷衍了几句,转身在志愿表上随随便便地就填下了省内的几所大学”这句话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20.文章结尾段运用了何种抒情方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21~25题。(12分)
卖报的老人
厉剑童
①那年夏天,在那个化名“家里人”的好心人的资助下,我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孤身一人,来到北方一座大城市找工作。置身在陌生的城市,接连的碰壁让我有些心灰意冷。口袋里的钱所剩无几,只好暂时租住在一户人家几平米的地下室里,孤独无依,感觉前途迷茫,不知出路在何方。
②那天中午,天气很热,沮丧无比的我散漫地走在城东那条宽阔的马路上,一抬头看到广场一角有个报摊。卖报的是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头上戴一顶褪了色的红色遮阳帽,驼背,穿一件旧衬衫,坐在一个小板凳上。我信步走过去。老人远远地站起来候着。报摊不大,各种日报和刊登求职信息的小报应有尽有。我站在报摊前随便翻阅着。由于囊中羞涩,我只掏出5角钱买了一份求职小报。正想转身离去,老人走过来,我才发现他是个跛子,一条腿很不利索,老人退给我两角钱,说你是刚出来找工作的吧?出门在外不容易,少要你几个钱。我犹豫着接了。老人递给我一个凳面磨得发亮的小板凳让我坐下慢慢看。我心头一热,一种久违的亲切感涌上心头。离家以来已经很久没人这么关心我了。
③从此,很长一段时间,我总习惯到老人的报摊买报纸,一来搜集求职信息,二来打发大段空虚无聊的时间。有几天有事我没来得及过来,没想到老人都给我留着。还有几次不巧身上没钱,老人也不计较,把报纸塞到我手里,说下次来了再给也不迟。这让我心里暖暖的。
④我注意到,来这里买报纸的人不少,但大都是和我一样找工作的大学生和在附近工厂上班的工人,买报纸的主要原因也大都与找工作有关。
⑤冬天到了,因为迟迟找不到好的工作,打零工赚的几个钱仅够支付房租和口中食。缺衣少食的日子让我觉得这个冬天格外冷。A那天,天气很冷,风刮在脸上像刀割一般,我又一次来到报摊。老人戴着一副露着三个手指的破手套。B他用力褪下手套,我看到他的两只手红肿着,手指头像刚挖出地的胡萝卜。他从摊子下面的纸盒拿出一件新羽绒服塞给我,说他儿子出国了,新买的这件羽绒服没穿几天。此时,我是多么渴望有一件可以避寒的棉衣,可强烈的自尊心让我拒绝了老人的好意,直到老人有些恼了,我才勉强收下。穿着老人送的棉衣,心里暖暖的,这让我坚定了留在这座城市的决心。
⑥几经努力,我如愿以偿,终于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我工作的地方离老人的报摊比较远,加之单位报纸很多,整天忙于开拓业务,我再也没时间去老人那里,但心里始终惦记着那位热心肠的老人。
⑦元旦前夕,因为一项业务我再次来到城东广场,打算顺便看望一下老人。没想到,报摊没了,老人也不见了。我急切地向那位天天在广场打扫卫生的清洁工打听才知道,就在一个月前,老人为救一名横穿马路的小学生,被失控的轿车撞了,他就那么走了。清洁工说着,眼睛湿润了。
⑧“唉,多好的一位老人,自己无儿无女,不舍得吃不舍得花,把从年头到年尾辛辛苦苦卖报得来的几个钱,都捐给了贫困大学生……”那位清洁工说。
⑨“他不是有个儿子出国了吗?”我诧异地问道。
⑩“他哪有什么儿女?孤身一人在这里十几年了。”清洁工说,“这些年,做好事不留名,每次捐款都用‘家里人’的名义……”
11“什么?‘家里人’是他?!”我吃了一惊。想起大学期间,在我最困顿的时候,那位化名“家里人”的好心人一次次给我的那些捐款,想起第一次见到老人的情景,想起老人给的那件棉衣,想起他那双指头冻得像胡萝卜一样的手……我心里酸酸的,一股热浪涌上心头,眼泪止不住哗哗流下来。
12“唉,老人走了,很多人还是习惯来这里买报纸,打听老人哪去了……”那位清洁工的叹息重重地敲击着我的心。
13几天后,在老人那个曾经的报摊上,出现了一个年轻的身影,他像老人那样热情地招揽着顾客,免费给贫困求职者赠送自印的求职信息报……这个“爱心报摊”像一艘大船载着求职者的希望驶向茫茫人海……
21.文中写了卖报老人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22.请从第⑤段中画线的A、B两句中任选一句,自选角度进行赏析。(2分)
23.老人送“我”羽绒服时,为什么编出儿子出国的理由?(2分)
24.“家里人”就是卖报老人,你感到意外吗?为什么?(2分)
25.“在老人那个曾经的报摊上,出现了一个年轻的身影,他像老人那样热情地招揽着顾客……”,谈谈你对文章结尾的理解。(3分)
三、写作(50分)
26.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美,是一种自然,一种心境,一种令人心仪的内涵。自然的美,无处不在,需要静心发现,静心聆听,静心感悟;人类的美,随处可见,一句问候一个眼神一抹微笑,就是温暖,就是力量,就是勇气;生命的美,在于经历,一场场风雨一段段路程一次次拼搏,就是一种实现,一种提升,一种诠释。
请以“这世界,真的好美!”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B(A.suí—suǐ;C.yàn—yān;D.huèi—huì)
2.A(B.既—即;C.原—缘;D.锭—绽)
3.D(“惟妙惟肖”的意思是: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不能用来形容“故事情节”)
4.B(将双引号改成书名号)
5.C(A.句末加上“的特点”;B.“就”改成“才”;D.删去“能否”)
6.示例:这世界,我来了!对着山海呐喊,喊出生命的敬畏与清醒。
7.(1)《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作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无常》:通过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赛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表达了对无常的敬佩及赞美之情。 (2)冬妮娅与保尔。保尔从匪军手中救出朱赫来,结果被维克托出卖。
8.(1)示例:世界是一家,和平靠大家。或:放飞和平鸽,世界充满爱。 (2)示例:八路军研究会青年部成员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并宣誓。 (3)示例:①该标识以数字“70”,时间“1945-2015”,和平鸽,组成“V”字的长城图案为设计元素。②数字“70”与时间“1945-2015”共同组成的标志性符号,衬以长城图案组成展现胜利的“V”字,体现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庆祝,亦代表中华民族组成的钢铁长城,共同抗敌。③图案上方为五只象征和平与希望的和平鸽由远及近展翅飞翔,表现对历史的纪念、对和平的向往,也象征五大洲人民团结一心,在血与火的洗礼后重生,携手前行,共创美好未来。④飞翔的和平鸽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飞向未来。(答对其中两点即可)
9.(1)苟且取得,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2)愿意接受 (3)同“辨”,辨别 (4)止而不为
10.D(A.介词,为了;动词,接受。B.代词,指行道之人;结构助词,的。C.介词,对,对于;介词,在。D.连词,所以。)
11.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品德)使它不致丧失罢了。
12.作者开篇设喻,以具体的鱼和熊掌比喻抽象的生和义,以“舍鱼而取熊掌”巧妙地引出“舍生取义”。
13.一箪食,一豆羮(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万钟之俸禄。
14.根据戴维成长的人文环境,特别是他所受到的犹太民族文化的熏陶作出的推测。
15.排比。作者连用5个疑问句构成排比,不但增强了语势,而且向我们展示了戴维成长的人文环境,道出了犹太民族文化发展的精神源泉。
16.内容上:卒章显志,点明并深化主题。结构上:总结全文,并呼应本文开头“证明着一个民族生机勃勃的巨大创造力”。
17.阐释孤独 妙批作文 挑战教参 填报志愿
18.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先生善用形象的语言解释疑难和他学识渊博的特点,表现了先生给“我”的巨大影响力。
19.“敷衍”“转身”“随随便便”写出了“我”对老师所提建议的不尊重,为后文“我”见到老师的信而自责埋下了伏笔。
20.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尊敬、感激、怀念之情。
21.捐助贫困大学生;低价卖报给“我”;为“我”留报纸;送羽绒服给“我”;救小学生牺牲。
22.A:环境描写。“像刀割一般”运用比喻写出了天气的寒冷,为下文写老人宁愿自己受冻却送羽绒服给“我”做铺垫。 B:细节(动作)描写,“用力”说明手肿得连褪下手套都很困难,“手指头像刚挖出地的胡萝卜”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老人手指受冻红肿的厉害程度,突出了老人省吃俭用,乐于助人的可贵精神。
23.老人送羽绒服给“我”时,考虑到“我”的自尊,不想让“我”有心理负担,表现了老人的善良与细心。
24.卖报老人经济状况不好,却是贫困大学生的“家里人”,确实让人感到意外;不过从全文看,老人对自己很节俭,一直竭尽全力去帮助别人,他就是“家里人”又让人觉得不意外。经济状况和行为的反差,更让人觉得老人的可敬。
25.这个结尾既与上文“那位清洁工的叹息重重地敲击着我的心”相呼应,行文严谨,又表现了老人不仅给了“我”帮助,还在“我”内心种下了“爱”的种子,“我”继续传递着“爱”与“善”,使文章的主旨得到了升华。
26.【参考范文】
这世界,真的好美!
蝉鸣虫唱,涛响云飘,冬去春来,阴晴变化,无不充满生机。你看,这世界多美!
诗情画意,琴幽酒醇,名山胜水,彼此相依,无不充满乐趣。你看,这世界多美!
你工作疲乏时,品尝一杯香浓的咖啡,你感到:这世界给你轻松。
你学习紧张时,打开一扇小小的窗户,你感到:这世界给你清新。
你心情沮丧时,欣赏一座美丽的花园,你感到:这世界给你生机。
你遇到困难时,讲给每位善良的人听,你感到:这世界给你温暖与关心……
给你轻松、给你清新、给你生机、给你温暖与关心……这就是世界向你展示的美丽。
在这样的世界中,我们懂得了:什么叫人生,什么叫生活,什么叫追求,什么叫奋进……
在这样的世界中,我们懂得了:人生的短暂,人生的永恒;人生的奉献,人生的价值;人生的奋斗,人生的拼搏!我们为不虚度年华、浪掷青春而高兴;也为遭遇挫折不颓废、取得成绩不骄傲而激动!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的美丽。
在这样的世界中,我们懂得了:生活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在这个舞台上扮演着各自的角色。它不相信泪水,当你在漫长而坎坷的人生道路上微笑前行时,它相信你会笑在最后!这样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美丽。
在这样的世界中,我们懂得了:世界的美好不是孤立的。我们与身边的每一个人、每株花草、每滴甘露,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要感激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他们证明了我们存在的价值;我们要感激脚下的每棵花草,因为它们让我们吮吸了生命的芬芳;我们要感激花草上的每滴甘露,因为它们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勃勃生机……
在这样的世界中,我们懂得了发现美、理解美、欣赏美、歌颂美。在这样的世界里,我们深情地说一声:“这世界,真的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