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北宋的政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3-22 10:4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贤相辈出,却无力改变官场的腐败昏庸;
名将咸聚,却无法抵挡小国的进攻;
才子云集,却热衷无休无止的内耗;
经济富裕,却用于购买和平;
文化昌盛,却不能扭转颓败的国运。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第6课 北宋的政治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1.北宋的建立
2.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3.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宋太祖——赵匡胤北宋的建立(960年)
“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取代后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开封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方针:
先南后北,先易后难
结果:
统一了南方和中原地区一日,(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赵普认为五代更替频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赵普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方镇太重稍夺其权,制其钱
谷,收其精兵加强中央集权杯酒释兵权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2、控制军队调动,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
3、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兵不识将,将不专兵”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
但是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削弱宰相的权力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分割宰相的民政、军政和财政大权加强了皇权
但造成了机构臃肿1、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
2、设置通判分割知州权力
3、设置转运使,收缴地方财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但造成了机构臃肿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积极影响:地方的行政权、财权和军权都收归了中央,官员的权力比以往收到制衡和约束,武人干政的风险降低,士人受到普遍尊重。总之,中央集权大大加强。
消极影响:削弱了军队战斗力,这是宋代形成“积弱”局面的原因之一。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官俸和军费开支庞大。冗官、冗兵和冗费导致北宋形成“积贫”的局面。北宋中央集权的影响措施措施措施措施增设
官僚机构扩充军队养兵养官
战争赔款分散军权冗官冗兵冗费军队战
斗力弱积贫局面积弱局面中央集权消极影响
王安石变法二、重文轻武的政策1.重文轻武的政策
2.重文轻武的影响1.重文轻武的政策内容:
(1)宋太祖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出现,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2)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形成文臣统兵的格局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
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这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3)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重文轻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点在客观上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但强化了为当官而读书的观点2.重文轻武的影响(1)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2)促进宋朝科技、文化的发展;
(3)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