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3-22 08:56: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题
一、积累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晕眩(xuán)
褴褛(lán)
狼藉(jí)
娓娓动听(wěi)
B.踉跄(liàng)
酬谢(
chóu

瞥见(biē

人影憧憧(chōng)
C.蹒跚(mán)
呆滞(zhì)
惺忪(sōng)
万籁俱寂(lài

D.踌躇(chú)
恸绝(tòng)
舔净(tiǎn)
蹑手蹑脚(niè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分歧 琐屑 循循善诱 人影希疏
B.栅栏 颓唐 无原无故 触目伤怀
C.赋闲 歉疚 辗转反侧 情不自禁 
D.交卸 唏虚 祸不单行 如数奉还
3.下列对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变卖典质:把自己的财产、衣物等出卖和典当出去。)
B.“干什么?”传达室的老头面带愠色走了出来。(愠色:温和的态度。)
C.我心里暗自想念着,为着我要穿鞋,累母亲深夜工作不休,心上感到说不出的歉疚。(歉疚:感到对不起别人,内心痛苦不安。)
D.财主夫人一听是女孩,有些不高兴,但是看见那位妈妈失魂落魄的样子,除了答应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失魂落魄:形容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样子。)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我最爱听语文老师的课了,他讲课时那娓娓动听的面容表情让我回味无穷。
B.以首相安倍为首的日本军国主义者处心积虑制造事端,妄图霸占我钓鱼岛领土。
C.老板在会议上,突然宣布公司要结束营业,大家面面相觑,一下子都愣住了。
D.足球世界杯的小组赛还在进行,而且一轮比一轮紧张,越发扣人心弦。
5.下列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B.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C.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D.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6.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3月1日发表声明,以最强烈的言辞谴责当天发生在云南昆明火车站的令人震惊的袭击平民事件。
B.澳大利亚联合协调指挥中心负责人周三表示,负责搜寻马航MH370失联客机的澳大利亚“海洋之盾”号补给船周二两次发现疑似黑匣子的脉冲信号。
C.为了防止南海周边国家对我南海岛屿不再侵占,我国应该多渠道加强对南海的控制。
D.市民政局全体党员干部集中观看了影片《焦裕禄》,他们在思想上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洗礼。
7.下面关于文学常识和文章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叙事纪实散文,记叙了作者和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时的情景,表现了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感情,抒发了对父亲的深切思念之情。
B.小小说《甜甜的泥土》,表达了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
C.《我的母亲》的作者是邹韬奋,本文深情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几个片段,表达了对旧社会被压抑和埋没的妇女命运的深切同情和深刻思考。
D.《父母的心》的作者是韩国小说家川端康成,他于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8.请仿照画线句子,再续写一句话。(3分)
有人说,母爱是涓涓细流,时时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有人说,母爱是缕缕春风,轻轻抚慰着我们的灵魂;我说,母爱是

     

二、综合实践(6分)
9.(1)201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说:“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习主席讲这番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2分)
(2)你正在为一位遭受重病折磨的16岁贫困少女募捐,面对的是马路上的行人,你该如何表达来打动他们呢?(2分)
(3)你在今年的全国作文大赛中荣获了一等奖。站在领奖台上的那一刻,你会说些什么呢?(2分)
三、阅读理解(4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0~11题。(6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0.试分析首联中“风烟”和“望”字的作用。(3分)
11.这首诗与一般送别诗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2~16题。(12分)
【甲】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乙】
王东亭吊孝
王东亭与谢公交恶。王在东闻谢丧,便出都,诣子敬,道欲哭谢公。子敬始卧,闻其言,便惊起曰:“所望在法护①。”王于是往哭。督师刁约不听前,曰:“官平生在时,不见此客。”王亦不与语,直前哭,甚恸,不执末婢②手而退。
注:①法护:王东亭的小名。②未婢:谢安的儿子谢琰,小名末婢。
12.下列对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交恶(结仇)
月余亦卒(死亡)
B.诣子敬(到,拜见)
俱病笃(重)
C.王亦不与语(说话)
便索舆来奔丧(轿子)
D.
语时了不悲(完全)
弦既不调(既然)
13.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人琴俱亡
B.何以都不闻消息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C.而子敬先亡 
不执末婢手而退
D.何以都不闻消息
子敬始卧,闻其言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2)官平生在时,不见此客。
15.试比较【甲】【乙】两文在人物刻画上的共同点。(2分)
16.【甲】【乙】两文都选自《世说新语》,该书中的许多故事已经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请写出几个来。(至少写两个)(2分)
(三)阅读《甜甜的泥土》选段,回答文后问题。(9分)
下午,这包糖终于传到二年级二班王小亮手中。孩子惊喜极了,这最喜欢吃的奶糖好久没尝过了。他那双小手在衣服上来回蹭着,微微思考了一下,笑眯眯地给每个小朋友发了一颗,给要好的伙伴发两颗,又恭恭敬敬地给了老师五颗。“吃呀!”他快活地叫着、跳着,连那只张了嘴的破鞋都甩掉了。同学们在嘻嘻哈哈的笑声中和他一起分享着欢乐,只有老师悄悄背过了身……
放学了,小亮还沉浸在欢乐之中,蹦蹦跳跳地朝家中走去。蓦地,他站住了,摸摸口袋里还剩下的舍不得吃的糖,一股恐惧感袭上心头。他好像又看到:现在的妈妈扬起细眉在爸爸的耳边嘀咕什么,爸爸抓起一根柴棍,气势汹汹地向他走来。他愣怔着,不知如何办才好。他使劲拍拍口袋,不行,咋瞧都是鼓囊囊的。他低下小脑袋,吮着指头,想了许久,瞅瞅四周无人,迅速将糖埋入路边的雪堆中,还特地插上一根小棒棒。
这一夜,小亮睡得特别香,特别甜。他梦见过去的妈妈笑着回来了,现在的妈妈垂着头走了,真高兴。
17.第一段对孩子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8.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老师为什么“悄悄背过了身”。(3分)
19.这一夜,小亮为什么睡得特别香甜?写他的梦有什么用意?(3分)
(四)阅读下面两篇现代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7分)
浦东机场送别那一刻
明前茶
①那天,17岁的女孩将出国,家中四位至亲一起送她到浦东国际机场。天空阴沉,细雨霏霏。行李六大包,做长辈的都舍不得让那孩子自己拎到托运柜台,但到加州转机时,这六件沉重的行李,将不得不由这个单薄的女孩子独自一人连拉带拽,运到另一个托运柜台,随她转机去纽约。
②在候机大厅等候的这两个小时,对孩子的父母来说,可能是一生中最漫长、焦虑和英雄气短的两个小时,空气中充满了小心翼翼的僵持感。孩子的妈妈一直缄默不语,只有爸爸和女儿间或交谈几句,说的也是说过几百遍的话:“事到如今,已经来不及后悔。”
③“我从来没有后悔过。”
④“都准备好了?没落下啥东西?”
⑤“没落下,连那套理发推剪都带上了。老爸,你还不相信你女儿的适应能力?”
⑥随后,我留心到一个细节:这孩子通过登机通道时,就没有回一下头。
⑦我听到他反复说:“她连理发都会了,你还担心什么?据说中国学生会炒一大碗蛋炒饭,就能在美国把来自五湖四海的留学生都hold住。”妻子破涕为笑:“看看你的头发,你女儿这手艺,能算出师了吗?”
⑧我这才注意到那位父亲,一身儒雅装扮,头发却理得像小兵张嘎——两鬓青白,几乎露出头皮,中间部分的头发却像芦苇一样茂盛,垂下来的刘海还滑稽地攒出一个桃尖。
⑨“看你说的,女儿不拿我这脑袋当冬瓜练手,还能拿谁的脑袋练手?你还说我,看看你这像狗啃了一样的刘海……”
⑩妻子拨开他的手,嗔道:“你不懂,这种犬牙交错式的刘海是今年的大热门。你没有翻过时尚杂志呀?T台上的名模,都是花了500美元才剪出这种调皮的效果的。”
11一语未了,做妈妈的忽然开始沿着候机大厅的落地窗奔跑,原来她看见停机坪的那头,摆渡车已经在下客,她想离得稍近点儿,看着她的孩子登机,看看她有没有回头张望。
12我果然看到了那个女孩子。登机时她开始犹豫,甚至往下跑了几级,往这边看。当妈妈的明知她听不见,仍然拼命敲打玻璃幕墙,几乎引来了保安。然后那孩子似是硬起心肠,迅速钻入飞机,看不见了。
13两分钟后,爸爸的手机响了,孩子关机前发的最后一条短信到了。爸爸念给所有在场的家人听:“虽然前程未卜,但是爸爸妈妈,别忘了这两个月中,我学会了洗衣、做饭、修剪草坪,学会了拆洗被褥和窗帘、摆摊卖书、烘烤西点,并给你们理了最难看的头发。我将凭借我在集训课上学到的去应对所有的困境。请发笑脸给我,我只需要鼓励。”
14我目睹为她送行的亲人都掏出手机发笑脸给她,在她独自走向异国他乡之前。
20.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21.文中第⑧自然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其表达作用是什么?(2分)
22.“这孩子通过登机通道时,就没有回一下头。”女孩为什么会有这一举动?(1分)
23.下列对文意理解不对的一项是(
)(2分)
A.天空阴沉,细雨霏霏。(烘托家人送别时心情的沉重)
B.都准备好了?没落下啥东西?(惦念担心女儿旅途及未来的生活)
C.一语未了,做妈妈的忽然开始沿着候机大厅的落地窗奔跑。(对于离别依依不舍)
D.我目睹为她送行的亲人都掏出手机发笑脸给她。(不再担心女儿,相信她的能力)
24.你可能有过类似的送别体验
,试着简要地写出来。(2分)
母亲的背影
杨静梅
读朱自清写父亲的那篇散文《背影》时,我年纪还小,只觉故事极平淡。父亲给儿子买橘子也值得感动,估计同学们跟我的情商差不多,没人能理解一个背影所能承载的人世间那悲欢离合。人与人面对面时习惯戴上面具隐藏内心,转过身面对自己的时刻,无需再掩饰,所有真情都会在那个默默无言的背影里赤裸流露。
这种感悟来自于我再次见到久别的母亲的背影时,心灵受到的震撼。
去年隆冬的一天,天空飘着小雪,同学开车送我回到家。母亲乍见到我们,第一句话便问:“吃啥啊?”她穿着一件旧的暗红绸面棉袄、黑裤,头上扣着一顶男式蓝黑色的帽子,边缘参差露出灰白的头发。
自己的母亲永远是母亲,哪怕多年不见,回家后再次看见母亲,那熟悉的感觉依然就像昨天才回过家一样。眼看着母亲的眼睛渐渐泛潮,我忙上前一把揽住她的肩膀,亲亲热热故作调皮地问:“妈,你都擦啥了?怎么脸上没长皱纹呢?你看我都有皱纹了。”“是因为脸肿着哩!”母亲仰着脸说。她的皮肤依然很白,只是身材矮小了很多。我记得以前母亲跟我说话是不需要如此角度向上仰着脸。
父亲不声不响地泡了茶给我们,我和同学各自捧了热茶在火炉边取暖。母亲见状,转身打开玻璃门,朝外走去。我来不及问她去做什么,玻璃门已在她身后合上。
那一刻,我才注意到母亲的一条腿已严重变形了。(据父亲说,那是因为长期趴在小桌上没日没夜做纸花造成的。)其实两条腿都有点朝外弯曲,左边那条尤其严重,走路使不上力,全靠右腿来拖。因此,母亲走路的样子有点像企鹅,却不如企鹅优雅。她身体朝前倾着,头因吃力向一边歪斜着,几乎搁在肩膀上。她的背原来就有点驼,现在更驼了,从后面看不见她的脖子。她整个人藏在厚重的棉服里,像一团轻飘飘的云絮,微风一吹,仿佛会马上散掉。所幸,那时没有风,只有细碎的雪花漫天飞舞着。在一片灰蒙蒙的天空下,母亲一晃一晃地慢慢挪过了马路,往对面挂着餐馆招牌的房子走去。几十步的距离,好似一生一世那么长。
我失魂落魄地坐在那里,隔着玻璃门,隔着茫茫岁月,第一次无比清晰地看见了母亲的背影,看见时间与生活巨大的滚轮是如何碾过青春,带母亲走进沧桑岁月……
母亲再转回时,后面跟着一个卷发女子,一手端着一碗热气蒸腾的韭菜馅大肉饺子——我最爱吃的一种食物——送到我面前。
外面的雪仍下着,我们围着火炉吃饺子——小时家里最常有的情景,而现在,只有韭菜馅饺子的味道没有变了。我往嘴里塞一个饺子,在升腾的热气里,不知不觉泪流满面。
25.本文开头,作者从读朱自清写父亲的那篇散文《背影》写起。这有何作用?(2分)
26.上文的哪句话与“那一刻,我才注意到母亲的一条腿已严重变形了”这句话相照应?(2分)
27.简析文中画线句的表达作用。(2分)
28.“我往嘴里塞一个饺子,在升腾的热气里不知不觉泪流满面”。请联系上文,分析作者流泪的原因。(2分)
四、写作(50分)
29.今年的“春晚”上,一首《时间去哪儿了》引发了亿万观众的共鸣。生活中,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情感,或者无可挽回地逝去,或者短暂地离去,却给我们留下或浅或深的思考。请以“    去哪儿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全文不少于600字;③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
参考答案
1.D(A中“眩”应为“xuàn”,B中“瞥”应为“piē”,C中“蹒”应为“pán”)
2.C(A中“希”应为“稀”,B中“原”应为“缘”,D中“虚”应为“嘘”)
3.B(“愠色”的意思:怨怒的神色)
4.A(“娓娓动听”形容声音动听,不能用来形容面部表情)
5.C(句号应该在引号的外面)
6.C(否定错误)
7.D(川端康成是日本作家)
8.示例:丝丝暖阳,静静温暖着我们的心房
9.(1)习近平讲话的深刻含义是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的道路。习近平主席很巧妙地引用拿破仑的这句话,来表明中国是和平发展的国家,对别的国家不会构成威胁。
(2)敬爱的朋友、爱心人士,当我们在快乐地工作、享受美好生活的时候,却有一位16岁的花季少女正遭受着病痛的折磨。请您伸出援手,献出一份爱,创造一个生命的奇迹吧!生命是可贵的,积德行善、扶危济困是我们的美德,伸出援手拉她一把,让她早日地从死亡的阴影中走出来吧!(这时你的态势语一定要让人感受到一种亲和力。表情自然放松,眼神要充满信任,充满期待)
(3)我很激动。我要感谢我的老师和同学!我的汗水没有白流,我的付出是值得的。实在是太激动了,愿和大家分享我的喜悦!
10.“风烟”,突出了杜少府任所的荒远和上任路途的艰险。“望”,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川联系起来。
11.这首诗不同于其他送别诗,开辟了送别诗的新意境——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字里行间体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
12.D.(“既”,应该解释为“已经”)
13.C. (A.“俱”都是“都”意思。B.“何以”都是“为什么”的意思。D.“闻”都是“听到”的意思。C.第一个“而”字表转接,可译为“但是”;第二个“而”字表顺接,可译为“就”)
14.(1)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2)大人活着的时候,从来不见这个客人。
15.运用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达友人间的深厚友情。
16.【示例】新亭对泣
望梅止渴
人琴俱亡
身无长物
期期艾艾
鹤立鸡群
17.动作描写。表现小亮享受到母爱的快乐。
18.老师既为小亮在父母离异后承受到的痛苦而难过,又为小亮能重新享受快乐而高兴,老师控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
19.睡得香甜,是在表现小亮享受到母爱后的满足。写小亮的梦,表明小亮向往美好的生活,但这只能是一个梦,不能实现。
20.父母在机场送女儿出国时放心不下和依依不舍的情景。
21.外貌描写。以父亲的“两鬓青白”和被女儿理得很滑稽的发型,突出表现了父亲对女儿的爱。
22.女孩怕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让父母不放心,同时也表现了女孩的坚强。
23.D
24.要有具体的事例,叙述清楚即可。
25.开头作者从读朱自清的《背影》写起,欲扬先抑,得出感悟,为下文张本;同时,引出描述的主体——母亲的背影。
26.她的皮肤依然很白,只是身材矮小了很多。或:我记得以前母亲跟我说话是不需要如此角度向上仰着脸。
27.示例:文中画线句采用比喻修辞,将身穿棉衣的母亲比作“一团轻飘飘的云絮”,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身材矮小的特征,流露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之情。
28.流泪源自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爱子之心的感动以及对岁月流逝的伤感。
29.略
【附】《王东亭吊孝》译文:
东亭侯王珣和谢安双方结了仇。王珣在东边听说谢安去世,就到京都去见王子敬,说他想去哭吊谢安。子敬起初还躺着,听了他的话,就惊讶地起来说:“这是我对你的希望。”王珣于是就去哭吊。谢安帐下的督帅刁约不让他上前,说:“大人活着的时候,从来不见这个客人。”王珣也不理他,径直上前哭吊,哭得非常伤心,结果没有按常礼握谢琰的手就退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