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第十二课
呼兰河传(节选)
一、【教学目标】
1.品味作品关于童年生活的描写,体会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
2.反复诵读有关片段,学习用鲜活而充满灵气的语言描摹事物。
3.体会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1)体会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以及祖父勤劳慈爱的形象。
(2)品味清新活泼而富有灵气的语言。
2.
难点:体会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因此,有许多作家追忆过自己美好的童年,比如,把蚊子当仙鹤、把癞蛤蟆当怪兽的沈复的《幼时记趣》;在一个园子里夏天有玩有吃、冬天可捕鸟的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今天,我们将学习节选自《呼兰河传》的文章,里面有萧红童年时的一处后花园,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在那里发生的故事。
2.走近作者
萧红(1911~1942),黑龙江省呼兰县人,现代女作家。她出生于一个旧式家庭,年纪轻轻便品尝了许多人生辛酸,但也培养了她的反抗意识,她是作为一个旧世界的叛逆者走进文坛的。她的创作力求写真,以绘出生活本来的色彩和道出生活的实感为限,这样,她状人写景,抒情写性,虽不着意敷彩设色,又在那上面染上了折光于生活的浓淡不等的色彩和明暗不同的色泽,将美丽鲜活和质朴无华统一起来,创造了一种介乎小说和散文诗之间的新的小说文体。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生死场》,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二>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标出生字词。
蚂(mà)蚱(zha)
榆(yú)树
蚌(bàng)壳
锄(chú)头
谷穗(suì)
倭(wō)瓜
水瓢(piáo)
蝙(biān)蝠(fú)
玩腻(nì)了
2.请学生说说对课文的初步印象。用“我觉得这篇文章……”的句式说一句话。教师引导学生从内容、语言、结构、思想感情等方面回答。
3.作品简介
《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作者仍以她惯用的散文手法,疏疏落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这里面有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显示出一点天伦之乐,但这里更有着悲苦的人生。可以说,它实际上是沉默的国民灵魂的别传。课文节选部分是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
<三>合作探究
1.具体了解课文内容。
师:请同学们说说文中都写了哪些“美好生活”。(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适时点拨补充。)
引导学生从作者在自己童年时代的后花园里欣赏到了哪些自然景物、“我”以及“我”和祖父在后花园做了什么事情来回答。
(1)在后花园里欣赏到的自然景物。
动物:蝴蝶、蜻蜓、蚂蚱、鸟、虫子……
颜色:白、黄、金、绿……
植物:榆树、小白菜、草、韭菜、谷穗、黄瓜、玉米、谷子……
(2)
“我”以及“我”和祖父在后花园做了什么事情。
明确:铲地、认错谷子、摘黄瓜、追蜻蜓、绑蚂蚱腿、浇菜……
(3)之所以觉得在后花园见到的自然景物和所做的事情很美好,是因为在后花园这一切都有什么特征?
后花园——自由、活力
2.
分析人物形象。
(1)课本中塑造了一个“天真烂漫”的我,找一找哪些语句是反映“我”
天真烂漫的
提示:①“祖父戴一个大草帽,我戴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拔草。”
性格:小孩子喜好模仿的天性,祖父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②“我看着祖父还在笑,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上的一头谷穗,远远地就抛给祖父了,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
性格:自认为是正确的,因而充满自信,因祖父的笑而觉得受了莫大的委屈,对祖父也就不那么亲近了,很容易受情绪影响。
③“祖父虽然教我,我也并不细看,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一抬头看见了一个黄瓜长大了,跑过去摘下来,我又去吃黄瓜去了。”
性格:在事实面前也只是马马虎虎承认错误,注意力极易分散。
(2)在“我”的眼里,祖父是怎样的一个人?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点拨:慈祥、勤劳、宽容、豁达、懂得尊重孩子的天性的老人。
例:
①“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
②“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
③“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把草摘下来问我:……”
④“祖父慢慢地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
⑤“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
【归纳】从以上语句可以看出,祖父在“我”的眼里,是个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对“我”非常宽容、慈爱、谆谆教诲、平易近人的人。
3.品味探究
(1)从文中找出一些对景物描写的句子,品味其中所蕴含的充满孩子般的欢愉和真挚。
提示:如:“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用儿童的眼光来观察,辨别颜色、形状、声响,呈现出来的是景物的本来面目,因而平实贴切,充满孩子的欢愉和真挚。类似的句子很多,可引导学生自己细心体会。
(2)本文的语言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分析】本文语言突出的特点,是自然真切地表现了孩子天真烂漫的心情。用字造句,充满儿童的稚气和欢愉。如“小白菜长得非常之快,没有几天就冒芽了。一转眼就可以拔下来吃了”;“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这样的句子不像成人那样,它完全符合孩子的心理和性格。
五、【效果检测】
六、【课堂小结】
本文没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没有任何矛盾冲突,只是回忆童年时在祖父后花园这个狭小空间的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但由于作者在文中倾注了热切的情感,为读者描绘一幅旺盛灿烂的生命图景,表现了亲近自然万物,亲近小生命的幸福与快乐,寄托了对故乡的怀念,对自由纯真生活的向往。
七、【布置作业】
八、【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