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第十一课
台阶
一、【教学目标】
1.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学习父亲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2.学习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3.理解“台阶”的意蕴。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父亲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其为理想不辞辛劳的精神。
2.
难点:理解台阶与人的地位间的关系,进而理解人的尊重需要心理。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透过朱自清先生饱含深意的《背影》,我们分明看到了困顿前行中的父辈的身影,今天学习的李森祥的《台阶》写的也是一位父亲,并且也是儿子眼中的父亲。这位父亲是怎样生活和劳动的?他有什么追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叙述父亲的故事的?大家就随我一起去看看。
2.走近作者
李森祥(1956一
):衢州人。1975年入伍,曾在嘉兴军分区某部工作,少校。李森祥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
1987年开始文学创作,后进入浙江省广电局从事专业影视创作。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小学老师》、中篇小说《抒情年代》、长篇小说《传世之鼓》等,现已创作了200多万字的作品,有我们熟悉的《天下粮仓》等。
他有着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作品中充满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生活中的他同样保持着朴实无华的风格
。
<二>整体感知
1.本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你能用最简洁的语句概括出来吗
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别人家的高高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台阶,羡慕不已.他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高台阶的新屋,于是终年幸劳,准备了大半辈子,造成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
2.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仅仅是因为羡慕?
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中心句
换句话讲父亲对台阶的要求,就是对地位的要求,就是对尊重的要求。
3.父亲为建造新屋做了哪些事情?
拣砖
拣瓦
拣石头
存角票
种田
砍柴
编草鞋
踏黄泥
房子造好了父亲也老了
4.文章脉络
<三>合作探究
1.学生小组内研讨以下问题,然后把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
(1)为什么“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因为台阶是地位的标志。人家高的有十几级,自家台阶只有三级,怕被人小看,“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想有地位而没有地位,所以总觉得自家的台阶低。
(2)“新台阶砌好了”,为什么父亲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了?
台阶低,意味着经济地位低下,父亲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一下子消除,所以台阶高了,反而处处感到不习惯,不对劲。
(3)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笔墨?
这篇小说题为“台阶”,先在老屋的台阶上做文章有多方面作用。
第一,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可以写出当年父亲的力气是多么大,为后面写造新屋的时候托石板闪了腰形成对比。
第二,写石板粗糙,可以暗示当年经济条件更差。
第三,写“我”在台阶上跳来跳去,表明那时年幼,而新屋造好,“我已长大成人了”,说明准备盖房前后用了一二十年。写小孩能连跳三级,可见台阶之低。写父亲在台阶的坐姿,又是写台阶之低。
第四,写父亲的脚板,写出了父亲终年辛劳的形象,也说明家庭的贫困。
(4)“父亲坐在绿荫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这一处描写表现父亲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不作心理描写?
这篇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不允许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只能以形写神。父亲抽烟时专注地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他向往,他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
(5)为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写得详细?父亲放鞭炮时的神情有什么特色?
文章的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则要详写。
父亲的神情很有特色。他奋斗了大半辈子,高高的台阶就要砌起来,新屋就要完工了,他心里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他一辈子老实厚道、低眉顺眼,高兴起来也自有他高兴的样子。作者微妙地写他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异乎平日而又与众不同的样子,他手足无措,想挺胸挺不直,笑也是尴尬的笑。这副喜悦的样子是非常个性化的。
(6)
29自然段写到“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父亲回来时,为什么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怎样理解这种心态?
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了这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
2.分析父亲形象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台阶是父亲的理想,是父亲的自尊,也是父亲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灵沉重的负担,是父亲的催老剂;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岁月,付出了青春,也付出了健康。下面我们思考讨论一下,父亲这一形象是怎样塑造出来的。
个性表达1: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个性表达2:父亲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新台阶造好后,他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不自在,并且不好意思坐上去。
个性表达3:敢想敢做、坚韧不拔、吃苦耐劳、朴实厚道、和善谦卑、倔强
个性表达4:请以“台阶是父亲的--”来谈谈
台阶是父亲的理想
台阶是父亲的心灵沉重负担
台阶是父亲的催老剂
台阶是父亲的自尊
台阶是父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阶是父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性表达5:请以“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来谈。
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岁月
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青春
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健康
3.作者对父亲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情感?你能感悟出作为农民儿子的作者对父亲的那种浓浓深情吗
明确:作者对父亲的优秀品质表示敬仰和赞叹;对父亲身上的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表示同情;对改变农村的面貌寄予希望。歌颂了父亲那种坚韧不拔的毅力,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及那不变的追求.但在文章中,我们更可感悟到的是一种凄楚、辛酸与同情。
4.前面我们朱自清的《背影》,比较《背影》和《台阶》在立意和选材上的同异之处。
同:都是表现父亲的文章,都是抓住生活的细节,以小见大。
异:《背影》抓住“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突出了父亲的背影,突出了父爱,给人深刻的印象,让人强烈的感受父爱。
《台阶》围绕“台阶”
命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立意,组织材料,使造房这个一般性的题材有了侧重点,有了特色,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了父亲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
五、【效果检测】
六、【课堂小结】
本文以“台阶”为题:其一,充分突出了“父亲”好强自尊的性格,这也是中国亿万农民的性格。其二,以“台阶”为题,明确了文章的线索。文章所写主人公——父亲的许多表现,都是紧紧围绕台阶展开的,这一主线串起了全文的事件和内容,突出了人物形象,表现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七、【布置作业】
八、【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