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永久的悔》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
(2)理解并积累重点词语。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
(2)品味作者语言,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
(3)学习文章平实自然、在日常絮语中蕴含深情的语言风格。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子欲养而亲不待,”让学生审视自己的行为,珍惜亲情,探寻与父母亲人相处的最佳方式。
【教学重点】
理清叙事线索,理解作者在文字间所包含的母爱子,子思母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作者所透露的悔的复杂情感,并从中有所获益做到将此付诸行动。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课前准备】
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学生交流有关母爱的诗词,教师幻灯出示:
父母皆艰辛,尤以母为笃。(徐熙《劝孝歌》)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蒋士铨《岁暮到家》)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前(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王冕《墨萱图(其一)》)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语言大师季羡林的怀念母亲的一篇文章,体会人间的这种至爱真情。
二、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年生,山东清平人,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赴德国留学,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是当代语言学家,著有散文集《天竺心影》《朗润集》《留德十年》《牛棚杂忆》等。21cnjy.com
2016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季羡林: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
96岁的季羡林先生长年任教北京大学,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着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名着,其着作已汇编成24卷的《季羡林文集》,现在即使身居病房,每天还坚持读书写作。21·世纪*教育网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文革”期间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www-2-1-cnjy-com
三、检查预习
1.学生自读课文,用横线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标出生字生词,查字典解决。教师巡视,随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2-1-c-n-j-y
2.给下列字注音
恃而不恐(shì ) 懵懵懂懂(měng ) 唾手 ( tuò)
立锥之地(zhuī ) 难以下咽(yàn ) 够呛 ( qiàng )
3.解释词语
望九: 接近九十。望,(年龄)接近。
俯拾皆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文中形容后悔的事情很多。
唾手可得:比喻非常容易得到。唾手,往手上吐唾沫。
懵懵懂懂:糊涂,不明事理。
寄人篱下:比喻依靠别人生活。
四、整体感知
听课文朗读录音,思考下列问题:
1.读这篇文章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读呢?
2.作者“永久的悔”是什么?为什么悔?“悔”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本文的结构层次如何划分?
4.中间叙事部分作者不仅叙写了母亲受尽的苦难,更主要叙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这样写?
参考答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小结:
1.用痛苦、悔恨的语气朗读课文。
2.作者悔的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悔的原因是母亲受尽了苦难。
这个悔里饱含着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思念,又包含着因无法报答母亲的美育之恩而产生的悔恨之情。
3.线索——永久的悔
本文的结构层次:
(1——2段)开篇设疑:点出永久的悔。
(3——9段)中间叙事:道明悔的缘由。
(10——11段)结尾点题:突出永久的悔。
4.中间叙事部分主要叙写了家庭的基本情况以及自己幼年的生活的苦。写家庭的苦及幼年生活的苦,目的是为了烘托母亲的苦,烘托母亲在苦境中给自己的疼爱,从侧面回答“悔”的原因。作者把自己幼年生活之苦写得越充分,就越能表现母亲生活得更苦,越能表现母爱的伟大,作者悔的程度也就越深。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五、合作探究
1. 朗读课文第一部分(1、2段),探究:
作者对永久的悔是如何定义的?连用三个“最”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在作者心中,“永久的悔”就是“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的悔”。连用三个“最”字突出了这种悔恨在作者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21·cn·jy·com
2.默读课文第二部分(3-9段),小组合作探究:
(1)联系全文,作者为什么强调“这个五里路,就是我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的距离”?
五里路并不能算是很长的距离,然而母亲却一生都未能够走出过这五里路的距离。母亲一辈子也未离开过家乡,未离开过自己的家。特别是结婚以后,母亲更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家务劳动上。她把自己一生的时光都毫无保留的贡献给了这个家、贡献给自己的子女,而作者年幼时竟然不能理解,成年后也未能尽孝。这里包含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和对她一生苦难的同情。2·1·c·n·j·y
(2)第3、4段主要讲了什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两段主要讲述了贫困的家境,将母亲的大致轮廓勾勒出来,为后文内容的展开奠定了感情基调。
(3)“我一天最幸福的时刻”是什么时候?怎样理解这句话?
从大奶奶那里讨一小块白面馍馍,对“我”这个在贫困家庭中长大、整天吃“红的”的孩子来说,是“最幸福的时刻”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这里表现“我”吃到白面馍馍时的满足感,更反衬出“我”幼年生活的困苦。
(4)如何理解第7段中“不但是月饼,连其他‘白的’母亲从来都没有尝过,都留给我吃了。她大概是毕生就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到了俭年,连这个也吃不上,那就只有吃野菜了”这几句话所蕴含的感情?21*cnjy*com
明确:母亲一生都过着极为艰苦的生活,把仅有的一点点好吃的东西统统留给了儿子,而自己却忍受着吃糠咽菜的困难生活。作者对母亲一生的艰辛生活感叹不已,对伟大的母爱赞叹不已,更是对母亲的思念与怀念挥之不去 。www.21-cn-jy.com
(5)第九段中的“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该如何理解?【来源:21cnj*y.co*m】
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这句话饱含了作者的辛酸和悲伤,也包含着作者对母亲无限的同情,以及未能尽孝的无穷悔恨。【出处:21教育名师】
3.齐读课文第三部分(10、11段),小组合作探究:
(1)如何理解第10段中“世界上无论什么荣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容,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我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这句话?【版权所有:21教育】
在母亲身边永远是最幸福的。作者经历了人世间种种变迁后,终于明白了这世间最简单的情感道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依恋,同时也流露出作者无穷的悔意:绝不该离开母亲。这是作者一生中永远的悔。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文章第11段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
在内容上,结尾扣题,进一步突出“永久的悔”;在结构上,呼应开头,照应题目。
(3)文章结构安排有什么作用?
明确:线索——永久的悔
开篇设疑——点明永久的悔
中间叙事——引出永久的悔
结尾扣题——照应永久的悔
作用——这样安排结构,条理清晰,主题突出,感人至深。
六、情感迁移
1.读完此文,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你最想母亲说些什么?请尽情表达出来吧。
2.请以“母亲是……”的形式写话,将这份爱和感受用语句表达出来。
七、课堂小结
本文虽然表面上是以作者的回忆为线索,但是贯穿始终,时隐时现的一条内在的主线则是“我”“永久的悔”,条理清晰。阅读此文,让人深深感受到的是母亲对孩子的至爱亲情,以及作者那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自责、后悔之情。21教育网
八、课后作业
1.收集相关的表现父爱母爱的诗歌文章,以及孝顺父母的典型出一期板报。
2.每天做一件孝顺父母,令父母开心的小事。
【板书设计】
永久的悔
开篇设疑——点明永久的悔
中间叙事——引出永久的悔
结尾扣题——照应永久的悔
【教学反思】
本文的表达极其朴实,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本文之所以感人是因为情而不在文,让学生明白自然流露的感情才是真实的,只有真实的感情流露的表达才是好文章。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内容,即“以情感人”,但是这就对教师教学技巧要求较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满怀激情,以达到感动学生的目的,从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悟 子欲养而亲不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4张PPT)
《永久的悔》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2课
情境导入
父母皆艰辛,尤以母为笃。
(徐熙《劝孝歌》)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蒋士铨《岁暮到家》)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前。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王冕《墨萱图(其一)》)
走进作者
季羡林,1911年生,山东清平人,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赴德国留学,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是当代语言学家。著有散文集《天竺心影》《朗润集》《留德十年》《牛棚杂忆》等。
走进作者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颁奖词
走进作者
季羡林: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
96岁的季羡林先生长年任教北京大学,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着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名着,其着作已汇编成24卷的《季羡林文集》,现在即使身居病房,每天还坚持读书写作。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文革”期间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检查预习
够呛 ( ) 难以下咽( )
唾手可得 ( ) 立锥之地( )
恃而不恐( ) 懵懵懂懂( )
给下列字注意
qiàng
yàn
zhuī
tuò
shì
měng
检查预习
接近九十。望,(年龄)接近。
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文中形容后悔
的事情很多。
比喻非常容易得到。唾手,往手上吐唾沫。
糊涂,不明事理。
比喻依靠别人生活。
理 解 词 语
望九:
俯拾皆是:
唾手可得:
懵懵懂懂:
寄人篱下:
整体感知
1.读这篇文章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读呢?
2.作者“永久的悔”是什么?为什么悔?“悔”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本文的结构层次如何划分?
4.中间叙事部分作者不仅叙写了母亲受尽的苦难,更主要叙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这样写?
听录音,思考:
整体感知
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朗读语气
痛苦、悔恨
悔
原因是母亲受尽了苦难。
饱含着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思念,又包含着因无法报答母亲的美育之恩而产生的悔恨之情。
整体感知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本文的结构层次如何划分?
(1——2段) 开篇设疑:点出永久的悔。
(3——9段) 中间叙事:道明悔的缘由。
(10——11段)结尾点题:突出永久的悔。
线索:
永久的悔
整体感知
中间叙事部分作者不仅叙写了母亲受尽的苦难,更主要叙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这样写?
主要叙写:家庭的基本情况以及自己幼年的生活的苦。
目的:为了烘托母亲的苦,烘托母亲在苦境中给自己的疼爱,从侧面回答“悔”的原因。
作者把自己幼年生活之苦写得越充分,就越能表现母亲生活得更苦,越能表现母爱的伟大,作者悔的程度也就越深。
合作探究
朗读课文第一部分(1、2段)
作者对永久的悔是如何定义的?连用三个“最”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在作者心中,“永久的悔”就是“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的悔”。连用三个“最”字突出了这种悔恨在作者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合作探究
联系全文,作者为什么强调“这个五里路,就是我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的距离”?
母亲一辈子也未离开过家乡,未离开过自己的家。母亲把自己一生的时光都毫无保留的贡献给了这个家、贡献给自己的子女,而作者年幼时竟然不能理解,成年后也未能尽孝。这里包含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和对她一生苦难的同情。
默读课文第二部分(3-9段)
合作探究
这两段主要讲述了贫困家境,将母亲的大致轮廓勾勒出来,为后文内容的展开奠定了感情基调。
第3、4段主要讲了什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家境:
贫困
合作探究
从大奶奶那里讨一小块白面馍馍,对“我”这个在贫困家庭中长大、整天吃“红的”的孩子来说,是“最幸福的时刻”了。
这里表现“我”吃到白面馍馍时的满足感,更反衬出“我”幼年生活的困苦。
“我一天最幸福的时刻”是什么时候?怎样理解这句话?
合作探究
母亲一生都过着极为艰苦的生活,把仅有的一点点好吃的东西统统留给了儿子,而自己却忍受着吃糠咽菜的困难生活。作者对母亲一生的艰辛生活感叹不已,对伟大的母爱赞叹不已,更是对母亲的思念与怀念挥之不去 。
如何理解第7段中“不但是月饼,连其他‘白的’母亲从来都没有尝过,都留给我吃了。她大概是毕生就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到了俭年,连这个也吃不上,那就只有吃野菜了”这几句话所蕴含的感情?
合作探究
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这句话饱含了作者的辛酸和悲伤,也包含着作者对母亲无限的同情,以及未能尽孝的无穷悔恨。
第九段中的“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该如何理解?
合作探究
如何理解第10段中“世界上无论什么荣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容,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我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这句话?
在母亲身边永远是最幸福的。作者经历了人世间种种变迁后,终于明白了这世间最简单的情感道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依恋,同时也流露出作者无穷的悔意:绝不该离开母亲。这是作者一生中永远的悔。
齐读课文第三部分(10、11段)
合作探究
呼应开头
照应题目
结构:
内容:
结尾扣题,进一步突出“永久的悔”。
文章第11段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
合作探究
这样安排结构,条理清晰,主题突出,感人至深。
文章结构安排有什么作用?
作用:
(1——2段) 开篇设疑:点出永久的悔。
(3——9段) 中间叙事:引出永久的。
(10——11段)结尾扣题:照应永久的悔。
线索:
永久的悔
情感迁移
1.读完此文,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你最想母亲说些什么?请尽情表达出来吧。
2.请以“母亲是……”的形式写话,将这份爱和感受用语句表达出来。
课堂小结
本文虽然表面上是以作者的回忆为线索,但是贯穿始终,时隐时现的一条内在的主线则是“我”“永久的悔”,条理清晰。阅读此文,让人深深感受到的是母亲对孩子的至爱亲情,以及作者那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自责、后悔之情。
1.收集相关的表现父爱母爱的诗歌文章,以及孝顺父母的典型出一期板报。
2.每天做一件孝顺父母,令父母开心的小事。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