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第六教育联盟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东台市第六教育联盟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3-22 21:27: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九年级历史试题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地方)
一、单项选择:(1分×20=20分)
1、五一期间,小明在北京周口店参观了一处距今大约70万~20万年之间的早期人类遗址.由此可以推断,他参观的这处早期人类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人遗址
D.河姆渡人遗址
2、早在六七千年前,生活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都已经进入到农耕文化的时代。下列表述符合这两个氏族农耕文化特征的是(

A.开始使用铁制农具
B.逐步推广牛耕技术
C.饲养家畜制造陶器
D.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3、
2015年9月大型原创动画连续剧《黄帝史诗》在央视少儿频道首播.自上映以来,全国各地观众反映强烈,剧中提到的黄帝被尊称成为(
)
A.治水英雄
B.人文初祖
C.兵家鼻祖
D.一代天骄
4、阅读小明同学绘制的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局部),其中空白处应该是(

A.夏朝
B.商朝
C.战国
D.东汉
5、据巴蜀文化研究专家冯广宏考证,李冰在公元前273年前后担任蜀守,并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据图1判断,公元前273年属于(
)
A.公元前3世纪前期
B.公元前3世纪后期
C.公元前2世纪前期
D.公元前2世纪后期
6、《史记 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遂灭商君之家。”这段材料说明(
)
A.商鞅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触犯了奴隶主贵族利益
B.社会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C.太子即位后顺应民心处死商鞅
D.改革可能遇到重重阻力,会付出沉重代价
7、了解历史离不开文字记载。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
A.甲骨文
B.金文C.小篆
D.隶书
8、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下列主张属于儒家学派的是(
)
A.“无为”
B.“仁”
C.“法与时移”
D.“兼爱”、“非攻’
9、东汉末年,关中地区人口从240万减少到50万,扬州从320万增加到433万,荆州(今湖北境内)从359万增加到620万。导致这一时期南北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江南地区开发
B.北方战乱频繁
C.经济重心南移
D.民族融合加强
10、据考证,唐朝的《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之一。与该报的产生密切相关的科技发明是(
)
①造纸术
②活字印刷术
③雕版印刷术
④转轮排字盘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1、下面知识卡片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这一朝代是(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12、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璀璨。下列著作属于相同类别的一组是()
)A.《伤寒杂病论》与《天工开物》
B.《九章算术》与《本草纲目》
C.《水经注》与《金刚经》
D.《史记》与《资治通鉴》
13、戚继光是明朝著名的抗倭英雄。下列诗句中,表明他消除倭患的决心和意愿的是(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C.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D.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14、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调发边卫充军。”这反映了清朝(
)A.设立关卡、禁绝贸易
B.抑制商业、实行海禁
C.重农抑商、打击海运
D.征收重税、限制商贸
15、他受命钦差大臣,后赴广东禁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他是(
)
A.林则徐
B.邓世昌
C.海龄
D.关天培
16、史料记载:“(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中国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以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印度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
手摇纺车效率低下
C.
印度棉纱质优价廉
D.
民族工业曲折艰难
17、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活动
C.提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D.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18、贺龙元帅在1927年曾向周恩来表示说:“我听共产党的话,决心和蒋介石汪精卫这帮王八蛋拼到底”。由此,贺龙元帅开展的革命活动是(

A.领导南昌起义
B.指挥北伐战争
C.建立井冈山根据地
D.带领八路军抗日
19、邓小平曾说:“这无疑是一次伟大的胜利,这胜利表示了敌人在长江以南的一支最大的组织力量的覆灭”。这里“伟大的胜利”是指(

A.辽沈战役的胜利
B.淮海战役的胜利
C.平津战役的胜利
D.渡江战役的胜利
20、右图反映的是我国某时期社会习俗的变化,它主要表明(
)
A.封建传统等级观念已彻底废除
B.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国民人格平等的观念逐渐形成
D.新文化运动推动习俗改革
二、材料问答题。(本题共3小题,第21题8分,第22小题10分,第23小题12分,计30分。)
21、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一带一路”战略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对外交往是国家实力的展示,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根据以下图文材料,探究如下问题:
【经济交流】
材料一:丝绸之路路线图
材料二: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材料三:15世纪,追求财富的欧洲人梦想去东方发财,开始探寻通往东方的航路.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两次出使西域,并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是谁?丝绸之路的开辟有何意义?丝绸之路经过的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请写出西汉时加强对新疆管辖的史实。(3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郑和和船队最远到达的地区及郑和下西洋的目的。(2分)
(3)根据材料三回答:1942年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航海家是谁?(1分)
【文化交流】
材料四:
(4)请按顺序写出材料四图1和图2中人物的主要贡献分别是什么?(2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一番辛苦打造,由王室宗亲建立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向心力大大加强,同时也建立起一种类似后来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西周史》
材料二
秦兼天下,建皇帝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
----《汉书》卷十九《百官宫卿表》
中国君主专制就本质而言非常原始,却与一个受过教育的“现代”官僚队伍(文官)并存。
----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
材料三
秦汉时期,城乡地位极为崇高.拜相时,皇帝要施大礼,因此才有“拜相”一说,然而到了明太祖朱元璋,竟把丞相给废除了,从此丞相在中国就成了一个历史名词。
----《古老中国的发展传奇》
(1)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在政治上推行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有什么积极作用?秦朝统一后否定了这个制度,在全国推行什么制度?(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的“百官之职”中负责检察的官职名称、材料中“受过教育的‘现代’官僚队伍”是通过考试而产生的,这种考试应开始于何时?(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元璋废除丞相的主要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还采取了那些措施?(3分)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呈现出专制主义统治逐步加强的趋势,你认为专制主义统治不断加强的后果是什么?(2分)
23.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1895年)《纽约时报》
材料二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三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四
“中国从1945年开始就已经崭露头角了……因为到1945年……中国已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因此,到了1945年,中国至少是一个名义上的大国。”
——美国哈佛大学历史教授柯伟林
材料五
“中国梦”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核心领导力量。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难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纽约时报》是针对什么事件作上述评论的?(1分)
(2)材料二所述“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是什么?
“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为什么“黑暗依旧”?
(3分)
(3)材料三所述的“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分别指什么?(2分)
(4)结合材料四联系所学知识,说说1945年中国能成为“名义上的大国”的主要原因?(2分)
(5)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这条道路是从哪里开始兴起并发展的?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至少写出两点)
(4分)
九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2017.3
1-----5
BCBCA
6---10
DABBB
11---15
BDCBA
16—20
ADADC
21、(1)张骞;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
(2)非洲东海岸与红海地区。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3)哥伦布。
(4)东渡日本弘扬佛法,西行天竺求取佛经。
22、(1)分封制;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郡县制。
(2)御史大夫;隋朝隋炀帝。
(3)加强君权,防止丞相专权。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八股取士。
(4)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造成中国近代大大落后于西方,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或分开具体回答:政治上,专制主义统治不断加强使皇权极度膨胀,民主制度难以形成,这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经济上,专制主义统治不断加强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思想文化上,专制主义统治不断加强扼杀了人们的创造力,使人们思想日益僵化,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外关系上,专制主义统治不断加强使中国和世界逐渐隔绝,造成落后于世界潮流。(2分)。
23、(1)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或《马关条约》的签订)。(1分)
(2)依据:《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辛亥革命。(1分)因为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或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或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人们的悲惨生活;或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建立起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1分)
(3)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2分)
(4)主要原因:①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②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彻底打败日本法西斯起了决定性作用。③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答出任意两点或意思相近观点即可)(2分)
(5)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1分)开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分)认识:①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③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是艰难曲折的。(言之有理即可)(2分)
●江西景德镇瓷窑逐渐成为瓷业中心
●交子、会子等纸币与铜钱等并行使用
●经济重心的南移已成定局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