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 落花生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 落花生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3-23 15:50: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落花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落花生》是著名作家许地山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篇叙事散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尽管文章篇幅很短,也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和深奥的语言,但是给人以清晰、深刻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道理。
【学情分析】本文语言浅显,但所说明的道理深
( http: / / www.21cnjy.com )刻,富有教育意义。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所说明的做人道理的问题上,教师要注意三点:一要保证学生个体进行充分阅读、思考和小组进行交流讨论的时间。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基础,教师作适当点拨,引导学生由内容到思想,由花生的生长特点到花生的品格,由花生的品格到做人的道理,逐步加深理解,切忌教师一厢情愿地说教。二要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突破本课教学难点,要对作者的立意有所了解,取得认同。三要尊重学生的不同体验,允许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用不同方式表述自己的见解。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6个生字。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方法】
讲读
、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让学生了解花生的生长特点及有关花生的常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谜语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现在老师说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它是哪种植物?(出示课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
生:回答谜底。(花生)
2.导入课题
师:答对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花生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同学们通过预习课文,知道了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吗?(许地山)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3.解题
师:其实,落花生指的就是我们所认识的花生,那为什么把花生叫做落花生呢?老师课前查找了一段资料,咱们一块来看一下。(出示课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在地上开花,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土里长成了花生,所以叫落花生。
二、新课
(一)初读课文
1.提出问题
师:那么这篇文章围绕着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朗读课文。
指名读课文。
2.解决问题
师:谁来说一说?
(板书:种花生
收花生
吃花生
谈花生)
3.小结
师:你看,在同学们的帮助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么简练就用小标题的形式把这篇文章的内容概括出来,真了不起!这篇文章围绕着落花生写了(指板书齐读)这些事情,那你们认为作者重点写的是什么呢?为什么?(生答略)
师:是呀!种花生、收花生要几个月,可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在这里只用了一段话,却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写父亲和我们一起谈花生,那么课文哪部分是详写,哪一部分是略写,能说说吗?(生答略)
(二)学习“种花生”、“收花生”的部分
1.提出问题
师:好!我们来读一读种花生、收花生这一部分,看一看你们都能读懂什么?有什么问题?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2.指导朗读
师:“居然”,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句子,看你们能体会出什么?(生再读)
你看就是这样一片荒地,又是在我们姐
( http: / / www.21cnjy.com )弟几个孩子的侍弄之下,没过几个月竟然收获了花生。哎呀,这多么让人兴奋哪!来,再读读这一句,读出惊喜之情来。(生再次尝试)
3.导入“谈花生”
师:是啊,母亲也和我们一样感到高兴,于是她提议我们来过一个收获节,而且还把父亲请回来了。那就让咱们一起来到一家人谈花生的那个夜晚吧。
(三)学习“谈花生”部分
1.学习“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吗?’……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
(1)情境朗读
师:现在,咱们就是家庭成员了,想象着当时的情景,自己读一读这段话,一会儿咱们分角色朗读好吗?(出示课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
(2)分角色朗读
师:现在,老师就是父亲,姐姐是谁?哥哥呢?“我”呢?咱们一家人兴致勃勃地谈论起了花生。
师引……(分角色朗读)
(3)理解花生的好处
①从我们的这番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②除了这些你还知道花生有哪些好处?(从生活中了解到的)
花生可以调理我们的胃病,还可以补血,花生最不起眼的外壳还可以酿酒精等等。花生浑身是宝,好处可真多呀!
2.学习“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1)想一想
师:可是父亲说的和咱们说的都不一样。怎么说的呢?自己读读父亲说的这番话,边读边想,看看你弄清楚了什么问题。(出示课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
(2)画一画
师:在这段话里,父亲提到了桃子、石榴、苹果还有花生,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默读这段话,用不同的符号画出它们的生长特点。(画完的坐端正)
(3)读一读
师:谁来读读桃子、石榴、苹果的生长特点?(指名读)花生的呢?
父亲经过仔细观察生活,看到了花生的生长特点。能用你的朗读读出来吗?自己试一试。
谁来读读桃子、石榴、苹果的……
通过他的朗读你知道……那你能不能把这种特点读出来?
谁来读花生的?通过你的读,我知道它把果实……
(4)比一比
师:它们有着各自的生长特点,咱们来亲眼看一看。(出示课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
师:你看,桃子——鲜红嫩绿,高高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挂在枝头,多么漂亮!花生呢——埋在地下,是那么普通,那么平凡。它们的生长特点用一个词来说可真是“截然不同、天壤之别”能把这份不同读出来吗?女生读红色的(课件中)桃子的特点,男生读蓝色的花生的特点。老师读黑色部分的句子。
师:咱们现在都看到了,桃子、石榴、苹果、花生上天所赐予它们的外在特征是截然不同的,那他们有相同之处吗?
师:它们都有相同的用处,都有各自的营养价值,而且都在为我们服务着、奉献着。
师:现在同学们想想花生的种种好处,再看看花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这些生长特点,联系着父亲接下来说的这句话、那此时你看到了花生的可贵的一面了吗?它可贵就可贵在不……很……也就是说它不像桃子……能把自己耀眼、闪光的一面展示给大家。它却把自己最耀眼、最闪光的一面深埋地下,不为人知。它的这种可贵品质更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尊敬。那现在你知道花生的这种可贵品质是什么了吗?(板书:
不图虚名
默默奉献)
师:这就是花生可贵的一面。
父亲不光看到花生的生长特点,更是看到了花生这可贵的一面,所以……(出示课件)
父亲是经过仔细地观察生活,发现了这些特点,并且看到了花生这可贵的一面,深有感触说的这一句话。再读。
师:父亲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呢?能不能借助我们刚才这些理解换个说法?
所以,你们……它虽是……可是……
师:同学们谈得多好啊!花生虽然不像桃子……那样既好看又有用,可是它朴实……不图……为我们默默奉献……追求内在价值,简直太令我们敬佩了。
(5)谈一谈
师:如果给你一个选择的权利,你是想做桃子、石榴、苹果这样的人,还是花生这样的人?谈谈你的想法。(说出你真实的想法)
师:其实能成为桃子、石榴、
( http: / / www.21cnjy.com )苹果那样既好看又有用的优秀人才那绝对是幸运儿吧。可并非人人都能成为幸运儿。如果命运注定你只能做花生一样的人,此时你想说些什么?
师:更看重我能不能为社会作贡献,小小年纪,心态多么平和。虽然不能追求外在的美,但一定要追求内在价值——心灵美。
师:放眼生活,有太多太多像花生一样的人了。想想有哪些?
指生说说

师:父亲正是看到了他们这些人的可贵品质,所以……
师:作者许地山深受启发……父亲的话作者懂了,你们明白了吗?那你能不能把你明白的用这个句式说一说?
师:无论是像桃子……那样好看还是像花生那样不好看,归根到底我们都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更看重对别人是不是有用。)
师:那你们说说,我们这一家人说来说去,还仅仅是在谈花生吗?
师:更是在讲道理、谈做人。课文从议花生讲到做人,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这种写法叫做……
(出示课件:借物喻人)
(6)讲解“借物喻人”
师:什么叫借物喻人?比喻有相同特点的人物。谁能结合本课来说一说。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比如借蜜蜂比……
4.学习最后一段
(1)理解最后一段
师:就这样吃着、谈着,谈到深夜才散。齐读(花生……)
从这个“印”你体会出什么?
(2)指导朗读
父亲的话对我产生了深深的影响。读出这种感觉,齐读。
三、总结拓展
1.正如同学们所说,这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话对作者产生了深深的影响,这就是作者许地山,(课件)他长大后成了一名作家。他取笔名就叫落华生。一辈子就像花生一样不图虚名,默默奉献。到了生命最后关头,他为了抗日战争奔波劳累而死。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出示课件)齐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
2.过学习这篇课文,我想同学们一定收获
( http: / / www.21cnjy.com )很大,有很多启示。其实在人生当中,无论我们成为像桃子……这样的人,还是成为花生那样的人,归根到底,我们都要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同学们看来真是受到启示了。好,下课。
【板书设计】


种花生

收花生 不图虚名

15.落花生


(借物喻人) 吃花生 默默奉献


议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