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带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带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4.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03-23 08:51: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带解析)
一、选择题
1、在发酵面团中加入下列某种物质的溶液揉和,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这种物质是(  )
A.氯化钠?? B.碳酸钠?? C.氢氧化钠 D.氧化钙
2、下列物质中,能一次性鉴别石灰水溶液、稀盐酸、氯化钠溶液的是(  )
A.无色酚酞 B.纯碱 C.氢氧化钠溶液 D.稀硫酸
3、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HCl和Ca(OH)2?? B.Na2CO3和H2SO4
C.Ca(OH)2 和 Na2CO3?? D.KCl和CuSO4
4、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NaCl? BaCl2?? Na2CO3?????????????????? B.KNO3? HCl? CaCl2????
C.H2SO4 FeCl3?? NaNO3??????????????????? D.NaOH? HNO3?? NH4NO3??????
5、下列各组溶液,不加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是(  )
A.Na2CO3、H2SO4、HCl、NaNO3? B.NaOH、NaCl、MgCl2、FeCl3
C.HCl、AgNO3、HNO3、MgCl2?? D.K2SO4、Na2CO3、BaCl2、KNO3
6、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物质
实验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NaCl(杂质Na2CO3)
除杂
加入适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B
MnO2、KCl
分离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
C
NH3(H2O)
干燥
将气体通过装有浓硫酸的干燥装置
D
NaOH、Ca(OH)2
鉴别
分别加入Na2CO3溶液,观察溶液的变化
7、除去溶液中的少量杂质,试剂选择正确的是
选项
溶液
杂质
试剂
A
NaNO3
Na2CO3
适量BaCl2溶液
B
CaCl2
稀盐酸
足量CaCO3固体
C
ZnSO4
CuSO4
足量铜粉
D
Fe2(SO4)3
Na2SO4
足量NaOH溶液
8、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中有大量可以利用的化学资源,例如氯化镁、氯化钠、溴化钠等.如图为综合利用海水制备金属镁的流程.21cnjy.com
该流程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二、填空题
9、一种暗紫色固体A,加热后生成无色气体B,同时生成的另外两种固体分别为C、D.将固体C、D分离后,把C加入一无色液体E中,也能迅速产生B气体,B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请你推断:www.21-cn-jy.com
(1)下列物质的名称:A   ;E.   .
(2)A加热生成B、C、D的符号表达式:   .
10、熟悉物质间的相互转化,是学好化学的关键.如图为①②③④四个化学反应中的所有物质的转化关系图.常温下,C、E是气体;D、H是液体;其余都是固体,且B、G都为黑色固体,F为亮红色固体.根据上述信息,回答如下问题:21·世纪*教育网
(1)分别写出四个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①   ;② 
③   ;④ 
(2)上述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11、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关于碳酸钠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其中A、B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图1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图中“→”表示某种物质通过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2-1-c-n-j-y
(1)若将A物质的溶液滴加到碳酸钠溶液中,观察到有无色气泡冒出,则A物质可能是  (填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版权所有:21教育】
(2)不同类别的B物质能够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请选取其中一种,写出其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除你选取的物质所属类别外,B物质还可能属于   (填写物质类别).
(3)如图2所示,有一种物质X能与碳酸钠、硫酸钠都发生双向转化,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三、实验探究题
12、一次趣味化学活动中,黄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要求同学们进行探究:确认这瓶溶液究竟是什么溶液?
【提出猜想】黄老师提示:这瓶无色溶液只能是下列四种溶液中的一种,所以提出了下列四种猜想:
猜想①硫酸镁溶液;猜想②硫酸钠溶液;猜想③硫酸溶液;猜想④硫酸铵溶液
【查阅资料】①常温下,相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
物质
MgSO4
Na2SO4
(NH4)2SO4
H2SO4
溶解度
35.1g
19.5g
75.4g
与水任意比互溶
②(NH4)2SO4的水溶液显酸性
(1)【实验探究】小海对黄老师的提示进行了评价,认为不可能是   溶液,所以否定了这种猜想.
(2)为确定其它几种猜想是否正确,小婧同学继续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该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   溶液
溶液中没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①不成立
②用玻璃棒蘸取少许原溶液滴在pH试纸上,并跟标准比色卡对照
溶液pH小于7
猜想③成立
小蕊对小婧实验操作②的结论提出了不同意见,理由是   ;
(3)请你设计实验方案,确认该溶液是硫酸铵溶液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该溶液少许于试管中,
猜想④成立
【中考大练兵】
13、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已知溶液甲呈蓝色.
(1)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时   (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
(2)溶液甲中一定含有哪些溶质?(写化学式).
(3)该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14、组成相似的盐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①Cu(NO3)2溶液和CuSO4溶液都含有大量   (填离子符号).??????????
②向Cu(NO3)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片,充分反应后,可看到的现象是   ,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  、:  、 : .????????????????????????????????
(2)除上述实验外,在溶液中与Cu(NO3)2和CuSO4均能反应的物质还有   、  (任举二例,填化学式,下同)? ???????????????????????????????????????? 21教育网
(3)在溶液中能与CuSO4反应而不与Cu(NO3)2反应的物质有  (任举一例).???????????
15、农业选种通常采取食盐浴法:将种子放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5%﹣20%的食盐水中,利用食盐水的密度大,使饱满的种子颗粒下沉,而瘪籽、病籽之类的却漂浮在页面,只需捞出漂浮的种子就达到了选种目的,为测定某氯化钠溶液是否可用于选种,根据NaCl+AgNO3═AgCl↓+NaNO3原理,将硝酸银溶液滴入氯化钠溶液做滴定实验,获得数据如表.
?所用氯化钠溶液质量
消耗硝酸根溶液质量
?过滤后的溶液质量
?110g
147g
228.3g
(1)反应后生成氯化银的质量为  g.
(2)为了判断该氯化钠溶液是否可用于选种,请计算该氯化钠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及解析
1、B
【解答】A、食盐不能与面团发酵产生的酸反应,故A错误,
B、碳酸钠与酸性物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符合条件;故B正确;
C、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食品工业,故C错误;
D、氧化钙可与酸反应,反应不放出气体,不符合条件;故D错误;
3、D
【解答】A、盐酸和氢氧化钙能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B、碳酸钠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C、氢氧化钙和碳酸钠能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D、氯化钾和硫酸铜相互交换成分不能达到气体、水或沉淀,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4、B?????????????????????????
【解答】A、BaCl2和Na2CO3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三者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C、三者之间不反应,但FeCl3溶于水呈棕黄色,故选项错误.?????????????
D、NaOH与HNO3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NaOH与NH4NO3反应生成硝酸钠、氨气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此选项错误.???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5、B?????????????????????
【解答】解:A、A中Na2CO3与H2SO4、HCl都能产生气体,再没有其它现象,所以不能鉴别,故A错误;21·cn·jy·com
B、黄色的溶液是氯化铁,将氯化铁滴入剩余溶液中,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的是氢氧化钠,再将氢氧化钠滴入剩余的两种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镁,剩余的就是氯化钠,故B正确;
C、有两种生成白色沉淀的物质所以不能鉴别开,故C错误;
D、K2SO4、Na2CO3分别与BaCl2反应都能产生沉淀,再没有其它现象,所以不能鉴别,故D错误.2·1·c·n·j·y
7、B
【解答】A、Na2CO3能与适量BaCl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稀盐酸能与足量CaCO3固体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难溶于水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铜粉与CuSO4溶液不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Fe2(SO4)3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硫酸钠,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www-2-1-cnjy-com
8、C
【解答】根据化合反应是多变一的反应,分解反应是一变多的反应,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类型.贝壳煅烧生成生石灰(CaCO3CaO+CO2↑)发生了分解反应;生石灰制石灰乳[CaO+H2O═Ca(OH)2]发生了化合反应;MgCl2与石灰乳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后面Mg(OH)2的热分解和MgCl2的熔融电解都属于分解反应,所以没有涉及的是置换反应.故选C21*cnjy*com
【解答】F为亮红色固体,故F是铜;铜和气体E反应生成的B是黑色固体,故E是氧气,B是氧化铜;可以知道A为碱式碳酸铜,所以可以判断G为碳单质;碱式碳酸铜能够分解产生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可以判断D为水,进而可以判断H为碳酸,带入框图,推断合理;【出处:21教育名师】
(1)①是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②是铜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③是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④是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填:
Cu2(OH)2CO32CuO+CO2↑+H2O;2Cu+O22CuO;C+O2CO2;H2CO3═H2O+CO2↑;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②③属于化合反应,①④属于分解反应,故填:②③;①④.
11、(1)HCl;
(2)Ca(OH)2+Na2CO3=CaCO3↓+2NaOH,盐;
(3)2NaOH+CO2=Na2CO3+H2O
【解答】(1)A物质的溶液滴加到碳酸钠溶液中,观察到有无色气泡冒出,所以A是酸,可以是HCl;
(2)A、B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B物质能够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所以B可以是盐或碱,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B物质还可能属于盐;【来源:21cnj*y.co*m】
(3)有一种物质X能与碳酸钠、硫酸钠都发生双向转化,X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二氧(3)只要检验出溶液中含有铵根离子即可说明溶液为硫酸铵,因此可取溶液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微热,在试管口放一张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观察到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试纸变成蓝色,即可说明溶液中含有铵根离子,可确认溶液为硫酸铵溶液;
13、(1)没有;
(2)Al(NO3)3、Zn(NO3)2、Cu(NO3)2;
(3)Cu+2AgNO3=Cu(NO3)2+2Ag, Zn+2AgNO3=Zn(NO3)2+2Ag.
【解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由于金属的活动性是Al>Zn>H>Cu>Ag,向一定量的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加入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锌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不能与硝酸铝反应,当锌粉反应完全后,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铜和银,不能与硝酸铝反应.又因为溶液甲呈蓝色,说明滤液中还一定含有硝酸铜;21*cnjy*com
③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排在铜之前,所以锌会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锌片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而锌片过量,所以溶液中没有硫酸铜剩余,只含有生成的硫酸锌,故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分别是::Cu2+、:SO42﹣、:Zn2+;????????????????????????????????????
(2)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镁、铁排在铜之前,可以将铜离子置换出来;??????????
(3)硝酸钡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铜和硫酸钡白色沉淀,硝酸钡和硝酸铜不反应.??????????
15、28.7; 不可用于选种.
【解答】(1)反应后生成氯化银的质量为:110g+147g﹣228.3g=28.7g;故填:28.7;
(2)设氯化钠的质量为x
AgNO3+NaCl═NaNO3+AgCl↓
????? 58.5????? ?? 143.5
??? ?? x???????? ?? 28.7g
x=11.7g
该氯化钠的溶质的质量分数:?=10.6%<15%,不可用于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