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单元检测题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溃退(kuì)
琉璃(liú)
寒噤(jìnɡ)
逃窜(cuàn)
B.荒谬(niù)
管辖(xiá)
执着(zhuó)
地窖(jiào)
C.塞满(sāi)
瞥见(biē)
歼灭(jiān)
盟誓(ménɡ)
D.疟子(yào)
泅水(qiú)
屏障(pínɡ)
闪烁(shuò)
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杀戳
月明风清 精疲力竭 头发斑白
B.屹立 荡气回肠 眼花瞭乱 气势磅礴
C.阻遏
丰功伟绩 永垂不朽 转弯抹角
D.震憾 不可名状 响彻云霄 荡然无存
3.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香椿是名副其实的“十全蔬菜”,含有人体所需的几乎全部营养素,蛋白质、糖类、脂肪、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等。
B.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富丽堂皇,而且能造成相当强烈的神秘气氛,也符合天主教会炫耀财富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
C.近两个月来,四川省武胜县盗窃电动车犯罪团伙气焰嚣张、锐不可当,但在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被彻底摧毁。
D.中国国家领导人高屋建瓴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得到了有关国家的积极响应。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虽然曾经历波折与坎坷,但三联书店始终坚持图书出版的品位和特色,广泛受到读书界的尊敬。
B.学校要高度重视,科学布置,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坚决遏制学生意外伤亡事故不再发生。
C.连日来,宽城抓住春季造林的关键时期,全面启动造林绿化工程,掀起了全民春季植树造林。
D.2015年为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经特别批准,史上首套“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金币”正式公开发行。
5.名著阅读。(4分)
他笑了笑,安慰她说:“明天他们会给我送来一块格子板,是用硬纸板刻出来的。没有这东西我写不成字。上一行和下一行常常串起来。我琢磨了很久才想出这个办法,那就是在硬纸板上刻出一条条长格子,使我的铅笔不会写到格子外面去。当你看不见你所写的字的时候,写字是很困难的,但并非不可能。我坚信这一点。”
他开始写作了。他打算写一部描述英勇的科托夫斯基骑兵师的中篇小说。书名自然而然就跃入了脑海:
。
(节选自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选段中的“他”是指
,横线处应填写的书名是《
》。(2分)
(2)从整部作品来看,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物?(2分)
6.阅读下面一则小故事,说说画线句子的言外之意。(3分)
1961年6月,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与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维也纳会晤。在一次午宴上,肯尼迪注意到赫鲁晓夫胸前挂着两枚勋章,就问他那是什么勋章。赫鲁晓夫告诉肯尼迪:“那是列宁和平勋章。”肯尼迪幽默地说:“但愿你永久地戴下去!”
7.综合性学习。(9分)
太原市某校八年级(2)班要举行一次主题为“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拟写标题】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根据其主要内容,拟写一个标题,30字左右。(3分)
时光网讯 4月23日,首届联合国亚洲电影节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了第二次新闻发布会。会议上,组委会介绍了此次电影节在国际文化交流方面的意义。今年恰逢联合国成立7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本届电影节以“和平·爱”为主题,展映亚洲题材电影,展示亚洲文化魅力,向和平与爱致敬。
联合国亚洲电影节是由联合国现任员工发起与筹办的大型非盈利公益性活动,秉承着“新亚洲,新电影”的口号,旨在以电影为纽带向世界弘扬现代亚洲精神,活动包括电影展映、文化论坛、知名电影人交流会等。电影节年度主题配合当今亚洲精神、联合国主议题、联合国总宪章以及联合国核心价值观选定。
(2)【解读邮票】2005年8月15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1枚名为“和平与正义”的邮票,图案为一只冲破铁丝网的和平鸽(下图),请你仔细观察,探究它的寓意。(3分)
(3)【发表看法】阅读下面三则材料,说说你对“战争”的看法。(3分)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3个月,参战国家33个,波及人口15亿以上。战争双方动员军队6540万人,军民伤亡3000多万人,直接战争费用1863亿美元,财产损失3300亿美元。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历时6年之久,参战国家和地区60多个,波及20多亿人口。战争双方共动员军队1亿多人,战争伤亡人数达5000万,直接战争费用13520亿美元,财产损失高达4万亿美元。
材料三:世界卫生组织(WHO)4月7日表态,也门正陷入更为严峻的多边战争,持续多周的战争已经导致540余人死亡,1700余人受伤。
二、阅读与理解(42分)
(一)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8~12题。(12分)
①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②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③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④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⑤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⑥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⑦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⑧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⑨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8.通读选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2分)
9.结合语境,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10.第⑤段交代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有何用意呢?(2分)
11.第⑧段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3分)
12.请发挥合理的想象,说说二菱看到老英雄的杀敌行为时,内心会有怎样的想法。(2分)
(二)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13~17题。(14分)
命中良心
余显斌
他是一个狙击手,一枪夺命,弹无虚发。
他埋伏在那儿,一双眸子里闪射出星星的光芒,冷冷的,就如一只攫食的猎豹。他的枪口在轻轻移动着,在寻找着目标,寻找着每一个敢于负隅顽抗的敌人。
狙击手,是杀人的机器。
狙击步枪,是敌人的咒语。
静静的战场已经沉寂下来,已经沉入巨大的静谧中。
战斗结束了。
狙击手却不敢松懈,睁大着眼睛,小心地注视着荒原上的一切。
突然,他神经一震:一个黑点进入瞄准镜里,一晃一晃的,弯曲着身子。那不是野狗,不是狐,而是一个人!准确地说,是一个敌人。
渐渐地近了,这是一个伤兵,他的左腹部受了伤,血洇出来,染红了上衣,还有裤子。伤兵佝偻着腰,低垂着脑袋,一步一步走近,猛地,浑身一震站住了,他分明听到了枪栓拉动的咔嚓声,虽小,却清晰在耳,震人心魂。
他知道,自己已经踏入了死亡线。
他更清楚,自己撞到了狙击手,以及无情的狙击步枪。
慢慢抬起头来,他看到一支枪,从草丛里缓缓地伸出来,黑洞洞的枪口如同魔鬼的狞笑;甚至,他看到了瞄准镜,和瞄准镜后一双闪亮的眼睛。伤兵知道,自己在劫难逃。他脸上的肌肉动了一下,没有反抗,也没有企图逃走,只是定定地望着枪口,眼睛里漾满了铺天盖地的绝望。
时间,在伤兵的神经上一寸一寸地爬动,“嚓嚓”地响。
枪没响,子弹没有射出。
几分钟,仿佛几个世纪那么漫长。
该响的枪声仍没有响起,荒原,仍是一片沉寂,如同什么也没发生似的。伤兵轻轻点点头,继续向前走去,一步步走过那支狙击步枪,长长地吁了口气。身后,突然响起一声叫喊:“站住。”伤兵如雷轰顶,浑身一震,再次站住,回过头来,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扔了过来。
是什么东西,炸弹?他想。
不,不像。他暗暗安慰自己,如果是那样,对方还不如开枪呢。
东西落在面前,是一个包,打开,竟然是一包饼干!
伤兵饿坏了,拿起饼干大口吃起来,“咯咯”地打着嗝,连声说谢谢,然后转过身匆匆离开,走入夕阳中,走入如血的黄昏,很快消失在战场的硝烟中。
狙击手也悄悄收起枪,狸猫一般,迅速消失在黄昏的茂草里。
故事没有因此结束,战斗仍在继续。
因为,敌国统帅没死,在这一战中只是受了伤,左腹中弹,换了身士兵的衣服从战场上逃脱,回到军营。不久,他带着部队继续着他的侵略战争。
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
战斗中,狙击手中弹。
临死前,面对自己放走对方统帅的做法,他吐着血,断断续续道:“如果有第二次机会,我还会如此,因为战斗结束后,他……是一个人,一个伤兵。”
说完,他闭上了眼睛。
他死后没几天,战争奇迹般结束。敌国统帅在高歌猛进中,突然提出议和,撤兵,停止了侵略的步伐。
一直,人们弄不清原因。
多年后,这位统帅临终前揭示了谜底:“他的狙击步枪没有击中我的人,他临终的遗言,却击中了我的良心。”
1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2分)
14.文中写“这是一个伤兵,他的左腹部受了伤,血洇出来,染红了上衣,还有裤子”,有什么作用?(2分)
15.品读下面两个句子,体会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他脸上的肌肉动了一下,没有反抗,也没有企图逃走,只是定定地望着枪口,眼睛里漾满了铺天盖地的绝望。
(2)敌国统帅在高歌猛进中,突然提出议和,撤兵,停止了侵略的步伐。
16.文章大量使用短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具体句子简析。(3分)
17.狙击手临死前说,如果有第二次机会,他还会放走对方统帅。如果你是狙击手,你会这样做吗?为什么?(3分)
(三)阅读下面的小小说,完成18~22题。(16分)
宽容的力量
风
雪
这是一场惨烈的战斗,几乎所有的士兵都丧命于敌人的刀剑之下。
命运将两个地位悬殊的人推到一起:一个是年轻的指挥官,一个是年老的炊事员。他们在奔逃中相遇,两个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相同的路径——沙漠。追兵止于沙漠的边缘,因为他们不相信有人会从那里活着出去。
“请带上我吧,丰富的阅历教会了我如何在沙漠中辨认方向,我对你会有用的。”老人哀求道。指挥官麻木地下了马,他认为自己已经没有了求生的资格,他望着老人花白的双鬓,心里不禁一颤:由于我的无能,几万个鲜活的生命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我有责任保护这最后一个士兵。他扶老人上了战马。
到处是金色的沙丘,在这茫茫的沙海中,没有一个标志性的东西,使人很难辨认方向。“跟我走吧。”老人果敢地说。指挥官跟在他的后面。灼热的阳光将沙子烤得如炙热的煤炭一样,喉咙干得几乎要冒烟。他们没有水,也没有食物。老人说:“把马杀了吧!”年轻人怔了怔,唉,要想活着也只能如此了。他取下腰间的军刀……
“现在,马没了,就请你背我走吧!”年轻人又一怔,心想,你有手有脚,为什么要人背着走,这要求着实有点过分。但他因为战斗的失败早已处在深深的自责之中,老人此时要在沙漠中逃生,也完全是因为他的不称职。他此刻唯一的信念就是让老人活下去,以弥补自己的罪过。他们就这样一步一步地前行,在大漠上留下了一串深陷且绵延的脚印。
一天,两天……十天。茫茫的沙漠好像无边无际,到处是灼烧的沙砾,满眼是弯曲的线条。白天,年轻人是一匹任劳任怨的骆驼;晚上,他又成了最体贴周到的仆从。然而,老人的要求却越来越多,越来越过分。他会将两人每天总共的食物吃掉一大半,会将每天定量的马血喝掉好几口。年轻人从没有怨言,他只希望老人能活着走出沙漠。
他俩越来越虚弱,直到有一天,老人奄奄一息了,“你走吧,别管我了。”老人忿忿地说,“我不行了,还是你自己去逃生吧。”
“不,我已经没有了生的勇气,即使活着,我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宽恕。”
一丝苦笑浮上了老人的面容,“说实话,这些天来难道你就没有感到我在刁难、拖累你吗?我真没想到,你的心可以包容下这些不平等的待遇。”
“我想让你活着,你让我想起了我的父亲。”年轻人痛苦地说。老人此刻解下了身上的一个布包,“拿去吧,里面有水,也有吃的,还有指南针,你朝东再走一天,就可以走出沙漠了,我们在这里的时间实在太长了……”老人闭上了眼睛。
“你醒醒,我不会丢下你的,我要背你出去。”老人勉强睁开眼睛,“唉,难道你真的认为沙漠这么漫无边际吗?其实,只要走三天,就可以出去,我只是带你走了一个圆圈而已。我亲眼看着我的两个儿子死在敌人的刀下,他们的血染红了我眼前的世界,这全是因为你。我曾想与你同归于尽,一起耗死在这无边的沙漠里,然而你却用胸怀融化了我内心的仇恨,我已经被你的宽容大度所征服。只有能宽容别人的人才配受到他人的宽容。”老人永久地闭上了眼睛。
指挥官震惊地矗立在那儿,仿佛又经历了一场战斗,一场人生的战斗。他得到了一位父亲的宽容。此时他才明白武力征服的只是人的躯体,只有靠爱和宽容大度才能赢得人心。
他安置好老人的遗体,怀着宽容之心,向希望走去。
1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4分)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19.小说开头为什么要交代“这是一场惨烈的战斗”?(3分)
一画一世界是一本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书籍,出版时间是2012-7,作者是罗淑敏。
20.通读全文,将下列人物的情感变化过程补充完整。(4分)
(1)年老的炊事员:
→哀求→刁难→
(2)年轻的指挥官:失望→
→
→希望
21.“年轻人从没有怨言”,年轻人对老人“越来越过分”的要求为什么毫无怨言?(3分)
22.从全文看,“宽容的力量”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三、写作(50分)
23.写一则消息,报道本校或本班最近开展的一项有意义的活动。要求真实准确,迅速及时,简洁明快,用事实说话,5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1.D(提示:A:jìnɡ—jìn;B:niù—miù;C:biē—piē。)
2.C(提示:A:戳—戮;B:瞭—缭;D:憾—撼。)
3.C(提示:“锐不可当”: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从词语的感彩来看,是褒义词。用在句中感彩不恰当。)
4.D(提示:A:“广泛”调到“尊敬”前面;B:删去“不再”;C:句末加上“的热潮”。)
5.(1)保尔·柯察金 暴风雨所诞生的 (2)示例:他具有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品质,他是一个不屈服于命运、为理想而献身的英雄战士。
6.示例:但愿世界能永久和平。
7.(1)示例:首届联合国亚洲电影节发布会举行,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
倡导“和平·爱” (2)示例:寓意着和平与正义必将冲破战争的铁丝网。 (3)示例:从材料来看,战争给人类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人员的大量伤亡,经济的巨大损失,人类无形的精神创伤,这些都是无法估量的。战争还严重破坏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所以,全人类要团结一致,反对战争,拥抱和平。
二、(一)8.示例:写老头子智杀鬼子的情形,为大菱报仇。
9.“张皇失措”的本义是“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这里是老头子为了诱惑敌人上当而故意装出害怕的样子,表现出老头子的机智。
10.为下文写水下藏有钩子埋下伏笔。
11.景物描写。 烘托了老头子为大菱报仇后轻松、愉悦的心情。
12.示例:昨天他说要为姐姐报仇,我还颇有怀疑,现在他不用一枪一弹,用一支竹篙,杀死十多个鬼子,太神奇了,他真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啊。
(二)13.示例:本文讲述了一位狙击手战后放过了受伤的扮成士兵的敌军统帅,最终唤醒了对方的良心的故事。
14.表明这个伤兵是“士兵”,突出其受伤的严重,反衬出狙击手击杀他很容易。与下文写敌国统帅“左腹中弹,换了身士兵的衣服从战场上逃脱”相呼应,从而暗示其统帅的身份。
15.(1)“铺天盖地”形容来势猛,声势大,充满了整个天地。这里形象地渲染了伤兵非常绝望的情绪。 (2)“高歌猛进”指高声歌唱,勇猛前进,形容在前进的道路上,充满乐观精神。这里指敌人进攻势头正盛,“提出议和,撤兵”令人不解,为下文揭开谜底制造悬念。
16.文中大量使用短句,如“狙击手,是杀人的机器。狙击步枪,是敌人的咒语”,形成了回环往复的气势,读来节奏分明,铿锵有力,使人从语势上感受到了战场上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氛。
17.示例1:会。因为正如狙击手所说,战斗结束后,他已脱离了战场,他只是一个人,一个伤兵。我们应该友善地对待受伤的人,手下留情。
示例2:不会。虽然他是一个已脱离了战场的伤兵,但他更是一个敌人。对待敌人不能心慈手软,否则会反受其害。
(二)18.开端:战斗失败,年轻的指挥官和年老的炊事员一起在沙漠逃亡。
发展:年老的炊事员对年轻的指挥官提出的要求逐步升级。
高潮:年老的炊事员临死前说出了他领年轻的指挥官逃亡沙漠的真正原因。
结局:年轻的指挥官因宽容而得以自救。
19.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引出下文,并为情节的发展做铺垫;反衬出“宽容”的感人力量。
20.(1)仇恨
宽容
(2)自责
赎罪
21.他为战斗的惨败而深深自责,想以此弥补自己的罪过。老人是他的最后一个士兵,他觉得应担负起保护的责任,让老人活下去。他从老人身上看到了父亲的影子。
22.在宽容别人的同时能得到别人的宽容,赢得人心。能获得自我反省甚至生存的机会。
三、23.作文。
作文示例:
传承五四精神,唱响激情颂歌
明城中学举行“五四”运动纪念活动
为了使广大青少年继承和发扬五四光荣传统,走正确的成长道路,5月4日下午,在明城中学校团委的组织下,学校党支部、德育处在学校操场联合举办了以“唱响激情青春,传承五四精神”为主题的五四纪念活动。
首先,学校德育副校长赵连生老师为全体学生作了题为《发扬五四传统,做二十一世纪合格接班人》的报告。新团员入团宣誓仪式随后进行,60名在“德·智·体”等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在鲜艳的团旗下庄严宣誓。优秀团干部范旭代表全体老团员向新团员表示热烈欢迎,新团员代表潘雪芙代表全体新团员在团旗下表决心,学校团委书记王颖老师对新老团员提出了要求。
接着,五四文艺汇演正式开始。各班经过预选的21个节目依次精彩亮相。其中包含了合唱、独唱、舞蹈、小品、相声、乐器演奏等,内容上以表现校园生活为主,富有时代气息,展示了新时代中学生爱班级、爱校园、爱家乡、爱祖国的精神风貌。其中,七年级一班的小品《小沈阳打工记》诙谐幽默,赢得全体师生的热烈掌声;七年级六班的舞蹈《不亦乐乎》取材于春节晚会。同学们的精彩表演把汇演推向高潮。最后,经过评委老师的认真评选,七年级六班的舞蹈《不亦乐乎》获特等奖,七年级五班的合唱《我们走在大路上》、八年级四班的舞蹈《向快乐出发》获一等奖,另有三个节目获二等奖,四个节目获优秀奖。
这次五四纪念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进行了良好的集体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了“五四精神”,增强了学生努力学习报效国家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