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单元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孕育(yùn) 殷红(yīn) 渗透(shèn) 萌发(ménɡ)
B.耗资(hào) 折射(zhé) 连翘(qiào)
深渊(xuān)
C.陨石(yǔn) 胚胎(piē) 坠落(zhuì) 褶皱(zhòu)
D.归咎(jiù) 藩篱(fān) 绚丽(xuàn) 地壳(qiào)
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肓目 啸聚山林 周而复始 风雪载途 B.膨胀 物竞天择 相安无事 五彩斑斓
C.繁衍 在劫难逃 冲耳不闻 冰雪融化 D.濒临 日薄西山 翩然而至 急弛而过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虽然无人知晓他用牙膏作画的灵感来源于何处,但是他用牙膏作画的技巧已经到了为所欲为的程度。
B.面对混乱的治安秩序,菲律宾警察长期以来不但束手无策,不少警察甚至警匪勾结,加入了绑匪的队伍。
C.作为一部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电视剧,《战神》的战争戏比重占到50%,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大型战争史诗。
D.胃酸除了消化功能外,难能可贵的是能杀灭随饮食误入的细菌、病毒,起到抵御病原性微生物的入侵的屏障功能。
4.下面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动物虽然不像人一样能够用语言来沟通,而且他们也有感情,也会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B.随着人们对家居污染认识的日益深入,使人们越来越重视家居绿色环保装修,甚至把环保放在家装的第一位。
C.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揭开了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
D.近几年,教育部与央视合作开展的电视节目《开学第一课》备受关注,如何在新学期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生活成为关注焦点。
5.下面语段的句序已被打乱,调整后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海鲜作为美食,我们绝大多数人只是偶尔食用,摄入量远不及水果、蔬菜、禽肉,更不及米面等主食。②海鲜中的重金属对于食用者存在健康风险,这话固然正确,却也等于没说。③因此,尽管海鲜中的重金属浓度相对高些,但健康风险不见得就比食用其他食物高。④因为所有食物中都含有重金属,对食用者都存在健康风险,关键在于风险的大小。
A.
①③②④ B.
②④①③ C.①④③② D.②③①④
6.阅读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段,回答问题。(4分)
这孩子长着一对黑眼睛,穿着灰衬衣和膝盖打补丁的蓝裤子。
“你怎么像个木头人,站着不动弹?”
黑眼睛的孩子压住心头的仇恨,看着神甫,闷声闷气地回答:“我没有口袋。”他用手摸了摸缝死了的袋口。
“哼,没有口袋!你以为这么一来,我就不知道是谁干的坏事,把发面糟蹋了吗?你以为这回你还能在学校待下去吗?没那么便宜,小宝贝。上回是你妈求情,才把你留下的,这回可不行了。你给我滚出去!”他使劲揪住男孩子的一只耳朵,把他推到走廊上,随手关上了门。
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一个个都缩着脖子。谁也不明白他为什么被赶出学校。
(1)选段中“这孩子”是 (人名),“神甫”是 (人名)。(2分)
(2)这孩子被赶出学校的原因是什么?(2分)
7.阅读下面的新闻,根据其主要内容,拟一则标题,不超过25个字。(3分)
法新社9月10日报道称,科学家表示,他们已破解长臂猿的遗传密码,使人们对猿类家族中这个最神秘的成员之一多了几分了解。
长臂猿生活在从印度东北部到东南亚和中国南部的热带雨林,在灵长目家族中占据着不同寻常的位置。它们动作敏捷,像耍杂技一样用超长的手臂在树枝之间荡来荡去。它们的正式类别属于小猿。长臂猿表面看与猴子相似,但跟人也有很多共同特点。人类与黑猩猩、倭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都属于大猿。
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在《自然》杂志发表报告称,他们已经给一只雌性白颊长臂猿做了基因组排序。
从遗传角度看,长臂猿是第一种从大猿中分离出来的灵长目动物。科学家说,这发生在大约1700万年以前。分析显示,长臂猿的DNA与类人猿和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
8.综合性学习。(9分)
学习了本单元,向阳中学八(2)班同学举行“关注科技,热爱科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面任务:
(1)【我来探究】甲组同学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智能路由器”。请阅读下面一则材料,用简洁的语言给“智能路由器”下一个定义。(4分)
智能路由器,即智能化管理的路由器。相比普通路由器,它更像一台个人电脑,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各种应用,自行控制带宽、在线人数、浏览网页、在线时间,同时拥有强大的USB共享功能,真正做到网络和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智能路由器还可以实现视频监控、远程开关机、脱机下载、USB打印,以及实现手机管理等一系列功能。
(3)【我来辩论】1996年,科学家曾培育出克隆羊多利,近年,美国科学家又用相同的技术,克隆出人类干细胞,这既给器官移植者带来希望,又引起人们对“克隆人”的担忧。为此,乙组同学围绕“克隆人”这一话题展开辩论。下面是甲方观点和理由,假如你是乙方,针对甲方辩词该怎么辩驳?(5分)
甲方:我方认为能用克隆技术克隆人。因为某些人因身体疾病,需要置换相应的器官,克隆人就能满足他们的愿望,或一对不能再生育的中年夫妇可以“克隆”他们唯一的但夭折了的小孩。从人性人情来讲,我认为“克隆人”很有必要。
反方:
二、阅读与理解(42分)
(一)阅读下面选段,完成9-13题。(14分)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的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9.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2分)
10.体会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
11.选文综合采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和分类别等多种说明方法。请一例或几例,并作简要分析。(4分)
12.决定物候现象的四个因素之间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3分)
13.请用选文中的知识探究下列链接材料中物候现象形成的原因。(3分)
山下还是阳光灿烂,山上渐渐云雾浓稠。山岚云气漫入车窗又溢出车厢而去。山下尚是汗水津津,山间则是凉气侵人了。那股凉气给人的感觉不在温度,而在穿肌透骨的力度。在自然生态上,从山脚到山巅历经了从热带到温带再到寒带的三级转换,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景观。
(选自吴功正《阿里山纪行》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18题。(14分)
枸杞为什么这样红
阮光锋
①近日,有传言称鲜红枸杞都是用二氧化硫熏的,吃了可能导致肝肾损害、骨髓萎缩。枸杞中为何会有二氧化硫?这样的枸杞还能食用吗?
②二氧化硫是一种气体,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这是一种跟酸雨、空气污染物相关联的有害化学物质。不过,二氧化硫在食品中的应用却有很长的历史。早在16世纪,荷兰人就发现在葡萄酒的酿制、贮存过程中,少量加入硫熏可有效防止氧化变酸,保证酒质的稳定和口感新鲜。
③二氧化硫的应用范围很广泛,很多食品中都可以使用,如在水果、食用菌、竹笋、山药等蔬菜的保鲜或去皮、切分等加工方式上,都利用了其防腐、杀菌、保鲜的作用。二氧化硫还可应用于干果、蔬菜的护色,通过硫熏可使有色干果、蔬菜外观颜色鲜亮。我们平时吃的白砂糖也得益于二氧化硫的使用,由于二氧化硫可漂白糖浆,我们才能吃到白砂糖。
④枸杞子为何要用二氧化硫?枸杞子糖含量高,100克鲜枸杞中的总糖含量可以达10克以上,平时买的枸杞子都是经过干燥脱水的,糖含量就更高了,非常利于微生物生长,也容易吸引昆虫。另外,枸杞的红色主要是因为其中所含的类胡萝卜素和多酚类物质,由于植物细胞中含有多酚氧化酶等酶类,这些酚类物质很容易发生酶促反应而发生褐变。如果发生褐变,非常影响外观,也很难销售。因此,在枸杞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要十分注意防虫和护色。二氧化硫就是人们最常用的保护手段,一般是用硫磺熏蒸。
⑤食品中应用的二氧化硫,并不都是二氧化硫气体(使用不方便),也可以是它的衍生产物,常用的包括各种亚硫酸盐、焦亚硫酸盐等。这些物质能够发挥跟二氧化硫类似的作用,在计算它们的含量和使用量时,也是以二氧化硫的含量作为基准。根据我国国家标准GB2760-2011《食品添加剂标准规定》,二氧化硫及其亚硫酸盐类可用于水果干、蜜饯、干制蔬菜等多类食品中,只要残留量合格,都是可以使用的,目前,最常用的有焦亚硫酸钾和焦亚硫酸钠。根据我国现行标准的规定,枸杞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量一般不应超过50毫克/千克。
⑥那么,二氧化硫超标的枸杞还能吃吗?会不会有害呢?
⑦其实,二氧化硫超标的枸杞安全与否还是取决于你究竟吃了多少。国际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二氧化硫安全摄入限量是每天每千克体重不超过0.7毫克。对于一个体重60千克的成年人,这相当于每天42毫克。但是,一般健康成年人只是把枸杞当做调料或者配菜吃,做菜的时候也只是放一点点做点缀,所以,正常情况下根本不会吃太多枸杞,完全不用担心会有害。但是,对于一些患有疾病并将枸杞当做药物服用的患者来说,他们吃的量就会比较大,危害的风险的确会大一些。另外,还有一些人对二氧化硫比较“敏感”,类似于其他的食物过敏,这类人大约占普通人的1%,而哮喘病人大概会有5%。不同的人引发“敏感症状”的量不尽相同,其症状一般为恶心、呕吐、腹痛、头晕、呼吸困难等等,严重的也会危及生命。
(选自2013年第12期《饮食科学》)
14.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枸杞“这样红”的原因。(3分)
15.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6.细读第③段,概括二氧化硫在食品中的用途。(2分)
17.“根据我国现行标准的规定,枸杞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量一般不应超过50毫克/千克”句中的“一般”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18.正常情况下,二氧化硫超标的枸杞对人体会造成伤害吗?请说说理由。(3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9-23题。(16分)
动物界的光学大师
卓然
看看路口的信号灯、城市的霓虹灯、家中的照明灯,这一切都显示了人类对光的控制,这也是两大现代技术的结合——放射高纯度、高强度光束的激光,以及能够将电波传送到世界各地的光纤维。乍一看,光控似乎是一项属于人类的独一无二的壮举。
我们一直过于自信地认为,只有人类才能随心所欲地控制光,让它为我们所用。不过,动物对光线的理解与应用其实一点也不比我们差,客观地说,它们才是真正的光学大师。
孔雀开屏,炫耀尾羽,其实是它通过羽毛上的一些细微沟槽结构,把太阳的光波逐一分解,并分类成各种色带来实现的。
南美大闪蝶之所以能发出绚烂的蓝光,其实是基于它自身的一种光学设计。这种昆虫翅膀上的鳞片间隔有致,可使红色光波消失。通过这种形式的光波过滤,人类的肉眼只能看见呈现铁蓝色的光波。
甚至连维纳斯花篮——一种海绵,也拥有一套复杂的控制光的系统。作为最原始的动物之一,它的骨架就是一个光导网络,这个网络可以将集中于其身体核心部位的光散射到身体的所有表面。
动物对光线的理解与应用完全是漫长的进化使然,是严酷的自然规律在起作用。雄孔雀依靠精美的羽毛来赢得配偶,如果它不能引起雌孔雀的注意,就不能繁殖后代,延续基因。南美大闪蝶有着强烈的领地意识,它们必须通过炫耀自身的色彩来宣示“主权”,并以此守卫自己的食物和配偶。
不过,生物学家对维纳斯花篮所拥有的独特的活体光纤系统的作用,仍然迷惑不解。有的科学家认为,该海绵可能是通过系统不断吸收会发光的共生微生物,并将这些微生物聚集到一处,形成微型的聚光灯网,从而吸引食物。
面对这些生物操纵光的本领,就是造诣颇深的光学家也会肃然起敬。19世纪,物理学家约瑟夫·冯·弗隆霍亚利用孔雀羽毛上的沟槽结构分离光的原理,发明了衍射光栅,来分辨太阳光的属性。受到维纳斯花篮的骨架传导光的启迪,科学家制造出现代光纤。通过研究南美大闪蝶有选择地添加或减少某些光的波长来生成色彩的原理,物理学家在最近设计出了光子能带隙晶体,并正在尝试把它们用于电话交换机、太阳能电池和天线上。
目前,光学家把研究的焦点集中在南美大闪蝶的翅膀上。南美大闪蝶的翅膀虽然呈绚丽的蓝色,但是近距离观察却会发现,其内在的色彩却是黯淡的灰褐色。这种双重性,表明南美大闪蝶产生颜色的原理与玫瑰完全不同。由于含有某些特殊的化学色素,玫瑰的花瓣完全吸收了蓝色和绿色的光,只留下红色成分反馈给人眼。然而,南美大闪蝶的蓝色则产生于一套完全不同的机制,它的翅膀有着可以发挥衍射光栅作用的结构,其表面排列着整齐的沟槽,沟槽间隔的大小和可见光的波长一致。
飞翔在阳光下的南美大闪蝶是那么明亮夺目,以至于1千米以外的人都能看到它。为什么它需要那么艳丽的蓝色呢?科学家至今疑惑不解。也许只有先破解了这个谜题,我们才能尝试着模仿它的翅膀结构吧。
还有,随着时间的推移,南美大闪蝶的蓝色不但不会日渐消退,反而会更加明显。面对这样的色彩规律,即使是最高超的光学大师也自叹弗如。形形色色的动物正在逐渐改变人类的观念,或许真正的光学大师正是它们。
(选自2014年第6期《科学24小时》)
19.文章开头从人类能随心所欲地控制光写起,有什么作用?(3分)
20.简要概括孔雀、大闪蝶和维纳斯花篮三种动物操纵光的原理。(3分)
21.文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2.为什么说面对生物操纵光的本领,造诣颇深的光学家也会肃然起敬呢?(3分)
23.本文以“动物界的光学大师”为题,有何妙处?(4分)
三、写作(50分)
24.请以“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D(提示:A:yīn—yān;B:qiào—qiáo;C:piē—pēi。)
2.B(提示:A:肓—盲;C:冲—充;D:弛—驰。)
3.A(提示:“为所欲为”的意思是:很随意,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从感彩看,是贬义词。用在句中不符合语境,且感彩不恰当。)
4.D(提示:A: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将“而且”改成“但是”;B:缺少主语,可删去“随着”或“使”;C:可在句末加上“序幕”。)
5.B(提示:②句与④是由果到因的关系,①句与③句也是由果到因的关系。)
6.(1)保尔·柯察金 瓦西里 (2)示例:把烟末撒在神甫家过复活节用的发面里。
7.示例:科学家破解长臂猿基因:遗传信息与人类相似。
8.(1)示例:智能路由器指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强大的USB共享功能和可以实现视频监控、远程开关机、脱机下载、USB打印,以及实现手机管理等一系列功能的智能化管理的路由器。(2)示例:我方认为不能用克隆技术克隆人。因为克隆人的做法干预了“生产人”的自然过程,会摧毁我们这个社会的人伦基础。
9.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10.不能。“常”表示通常情况下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的情况,但并不排除其他特殊情况,删去太绝对,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1.句子: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分析: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具体说明了经度的差异对物候产生的影响,给读者留下具体而难忘的印象。
12.不能颠倒。 因为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主到次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另外,纬度和经度以及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这样安排文章条理清晰。
13.高下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因素之一。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由于阿里山地形高度变化大,致使气温产生差异,形成不同的气候条件,因此产生了不同的自然面貌。
14.示例:枸杞内含有类胡萝卜素和多酚类物质,这些酚类物质很容易发生酶促反应而发生褐变,既影响外观,也很难销售。因此,在枸杞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要十分注意护色。而二氧化硫就是人们最常用的保护手段,一般是用硫磺熏蒸。
15.列数字、举例子。 准确、具体地说明了二氧化硫在食品中的应用有很长的历史,给读者留下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16.示例:防腐、杀菌、保鲜、护色。
17.不能删去。“一般”是“通常”的意思,这表明特殊情况下,根据规定,枸杞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量也可超过50毫克/千克,如果去掉,与实际情况不符合,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8.正常情况下,二氧化硫超标的枸杞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 理由:健康成年人一般只是把枸杞当做调料或者配菜吃,做菜的时候也只是放一点点做点缀,所以,正常情况下根本不会吃太多枸杞,完全不用担心会有害。
19.引出文章的说明对象:动物界的光学大师;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0.孔雀通过羽毛上的一些细微沟槽结构,把太阳的光波逐一分解,并分类成各种色带来实现;大闪蝶翅膀上的鳞片间隔有致,可使红色光波消失;通过这种形式的光波过滤,人类的肉眼只能看见呈现铁蓝色的光波。维纳斯花篮的骨架就是一个光导网络,这个网络可以将集中于其身体核心部位的光散射到身体的所有表面。
21.作比较。 突出说明了南美大闪蝶产生颜色的原理与玫瑰完全不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2.示例:因为科学家根据生物操纵光的原理,发明或创造了许多新产品,并将它们运用到科学或生活中。
23.文章以“动物界的光学大师”为题,既揭示了文章的说明对象,又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还运用了比喻修辞,显得生动形象,流露出对动物的赞美之情。
2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