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单元测试题
(满分:120分
时间:9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衣褶(zhě) 轩敞(xuān)
屋舍俨然(yān)
B.案渎(dú)
矫首(jiǎo)
豁然开朗(huò)
C.峨冠(é)
器皿(mǐn)
阡陌交通(qiān)
D.鸿儒(rú)
袒露(tǎn)
黄发垂髫
(táo)
2.
下列文言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
左手倚一衡木
B.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C.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D.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贤与能(品德高尚的人)
B.石青糁之(用石青)
C.无案牍之劳形(劳累)
D.陶后鲜有闻(少)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3分)
A.
大道之行也
B.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C.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
无丝竹之乱耳
5.默写填空。(5分)
(1)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陋室铭》)
(2)《春望》中最能表现杜甫在战争时期急切盼望家中亲人消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被争名逐利、权钱交易、互相吹捧以至于尔虞我诈的污浊风气渐渐侵蚀了人际关系的社会,能洁身自好,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灵魂,尤其显得可贵。(用《爱莲说》中的语句填写)
6.读故事,对对联。(2分)
从前,有一个秀才外出踏青赏景,偶见一片泥路上有鸡犬足迹,不禁吟出一上联:“鸡随犬行,遍地梅花竹叶”,此时,路旁一个赶着羊牛的牧童脱口续了下联:“
,连路松子核桃。”秀才听了,不禁啧啧称赞。(在横线上填写四个字)
7.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3分)
皇城相府作为明清时期的礼制性建筑,每一座院落、每一处建筑都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站在长1700余米、高12米的城墙上俯看,相府全貌尽收眼底。_____________,使之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
①有大型院落16座,房屋640余间
②其建筑的古朴粗犷,浑厚坚固,给人以奇特的神秘之感
③只见内城与外城紧密相连,浑然一体,为全封闭双城堡建筑群
④再加之典雅别致的砖雕、木雕、石雕艺术装饰和大量卓尔不群的皇家御赐牌匾、物件
⑤形成了集古代民居、官宅、祠庙、书院、防御工事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独特建筑风格
8.八年级(1)班准备组织一次“我来查资料”的语文实践活动,现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三项任务。(6分)
(1)任务一、如果让你调查一下八年级(2)班同学的课外读书情况,你该怎样做?请介绍一种方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任务二、在这次活动中,你所在的小组负责搜集有关中秋节的资料,你准备通过哪些途径去查阅?请列举出两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任务三、本次活动同学们搜集了许多有关中秋节的资料,现请你将这些资料整理成册,请说出整理的方法并给这本小册子拟一个名称。(2分)
①
整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书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理解(42分)
(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5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泰山”在诗人眼中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3分)
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话蕴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甲】【乙】文段,回答问题。(15分)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桃花源记》)
【乙】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①,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②,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上。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鲜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又北曲行纡余③,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④,可列坐而庥⑤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节选自柳宗元《石渠记》)
【注释】①幽幽然:水细流的样子。②倍尺:二尺。③纡余:曲折延伸的样子。
④箭:小竹。
⑤庥(xiū):庇荫,保护。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2)便要还家
(
)
(3)其长可十许步
(
)
(4)然卒入于渴(
)
1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见渔人,乃大惊
②乃不知有汉
B.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②捕鱼为业
C.①具答之
②渠之广或咫尺
D.①其鸣乍大乍细
②其长可十许步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甲】【乙】文段都是“记”的文体,都描写了美丽的景色,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不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课外短文,回答问题。(11分)
核雕传承舟山村
吴采莲
许多人读过明代散文家魏学洢的《核舟记》,对苏州“奇巧人”王叔远所雕“苏轼泛游赤壁”核舟感到惊奇,更希望亲睹大师作品,看看如何在径寸小核上,雕刻出苏东坡、佛印、鲁直、舟子等鲜活人物。
也许王叔远想不到,400年后,在苏州市吴中区香山街道的舟山村,从事雕刻核舟的大师不在少数。在须培金、李晓青的工作室里,笔者见到了这种精巧细致的核舟,核舟中不仅雕出船舱、人物,还有船两面共8扇窗户,这些极细小的窗户还能开合。
舟山,这个中国近代核雕产业的发源地,现有核雕从业人员3000多人,拥有300多个核雕工作室,已形成了从橄榄核收购,到核加工、雕刻、销售,包括雕刻工具制作等完整产业链,是舟山村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老、中、青三代核雕艺人共同支撑舟山核雕产业。其中,宋水官为核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另有2名省级核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9名高级工艺美术师。4年前,该村核雕产业销售收入突破1亿元,现在每年超过1.5亿元。
舟山核雕形成产业已有100多年,当时舟山人殷根福在上海城隍庙开设永兴斋,出售橄榄核雕罗汉头像,风行一时。受殷根福影响,核雕成为舟山人的一门手艺。这里八成以上的家庭以核雕为职业,还带动了周边几个村庄来从业。现在还专门成立了苏州市吴中区舟山核雕行业协会,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舟山核雕的原材料是广东产的橄榄核,一枚小小的核上可雕刻山水、风景、花鸟、人物、罗汉、菩萨等。雕好的橄榄核可以制作成单件,也可以串成手链、佛珠,寓意吉祥如意。造型精巧、线条流畅、风格细腻、以材取景、以小见大,这是舟山核雕的价值所在。
核雕自古是文人雅士玩赏品味的佳品,表现奇山胜景和古怀高寄的题材更受文人墨客喜爱。核雕在明清时期进入繁盛期,当时精湛而玲珑多姿的核雕艺术品成为人们收藏的热门之一。如今,核雕收藏又进入了红红火火时代,可作为手机挂件的单件,成为年轻一族的钟爱。
据介绍,传统畅销款核雕有“十分欢喜”“和谐富贵”“鲤鱼跳龙门”“喜事连连”“十八罗汉”等。出自名家的长串身价不菲。高级工艺师级别的手串,每串成交价在六七万元,长串成交价在十七八万元。至于大师作品,“一串核雕换一辆宝马”不是天方夜谭,确有真人真事。
近几年来,收藏热使核雕艺人热情焕发,尤其是殷氏老家的舟山村,核雕大师的精品力作不断获得奖项并引起轰动,使曾濒危的核雕技艺不仅获得了新生,更迎来了欣欣向荣的春天。
15.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至于大师作品,“一串核雕换一辆宝马”不是天方夜谭,确有真人真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核雕大师的精品力作不断获得奖项并引起轰动,使曾濒危的核雕技艺不仅获得了新生,更迎来了欣欣向荣的春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4年前,该村核雕产业销售收入突破1亿元,现在每年超过1.5亿元”,作者列举这些数据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舟山的核雕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现在,不少地方的传统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危机,请你就舟山核雕的发展,向有关部门提一条保护和发展传统技艺的建议。(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课外短文,回答问题。(11分)
像蒲公英一样生存
李智红
在我的印象中,蒲公英永远属于那种十分普通的小草。许多地方的田野山坡、路边墙角,都能见到它们的踪迹。
蒲公英的花朵和果实,富有浪漫的诗意。它的花朵呈现出一种纯粹的金黄,花形与菊花一般大小,风韵也不在菊花之下。等到果实完全成熟之后,它便会绽开成一柄柄洁白如雪、轻盈如羽的小伞儿,伞托上坠一颗圆锥形的、饱满而丰润的籽粒。微风一吹,它们便像一朵降落伞似的,飘飘悠悠地随风而去。
我曾对生长在不同环境中的蒲公英作过仔细观察。我发现那些长在丰腴土地上的蒲公英,虽得以放任地滋长,自由地繁衍,快意地沐浴着酣畅的春风和雨露,但竟然全长得一副没精打采的模样。它们要么猥琐而呆板,要么苍老而枯黄,不能给人以更多值得咀嚼和品味的东西。也曾见识过被园艺师栽培驯化的蒲公英,开紫色的花,枝叶和花朵都远比野生的肥硕壮实,但又觉得在那绚丽雍容的表象背后,总透着一股掩饰不住的俗气和肤浅,空有华表而缺乏内在的质感。
我先前工作的单位小院,也是随处可见蒲公英的生长,而且越是路边墙角,越是石阶缝隙,生长得就越加旺盛。即使是那些已经浇灌了厚厚的混泥土面的院坝和走道之间,只要有哪怕是一丝丝龟裂的缝隙,它们都能扎根繁衍。单位曾组织我们将院里的蒲公英一次次当作杂草垃圾铲除,但只要雨水一浇,过不了几天,它们又会滋长出鲜活的嫩芽。纵然把它们连根拔了,到第二年的春天,和风一吹,雨露一润,它们又重新萌发出新枝嫩叶,而且比上一年长得更茁壮,更旺盛。
那些生长在路道和台阶之间的蒲公英,为了避免行人的践踏和伤害,全都卧石而生,伏地而长。为了生存,它们刚一破土,就懂得向大地匍匐,懂得以一种隐忍和有度的伸屈来保护自己。这些生存在极其艰辛困苦甚至几近绝境的不毛之地的蒲公英,首要的课题就是想方设法地存活下来,然后长叶开花,繁衍后代。
在万物芸芸的自然界,蒲公英永远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配角地位。它没有牡丹“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的美艳,没有桃花“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的喧闹,也没有海棠“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的得宠。但它总是默默而又尽情地开出黄色的小花,结出褐色的瘦果,为自己、为后代绵延生命的血脉。
每当看到这些卑微的蒲公英,我都为它们的生命内涵而产生一种莫名的感动。同时,我又惊异于同一类型的生命,处在不同的生存境遇中,它们所呈现的生命状态竟有如此的区别和差异。草木无性亦有性,世人有知亦无知。蒲公英在自己阴翳的心坎上引进阳光,在灰白的生命里添上亮色,而人却制造出桎梏,把自己牢牢地禁锢在狭小的世界里。面对充满诱惑又浮躁的社会现实,倘若我们在羡慕那花天酒地、一掷千金的富贵生活,沉湎于碌碌无为、得过且过的平庸日子,哀叹社会不公、自己又怀才不遇时,想想那蒲公英,它会是一帖清热降火的良药,使我们领悟到生命的本质,将心态变得平和一些,心灵变得洁净一点。
19.“卑微的蒲公英”具有哪些“生命内涵”?请分点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列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①等到果实完全成熟之后,它便会绽开成一柄柄洁白如雪、轻盈如羽的小伞儿,伞托上坠一颗圆锥形的、饱满而丰润的籽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蒲公英在自己阴翳的心坎上引进阳光,在灰白的生命里添上亮色,而人却制造出桎梏,把自己牢牢地禁锢在狭小的世界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3段写“长在丰腴土地上的蒲公英”和“被园艺师栽培驯化的蒲公英”,其作用是什么?(2分)
22.请简要指出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意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与表达(5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处都匿藏一个独特的风景。有一些风景,让人难以忘怀,值得我们去收藏;有一些风景,让人很不舒服,我们应将它们丢进垃圾桶。
请以“______的风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1.C(A.屋舍俨然yǎn
B.矫首
D.黄发垂髫
tiáo)
2.
D(A.
“衡”通“横”,横着的
B.
“矜”通“鳏”
C.“与”通“举”)
3.C(使……劳累)
4.
C(A.
古义:政治上的最高理想;今义:大路。
B.
古义:对……说话;今义:指在举行会议或某种仪式时请具有一定身份的人讲话。
D.
古义:指管弦乐;今义:指丝绸和竹子。)
5.(1)苔痕上阶绿(2)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3)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6.示例:羊跟牛走
7.③①⑤②④
8.(1)示例:设计一张课外读书情况的调查表,分发给八年级(2)班同学填写,将调查表收起来后,整理归纳并得出结论。(2)示例:上网,用关键词百度,去图书馆查阅,去民间采访习俗。 (3)①将所搜集的资料按照不同的内容分门别类,作为书的子目。如可将中秋节的资料分为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的诗词、中秋节的历史小故事、中秋节的习俗等不同的类别。②示例:漫话中秋,中秋大观园。
二、(一)9.神、秀、高
10.示例: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高峰,才能俯视全景,鸟瞰一切。
(二)11.(1)类(2)“要”通“邀”,邀请(3)左右(4)最终
12.D(都是代词)
13.(1)领着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2)看它虽然很宁静,但听起来却很辽远。
14.【甲】文段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乙】文段表达了作者对永州山水的喜爱与赞美。
【参考译文】从渴潭往西南走不到百步,就看见一个石渠,在渠上有一座便桥。有一眼泉水幽静地流淌,它流淌时的声音时大时小。渠的宽度有时不足一尺,有时则有二尺宽,长度约有十步。它的水流遇到一块大的石头,就漫过石头。跳过大石头再往前走,就发现一个石泓,菖蒲覆盖着它,碧绿的苔藓环绕着石泓。渠水又转弯往西流,在岩石边流入石隙里,最后像瀑布一样流入北边的小潭中。小潭方圆还不足一百尺,潭水清澈,且较深,有许多快速游动的鱼。渠水又往北迂回绕行一些,看上去好像没有穷尽,就这样最终流入渴潭。潭的一边全是奇异的石头、怪异的树木、奇异的花草、美丽的箭头草,人可以并列坐在那里休息。风吹动着山顶,像美丽动听的音乐,在山崖和山谷间回荡。看它虽然很宁静,但听起来却很辽远。
(三)15.(1)指浮夸离奇的言论。(2)指核雕发展的繁盛时期。
16.作者以这些数据,形成对照,来表现舟山村核雕产业蓬勃发展的状况。
17.造型精巧,线条流畅,风格细腻,以材取景,以小见大。
18.示例:建立地方传统技艺协会,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追求质量,与时俱进,参加国际性的大赛,引起轰动效应。
(四)19.蒲公英不择地势,历经磨难仍旺盛生长,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蒲公英为避开践踏和伤害,卧石而生,伏地而长,表现出隐忍和有度伸屈的生存智慧;通过与牡丹、桃花、海棠的美艳得宠的对比,表现出蒲公英朴实无华、甘于寂寞的品质。
20.①通过“洁白如雪”“轻盈如羽”“小伞儿”等比喻,从颜色、形态、形状等方面描写蒲公英果实的特征,表现其诗意般的可爱。
②将蒲公英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人的自我束缚、胸襟狭窄的心态作对比,引发读者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
21.⑴与后面写的卑微的蒲公英形成对比,衬托出生在墙角、缝隙中的蒲公英的生命内涵;⑵用以说明同一类型的生命,处于不同的生存境遇,会有不同的生命状态。
22.做人要像蒲公英一样,面对充满诱惑的浮躁社会,平和而又积极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体现生命的意义。
三、2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