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探秘机器人系统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为《中学信息技术(七年级下)》第一单元“初探智能机器人”中的第2
课《探秘机器人系统》。本课是通过机器人与人对比,介绍机器人的几个组成部分、机器人的思维方式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通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对机器人原神秘感变成对机器人初步了解,对事物进行举一反三的思考,培养他们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精神。
学情分析
对学生而言听到机器人这样的词汇比较新鲜,兴趣也比较浓厚,在浓厚兴趣中去研究、探索就更加有意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对机器人有着这样的概念:机器人就是长得像人、可以自己运动的机器。学生这样认为,老师们也会这样认为。学生平时了解机器人有着不同的途径:电视里看到的,科幻书中看到的等等。让学生利用本身所掌握的网络搜索技巧从网络中获取相关知识,了解掌握有关机器人的基础知识,对机器人的结构与思维方式有一定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机器人的组成,了解机器人的思维方式。
情感目标: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讨论、及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机器人的组成
教学难点:机器人的思维方式——编程思路
教学工具
1、电脑室
2、投影仪
3、诺宝教学机器人一套
4、诺宝RC编程软件
教学方法
1、复习导入
2、讲授
3、课堂讨论
4、演示
5、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堂内容——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3分钟)
通过人与机器人的对比,引入本堂课的内容——机器人的组成。
活动二
机器人的组成——感知系统、微电脑、机械本体。(3分钟)
感知系统——传咸器(实物展示)(8分钟)
分组讨论1:以上三种传感器对应该人身那些部分。(3分钟)
分组回答讨论结果,并点评各小组答案。(5分钟)
机器人的大脑——微电脑(3分钟,实物介绍)
机器人的身体——机械部分(3分钟)
分组讨论2:
支架、电机、风扇这三种设备对应人体那些部分?(3分钟)
分组回答讨论结果,并点评各小组答案。(5分钟)
活动三
机器人的智慧来源——程序
人的智慧来源大脑,大脑中的智慧是通过各种学习得来。
机器人智慧来源微电脑,微电脑的智慧是通过各种程序与软件
1、机器人的思维方式(12分钟)
课堂作业:完成下面图内容:
2、RC编程软件介绍(演示2分钟)
学生打开RC软件,了解RC软件内各模块内容。(学生操作8分钟)
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