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单元检测题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畸形(qí)
解剖(pōu)
精髓(suǐ)
哑然失笑(yǎ)
B.深谙(ān)
累赘(léi)
箴言(zhēn)
半身不遂(suí)
C.杀戮(lù)
瞥见(piē)
吮吸(yǔn)
皮开肉绽(zhàn)
D.蠕动(rú)
诘责(jí)
惬意(qiè)
海市蜃楼(shè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驿站
流离失所
煞有介事
杳无音信
B.华裔
开天僻地
锲而不舍
成群结队
C.驾驭
超群出众
心旷神怡
抑扬顿锉
D.侏孺
油光可鉴
百无聊赖
转瞬即逝
3.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小伙子越说越起劲,见我听得入神,越发兴致盎然起来,还讲起了他自己的故事。
B.有的同学除了学习,对任何事、任何人都漠不关心,认为自己成绩好就可以高人一头。
C.自古以来,大凡有建树的人,几乎都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把书当粮食,当珍宝。
D.画家李公麟不只是马画得十分出色,人物也画得十分精彩,对人物的观察细致入微,画出来的人物画绘声绘色,让人拍手叫绝。
4.下面一段话中有三个句子,其中一个句子有语病。请你指出,并修改。(3分)
①自古以来,钓鱼岛、南海诸岛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②从2000多年前的东汉时代起,中国人最早开发经营、发现、命名南海岛屿和海域。③从宋代起,中国政府对南海岛屿和海域进行了持续不断的行政管辖,而南海周边其他国家并没有做到。
有语病的句子是_____(只填序号),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驮着夕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那娇红中又透出一点蓝,显得十分凝重,正配得上空气中摸得着的寒意。
②西山在朦胧中涂抹了一层娇红,轮廓渐渐清楚起来。
③在它们的翅膀底下,晚霞已到最艳丽的时刻。
A.③①②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①②③
6.某校九年级(1)班准备开展阅读《朝花夕拾》系列活动。现邀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各题。(8分)
(1)赵垒同学负责策划“游园竞猜”活动的题目设计。他已设计了两题,请你帮他写出答案。(4分)
①鲁迅先生说起他的儿时生活时,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朝花夕拾》中涉及这方面内容的文章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②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文中详细叙述了这段经历。
(2)张佳佳同学发了一则名为“阅读《朝花夕拾》大家谈”的主题帖子,下面是同学们的发言。请你设计一个有意义的网名,并跟贴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4分)
贴子主题:阅读《朝花夕拾》大家谈
观花者:读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我似乎走进了鲁迅的童年世界,与他一起经历,一起分享。在“百草园”中寻找自由,在“三味书屋”里寻找欢乐,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聚,在长妈妈的膝下听美女蛇的故事。
小荷尖:《朝花夕拾》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父亲的病》,由于太爱父亲,本想为父亲减少点痛苦,可由于庸医误人而导致了大错,这可让鲁迅一辈子都后悔——字里行间都流淌着作者痛苦与懊悔的泪水。可见,只有触发动情点,文章才会打动读者。
我的网名:____________;
我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理解(47分)
(一)阅读古诗,完成后面各题。(5分)
行路难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7.“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析诗中最后两句中的“破”“挂”二字妙在何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享受生活》选段,完成文后各题。(7分)
虽然生命中有很多缺陷,但我可以有如此多的方式触摸到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世界是美好的,甚至黑暗和沉寂也是如此。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都要不断努力,都要学会满足。
有时候,当我孤独地坐着等待生命大门关闭时,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就会像冷雾一样笼罩着我。远处有光明、音乐和友谊,但我进不去,命运之神无情地挡住了大门。我真想义正词严地提出抗议,因为我的心仍然充满了热情。但是那些酸楚而无益的话语流溢在唇边,欲言又止,犹如泪水往肚里流,沉默浸透了我的灵魂。然后,希望之神微笑着走来对我轻轻耳语说:“忘我就是快乐。”因而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做我的太阳,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做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做我的快乐。
9.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我真想义正词严地提出抗议”中“我”要“抗议”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我”是如何寻找快乐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12分)
带着墨香的老师们
司葆华
①我在村小戴帽初中读书时,办公室里总是墨香四溢。那个时候,老师们除了在课堂上认真讲授,就是在办公室埋头查阅资料,四处找习题刻印。上课时粉笔在黑板上吱吱嘎嘎地欢叫,下了课铁笔在钢板上刺刺啦啦地脆响。印制一份习题所需的工序之繁,也许会让如今习惯了电脑打印的人们感到不可思议。劳心费神地刻好一张蜡纸,然后分外细心地调制油墨,裁切纸张。一边手不停地印刷,一边还要兼顾随时可能出现的纸皱墨渍,但凡技术差一点就常常左支右绌,弄得油墨满手,汗水一头,情形好不狼狈。
②我们管油印的资料叫讲义,我们把它们看得比课本都重要。当时书包里除了有限的几本教材,贫瘠得如皮包骨头,若是装上一叠讲义,便叫我们陡然财大气粗,神气无比,每每陶醉在和新书一样好闻的墨香里。那时根本没有如今这么海量的课外学习资料,老师们用来参考的材料也同样少得可怜,东寻西找搞到一点便如获至宝。后来学校不知在哪儿弄到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理所当然就成了老师们刻印的题库。他们的课外时间几乎都耗在研究这部砖头似的丛书里,下足了披沙拣金的死功夫。
③记忆最深的是一位语文老师。他刻印讲义最多,除了刻作文范文,还刻名人名言、青春寄语或思想火花什么的。标题都是一丝不苟的宋体,横平竖直,就像用直尺量过一样。正文是排列齐整的行书,和他一手秀逸洒脱的粉笔字不同,讲义上的书写规整而疏朗,有序中见变化,布局疏密有致。有意思的是,他常常兴之所至地画上几笔,几朵迎风摇曳的莲花、两只憨态可掬的小猫、淡淡的远山、成行的大雁……我们像背诵课文一样把讲义上的文字记得滚瓜烂熟,常常能在写作文时调用这些库存知识。
④后来语文老师又换了两位,值得庆幸的是,两位老师的书写功夫都令人刮目。和之前那位老师一样,他们除了认认真真讲授,就是兢兢业业地刻印讲义。两人的字都自成一体,风格截然不同。一位老师的字脱胎于楷书,横竖撇捺经过铁笔钢板,力道十足;另一位的字类似瘦金体,间架布局里透出一种简约和洁净。在字帖一样的讲义上答题,对自己的影响可谓春风化雨。久而久之,自己竟能融合两位老师的书写风格,慢慢写出一手还算养眼的钢笔字。他们喜欢刻印古诗和古文,那些诗文都是课外的,教学上根本不作要求,但正是因为老师郑重地刻在讲义上,我们才郑重地记在了心里。想想,这两位老师真是眼光超前,远在素质教育提出之前,就这样牢固我们的人文根基,实在有先见之明。
⑤油印机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那时的老师们以笔作犁,以钢板为地,辛勤耕耘,实在难能可贵。他们那不一般的书写功夫,在当今更是稀缺,想起来不禁肃然起敬。
(有删改)
1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当时书包里除了有限的几本教材,贫瘠得如皮包骨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他们的课外时间几乎都耗在研究这部砖头似的丛书里,下足了披沙拣金的死功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作者在文中重点回忆了语文老师刻印讲义的情景。这些刻印的讲义,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③段画线部分从哪几方面描写了老师刻印的讲义?作者如此详细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他们那不一般的书写功夫,在当今更是稀缺……”你赞同这一说法吗?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10分)
守望幸福
吴 超
①幸福是多数人渴求的一种生活状态。人生苦短,烦心事又未免太多,沉湎其中不能自拔,久而久之,就会感叹上帝不公,自己的世界是多么的不幸,云云。
②其实不然。史铁生21岁双腿瘫痪,终生未能再次行走。他悲伤么?当然。幸而,他选择了乐观。他创作的《我与地坛》,我们在感动之余,也深深体会到作家对生活的热爱。反之,乘客为了争抢地铁座位大打出手而受伤,学生因为某次考试成绩不理想选择轻生,类似的报道,近些年也屡屡在报刊出现。我们不禁会问:为什么有些人遇到坎坷,仍可以感觉幸福;而另一些人仅仅是面对一些琐事,就感觉生活在不幸当中?我们该如何守望自己的幸福?
③幸福是一种感觉,你感觉幸福,那便是幸福了。幸福感的产生,往大处说可以是免受战乱之苦,往小处说可以是家人简单的一句“平安”。
④幸福并不总与财富相关。无论贫穷富裕,我们都可以让自己生活在幸福当中。
⑤幸福种类有很多。他人善意的一点微笑,会使我们觉得幸福;遇到天灾人祸时,亲人间的相濡以沫,会使我们觉得幸福;
。关于幸福,再举两例,一是某日同学告知被重点中学录取的喜讯,他说见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刻,泪水不经意就流了出来。这样的幸福,或许是不可言状的吧。而在夜晚点盏台灯,静静品读沈从文、张中行等大师的散文,对我自己而言,是一种美的享受,也不失为另外一种幸福。
⑥守望幸福,需要拥有乐观的心态。遇到悲伤,相信自己能够迈过去;遇到误解,能给别人多一些宽容。
⑦守望幸福,需要拥有博大的胸怀。大爱会让你对这个世界充满友善,也会让你得到更多的友善。
⑧守望幸福,需要拥有淡泊的性情。倘若斤斤计较,就会徒添许多烦恼;倘若生活在抱怨中,就会真的使自己活在一个痛苦的世界里。
(有改动)
16.作者是如何引出自己的观点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本文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仿照第⑤段画线句,在空白处续写出另一种幸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作者看来,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守望幸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13分)
【甲】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
公孙仪①相②鲁而嗜鱼,一国尽③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④曰:“夫子⑤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⑥受鱼,必有下人之色⑦,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⑧,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长给⑨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⑩人不如自恃也。
(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②相:做相国。③尽:都。④谏:规劝。⑤夫子:这里是对老师的尊称。⑥即:如果。⑦下人之色:对人逢迎的脸色。⑧枉于法:不按法律办事。枉:使歪曲。⑨给:供给。⑩恃:依靠。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蹴尔而与之( )
(2)公孙仪不受( )
(3)乡为身死而不受( )
(4)夫唯嗜鱼( )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甲】文中“行道之人弗受”与【乙】文中公孙仪“嗜鱼而不受”的原因有何不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读了【甲】【乙】两个文段,请你从做人的角度谈谈所受到的启迪。(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50分)
24.在人生的旅途中,总会有亲情,或友情,或理想,或知识,或叮嘱……或陪伴,或激励,或鞭策我们勇往前行。
请以“______陪伴我前行”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B(A.畸—jī;C.吮—shǔn;D.诘—jié)
2.A(B.开天辟地;C.抑扬顿挫;D.侏儒)
3.D(“绘声绘色”指叙述、描写极其逼真,与“画出来的人物画”搭配不当;应改用“惟妙惟肖”)
4.②
把“开发经营、发现、命名”改为“发现、命名、开发经营”
5.B
6.(1)①无常
五猖会
②他感到中国人的精神比肉体更加萎靡,需要拯救国民的精神
藤野先生(2)示例:书香飘
鲁迅先生的话语虽然平淡朴实,炽热的情感却展露无遗。他希望与大自然真正拥抱在一起,憧憬在山水间流连,向往与小虫子们打成一片的日子。《朝花夕拾》里流露出的天真烂漫,深深地感染着我们。
7.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意思对即可)
8.“破”“挂”富有动感和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乐观、自信和对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意思对即可)
9.“我”在孤独中学会了忘我,在忘我中寻找到了快乐。
10.抗议上帝对“我”命运的不公——生命中有很多缺陷。
11.“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做我的太阳,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做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做我的快乐。”
12.(1)指书包里的书很少。(2)从书中选取有价值的内容。
13.把讲义上的文字记得滚瓜烂熟,常常能在写作文时调用这些库存知识;“我”融合两位老师的书写风格,慢慢写出一手还算养眼的钢笔字。
14.标题、正文、插图点缀。表现了老师刻印讲义的功夫之深,工作的兢兢业业。
15.示例:赞同。现在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素质教育,忽视写字教学,一些教师过分依靠多媒体和电脑打印,书写功夫严重退化。
16.先列举一些人厌世的哀叹声,然后引出自己的观点。
17.举例论证,对比论证。论证了“幸福来自于自己的感觉”这个观点。
18.示例:梦寐以求的理想终于实现了,会使我们觉得幸福。
19.需要拥有乐观的心态,需要拥有博大的胸怀,需要拥有淡泊的性情。
20.(1)践踏
(2)接受
(3)同“向”,从前
(4)喜欢
21.(1)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样,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2)这说明依赖别人不如依赖自己啊。
22.“行道之人”不受是为了“义”和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公孙仪不受“鱼”,是保证自己能按法律办事,也为了“不免于相”。
23.示例:做人要有志气,不能为了小利而失去道义,失去尊严;做人应该自强自立,不能失去自己的独立性。
24.略。
【参考译文】
公孙仪在鲁国做相国,很爱吃鱼,全国的人都争着买鱼送给他。公孙仪不接受。他的弟子劝他说:“老师很爱吃鱼却不接受别人送的鱼,为什么呢?”他回答说:“正因为我很爱吃鱼,所以不接受。如果接受了别人的鱼,必然要有对人逢迎的脸色,有了对人逢迎的脸色,就不能按法律办事,不按法律办事,就会被罢免相国。虽然我很爱吃鱼,别人一定不能长期供给我鱼,那时我又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如果不接受别人送的鱼,就不会被罢免相国,虽然很爱吃鱼,我也能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这说明依赖别人不如依赖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