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中招理化生实验化学操作练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年河南中招理化生实验化学操作练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03-24 09:54: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7年度化学操作试题
一、A类实验操作练习题
1.化学变化的现象
实验用品:大理石(或石灰石,广口瓶)、稀盐酸(1:3,细口瓶)、氢氧化钠溶液(1%,
细口瓶,
橡胶塞)、硫酸铜溶液(5%,
滴瓶)、试管(2支)、试管架、试管夹、酒精灯、药匙、镊子、吸水纸、纸片、火柴、试管刷、废液缸(带过滤网)、污物杯、抹布。
实验要求:
(1)掌握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2)掌握使用酒精灯给试管中液体加热的方法。
(3)会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
2.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检验
实验用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广口瓶)、稀盐酸(1:3,细口瓶)、烧杯(盛水)、饱和石灰水(细口瓶,橡胶塞)、集气瓶(125
mL、配毛玻璃片)、试管(20
mm×200
mm)、试管架、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带90°弯管、橡皮管和玻璃管都已连接好)、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镊子、药匙、火柴、木条、试管刷、纸片、废液缸(带过滤网)、污物杯、抹布。
实验要求:
(1)会用铁架台上的铁夹固定盛有液体的试管。
(2)会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3)根据所学原理,正确选用二氧化碳的收集和检验方法。
3.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用品:蒸馏水(细口瓶)、氯化钠(广口瓶
)、托盘天平(已调平)、镊子、烧杯(100
mL,2个,分别用于溶解和回收氯化钠)、量筒(50
mL)、药匙、玻璃棒、胶头滴管(放在无水的烧杯中)、试管刷、贴有“2%
氯化钠溶液”标签的试剂瓶、纸片、称量纸(大小质量相同)、污物杯、抹布。
实验要求:
(1)能进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学会使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固体物质,会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3)会进行固体溶解于水的操作。
4.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实验用品:粗盐(广口瓶)、水(细口瓶)、铁架台(带铁圈,安装调试好高度)、漏斗、胶头滴管(放在盛水的烧杯中)、滤纸、玻璃棒、烧杯(50
mL、带刻度,
2个)、蒸发皿、坩埚钳、石棉网、酒精灯、药匙、纸片、火柴、试管刷、废液缸、污物杯、抹布。
实验要求:
(1)会进行溶解、过滤和蒸发的基本操作。
(2)了解并实践用过滤法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5.探究酸、碱的某些化学性质
实验用品:氧化铜(广口瓶)、稀硫酸(1:4,细口瓶)、氢氧化钠溶液(1%,
细口瓶,橡胶塞)、硫酸铜溶液(5%,
滴瓶)、紫色石蕊溶液(滴瓶)、试管(3支)、试管架、酒精灯、试管夹、药匙、纸槽、纸片、吸水纸、火柴、试管刷、废液缸、污物杯、抹布。
实验要求:
(1)掌握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2)掌握使用酒精灯给试管中液体加热的方法。
(3)通过实验加强对酸、碱某些化学性质的理解。
6.探究碳酸钠的某些性质
实验用品:碳酸钠粉末(广口瓶)、饱和碳酸钠溶液(细口瓶,橡胶塞)、澄清石灰水(细口瓶,橡胶塞)
、稀盐酸(1:3,滴瓶)、酚酞溶液(滴瓶)、蒸馏水(细口瓶)、试管(3支)、试管架、胶头滴管(放在盛水的烧杯中)、药匙、纸槽、纸片、试管刷、废液缸、污物杯、抹布。
实验要求:
(1)掌握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2)会正确使用公用胶头滴管。
(3)通过实验加深对碳酸钠性质的认识。
(4)会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
7.探究金属的某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实验用品:稀盐酸(1:3,细口瓶)、硫酸铜溶液(5%,
细口瓶)、铁丝(长约30
cm)、铜丝(长约30
cm,或铜片)、试管(2支)、试管架、酒精灯、火柴、坩埚钳、砂纸、吸水纸、试管刷、废液缸、污物杯、抹布。
注:铁丝最好用12号,铜丝直径在1
mm左右,均可反复使用。
实验要求:
(1)会观察金属的颜色。
(2)通过实验加深对金属某些化学性质的认识。
8.自制指示剂及其遇酸、碱溶液变色情况
实验用品:紫甘蓝(俗称紫包菜,盛放在烧杯中)、酒精(细口瓶)、稀盐酸(1:3,细口瓶)、氢氧化钠溶液(1%,细口瓶,橡胶塞)、研钵(60
mm)、烧杯(50
mL)、试管(2支)、玻璃棒、胶头滴管(放在盛水的烧杯中)、试管架、镊子、试管刷、废液缸(带过滤网)、污物杯、抹布。
实验要求:
(1)掌握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2)了解自制的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二、B类实验操作练习题
1.量筒的使用
实验用品:水(细口瓶)、量筒(10
mL)、胶头滴管(放在无水的烧杯中)、废液缸、抹布。
实验要求:学会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2.给试管内液体加热
实验用品:水(细口瓶)、试管、试管夹、试管架、酒精灯、火柴、吸水纸、废液缸、污物杯、抹布。
实验要求:
(1)掌握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2)掌握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
3.验证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实验用品:饱和石灰水(细口瓶,橡胶塞)、蜡烛(2
cm-3
cm)、酒精灯、火柴、燃烧匙、集气瓶(150
mL、配毛玻璃片)
注:蜡烛固定在燃烧匙内。
实验要求:
(1)掌握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2)掌握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3)会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
4.鉴别硬水和软水
实验用品:硬水(细口瓶)、软水(细口瓶)、肥皂水(滴瓶)、试管(1支)、废液缸、抹布。
注:分别在待测液瓶上贴标签:A、B。
实验要求:
(1)掌握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2)会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
5.仪器的连接及装置气密性检查
实验用品:试管(20
mm×200
mm)、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试管架、烧杯(盛水)、试管夹、酒精灯、火柴、污物杯、抹布。
实验要求:
(1)会连接试管和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
(2)掌握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6.组装加热固体的实验装置
实验用品:铁架台(带铁夹)、试管(20
mm×200
mm)、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试管架、酒精灯、抹布。
实验要求:
(1)熟练使用铁架台上的铁夹固定试管。
(2)会组装加热固体的实验装置。
7.制作过滤器
实验用品:漏斗、滤纸、胶头滴管(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玻璃棒、污物杯、抹布。
实验要求:
(1)会折叠、打开滤纸并正确将滤纸放入漏斗中。
(2)会使用胶头滴管吸水润湿滤纸,使之紧贴在漏斗内壁上。
8.实验探究铁、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实验用品:硫酸铜溶液(5%,细口瓶)、铁丝(长约30
cm)、试管(1支)、试管架、砂纸、纸片、试管刷、废液缸、污物杯、抹布。
注:铁丝最好用12号铁丝,可反复使用。
实验要求:
(1)会用实验的方法证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会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
9.中和反应
实验用品:氢氧化钠溶液(1%,
细口瓶,橡胶塞)、稀盐酸(1:3,滴瓶)、酚酞溶液(滴瓶)、试管(1支)、试管架、试管刷、废液缸、抹布。
实验要求:
(1)掌握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2)会根据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判断酸和碱是否发生反应。
(3)加深对中和反应实质的理解。
10.检验未知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用品:酸碱性待测液(常见的酸性或碱性溶液,细口瓶)、石蕊溶液(滴瓶)、酚酞溶液(滴瓶)、试管(1支)、试管架、试管刷、废液缸、抹布。
实验要求:
(1)掌握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2)会检验未知溶液的酸碱性,会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
11.测定未知溶液的酸碱度
实验用品:酸碱度待测液(常见的酸性或碱性溶液,细口瓶)、pH试纸、标准比色卡、玻璃片、玻璃棒、试管(1支)、试管架、吸水纸、废液缸、污物杯、试管刷、抹布。
实验要求:
(1)掌握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2)会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12.
探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实验用品:氢氧化钠溶液样品(细口瓶,橡胶塞)、稀盐酸(1:3,滴瓶)、试管(1支)、试管架、试管刷、废液缸、抹布。
实验要求:
(1)掌握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2)会观察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
13.
实验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用品:饱和碳酸钠溶液(细口瓶,不写名称,橡胶塞)、氢氧化钠溶液(1%,细口瓶,不写名称,橡胶塞)、稀盐酸(1:3,滴瓶)、酚酞溶液(滴瓶)、试管(1支)、试管架、试管刷、废液缸、抹布。
注:分别在待测液瓶上贴标签A、B。
实验要求:
(1)掌握液体药品取用的方法。
(2)会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
14.蒸发饱和氯化钠溶液
实验用品:饱和氯化钠溶液(滴瓶)、铁架台(附铁圈)、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火柴、坩埚钳、石棉网、废液缸、污物杯、抹布。
实验要求:
(1)掌握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
(2)会使用蒸发皿蒸发溶剂。
15.检验氢氧化钙溶液是否完全变质
实验用品:氢氧化钙溶液样品(细口瓶,橡胶塞)、酚酞溶液(滴瓶)、试管(1支)、废液缸、抹布。
实验要求:
(1)掌握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2)会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
16.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的反应
实验用品:饱和碳酸钠溶液(细口瓶,橡胶塞)、饱和氯化钙溶液(细口瓶)、试管(1支)、胶头滴管(放在盛水的烧杯中)、试管架、试管刷、废液缸、抹布。
实验要求:
(1)掌握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会正确使用公用胶头滴管。
(2)会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
(3)加深对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理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