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共8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共8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03-23 17:19:12

文档简介

读数、写数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36-37页例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几个十就在计数器的十位上用几颗珠子表示,几个一就在计数器的个位上用几颗珠子表示。2.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3.能说出个位、十位和百位的名称和顺序。
过程与方法:
经历读、写100以内数的过程,加深对数位意义的理解,体验自主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陶冶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操。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数位的意义。
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探究法学法:动手操作与合作探究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个性修改
导入部分
(出示计时器)同学们,你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上个学期我们借助计数器学会了读、写11-20的数,今天咱们继续借助计数器来学习读、写100以内的数。(出示课题)。

究新知
1.利用计数器探究教师:拿出你们课前做的计数器,想一想,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根据回答,师生在各自的计数器上标出个位和十位)计数器个位上的一颗珠子表示多少?十位上的一颗珠子表示多少?(学生组内交流,指名回答)教学例3(课件出示纽扣图)教师:这儿有一些纽扣,数一数黄色的纽扣一共有多少粒。(40粒)你能把这些纽扣的粒数用计数器表示出来吗?试试看。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表示的?(学生动手操作并回答)你能对照计数器,写出这个数吗?说说你是如何写的。(十位上有4颗珠子就在十位上写4,个位上没有珠子就在个位上写0占位)请大家一起读出这个数。(读作:四十)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同桌之间合作,数数绿色的纽扣有多少粒。教师:你能用计数器表示这些绿色纽扣的粒数吗?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教师:谁能说说你是怎样表示的?27如何写呢?(十位上写2,个位上写7)请大家齐读一遍这个数。(读作:二十七)教师:红色的纽扣一共有多少粒?数一数,你能用计数器把它表示出来吗?这个数该怎么写,怎么读?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指名学生汇报。教师:两个“3”的意思一样吗?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指名学生汇报。教师强调:两个“3”的意思不一样。在十位上的“3”表示3个十,在个位上的“3”表示3个一。练习(1)同桌合作完成教材第37页“做一做”的第1题。(2)独立完成教材第37页“做一做”第2题,先写出第1个数和第2个数,再读给同桌听一听。提问:中间一个数是76,表示几个十和几个一?6在哪个数位上?表示什么?7呢?我们再看看其余的这几幅图中的计数器所表示的数各是多少。(指名说一说)你们会写40,50和80吗?请同学们先在练习纸上写一写,再读一读。如果个位上的这个“0”不写,行吗?为什么?(指名说一说)教学数位表教师:刚才我们知道了几十就要在十位上拨几颗珠子,你们能在计数器上表示出90吗?(学生操作,在十位上拨9颗珠子)如果再拨1颗珠子,表示几个十呢?10个十怎样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呢?引导:现在有10个十,10个十就是一百。十位上满十了,就向前一位进一,所以要在十位左边添一个新的数位“百位”,在百位上拨一颗珠子就可以表示一百。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添百位,先拨出100,再对照计数器试写100,并轻声读一读。谁能说说你是怎样写的?(写100时,先在百位上写1,十位和个位都是一个也没有,就在十位和个位上写“0”占位)观察计数器,同桌间互相说一说,从右边起,第一、二、三位各是什么数,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接下来,请同学们在计数器图上写出100.回忆一下,刚才我们在写数时,是从哪一位开始的?读数时呢?小结归纳:读数和写数,都是从高位起。
拓展应用
请同学们翻开教材第39页,看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6题,我们来做一个“我来当老师”的游戏。游戏要求是:每两个同学(同桌)一组,先由一个同学代替老师报数,另一个同学则边听边写,写完后在读给“老师”听。
总结回顾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读数”、“写数”,大家都有哪些收获呢?
作业布置
1.课堂练习相关练习2.口算3.闯关100分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读数、写数例3:
写作:40
写作:27
读作:四十
读作:二十七百位十位个位100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
第二位是(十)位,
第三位是(百)位。
读数和写数,都是从高位起。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48页例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结合100以内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2.巩固数的组成的知识,初步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的知识。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感悟到生活处处有数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索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练地口算。
教学难点
理解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算理。
教学方法
教法:演示讲解,练习巩固学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个性修改
导入部分
口答下面各题。1.3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2.5个十和7个一是(
)。3.65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4.2个十和5个一是(
)。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探究新知
1.教学例8(1)课件出示例8情境图,提问:这里一共有多少本写字本?应该怎样列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0+2=□追问:30+2表示几个十与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引导学生说出:表示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就是32.教师补充板书:30+2=
32.从32本中拿走2本。(课件出示)提问:还剩多少本?怎样列式计算?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2-2=30(3)2个一和3个十合起来是多少?怎样列式计算?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30=32.从32本中拿走30本。(课件出示)提问:还剩多少本?怎样列式计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2-30=2.课堂小结(1)完成教材第48页“做一做”第1题先让学生摆小棒,再根据摆的小棒写算式。学生写完后,指定一名学生到黑板上列式计算,然后集体订正。完成教材第48页“做一做”第2题利用卡片,以游戏的形式呈现,看看谁计算得又快又对。教师巡视,适时予以指导,最后集体订正。
拓展应用
1.口算下面各题。(卡片出示)(1)50+6=
30+7=
60+9=
20+8=
6+50=
7+30=
9+60=
8+20=(2)90+8=
20+3=
50+9=
70=6=
98-8=
23-3=
59-9=
76-70=说明:如卡片正面写50+6,背面写6+50,口算时先让一名学生看正面的题目并口算,再让另一名学生说出背面的题目并口算。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十一第4题。
教师把题目抄写在卡片上,先指名学生口算,然后全班学生一齐看卡片算得数,然后把得数填在教材上。
总结回顾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到了有关计算的一些知识,你们认为在计算这类加减法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作业布置
1.口算2.课堂练习相关练习3.闯关100分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30+2=32
32-2=30
2+30=32
32-30=2用数学——能穿几串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46页例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学会解决“能穿几串”类型的问题,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2.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用数学解决“能穿几串”类型的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
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和引导法学法:小组合作法和练习巩固法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个性修改
导入部分
课件出示教材第46页例7.观察图片,你从中知道了什么信息?学生观察汇报。(1)有很多的珠子,题目中告诉我们有58个。(2)要10个穿一串。(3)问题是:能穿几串?(板书:用数学——“能穿几串”)
探究新知
1.先在小组内讨论,看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汇报:圈一圈,每10个圈一起,能穿5串。用数的组成,58里面有5个十和8个一,所以能穿5串。一串是10个,两串是20个,......5串就是50个,还剩下8个。......(有人能够用其他方法解决,教师也要给予肯定)教师追问: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最好?学生自由汇报,教师不要急着做出选择。小组合作,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巡视,适时指导。学生汇报,谈感受。有喜欢用圈的,因为这样看得清楚。有喜欢用数的组成的,因为这样更快。......小结:刚才大家用了这么多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老师觉得大家的方法都有道理,我们在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时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想一想,比一比如果5个串一串,这些珠子能穿几串?大家想一想,比比谁的方法能更快、更准确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指名做的最快的学生来汇报,大家一起验证,让学生感受优化策略。
游戏活动,运用新知
游戏名称:帮老师分饼干。(课件出示教材第46页“做一做”)小组活动,汇报集体订正
反馈练习,巩固新知
1.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2题要求学生圈一圈,并让学生说说老师为什么要求大家用圈一圈的方法来解决。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3题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总结回顾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作业布置
1.口算2.闯关100分相关练习3.课堂练习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用数学——“能穿几串”
方法一:圈一圈
方法二:用数的组成
方法三:一串一串地穿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100以内数的认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的读写、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等。这一学期要学的数的概念不仅仅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的基础,还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的基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相关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数,感知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2.使学生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结合数的认识,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数物体个数的过程,结合具体事物,感知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熟练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感受100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建立数感。掌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使学生掌握比较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能正确运用“>”“<”或“=”。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数学用语描述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使学生掌握用数学解决“能穿几串”类型的问题的方法。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练地口算。难点:1.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
2.理解数位的意义。3.探究和发现100以内数的排列规律。4.探索并总结比较100以内数大大小的方法。5.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相对性,并能用语言正确进行描述。6.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7.理解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算理。
课时安排
共8课时。数数、数的组成........................3课时数的顺序、比较大小....................4课时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1课时
数数、数的组成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33页、第34页例1和第35页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感受100以内数的大小,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2.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个(一)”“十”“百”,并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3.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经历100以内数的数数过程,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尝试探究式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能够熟练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感受100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难点
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方法
教法:知识迁移和类推的方法学法:实物操作与合作探究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一盒围棋子、练习本、糖果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个性修改
导入部分
1.前些天,我们认识了数21世纪教育网国里的一群数娃娃(11-20),小朋友来亲切地、一个一个地给它们打招呼吧!2.那小朋友们认识它们的大哥哥、大姐姐吗?揭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21-100的数。(板书课题)
估数,数实物
1.我们先来认识今天的老大哥!是谁呢?2.100到底有多大。(稍停顿一下)小朋友们桌子上有围棋子,先请小组的1号成员从盒子里数出20颗放在塑料杯子里,感受一下20颗有多少。100颗大概有多少呢?估计一下,请2号成员从盒子里抓出来放在杯子里。小组内其他人再感受一下,多减少补。各组3号成员举起杯子看看,有的组多些,有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组少些,到底哪组小朋友估计得准呢?请4号成员动手数,其他人一起动口数。看他数得对不对,抓得准不准。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手口合一”,并评出估计最准的小组。教师出示100颗围棋子的杯子让学生感觉。再来看,老师这里有几本练习本,每本100页,请每组小朋友传阅,并用手势表示100页纸有多少。3.老师这里有两包糖,每包有50颗,两包有多少颗?学生独立思考,体验50的概念,并以此为参照物,感觉100的概念,并合作数出实物100有多少。展示数量100的实物,初步培养学生对数100的数量概念的认识以及有序地估计思维。课件出示教材第33页情境图。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先估一估,再数一数。
数数和认识计数单位个(一)、
十、

1.提出数小棒的要求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情境图。100根小棒有多少呢?请小朋友从塑料袋里拿出小棒来,小组同学一起在规定的时间内数完小棒。(教师巡视,适时指导学生数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什么有的小组觉得时间不够,有的小组一会儿就数好了呢?你发现了什么?因为小棒扎成一捆,10个一就是十。十个十个的数,10个十是一百。板书: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验证:十个十个地数。(齐数,小组数)3.3个十是几?4个十呢?9个十呢?在数的过程中发现袋子里有一些图片(一张图片表示一捆小棒),能十个十个地数到100吗?(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得出结论:10个十是一百。再数一数3个十、4个十和9个十分别是多少。(齐数,指名数)完成教材第35页第一个“做一做”。(1)学生拿出学具袋中的小棒练习从五十七数到七十二。(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数泡泡。
认识数的组成
1.课件出示教材第35页例2第1幅情境图。图中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是由几个十组成?指名学生数一数,说一说。教师小结:几十是由几个十组成的。你能很快地拿出46根小棒吗?同桌间互相说说怎么拿。课件出示教材第35页例2第2幅情境图。46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学生先独立思考,同桌间互相交流,指名回答。教师小结:几十几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巩固应用完成教材第35页第二个“做一做”。
总结回顾
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
作业布置
1.口算2.闯关100分相关练习3.课堂练习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数数、数的组成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几十是由几个十组成的。
几十几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43页例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整体观察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培养学生的数感。2.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估测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100以内的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比较的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生活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境。




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数学用语描述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相对性,并能用语言正确进行描述。
教学方法
教法:情境教学和引导探究的方法学法:观察比较和探究体验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个性修改
复习旧知
1.按顺序写数。18266970比较大小45○54
36○34
87○79把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35
87
70
62
15
6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例6的情境图。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三种颜色的球中,哪种球最多?哪种球最少?学生汇报:红球最多,有58个;黄球最少,只有10个。那红球跟黄球相比,结果怎样?黄球跟蓝球相比呢?学生自由表达想法,说出红球比黄球要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黄球比蓝球要少。教师随即提问“多多少”“少多少”,学生思考后得出“红球比黄球多得多,黄球比蓝球只少一点”。“多得多”一词用的非常好,“只少一点”我们习惯说“少一些”。谁再说说?(指名几位学生说)谁能反过来说说?同桌间互相说一说。教师小结: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大于号、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号、等于号比较数的大小,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这些数学用语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你们学会了吗?下面考考你们。
巩固练习
1.小娟有37枚邮票,小明的邮票数比小娟多得多,小红的邮票数比小娟少一些。(课件出示)(1)小明可能有几枚邮票?(画“√”)38枚45枚90枚小红可能有几枚邮票?(画“○”)32枚15枚56枚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中交流。请你举出几个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的例子,好吗?
实际应用
1.接下来我们去水果店走一走(出示教材第43页“做一做”)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分小组,每人说一句话,再交流订正。同学们说的真好,小青蛙要来考考我们小朋友,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教材第45页练习九第4题)请你猜猜小豆和小跳可能吃了多少只害虫。今天小朋友们都学会了用一句话来表示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想一想,你能用语言描述我们身边出现的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吗?

结回

今天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作业布置
1.口算2.闯关100分相关练习3.课堂练习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数的顺序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41页例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填写百数表,使学生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2.能根据数位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3.提高学生观察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探究规律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100以内数的排列规律的形成过程,体验探究式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探究发现百数表隐含的排列规律,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以内数的排列顺序。
教学难点
探究和发现100以内数的排列规律。
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探究法学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数字卡片、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个性修改
导入部分
1.教师报数,学生写数。二十五
( http: / / www.21cnjy.com )
十三
五十六
九十九四十八
七十
一百
三十三引入课题
刚才我们已经写了8个数,那么100以内还有哪些数呢?它们之间的顺序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100以内数的顺序及相关知识。(课件出示教材第41页例4的百数表)
问题探究
1.引导学生整体体现观察这张未填满的百数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一想这些数的排列有哪些特点。学生可能发现:第一横排的5个数是双数,而第二横排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5个数是单数;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排中的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相同;从右上到左下这一斜排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数从1开始,逐渐增大到9,而个位上的数则相反,从9开始逐渐减小到1.....让学生填满表中的空格,重温100以内各数的顺序,然后两人一组进行找数活动。采用互问互答的方式找数,师生间也可互问互答,形式可多样。按第(1)题的要求给指定的数涂色。在涂色活动中加深学生对数位意义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探索百数表的排列规律。可让学生4人一组,找出规律后每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
如:每一横排都是10个数,除第一横排外,同一横排中每个数的十位相同;每一竖排也都是10个数,这些数的个位相同,且下面一个数比上面一个数大10;整十数排在最后一排,如:10,20,30......
课间活动
1.课件出示百数表,课件演示下面三种图形在不同位置框出的数,用不同的颜色显示,领着学生读这些数,同时看看有没有上面发现。
A
B
C猜数(1)如果图A中左上角是15,另外三个数是多少?(16,25,26)如果B图中正中间是23,另外四个数是多少?(13,22,24,33)(3)如果图C中正中间是59,另外四个数是多少?(48,50,68,70)
巩固运用
1.完成教材第41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口答。完成教材第44页练习九第2题。学生先独立填数,教师再引导学生通过看直线上的数来解决提出的问题。

结回

通过今天这节课,你们知道了什么?大家能说出数的顺序间有什么关系吗?
作业布置
1.课堂练习相关练习2.闯关100分相关练习3.口算
板书设计
数的顺序
( http: / / www.21cnjy.com )数的大小比较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42页例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2.能正确运用“>”“<”或“=”比较两个数的大小。3.通过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提高学生归纳总结得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比较两个数大小的学习过程,体验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学习,使学生感悟数与数之间内在的联系的逻辑美。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能正确运用“>”“<”或“=”。
教学难点
探索并总结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探究法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归纳总结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个性修改
导入部分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00以内数的顺序,今天这节课,老师要与大家一起来学习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探究新知
1.利用小棒比较42与37的大小。(1)猜数游戏小朋友们,请你们猜一猜老师手里小棒的根数。验证:学生猜对后,再让一名学生把42根小棒每10根扎成1捆摆在讲台上。学生说数,教师写42.把37根小棒事先放在投影仪上,用纸盖好,然后让学生看一眼猜根数。学生猜对(37)后,把3捆又7根小棒移到讲台上,教师写数37.比较42与37的大小。左边42根小棒,右边37根,谁来说说这两个数谁大谁小,用什么符号连接?(用“>”连接)你是怎样想的?根据数的顺序来比,因为42在37的后面,所以42>37.根据数的组成来比较大小。因为42是由4个十和2个一组成,37是由3个十和7个一组成,所以42>37.因为42比40多2根,37比40少3根,所以42>37.利用刚才的方法,比较大小。(手势表示)23○52
49○32
63○45
58○86利用计数器比较大小。(1)教师在计数器上拨23,请学生读数,教师板书。请一名学生上台拨数,要求拨的数比老师拨的要打。(学生在个位上多拨了几颗珠子)教师提问:你为什么这样拨?(个位上的数比老师个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请全班学生拨数,要求拨的数比老师拨的要大,并请每位学生把老师拨的数与自己拨的数写在练习本上,再用“>”“<”比较大小。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并引导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提问:你是怎样比较大小的,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当两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而个位上的数不一样时,怎么办?(十位上的数一样,个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课堂练习:35○39
52○50
73○78让学生完成后观察并发现比较大小的简便方法,教师小结:当两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时,就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用刚才我们发现的方法,请你做一回小老师,如果你认为你的同桌做对了,你就给他画“√”。教师小结:两个两位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2页“做一做”第1,2题(1)学生独立完成(2)指名学生说说是怎样比的。(3)自己评价。(你认为自己做对了,而且写的认真,就给自己画一个“”)2.完成教材第44页练习九第3题。一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用线在教材上连一连。完成教材第45页练习九第5题。
学生在书上完成,集体订正。
拓展练习
前一个星期,我们学校为贫困山区的小朋友捐了许多的书,我们一年级的小朋友也积极参加了。我校一年级6个班的捐书如下:(课件出示)一(1)班54本
一(2)班70本
一(3)班99本一(4)班79本
一(5)班48本
一(6)班62本1.自己选择两个数比较大小,能写出几对就写几对。(写在练习纸上),几时反馈。2.请小朋友们根据捐书本数的多少给一年级的6个班排队。可以从小到大,也可以从大到小。(写在练习纸上)。通过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回顾
小朋友们,今天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你们学得开心吗?(开心)你们开心,我也开心。请小朋友们把今天这节课最开心的事说给你的爸爸、妈妈或邻居的小伙伴听,好吗?
作业布置
1.口算2.课堂练习相关练习3.闯关100分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数的大小比较
例5:42>37
23<25练习课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38-40页练习八第3-8,11-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的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原理。2.能够说出个位、十位、百位的名称,知道数位的排列顺序。3.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并会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过程与方法:在活动和练习中,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读写、数位等,增强学生的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100以内数的组成、读写方法和数位等,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进一步理解10个一是10,10个十是一百的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原理2.能正确读写10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理解数位的意义。
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学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课件、数字卡片、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个性修改
游戏导入
1.在小黑板上贴五间房屋图,屋顶上写着75,36,21,100,另一间空着。2.给几个学生戴上动物头饰,根据数的组成,找各自的家。3.小猫的家个位是1,十位是2,这个数是21,小猫找到了家。小鸭的家是10个十,这个数是100,小鸭找到了家。小狗的家是3个十和6个一,这个数是36,小狗也找到了家。熊猫的家是7个一和5个十。问:熊猫的家在哪儿?学生可能误以为是写着75的那一间,要引导学生分析7个一盒5个十,是57.4.学生在练习纸上连线做完后同桌间互相检查。
基础练习
1.找出数学课本的第23,36,50,79,87,100页。2.先摸摸50页有多厚,再默默100页有多厚,在体验中培养学生的数感。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八第3题和第5题,同桌间互相检查。4.学生完成教材练习八第4题,第6题和第7题,集体订正。5.小黑板出示练习八第8题和第11题,全班练习,教师报数,学生独立写数,全班交流。
巩固练习
同桌间合作完成练习八第12题。通过这个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同时使学生能对所猜的数进行简单的、有条理地推算。
如:知道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合起来是9,利用所学知识思考,符合这个条件的数可能是18,27,36,45等。
总结回顾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
1.口算2.闯关100分相关练习3.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