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课 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华书局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3-24 08:53:24

文档简介

《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史实,知道“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并能说出自己的体会。
(2)了解鉴真东渡的时间、影响及成就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
(3)唐玄奘西游的时间、目的及成就。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史料(文字、图片、)通过阅读、观察、分析、归纳,从中获得有效信息。
(2) 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整理故事,课中阅读教材、分析地图、讨论问题,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掌握重要的史实。21教育网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识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通过对唐代开明政策的了解,树立尊重别人,平等待人,共同进步的意识。21·cn·jy·com
(2) 通过对鉴真六次东渡和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及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的史实学习,培养学生追求真知和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的品质,增强学生对为人类友好交往做出巨大贡献的伟人的崇敬。
【教学重点】
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及“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教学难点】
“文成公主入藏”的史实。
【教学方法】
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图示分析法等。
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探究法等。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文成公主入藏、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资料,并加以整理;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唐朝疆域辽阔,周边生活很多少数民族,唐太宗受各族拥戴,被尊称为“大可汗”。那么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呢?与西藏关系为什么特别友好呢?下面学习唐朝的民族关系。见第2张PPT。
2、讲授新课:
本课共学习三个板块:文成公主入藏
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
第一篇章:文成公主入藏
师:唐朝为什么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非常融洽呢?我们共同解开了谜底。见第6张PPT。
师生互动:(1)唐朝自身的先进和强大是根本原因。(2)开明宽容的民族政策直接原因。
教师发问:1.西藏是我国哪一民族的聚居地?
2.他们的祖先是谁?他们自古以来过着怎样的生活?
学生活动:西藏是我国藏族的聚居地;他们的祖先是吐蕃。他们自古以来过着游牧、农耕生活。见第7张PPT。21*cnjy*com
下面一起学习“文成公主入吐蕃”吧。
课件展示:文成公主入藏有史料记载。 《步辇图》所绘是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现存画作被认为是宋朝摹本。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绢本,设色,纵38.5厘米,横129.6厘米。 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作者是唐朝画家阎立本。见第8张PPT。【来源:21cnj*y.co*m】
课件展示:六试婚使成为佳话。 婚试完毕,唐太宗非常高兴,将唐室远支宗室女文成公主许婚于吐蕃首领松赞干布,成为传颂千年藏汉联姻的佳话。见第9张PPT。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课件展示:文成公主入藏的路途,见第10张PPT。
课件展示:布达拉宫的由来。为迎娶文成公主,松赞干布特别在红山之上修建了共一千间宫殿的三座九层楼宇,取名叫布达拉宫。后曾遭毁坏和重建。1961年,布达拉宫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21cnjy.com
整座宫殿具有藏式风格,高200余米,外观13层,实际只有9层。由于它起建于山腰,大面积的石壁又屹立如削壁,使建筑仿佛与山岗融为一体,气势雄伟。见第11张PPT。
师生互动:文成公主入藏意义: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教师点评学生的讲述。见第12张PPT。【版权所有:21教育】
史料展示:材料一: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给唐朝皇帝的书信
材料二: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唐玄宗时,尺带珠丹上书称:吐蕃与唐“和同为一家” 见第13张PPT。21*cnjy*com
学生活动:唐吐关系融洽。
过渡:国内民族关系融洽,让我们进入中外交流吧。
第二篇章:玄奘西行
课件展示:玄奘。玄奘,名陈袆(huī),是唐太宗时期的著名僧人。他13岁出家,法名玄奘。后人称他三藏法师,是小说《西游记》中“唐僧”这个人物的原型。见第15张PPT。
教师发问:阅读《玄奘西行》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见第16张PPT。
玄奘西游的时间是?
玄奘为什么要西行,前往天竺?
玄奘的重大贡献有哪些?
学生分组回答。见第17张PPT。
第一组: 时间:唐太宗时,贞观初年。
第二组: 目的:学习佛教
第三组: 成就:带回大量佛经,专心翻译佛经,写成《大唐西域记》。
课件展示:玄奘西行的艰辛路途和史料及坚强意志。见第18张PPT。
……山谷积雪,春夏合冻,虽时消泮(融解),寻复结冰。经途险阻,寒风惨烈,多暴龙,难陵犯。……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大唐西域记》
“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宁可就西而死,岂能东归而生!”
课件展示:名人评价,见第19张PPT。
玄奘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
如果没有玄奘的著作,重建印度历史是完全不可能的。
——印度史学家阿里
过渡:让我们一起再看鉴真东渡吧。
第二篇章:鉴真东渡
教师明确:中日关系。唐代时,日本派赴中国的使节团十几多次。每次遣使少则白人,多则五六百人。把中国的制度、文艺、科技及风俗习惯带回国内,对日本社会产生重大影响。见第21张PPT。
材料展示: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师生互动:教师----时间。 学生---唐玄宗时,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才成功。
教师---影响 学生---传播唐朝文化,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 教师---成就 学生---设计唐招提寺。见第22张PPT。
课件展示:鉴真设计的日本唐招提寺,见第23张PPT。
教师明确:763年鉴真在日本逝世,并安葬于奈良唐招提寺,弟子们也将之前塑好的坐像安放在寺内。这尊坐像被日本定为国宝。见第24张PPT。【出处:21教育名师】
课件展示: 1980年4月,鉴真大师坐像在日本唐招提寺长老森本孝顺的护送下,先后在扬州、北京展出,受到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见第25张PPT。
师:从鉴真和玄奘的身上,你学到了哪些优秀的品质 见第26张PPT。
学生回答:学习他们不辞劳苦、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传播中华文化的精神。
3.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文成公主入藏“:了解藏人古代的生活情况,知道文成公主入藏的过程及意义;学习”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了解其意义及价值。见第27张PPT。
师:史海扬帆的时候到了。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史海扬帆。
练习:
1. 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的原因是( )
A 少数民族首领惧怕唐朝的强大 B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 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的传统关系 D 唐朝打败东突厥后造成的影响
答案:B
2. 文成公主入藏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
A 给西藏带去许多的工艺品 B 使得松赞干布接受了唐朝授予的官职
C 奠定了藏汉两族人民密切交往的基础 D 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
答案:C
3. 唐朝的开放与包容、兼收与并蓄,成就了唐文化的多元与辉煌。下面能佐证当时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 )www.21-cn-jy.com
①和亲结盟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访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4. 公元647年(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2·1·c·n·j·y
请回答:1、唐太宗的话是什么意思?
2、他的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3、“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唐太宗被西北和北方各族拥戴为什么?
4、除设机构治理突厥外,唐太宗还采取了什么方式加强与各族的联系?你能举出例子吗?
答案:(1)自古以来,统治者都以汉族尊贵,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 只有我待他们一视同仁,所以各民族都视我为他们的父母”。www-2-1-cnjy-com
(2)开明友善。 (3) 天可汗 (4) 和亲(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入藏。
4、感情提升
北京人遗址是遗存最丰富的远古人类,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遗产名录。北京人的发现是20世纪世界重大考古发现之一,是人类起源研究史上划时代的大事。
5. 布置作业
(1)制作文成公主入藏的大事年表(时间、过程、意义)
(2)做同步学习
【板书设计】
文成公主入藏的过程及意义
1. 文成公主入藏
汉藏友好关系【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 2. 玄奘西游 : 时间、目的、成就
3. 鉴真东渡: 时间、影响、成就
【教学反思】
教学环节方面:根据教学内容整合了两个板块:(一)文成公主入藏、(二)玄奘西游、(三) 鉴真东渡。三个板块都使用大量的历史图片资料,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了小组讨论、上台展示、学生自主阅读等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21·世纪*教育网
不足方面:学生的参与度较广,但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努力。学生上台展示,有点放不开,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努力。2-1-c-n-j-y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练习
一、选择题:
一、选择题
1.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遣唐使来华 B.玄奘西游天竺 C.文成公主入藏 D.鉴真东渡日本
2、文成公主入吐蕃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①派文成公主人吐蕃的统治者是武则天 ②文成公主入吐蕃的最终目的地是逻些
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 ④文成公主入吐蕃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某班举办“中国古代文化使者”的图文展览。“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的语句与下列哪一人物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 【出处:21教育名师】
SHAPE \* MERGEFORMAT
A.郑和 B.鉴真 C.玄奘 D.马可·波罗
4、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境内的文物古迹不同程度地受损,其中文成公主庙在地震中受损程度较低。此庙是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远嫁逻些时途经此地,给当地群众传授纺织、开垦、耕种等技艺,当地群众为怀念文成公主的功德而修建的。玉树文成公主庙蕴含的历史信息是( )21*cnjy*com
A.唐与吐蕃的关系 B.唐与回纥的关系 C.唐与渤海的关系 D.唐与南诏的关系
5、贞观年间,对加强汉藏两族的联系,发展藏族经济作出很大贡献的是( )
A.文成公主入藏 B.册封松赞干布为西海郡王
C.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D.在大昭寺门前立唐蕃会盟碑
6、重视对外交流是唐朝社会繁荣的原因之一。右图人物曾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是( )21·cn·jy·com
A.阿备仲麻吕 B.玄奘 C.吉备真备   D.鉴真
7、2010年是中印建交60周年。早在唐代,就有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鉴真 B.张骞 C.玄奘 D.郑和
8、假如你要查看有关印度的历史地理风俗,你该查阅下列哪本书?(  )。
A.《徐霞客游记》 B.《西游记》 C.《大唐西域记》 D.《史记》
二、填空题
1、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 ①__统一青藏高原,唐太宗把 ② 嫁给他,密切了_③__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他们之间的友好关系。8世纪初,唐朝又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 ④_ ”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唐太宗在位时,__⑤____决心东渡日本弘扬佛法;__⑥_ 从长安出发,前往佛教圣地印度求取佛经精义。21*cnjy*com
三、材料题
1. 在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的节目中,两位挑战者正在就“如何评价唐太宗李世民”展开对擂。
材料:“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这句话是谁说的?他被少数民族称为什么?那么,他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2)请你为他们举出一例说明唐太宗时期唐朝政府与西藏友好往来的例子。
(3)同时唐太宗还是个精通音律的音乐家,你能说出他创作的乐舞名称吗?
(4)唐太宗还实行了哪些治理国家的措施?
《民族关系与中外交流》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民族关系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关键词“开明的民族政策”。只有C符合题意,其余都是中外交流,故选C。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点评】本题较为一般,考查的是民族关系的相关知识。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成公主入吐蕃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派文成公主人吐蕃的统治者是唐太宗;文成公主入吐蕃的最终目的地是逻些;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吐蕃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只有D符合题意,故选D。21教育网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文成公主入吐蕃的相关知识。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鉴真东渡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关键词“东瀛”是日本,鉴真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故选B。21cnjy.com
【点评】本题较难,考查鉴真东渡的知识。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成公主入吐蕃的相关知识。抓住关键词:“文成公主庙”,可知文成公主入吐蕃的历史,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www.21-cn-jy.com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文成公主入吐蕃的相关知识。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成公主入藏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成公主入藏对加强汉藏两族的联系,发展藏族经济作出很大贡献。故选A。2·1·c·n·j·y
【点评】考查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考查的是文成公主入藏相关知识。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鉴真东渡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鉴真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故选D。www-2-1-cnjy-com
【解析】考查的是鉴真东渡相关知识。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玄奘西游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玄奘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故选C。2-1-c-n-j-y
【解析】考查的是玄奘西游相关知识。
8.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玄奘西游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玄奘编写的《大唐西域记》记载有关印度的历史地理风俗,玄奘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故选C。
【解析】考查的是玄奘西游相关知识。
二、填空题
1. 【答案】①松赞干布;②文成公主;③唐蕃;④和同为一家。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成公主入藏的相关知识。
2.【答案】;⑤鉴真;⑥玄奘。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唐代中外交流的相关知识。
三、材料题:
1. 【答案】(1)李世民;天可汗;开明的民族政策。
(2)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松赞干布
(3)《秦王破阵乐》
(4)①改革赋役制度,减少百姓服役天数。②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③注重以史为鉴,选贤任能,虚心纳谏。④在《隋律》基础上颁布《唐律疏议》。21·世纪*教育网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唐代民族关系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疆域辽阔,周边生活很多少数民族,唐太宗的开明宽容的民族政策,受各族拥戴,被尊称为“大可汗”。
(2)本题考查的发现文成公主入吐蕃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来源:21cnj*y.co*m】
(3)本题考查的是北京人发现的历史意义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治国措施。
1. 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重视州县长官人选,提高地方官素质。
2. 经济上: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3. 用人上:重用贤才,虚心纳谏。据此回答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5张PPT)
中华书局版 七年级下册
第4课 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
维吾尔族
蒙古族
满族
藏族
南诏
彝族、白族
蒙古族
情境导入
唐朝疆域辽阔,
周边生活很多少数民族,
唐太宗受各族拥戴,被尊称为“大可汗”
第4课 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
学习目标
第一篇章
讲授新课
文成公主入藏
唐朝为什么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非常融洽呢?
唐朝自身的先进和强大是根本原因。
开明宽容的民族政策直接原因。
问题探究
青藏
高原
藏族
游牧、农耕生活
吐 蕃
7世纪前期,吐蕃的 统一青藏高原。
松赞干布
1.西藏是我国哪一民族的聚居地?
2.他们的祖先是谁?他们自古以来过着怎样的生活?
松赞干布十分仰慕大唐文明。公元640年(贞观十四年),他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求娶公主。
《步辇图》
《步辇图》所绘是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现存画作被认为是宋朝摹本。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绢本,设色,纵38.5厘米,横129.6厘米。 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作者是唐朝画家阎立本。
六试婚使
婚试完毕,唐太宗非常高兴,将唐室远支宗室女 许婚于吐蕃首领松赞干布,成为传颂千年藏汉联姻的佳话。
文成公主像
为迎娶文成公主,松赞干布特别在红山之上修建了共一千间宫殿的三座九层楼宇,取名叫布达拉宫。
后曾遭毁坏和重建。1961年,布达拉宫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
整座宫殿具有藏式风格,高200余米,外观13层,实际只有9层。由于它起建于山腰,大面积的石壁又屹立如削壁,使建筑仿佛与山岗融为一体,气势雄伟。
文成公主入藏,给吐蕃带去了什么?
内地的文化,如历法、绘画、书法、书籍、医药等;
内地的生产技术,如平整土地、种植蔬菜、养蚕缫丝、
纺织刺绣、建筑房屋等;
内地的优良品种,如茶叶、谷物和蔬菜种子等
吐蕃人民赞扬文成公主的诗歌:
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
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
给吐蕃粮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
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
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
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
带来了各种牲畜五千五百种,
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
意义: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
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文成公主之后,唐和吐蕃还有哪些友好交往?
唐玄宗时,尺带珠丹上书称:吐蕃与唐“和同为一家”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给唐朝皇帝的书信
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第二篇章
玄奘西行
玄奘
玄奘,名陈袆(huī),是唐太宗时期的著名僧人。他13岁出家,法名玄奘。后人称他三藏法师,是小说《西游记》中“唐僧”这个人物的原型。
阅读《玄奘西行》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2、玄奘为什么要西行,前往天竺?
3、玄奘的重大贡献有哪些?
1、玄奘西游的时间是?
玄奘西游
1、时间:
带回大量佛经,专心翻译佛经
写成《大唐西域记》
唐太宗时,贞观初年
3、成就:
2、目的:
学习佛教
……山谷积雪,春夏合冻,虽时消泮(融解),寻复结冰。经途险阻,寒风惨烈,多暴龙,难陵犯。……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
——《大唐西域记》
“不至天竺,终不
东归一步!”
“宁可就西而死,
岂能东归而生!”




玄奘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
如果没有玄奘的著作,重建印度历史是完全不可能的。
——印度史学家阿里
第二篇章
鉴真东渡
中日关系 遣唐使
唐代时,日本派赴中国的使节团十几
多次。每次遣使少则白人,多则五六百人。
把中国的制度、文艺、科技及风俗习惯带
回国内,对日本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鉴真东渡
唐玄宗时
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才成功
影响:
传播唐朝文化
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成就:
设计唐招提寺
时间:
鉴真设计的日本唐招提寺
日本唐招提寺
763年鉴真在日本逝世,并安葬于奈良唐招提寺,
弟子们也将之前塑好的坐像安放在寺内。这尊坐像
被日本定为国宝。
鉴真坐像回国“省亲”
1980年4月,鉴真大师坐像在日本唐招提寺长老森本孝顺的护送下,先后在扬州、北京展出,受到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
从鉴真和玄奘的身上,你学到了哪些优秀的品质
学习他们不辞劳苦、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传播中华文化的精神。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文成公主入藏“:了解藏人古代的生活情况,知道文成公主入藏的过程及意义;学习”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了解其意义及价值。
总结
1.文成公主入藏
2.玄奘西游
3.鉴真东渡
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
时间、目的、成就
时间、影响、成就
文成公主入藏的过程及意义
汉藏友好关系
板书
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的原因是( )
A 少数民族首领惧怕唐朝的强大
B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 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的传统关系
D 唐朝打败东突厥后造成的影响
练习
文成公主入藏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
A 给西藏带去许多的工艺品
B 使得松赞干布接受了唐朝授予的官职
C 奠定了藏汉两族人民密切交往的基础
D 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
练习
唐朝的开放与包容、兼收与并蓄,成就了唐文化的多元与辉煌。下面能佐证当时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 )
①和亲结盟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访
练习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公元647年(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请回答:
1、唐太宗的话是什么意思?
2、他的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3、“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唐太宗被西北和北方各族拥戴为什么?
4、除设机构治理突厥外,唐太宗还采取了什么方式加强与各族的联系?你能举出例子吗?
自古以来,统治者都以汉族尊贵,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 只有我待他们一视同仁,所以各民族都视我为他们的父母”
练习
制作文成公主入藏的大事年表(时间、过程、意义)
2. 做同步学习
布置作业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