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知识梳理】
1、时间、标志:19世纪下半期开始,核心标志:电的广泛应用为
2、内容(含义):①新能源的发展和应用;②新机器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③新的讯息传递技术、设备的发明与应用。
3、成就:
(1)“发明大王”爱迪生:电灯、电话机、电报机、电影机、电压表、留声机、蓄电池、蜡纸、油印机等。电灯是他最重要的发明,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照明。电的发明和使用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也带动了其他工业部门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钢铁行业。美国人。
(2)交通运输领域的变革:
德国卡尔.本茨1885年成功地设计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汽车。
1913年美国工程师亨利.福特首先在汽车的生产中使用了流水线装配工艺。装在轮子上的国家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取名“飞行者1号”。
(3)汽车和飞机的作用:缩短了世界各地的距离,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改变了人类的社会面貌和生活方式;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危害人类的生命安全(战争、车祸、空难等)等。
4、影响:从经济角度看,生产力又一次飞速发展,人类由“蒸汽时代”跨进“电气时代”;从政治角度看,资本主义国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帝国主义)。
【重点问题】
1.
最能体现第二次工业革命特征的是什么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其中内燃机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因此,最能体现第二次工业革命特征的是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2.
第二次工业革命新发明的以内燃机作动力机器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使用的燃料主要是什么?
石油。
内燃机主要以石油为燃料,因此,以内燃机作动力机器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石油。
3.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给我们什么启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两次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生产力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因此,两次工业革命给我们的启示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试题演练】
◆(2016·黑龙江齐齐哈尔)20.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人类历史进入了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化时代
D.网络时代
◆(2016·黑龙江大庆)15.19世纪英国科学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出发电机,电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能源进入人类的生活。电的发明:
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B.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
C.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D.促进火车的发明
◆(2016·四川南充)16.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时,出现的交通工具是
A.汽船、火车
B.汽船、汽车
C.汽车、飞机
D.火车、飞机
◆(2016·辽宁丹东)35.成功地设计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汽车的德国工程师是
A.卡尔·本茨
B.莱特兄弟
C.奥托
D.亨利·福特
◆(2016·贵州遵义)25.飞机已经成为现代人们外出旅游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架飞机“飞机者1号”诞生在
A.18世纪初
B.19世纪初
C.20世纪初
D.21世纪初
◆(2016·广西柳州)13.右图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新型交通工具,它们的出现促使哪一新能源广泛使用?
A.煤炭
B.太阳能
C.石油
D.原子能
◆(2016·四川遂宁)10.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对当时工业和交通发展起着直接推动作用并仍然影响着当今社会发明创造的是
A.内燃机的发明
B.汽车的问世
C.计算机的研制
D.蒸汽机的改良
◆(2016·福建泉州丰泽区)18.1931年,当“发明大王”逝世时,美国全国熄灭电灯一分钟以示哀悼。这位发明家是
A.瓦特
B.爱迪生
C.富尔敦
D.福特
◆(2016·福建莆田)16.如下图,假如你参加1900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世博会,你能看到当时最新的科技成果是
◆(2016·四川雅安)9.表2为两次工业革命重要成果表。据表2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其特点是
时间
发明者
国家
发
明
成
果
1782
年
瓦特
英国
改进蒸汽机
1825
年
史蒂芬孙
英国
蒸汽机车试车成功
1866
年
西门子
德国
发电机
1876
年
贝尔
美国
电话机
1882
年
爱迪生
美国
开设发电厂
1885
年
卡尔·本茨
德国
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试制成功
1903年
莱特兄弟
美国
飞机
表2
①美国和德国成果突出②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的范围
③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④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主要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16·江苏苏州)15.下表反映的是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趋势,其呈现出的最主要特征是
年份
1870
1900
企业总数(个)
808
669
工人总数(人)
78000
272000
产量(吨)
3200000
29500000
投资额(美元)
121000000
5900000000
A.行业竞争非常激烈
B.城市工业化快速提高
C.企业规模数量扩展
D.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2016·湖北天门仙桃潜江江汉油田)22.1912年4月14日23点40分,泰坦尼克号豪华巨轮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次日凌晨2点20分沉没。下列对于当时情况的场景设置中,符合史实的是
A.船上装有以核能为动力的发动机
B.嘹望员抓起话筒高喊“正前方有冰山”
C.船长拿起手机拨打报警电话求救
D.游客纷纷通过互联网向家人发送电子邮件
◆(2016·福建泉州丰泽区)17.“一战”期间,一位战地记者发回战况报道,他可以选择的快捷通讯工具
①有线电话
②无线电话③电报④电子邮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6·山东淄博)1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新技术发明和应用方面走在其它国家前面的是
A.英国和法国
B.德国和美国
C.俄国和日本
D.英国和德国
◆(2016·四川巴中)27.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下列任务与创新成就搭配正确的是
A.史蒂芬孙——火车
B.爱迪生——汽车
C.莱特兄弟——电灯
D.富尔顿——飞机
◆(2016·甘肃天水)15.科技发明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仍在享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
①火车机车
②电脑
③汽车
④白炽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16·广西来宾)11.一段广告词中说道:1908年,无线电话第一次获得专利;飞机第一次搭载乘客……其中提到的这些科技创造出现在
A.工场手工业时代
B.第一次工业革命中
C.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D.第三次工业革命中
◆(2016·广西南宁)11.分析美国和德国的煤炭、钢产量变化表,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国家时间
类别
美国
德国
煤炭
钢
煤炭
钢
1870—1879年
4900万吨
38万吨
4600万吨
31万吨
1910—1914年
47400万吨
2657万吨
24700万吨
1479万吨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
C.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
D.资产阶级统治得到巩固与扩大
二、非选择题
◆(2016·湖南怀化)4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790-1850年英国煤产量增长图1870-1900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图
(1)依据图一,指出英国煤产量逐年提高的主要原因。(1分)
(2)图二中这一现象的出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些发明有关?(请举出两例,2分)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能源的利用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消极影响。(2分)
◆(2016·福建南安)27.某校九年(1)班同学开展“工业(科技)革命”的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追根溯源】
(1)据图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70年后世界能源中石油消费比重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3分)
【论从史出】
注:1900年,美国GDP超过英国,成为世界上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
(2)据上表,推理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学法运用】
图2所示内容是李强、张杰、王丽同学对“工业革命”的评价。
(3)写出图2中对工业革命的评价方法不正确的同学姓名,并说明理由。(4分)
第17—1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知识梳理】
1、时间、标志:19世纪下半期开始,核心标志:电的广泛应用为
2、内容(含义):①新能源的发展和应用;②新机器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③新的讯息传递技术、设备的发明与应用。
3、成就:
(1)“发明大王”爱迪生:电灯、电话机、电报机、电影机、电压表、留声机、蓄电池、蜡纸、油印机等。电灯是他最重要的发明,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照明。电的发明和使用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也带动了其他工业部门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钢铁行业。美国人。
(2)交通运输领域的变革:
德国卡尔.本茨1885年成功地设计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汽车。
1913年美国工程师亨利.福特首先在汽车的生产中使用了流水线装配工艺。装在轮子上的国家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取名“飞行者1号”。
(3)汽车和飞机的作用:缩短了世界各地的距离,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改变了人类的社会面貌和生活方式;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危害人类的生命安全(战争、车祸、空难等)等。
4、影响:从经济角度看,生产力又一次飞速发展,人类由“蒸汽时代”跨进“电气时代”;从政治角度看,资本主义国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帝国主义)。
【重点问题】
1.
最能体现第二次工业革命特征的是什么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其中内燃机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因此,最能体现第二次工业革命特征的是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2.
第二次工业革命新发明的以内燃机作动力机器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使用的燃料主要是什么?
石油。
内燃机主要以石油为燃料,因此,以内燃机作动力机器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石油。
3.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给我们什么启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两次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生产力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因此,两次工业革命给我们的启示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试题演练】
◆(2016·黑龙江齐齐哈尔)20.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人类历史进入了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化时代
D.网络时代
◆(2016·黑龙江大庆)15.19世纪英国科学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出发电机,电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能源进入人类的生活。电的发明:
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B.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
C.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D.促进火车的发明
◆(2016·四川南充)16.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时,出现的交通工具是
A.汽船、火车
B.汽船、汽车
C.汽车、飞机
D.火车、飞机
◆(2016·辽宁丹东)35.成功地设计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汽车的德国工程师是
A.卡尔·本茨
B.莱特兄弟
C.奥托
D.亨利·福特
◆(2016·贵州遵义)25.飞机已经成为现代人们外出旅游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架飞机“飞机者1号”诞生在
A.18世纪初
B.19世纪初
C.20世纪初
D.21世纪初
◆(2016·广西柳州)13.右图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新型交通工具,它们的出现促使哪一新能源广泛使用?
A.煤炭
B.太阳能
C.石油
D.原子能
◆(2016·四川遂宁)10.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对当时工业和交通发展起着直接推动作用并仍然影响着当今社会发明创造的是
A.内燃机的发明
B.汽车的问世
C.计算机的研制
D.蒸汽机的改良
◆(2016·福建泉州丰泽区)18.1931年,当“发明大王”逝世时,美国全国熄灭电灯一分钟以示哀悼。这位发明家是
A.瓦特
B.爱迪生
C.富尔敦
D.福特
◆(2016·福建莆田)16.如下图,假如你参加1900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世博会,你能看到当时最新的科技成果是
◆(2016·四川雅安)9.表2为两次工业革命重要成果表。据表2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其特点是
时间
发明者
国家
发
明
成
果
1782
年
瓦特
英国
改进蒸汽机
1825
年
史蒂芬孙
英国
蒸汽机车试车成功
1866
年
西门子
德国
发电机
1876
年
贝尔
美国
电话机
1882
年
爱迪生
美国
开设发电厂
1885
年
卡尔·本茨
德国
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试制成功
1903年
莱特兄弟
美国
飞机
表2
①美国和德国成果突出②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的范围
③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④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主要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16·江苏苏州)15.下表反映的是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趋势,其呈现出的最主要特征是
年份
1870
1900
企业总数(个)
808
669
工人总数(人)
78000
272000
产量(吨)
3200000
29500000
投资额(美元)
121000000
5900000000
A.行业竞争非常激烈
B.城市工业化快速提高
C.企业规模数量扩展
D.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2016·湖北天门仙桃潜江江汉油田)22.1912年4月14日23点40分,泰坦尼克号豪华巨轮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次日凌晨2点20分沉没。下列对于当时情况的场景设置中,符合史实的是
A.船上装有以核能为动力的发动机
B.嘹望员抓起话筒高喊“正前方有冰山”
C.船长拿起手机拨打报警电话求救
D.游客纷纷通过互联网向家人发送电子邮件
◆(2016·福建泉州丰泽区)17.“一战”期间,一位战地记者发回战况报道,他可以选择的快捷通讯工具
①有线电话
②无线电话③电报④电子邮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6·山东淄博)1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新技术发明和应用方面走在其它国家前面的是
A.英国和法国
B.德国和美国
C.俄国和日本
D.英国和德国
◆(2016·四川巴中)27.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下列任务与创新成就搭配正确的是
A.史蒂芬孙——火车
B.爱迪生——汽车
C.莱特兄弟——电灯
D.富尔顿——飞机
◆(2016·甘肃天水)15.科技发明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仍在享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
①火车机车
②电脑
③汽车
④白炽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16·广西来宾)11.一段广告词中说道:1908年,无线电话第一次获得专利;飞机第一次搭载乘客……其中提到的这些科技创造出现在
A.工场手工业时代
B.第一次工业革命中
C.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D.第三次工业革命中
◆(2016·广西南宁)11.分析美国和德国的煤炭、钢产量变化表,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国家时间
类别
美国
德国
煤炭
钢
煤炭
钢
1870—1879年
4900万吨
38万吨
4600万吨
31万吨
1910—1914年
47400万吨
2657万吨
24700万吨
1479万吨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
C.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
D.资产阶级统治得到巩固与扩大
二、非选择题
◆(2016·湖南怀化)4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790-1850年英国煤产量增长图1870-1900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图
(1)依据图一,指出英国煤产量逐年提高的主要原因。(1分)
(2)图二中这一现象的出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些发明有关?(请举出两例,2分)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能源的利用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消极影响。(2分)
(1)工业革命的推动
(2)内燃机和以内燃机作动力的汽车
(3)煤炭和石油的大量使用造成了的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威胁到我们的生活,我们要注意趋利避害,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016·福建南安)27.某校九年(1)班同学开展“工业(科技)革命”的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追根溯源】
(1)据图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70年后世界能源中石油消费比重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3分)
【论从史出】
注:1900年,美国GDP超过英国,成为世界上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
(2)据上表,推理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学法运用】
图2所示内容是李强、张杰、王丽同学对“工业革命”的评价。
(3)写出图2中对工业革命的评价方法不正确的同学姓名,并说明理由。(4分)
(1)第一层:内燃机的创制和交通工具的新发明。(3分)
第二层:汽车、飞机的发明和使用。(2分)
第三层: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影响。(1分)
(2)第一层:科技发明极大地推动经济发展。(3分)
第二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分)
第三层:美国越来越重视科技的力量。美国的科技水平越来越高。(1分)
(3)评价方法不正确的同学姓名:李强、张杰。
理由:李强、张杰没有把历史事件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一分为二地评价,存在片面性。
分层评分:
第一层:判断准确,理由充分。(判断、理由各2分,共4分。)
第二层:仅判断出一人错误,或判断结果一对一错,理由充分。或判断准确,理由不全面。(3分)
第三层:仅有判断,没有说理,根据判断的准确度给分。(最高分2分)
第四层:判断错误或没有判断,仅答理由,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