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11课 端午日 (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11课 端午日 (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3-23 20:4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端午日沈从文作者简介 沈从文,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创作中影响较大的是乡土小说,主要表现士兵、船夫和湘西少数民族的生活,富有人情美和风俗美。代表作有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第一步:交流感知第一步:交流感知【环节一:师友检查】1.给下列红体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茶峒( ) 擂鼓( ) 泅水( ) 蘸( )酒
干zào( ) 划jiǎng( ) líng lì( ) 缠guǒ( )
2.我们听了作者对湘西人民过端午节的介绍之后,一定很有感想,请结合文中内容,用恰当的词语来表达对湘西端午节的印象。
3.文中介绍了湘西端午节的哪些习俗,其中着重介绍的是什么习俗?4. 我们这个地方的端午习俗是什么?我们的端午节与湘西的端午节有哪些不同?
5.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湘西茶峒人端午日习俗的?找出文中表明这种顺序的词句。友情提示:
自主检查→互助检查(学友说给师傅听→师傅补充讲解)第一步:交流感知【环节二:教师指导】友情提示:学友回答→师傅补充强调→其他师友完善1.给下列红体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茶峒( ) 擂鼓( ) 泅水( )
蘸( )酒 干zào( ) 划jiǎng( )
líng lì( ) 缠guǒ( ) dòng léi qiú
zhān 燥 桨
伶俐 裹
第一步:交流感知【环节二:教师指导】友情提示:学友回答→师傅补充强调→其他师友完善2.我们听了作者对湘西人民过端午节的介绍之后,一定很有感想,请结合文中内容,用恰当的词语来表达对湘西端午节的印象。 热闹 喜庆 欢腾 祥和-----第一步:交流感知【环节二:教师指导】友情提示:学友回答→师傅补充强调→其他师友完善3.文中介绍了湘西端午节的哪些习俗,其中着重介绍的是什么习俗?穿新衣 画王字 吃鱼吃肉 赛龙舟 追鸭子
赛龙舟 追鸭子第一步:交流感知【环节二:教师指导】友情提示:学友回答→师傅补充强调→其他师友完善4. 我们这个地方的端午习俗是什么?我们的端午节与湘西的端午节有哪些不同? 吃粽子 挂艾叶菖蒲第一步:交流感知【环节二:教师指导】友情提示:学友回答→师傅补充强调→其他师友完善5.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湘西茶峒人端午日习俗的?找出文中表明这种顺序的词句。 时间
“上午11点左右”“赛船后”“船和船的竞赛,人和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第二步:研读共品第二步:研读共品【环节一:师友研读】友情提示:自主探究→互助完善 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小节,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一小节的主要内容?
2. 这一小节是全文的重点,侧重写了哪三个场景?
3. 文中写全茶峒人欢度端午节连用三个“莫不”有什么表达作用?
4. 作者在文中对桨手、带头的、鼓手、锣手作了细致的描写,请作赏析,说说其作用。
5. “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一句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第二步:研读共品【环节二:教师点拨】友情提示:学友回答→师傅补充→其他师友完善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一小节的主要内容? 全茶峒人端午日到长潭观看赛龙舟的欢腾场面。
第二步:研读共品【环节二:教师点拨】友情提示:学友回答→师傅补充→其他师友完善2. 这一小节是全文的重点,侧重写了哪三个场景?河边看划船 河上赛龙舟 胜利者领赏第二步:研读共品【环节二:教师点拨】友情提示:学友回答→师傅补充→其他师友完善 3. 文中写全茶峒人欢度端午节连用三个“莫不”有什么表达作用? 三个“莫不”展现了人人参与,一个不落的场景,为下文龙舟竞渡为什么这么吸引人设置悬念,渲染了热闹的气氛,突出了欢度端午的盛况。第二步:研读共品【环节二:教师点拨】友情提示:学友回答→师傅补充→其他师友完善 4. 作者在文中对桨手、带头的、鼓手、锣手作了细致的描写,请作赏析,说说其作用。 作者运用了一系列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写出了桨手、带头的、鼓手、锣手有特征的动作,表现了赛船场面的热烈。第二步:研读共品【环节二:教师点拨】友情提示:学友回答→师傅补充→其他师友完善5. “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一句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运用了联想,进一步渲染了龙舟竞赛的激烈程度。第三步:互助释疑第三步:互助释疑【环节一:师友解惑】 师友互助解惑,将解决不了的疑难点提到全班解决。第三步:互助释疑【环节二:教师释疑】1.龙舟竞赛的获胜者得到的不过是“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为什么大家对这项活动却充满热情呢?2.你觉得作者描述全茶峒人欢度节日的情景有什么写作目的? 这项活动“显示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体现了茶峒人民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精神。 展现了湘西茶峒人淳朴的民风,表现了他们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展示了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第四步:巩固拓展第四步:巩固拓展【环节一:师友研读】 完成《自我提升与评价》“自我检测”2、3、5大题。友情提示:师友自主完成→互助交流完善第四步:巩固拓展【环节二:教师归纳】友情提示:学友先说→师傅补充点评→其他师友完善第五步:总结提高第五步:总结提高【环节一:师友总结】这节课我学会(懂得)了… …
这节课我想对师傅(学友)说… …
这节课哪对师友是你的榜样?
你要向他们学习… …友情提示:
从知识方面、学法方面、师友互助方面进行总结,师傅尽可能帮助学友总结全面。第五步:总结提高【环节二:教师提升】友情提示:
从知识方面、学法方面、师友互助方面进行总结,师傅尽可能帮助学友总结全面。1.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2.学习文章简练明快的语言和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感悟、学习作者对精彩场面的描写。3.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学习湘西人民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