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29课 论语十二章 (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29课 论语十二章 (共3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3-23 20:51: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论语》十二章 释 题 《论语》是一部儒家经典,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收集编纂而成,记录孔子的言行,也记录孔子若干弟子的言行。
“论”是按条理编辑,“语”是言语。“论语”就是把孔子说的话按一定的条理编纂起来。 简介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zōu)邑(yì)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第一步:交流感知第一步:交流感知【环节一:师友检查】友情提示:
自主检查→互助检查(学友说给师傅听→师傅补充讲解) 1.正确拼读文中的生词。
2.熟读课文,能正确停顿。
3.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正确理解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的词义和用法,能正确翻译文言语句。

第一步:交流感知友情提示:学友回答→师傅补充强调→其他师友完善【环节二:教师指导】////////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yuèlèyùnxǐngzēngwèi
第一步:交流感知友情提示:学友回答→师傅补充强调→其他师友完善【环节二:教师指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yòuyújǔwǎngdàidānpiáozāi
第一步:交流感知友情提示:学友回答→师傅补充强调→其他师友完善【环节二:教师指导】/////////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hàogōngyān
第一步:交流感知友情提示:学友回答→师傅补充强调→其他师友完善【环节二:教师指导】/////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fúshèdǔ
第一步:交流感知友情提示:学友回答→师傅补充强调→其他师友完善【环节二:教师指导】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按时同“悦”喜悦快乐恼怒指道德高尚的人 孔子说:“学习以后按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恼怒,不就是修养好的人吗?”先生,指孔子
第一步:交流感知友情提示:学友回答→师傅补充强调→其他师友完善【环节二:教师指导】子曰:“温故而知新,可 以 为师矣。”旧知识可以凭,靠当,做 孔子说:“复习已学过的知识,从中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这一点)做老师了。”
第一步:交流感知友情提示:学友回答→师傅补充强调→其他师友完善【环节二:教师指导】曾子曰:“吾日 三 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 不 习乎?”每天反省替诚信指老师传授的知识温习,复习 曾子说:“我每天从多方面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忠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第一步:交流感知友情提示:学友回答→师傅补充强调→其他师友完善【环节二:教师指导】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矩。”同“又”自立于世迷惑上天的意志各种话都能听进去超越规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探求学问,三十岁自立于世,四十岁不会迷惑,五十岁懂得天意,六十岁各种话都能听得进去,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越出规矩。”
第一步:交流感知友情提示:学友回答→师傅补充强调→其他师友完善【环节二:教师指导】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惘”,迷惑而无所得同“怠”,疲惫而无所得 孔子说:“学习知识却不加思考,就会迷惑不解而无所得;只凭自己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惫而无所得。”
第一步:交流感知友情提示:学友回答→师傅补充强调→其他师友完善【环节二:教师指导】子曰:“贤 哉回也!一箪 食, 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指品行好语气词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指水忍受 孔子说:“颜回的品行好啊!一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里,别人忍受不了心中的忧愁,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行好啊!”
第一步:交流感知友情提示:学友回答→师傅补充强调→其他师友完善【环节二:教师指导】子曰:“知之 者不如 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
乐之者。”它-----的人喜爱,爱好以----为乐 孔子说:“了解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第一步:交流感知友情提示:学友回答→师傅补充强调→其他师友完善【环节二:教师指导】子曰:“饭 疏食,饮水,曲 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吃粗粮使---弯曲胳膊正当的行为对,对于 孔子说:“吃粗粮做的食物,喝冷水,弯起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于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第一步:交流感知友情提示:学友回答→师傅补充强调→其他师友完善【环节二:教师指导】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在这里优点学习 孔子说:“几个人同行,这中间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我挑选他们身上的优点,学习那些优点;对照他们身上的缺点,改掉自己身上相同的缺点。”
第一步:交流感知友情提示:学友回答→师傅补充强调→其他师友完善【环节二:教师指导】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 夫! 不舍昼夜。”河指河流里的水语气词停止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啊!日夜不停地流。”
第一步:交流感知友情提示:学友回答→师傅补充强调→其他师友完善【环节二:教师指导】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军队的通称古代平民中男子 孔子说:“一国的军队可能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能被强迫改变志向。”
第一步:交流感知友情提示:学友回答→师傅补充强调→其他师友完善【环节二:教师指导】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坚定恳切,深切仁德,高尚的道德 子夏说:“广泛学习,坚定意志,恳切求教,思考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中间了。”第二步:研读共品第二步:研读共品【环节一:师友研读】友情提示:自主探究→互助完善①有感情朗读课文。
②《论语》十二章主要是谈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如何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请具体说说?
③请找出文中涉及的成语。
④ 读了《论语》十二章,你得到怎样的启示?请举例说说。 有感情朗读课文,比比谁读得好。第二步:研读共品【环节一:师友研读】友情提示:自主探究→互助完善第二步:研读共品【环节二:教师点拨】 ① 《论语》十二章主要是谈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如何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请具体说说?友情提示:学友回答→师傅补充→其他师友完善第二步:研读共品【环节二:教师点拨】 ②请找出文中涉及的成语。友情提示:学友回答→师傅补充→其他师友完善不亦乐乎:
温故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
择善而从: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的意思。温习学过的知识,而得到新的理解和心得。也指回顾历史,对现在有新的指导意义。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可供学习、效法的对象。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好的方法或好的制度加以实行。第二步:研读共品【环节二:教师点拨】③读了《论语》十二章,你得到怎样的启示,请举例说说。
友情提示:学友回答→师傅补充→其他师友完善1.“吾日三省吾身----”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经常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才能发现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哪些事做错了。只有及时发现不足,才能尽早弥补。只有及时发现错误,才能尽快纠正。不然的话,由微而著,损失就大了。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3.“一箪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乐”告诉我们: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再清苦困顿也能自得其乐。第二步:研读共品【环节二:教师点拨】③读了《论语》十二章,你得到怎样的启示,请举例说说。
友情提示:学友回答→师傅补充→其他师友完善4.“饭疏食,饮水---乐亦在其中”告诉我们:快乐是一种心理状态,并非完全取决于物质条件。
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提醒我们:时光不停地逝去,而人生却很短暂,所以必须珍惜时光,多做有意义的事。
6“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以“夺帅”与“夺志”相对比,凸显人的精神、意志和气节有着巨大的力量。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告诉我们:“仁”不是讲讲而已,而是要付诸实践,踏踏实实地去做。活在当前,也要考虑、研究未来,但首先要思考当前的问题,把身边的事情做好。第三步:互助释疑第三步:互助释疑【环节一:师友解惑】 师友互助解惑,将解决不了的疑难点提到全班解决。第三步:互助释疑【环节二:教师释疑】 “不亦说乎”与“不亦乐乎”在意义上有什么区别?“不亦说乎”的“说”是喜悦,愉快,与“不亦乐乎”的“乐”有区别。悦在内心,乐则表现在外。也就是说,温习功课带来的愉快是心情好,而见到了远道而来的同学好友,那就会喜形于色。第四步:巩固拓展第四步:巩固拓展【环节一:师友研读】友情提示:师友自主完成→互助交流完善1.解释下列词语。
学而时习:   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       
可以为师矣:  吾日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饭疏食:
不义而富且贵: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不舍昼夜: 博学而笃志: 仁在其中矣: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③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择而改之。第四步:巩固拓展【环节二:教师归纳】友情提示:学友先说→师傅补充点评→其他师友完善
1.解释下列词语。
方为秋田之害:    
悉为两段:       
岁以大穰:    
其虫旧曾有之:  正当,正要
全,都
年成
过去第四步:巩固拓展【环节二:教师归纳】友情提示:学友先说→师傅补充点评→其他师友完善
2.辨析词义
方为秋田之害 则以钳搏之
二虫尽为所吞 岁以大穰
成为 用
被 因为第四步:巩固拓展【环节二:教师归纳】 友情提示:学友先说→师傅补充点评→其他师友完善3.翻译下列句子。
①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②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它们)遇到子方虫,就用嘴上的钳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十天后,子方虫全被杀尽,年成因此获得大丰收。第五步:总结提高第五步:总结提高【环节一:师友总结】这节课我学会(懂得)了… …
这节课我想对师傅(学友)说… …
这节课哪对师友是你的榜样?
你要向他们学习… …友情提示:
从知识方面、学法方面、师友互助方面进行总结,师傅尽可能帮助学友总结全面。第五步:总结提高【环节二:教师提升】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的词义。
2.能正确理解文言大意,逐步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3.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友情提示:
从知识方面、学法方面、师友互助方面进行总结,师傅尽可能帮助学友总结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