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积累运用(25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锦幛(zhàng)
荇藻(xìng)
蝼蚁(lóu)
B.隧洞(suì)
纤细(qiān)
干瘪(biě)
C.稻穗(suì)
虔信(qián)
镶嵌(qiàn)
D.晨曦(xī)
河畔(pàn)
瞰望(kàn)
2.下面诗句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B.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篷勃生春。
C.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D.我了解河流:古老的黝黑的河流。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在19世纪出版的作品,小说故事情节一波三折。
B.我们社区开展了许多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明荣知耻”专题文化活动。
C.在升旗仪式上,洪耀明校长在全校师生众目睽睽之下,兑现了诺言,亲吻了小猪。
D.在本次毕业联欢会上,来自各班的同学推波助澜,使毕业联欢会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赵州桥大约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了。(去掉“大约”或者“左右”)
B.“光盘行动”之所以引发广泛共鸣,正是因为它表达了现代公民厉行勤俭节约。(在“勤俭节约”后面加上“的愿望”)
C.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市容环境整治,使老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去掉“通过”或“使”)
D.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把“责任”改为“义务”)
5.下面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所以,冬季里经常开启门窗或通风口,既能调节温度,也能净化空气,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
②如果常开门窗换气,则污浊空气可随时飘走,而且室内也能得到充足的光线。
③专家认为,如果使室内保持一定时间的通风状态,让室内外空气进行交换,其实就是给室内空气消毒。
④据调查,在空气不流通的室内,空气中的病毒、细菌飞沫可飘浮30多个小时。
A.①③②④
B.③④②①
C.②③④①
D.④②③①
6.诗文默写。(6分)
(1)
,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艾青《我爱这土地》)
(2)小时候/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3)永结无情游,
。(李白《月下独酌》)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
,
。
7.向阳中学九(2)班开展了“绿色伴我行”综合性学习活动,请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2)题。(5分)
材料一:今年6月5日是新环保法实施后的首个“环境日”。环境保护部向媒体公布的2015年“环境日”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
材料二:把今年“环境日”主题确定为“践行绿色生活”,旨在通过“环境日”的集中宣传,广泛传播和弘扬“生活方式绿色化”理念,提升人们对“生活方式绿色化”的认识和理解,并自觉转化为实际行动;呼吁人人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减少超前消费、炫耀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和铺张浪费现象,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
(1)请你为6月5日环境日拟写一则公益广告。(不超过20个字,2分)
(2)请说出你对环境日“践行绿色生活”这一主题的认识和理解。(3分)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13分)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8.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
)
(2)蹴尔而与之(
)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0.“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心”指的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11.文中举“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例子,有什么作用?(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2~14题。(9分)
杰出都是熬出来的
陈鲁民
①坊间有一本书《伟大都是熬出来的》卖得挺火,我翻了翻,觉得所言固然都有道理,但毕竟伟大离我们老百姓太远,不好学,对平民百姓而言,能做到优秀就不错了,或者再进一步,做到杰出。不过,即便是杰出、优秀,也同样是熬出来的,没有谁能轻轻松松就杰出了。
②说到熬,我们很自然就会想到“多年媳妇熬成婆”的老话。当然,这还远谈不上“杰出”,要想达到杰出的高度,恐怕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打造。马尔克斯是盖棺论定的伟大作家,莫言现在还是杰出作家,离伟大还有距离。从一般作家熬到杰出作家,莫言用了30多年的时间,其间酸甜苦辣一言难尽,有低谷,有逆境,摔过跟头,走过麦城,但他毕竟熬出来了。还有那些杰出的科学家,没有几十年的积淀、酝酿,就不足以成其事。
③熬,除了需要足够长的时间来陪伴,还需要足够多的成绩来积累。就说搞学问,一个学者的学术成就、学术声望、学术地位都需要长期积累,东西积累够多了,成果积累够大了,人也就自然而然杰出了。杰出医生吴孟超,曾获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誉为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创始人。他的杰出来自50多年里为13600多名肝病患者解除病痛,积平凡为杰出。他的体会是:“治好了一个病人就积累了一份财富。”吴孟超的经历充分诠释了什么叫“积小胜为大胜”,以平凡铸辉煌。毕竟人生是马拉松,不是百米赛,主要靠的是能熬的韧劲,爆发力倒还在其次。
④熬,有时也是在等机会。人的杰出,除了靠自己的不懈努力和长期积累,也要等待机遇的垂青,以获得大显身手的战场,所以要在熬的痛苦过程中寻找机会,在熬的漫长岁月里耐心等待。姜子牙熬到八十岁,方得到文王青睐,成了杰出的政治家。诸葛亮躬耕于山野,幸有刘玄德三顾茅庐,才把文韬武略用于战场,造就三国鼎立,自己也杰出了一把。
⑤有人觉得熬起来很痛苦,所以就有“备受煎熬”“苦熬岁月”这样凄凄惨惨戚戚的词。没有希望、没有奔头的熬,确实很痛苦,度日如年。但是,一个人如果痴迷于事业,钟情于工作,关注于目标,他就会觉得“工作着是美丽的”,就会甘之如饴,乐此不疲,很享受熬的过程。于是,在熬中成熟,在熬中蜕变,在熬中升华,在熬中成了杰出人物。
⑥怎么熬出个杰出人物?办法很多,各人都有自己的高招。依我之见,需要保持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态,竹子一样的韧劲,骆驼一般的耐力,能屈能伸的性格,不急不躁的品性,拿得起放得下的襟怀,站得高看得远的眼光。有了这几样,你不想杰出都很难。
(选自《洛阳日报》)
1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3.选文是从哪三个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的?(3分)
14.分析下面句子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3分)
毕竟人生是马拉松,不是百米赛,主要靠的是能熬的韧劲,爆发力倒还在其次。
(三)阅读下文,完成15~17题。(9分)
乌镇的时光
岑亚芳
关于旅行的去处,我一直偏好古镇,仿佛总有些割舍不掉的心绪,觉得那里还有原先的生活,还能看得到旧时的月色,还有一些被称作回忆的东西。
去乌镇是几个月前的事了。到西栅的时候临近傍晚,阳光穿过深深的巷子,落在廊桥上,长青藤的叶子像玉石般晶莹剔透,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下来,我惊艳于逆光下这唯美的景象,居然忘了要拿背包里的相机。
预订的民宿临水而筑,我的那间还有个小小的阳台,两把藤椅,一张小几、放着青花瓷茶具,倒也清雅别致。简单整理了下,我就随意地四处走走,感受小镇特有的韵味。
西栅果然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美,这种美是大气的,沉稳的,朴素的。在这里,找不到一处西塘那样灯红酒绿的颜色,就是路灯,也是最简朴的灰白色调。
西栅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这里的小巷,石桥,河道,青瓦白墙,雕花木门,还有廊桥下长长的美人靠……不知不觉,就会把你的脚步带入深远的记忆。沿街也有不少的商铺,从吃的到用的都齐全,却绝没有嘈杂的喧嚣。你可以进去看,没有人向你兜售什么,仿佛它的存在就是一种展示,喜欢,可以带走;不喜欢,它还在那里,静静地封存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岁月。
街上有个乌镇邮局,青砖外墙,乌漆墨黑的邮筒。走到这里,时光一下子倒退了百十年,脑海中突然闪现这样的画面:藕色的斜襟上衣、黛蓝的长裙,女孩撑着油纸伞,抿嘴轻笑……呵!那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她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我特别喜欢那些小小的书店和里面挂着的照片。照片都是当地的摄影师拍的。乌镇的春夏秋冬、暮色晨景,每一帧都是极美的画卷。聪明的人们把它们制成明信片发行,填好地址马上可以寄出去。我挑了几张,却没有邮寄。营业员帮我简单包装了下。素色的纸上印着他们的LOGO——“当年”,不经意间心又被轻轻地拨动了。
就这样边走边摄,看两岸枕河人家,人们三五成群坐在窗前品茶喝酒,怡然自得。不断有桨声划过水面,摇碎了老屋和桥的影子。晚风吹来,空气里分明带着清新的自由和欢快。
这样的时光很容易过去,等发现肚饿的时候,已是七点多了。民宿的饭菜都需要预约,也再没有空的桌子可以腾出来给我们了。结果,几个人只好走进一家茶楼,在月光和蕉叶下静静地享用了晚餐。
夜深了,大部分游人已散去,我们又去拍了几张夜景,月色朦胧,灯光朦胧,露天电影已经散场。
第二天坐船出来时,摄友们讨论此次拍摄的过程。我拿出包里的明信片给他们看。都说,这样的片子其实我们也可以拍出,只是,作者生活在这里,一草一木再熟悉不过;而我们之于乌镇,只是红尘中一行色匆匆的过客……
是的,也许那个晚上我们错过了最佳的摄影时间,也错过了一场可能非常好看的露天电影。好在并没有错过第二天的晨曦。当阳光笼着枕水人家、古拙的石桥、轻轻摇过的乌篷船,那种宁静、恬淡、惬意悄悄温润了身上每一个细胞。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觉得在乌镇的时光非常美好。
(选自《散文百家》)
15.西栅的美有怎样的特点?(3分)
16.下面句子调动了哪些感官来写景?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人们三五成群坐在窗前品茶喝酒,怡然自得。不断有桨声划过水面,摇碎了老屋和桥的影子。
17.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14分)
麦田里的守望者
游万里
冬天如一位时光深处的老人,泛黄的脸缺少血晕,它太过于安静了,以至于需要听鞭炮的声音才知道这个世界还在运行。但是麦田呢?是衰败冬天滋生的一个孩子。整个季节,就只有麦田在那里放肆地笑。
父亲是可以看见那种笑的,这正如他自己所说,麦田也是他的孩子。不过,此季节的父亲不会去打理麦田了,绿油油的麦子,成片成片地在寒风中兀自张扬着青春。父亲忙,忙购置年货,还忙给我的新居添置一些家具。而此时,我在归家的火车上,泡上一杯茶,静听火车狂傲的呼啸。等火车不再“闹腾”了,我也就归家了。
父亲在巷子口来回踱步,看见归来的我,淡淡地说一句,回来了,回来了就好。冬天的阳光聚集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我看见了阳光下那朵绽放的幸福的花朵。
春节,团圆饭,一家人在热气腾腾的火炉边大快朵颐。我陪父亲喝了一杯酒,父亲说,这酒好,劲道。
烟花渐起,只是我不再是那个放烟花的少年。此时的我只是一个仰望者,五光十色的天空讲述着一个季节的落幕。这么多年以来,我是时光所滋育的禾苗,当禾苗成熟的时候,一切便变得从容和安静了。我和父亲欣赏着这美丽的一幕时,时间却从我们的指尖悄然滑落。我睁大了双眼,在偌大的黑夜中捕捉到了最后的一束烟花,我说,烟花,请捎去我对来年的祝福吧。一家人,幸福安康!
过了年,年味渐渐淡去。天空放了晴,父亲闲不住。拿着锄头打理麦田去了。我跟在父亲的后面,肩上也有一把锄头,开始劳作的时候,我蓦然发现:对于土地,我是陌生的,土地对于我呢?也大抵如此吧。父亲薅掉多余的草,不一会儿,他满头是汗。我也开始薅,一锄下去,娇嫩的麦苗便断了几根,父亲心疼,说麦苗也是生命。他让我在旁边休息,旁边是我先祖的坟茔。父亲说,打理这块麦田,一半是想有个好的收成;一半就是不希望这块田荒芜了。这可是祖先的院子。我来这里打理麦田,就是和先祖唠唠嗑。我被父亲的话深深地震撼了。父亲缓慢地卷了一根旱烟,眼里满是悲凉。从父亲的眼神中,我读懂了一种责任和延续。
是的,父亲用一双残损的手掌,将我从乡村送往城市。用肩膀扛起一个男人应有的担当。多年以后,父亲的愿望实现了,我在城市里站稳了脚跟,父亲满是高兴。只是同时,父亲也在哀叹,乡村的未来没有我,多年之后,他老了,注定会和先祖同行。那时谁才是他的守望者呢?想到这,我读懂了父亲的悲凉。
傍晚归家,我和父亲走在路上。父亲在前,我在后。忽然间想起了很多年前,我骑在父亲的肩膀上,父子同行,疾速而归。而现在父亲脚步慢了,岁月洗去了他原有的急躁,此刻留给我的,只是一道淡然的风景。
在那些个归家的日子里,我的心是宁静的。在贫瘠的乡野,我愿意与草木为伴。只是草木也是那个会远行的人。而远行从立春开始。立春,东风送暖,大地解冻,草木也就开始了新一年的征程了。与草木同行的还有我。家对于我来说,注定只是一个港湾,而我只是一只暂时归泊的船,只有困倦和年关渐近之时才回来停靠。
清晨,麻雀的啁啾声撕破了院子的宁静。我出门远行,带走了这个季节的一些温暖和感悟。而父亲还守望在村庄,守望着那块麦田,守望着先祖孤单的坟茔。
(选自《思维与智慧》)
18.“父亲缓慢地卷了一根旱烟,眼里满是悲凉”,父亲为什么而“悲凉”?(3分)
19.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4分)
(1)我和父亲欣赏着这美丽的一幕时,时间却从我们的指尖悄然滑落。
(2)清晨,麻雀的啁啾声撕破了院子的宁静。
20.请为下面的句子作批注。(4分)
(1)绿油油的麦子,成片成片地在寒风中兀自张扬着青春。
(2)冬天的阳光聚集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我看见了阳光下那朵绽放的幸福的花朵。
21.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分析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作用。(3分)
三、写作(50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前行中,一件件往事记忆犹新,一幕幕场景历历在目,犹如人生长河中泛起的朵朵浪花,这里的每一朵浪花都是美丽的。一个细微的动作、一句温馨的话语、一次意外的相遇都会在不经意间荡起你心中的涟漪,激发你前行的动力。
请以“前行,只因有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合理安排文章结构;(2)描写力求生动形象;(3)6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1.B(“纤”应读“xiān”)
2.B(“篷”应为“蓬”)
3.D【推波助澜: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属贬义词】
4.D(把“保护”和“了解”调换)
5.B
6.(1)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2)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3)相期邈云汉
(4)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
7.(1)①示例:树立低碳理念,打造蓝天碧水,共建绿色家园。或:同建绿色温馨家园,共享至纯碧水蓝天。(2)示例:“践行绿色生活”的主题可增强全民环保意识、节约意识、生态意识,使人们选择低碳、节俭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和群众基础。
8.(1)通“避”,躲避。(2)用脚踢。(3)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9.(1)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2)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作丧失了自己的天性。
10.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11.与不食嗟来之食对比(或反面论证“人有本心”的观点);说明本心丧失是个渐变过程,要时时反省。
12.杰出都是熬出来的。
13.要想达到杰出的高度,需要更多时间来打造;要想达到杰出的高度,需要足够多的成绩来积累;要想达到杰出的高度,需要等待时机的垂青。
14.运用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论述了人生以平凡铸辉煌、成绩靠积累的道理。
15.西栅的美是大气的,沉稳的,朴素的。
16.视觉和听觉,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乌镇人家的生活,表现了乌镇的恬淡、祥和。
17.抒发了作者对乌镇的赞美和留恋之情。
18.父亲守望着村庄和麦田,守望着先祖的坟茔。但是“我”在城市里扎了根,乡村里没有了“我”,等他过世后,乡村里没有了他的守望者。所以父亲感到很“悲凉”。(意思对即可)
19.(1)“悄然”形容安静而无声,这里生动地表现了时间在不经意间无声无息地逝去的情形。(2)“撕破”化无形为有形,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麻雀叫声的清脆,反衬出院子里的宁静。
20.(1)运用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描写出麦子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2)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描写出父亲见到“我”时的幸福的表情。
21.照应题目,使文章结构严谨;点明中心,表达了对守望着村庄、麦田和祖茔的父亲的感念之情。
22.例文引路:
前行,只因有那一株兰花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题记
天空中零星地飘着几朵云,地上柳枝随风飘荡,眼前只有你——一株小巧的兰花。
还记得与你的初遇。
“给你的。”我的好朋友在小学毕业时,送了我一个盆栽,是兰花,还未长大,只能看见那刚探出头的几片嫩芽。我欣然接受。与你的初遇,我惊诧于你的小巧翠绿。
还记得与你一起经历的彷徨。
初二的一次考试,击垮了我的心理防线。我呆呆地坐在窗前,看着许久未开放的你。昏暗的天空,阴云密布,那是暴风雨来临的昭示。我的内心满是彷徨。我该怎么办?难道我没有希望了吗?望着窗前生机盎然的你,我却鼓不起奋发前行的念头。难道我便如你现在一般开不出花了吗?与你一起的那段时光,我彷徨,我纠结,我苦闷。
还记得你的芬芳,带给我前行的希望。
经历过暴风雨的你,枝叶折损了许多,没有一丝生机。我躺在床上,辗转难眠,月光透过窗户,照在我的脸上,更令我心烦意乱。我却没注意到你那小巧的花骨朵,在月色的滋润下悄然舒展。蓦地,难眠的我闻到了一缕花香,如百年陈酿般萦绕在我的心头,驱除我无尽的忧愁。寻着香,我找到了你。如仙子般在月下飞舞的你,带给我无尽的希望。
我平静地躺在床上,此时的月光不再那么讨厌,而是带着些许温暖及你的芳香。我在这温柔中入梦……
你的芬芳给了我前行的希望。
天空中零星地飘着几朵云,地上的柳枝随风飘荡,眼前依旧是你——一株盛放的兰花。
都说草木无情,非也!草木亦有情,正如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而你却装饰了我的梦,带给我无尽的希望,催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