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1、知道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背景、原因、历史意义(功绩);知道蒙古军灭亡夏、金和南宋;知道元朝的统一。
2、了解忽必烈建立元朝,元朝的政治经济、中外交往以及民族融合的状况。
3、认识元朝在中国历史的历史地位:明确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结束了中国境内长期割裂的局面,重建了大一统国家,对西藏实施行政管辖,版图超出汉、唐,并为东西方的交流创造了条件。学习目标:三个年代: 1206年、1271年、1276年
三个历史人物:成吉思汗
忽必烈
文天祥
三件大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忽必烈建立元朝
行省制度的建立记住三个三: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1、蒙古族的生活2、12世纪蒙古社会的发展4、蒙古国的建立3、蒙古的统一意义: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的混战局面。二、元朝的建立1、元朝的建立与统一2、南宋的灭亡:1)时间:1271年2)建立者:忽必烈(元世祖)3)都城:大都(北京)3、文天祥的抗元斗争1276年元朝是如何建立并统一全国的? 灭西夏、金、南宋 忽必烈即元世祖,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 1276年攻占临安,南宋灭亡。元朝于1279年统一全国。元朝是如何建立并统一全国的?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经济方面:农业、交通、
商业、对外交往
政治方面:中央
地方三、元朝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往1、农业1)措施:①重视发展农业,下令禁止圈占农田做牧场;②治理黄河;③推广棉花的种植。2)作用:北方农业获得恢复和发展2、水陆交通运输业—为便利南粮北运1)水运:开凿两段新运河,与原运河相连,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达大都。2)海运:规模空前,粮食运输逐步以海运为主。3、商业的繁荣元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4、对外交往的频繁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会通河通惠河河运:杭州-大都海运:刘家港-直沽元中心在洛阳隋朝大运河永通邗江北到南,
涿郡洛阳通余杭。对大都商业的描绘:
“汗八里(元大都)城内包括和12个城门相对应的12个卫城,居民之多,以及房顶的一望无际,真是超出了一个人的想像…… 。在大都市上做生意的不但有中国境内南北的豪商巨贾,而且还有远自中亚、南亚的商人,世界上最稀少珍贵的东西,都能在这座城市找到,特别是印度的商品,如宝石、珍珠、药材和香料…… 这里出售的商品数量,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多。”3、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目的是什么?有何重大影响?1、行省制度的内容是什么?有哪几大省?2、元朝是怎样管辖西藏、台湾地区的?
元朝疆域中书省大都辽阳行省甘 肃 行 省岭 北 行 省(北至北海)宣政院辖地云南行省湖广行省四川行省陕西行省河南江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四、行省制度的建立1、目的: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2、内容:1)中央①设中书省②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2)地方①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②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3、作用: 它是秦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 加强了元朝对全国各地的管辖,密切了内地和边疆的联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明清及后来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保留至今。五、民族融合的发展1、表现:2、意义: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1)汉人开发边疆。2)边疆各族(蒙古等)内迁。3)契丹、女真等族汉化。4)开始形成新的民族——回族元朝在我国历史上
有什么贡献? 元朝统一全国,奠定了现代疆域的基础;
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民族融合,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中外交往频繁。探究合作巩固训练:1.元朝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是:
A 中书省 B 行省 C 澎湖巡检司 D 宣政院 ( )3 下列哪一项是成吉思汗的业绩?( )
A 起兵反抗统治者的压迫 B 建立蒙古政权
C 定国号为元 D 灭亡金朝 2.元朝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是:
A 蒙古族 B 畏兀尔 C 回族 D 藏族 ( )4、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进步性的表现( )
A、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B、加强了民族融合
C、推行行省制度 D、实行民族分化政策ACBD选择题:阅读下列材料:
“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请回答:
(1)这两句诗反映了元朝的什么情况?
(2)元朝还有哪些内容反映了相同的情况?民族融合情况 元朝时,又有大批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