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第9课《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第9课《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3-24 12:51: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联合国的相关知识(溯源、宗旨、职能、作用等)。
2.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过程及意义。
3.中美关系从恶化到缓和。
4.中美关系的症结(台湾问题)。
5.尼克松访华和《联合公报》的发表。
能力目标
1.通过讲述中国从被拒绝在联合国大门之外到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及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中美关系演变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从纵向、横向、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展示相关影视资料、图片(周恩来出访亚非14国,毛泽东接见斯诺、乒乓外交、尼克松访华等),培养学生根据资料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理解、说明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20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始终坚持自己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增强学生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情感。
2.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以崭新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打破了从20世纪50年代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中国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通过台湾问题的讲述,强化台湾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领土主权的民族意识,增强学生努力学习,奋起直追,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早日实现两岸统一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联合国的宗旨,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尼克松访华和《联合公报》的发表。
难点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中美关系的症结台湾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导课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在外交政策方面每个历史时期也有着不同的特征。自西汉至明朝中后期,我国一直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如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等我们可以看对外开放能够促进社会进步、国家强盛,而到了明末清初我国统治阶级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造成国家和民族的落后,落后导致挨打。近代洋人用鸦片和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因此进入了屈辱外交。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独立自主和平的外交政策。五十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促使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外交成就。
一、 新课讲授
(一)中国重返联合国
1、60年代外交险境和对策
70年中国的外交突破,成为新中国迈向世界舞台的重要步伐。
2、学生活动:关于联合国的资料
3、中国重返联合国
(1)、为什么说中国重返联合国?
课件打出资料,我国作为常任理事国之一,但新中国却被于联合国门之外。那是由于台湾问题和美国的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一直被台湾的蒋介石集团所占据。对此周恩来说:如果我们要进去,就必须改变形势,我们再等三年、五年、七年、八年乃至十年,等我们的力量强大了,再进去不迟。总有一天要请我们进去。
直到70年代初才得到彻底解决。因此说是合法席位被恢复,我们是重返联合国,而不称加入。
(2)、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原因是什么?
A、国力强大了。
B、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和支持。
C、美国的霸权地位日趋衰落。
(3)中国是如何重返联合国?播放视频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就阿尔巴尼亚等国提出的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并立即驱逐台湾的提案进行投票表决。结果该提案以压倒多数票数通过,中华人民共各国政府成为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的照片与台湾当局“外交部长”周书楷一脸沮丧,照片对比。
(4)学生活动:在1971年11月1日,五星红旗在联合国总部升起。假设你身临现场会有怎样的感想?(自豪、流泪)
(5)材料分析,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历史意义
A、这是我国国际地位提高的重要的标志。
B、为实现联合国宪章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各国友好合作、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过渡一:从上一目中我们知道新中国成立后,美国一直对中国采取敌视政策,中美关系非常紧张,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美国作出改善中美关系的决定,又是什么契机使得双方打破之前的僵局呢?我们进入第二目的学习。
(二)小球转动大球
1、提问:“小球”“大球”分别是什么?
中美关系的缓和来自民间的乒乓球比赛。但是这一历史事件拉开了中美两国友好往来的大门,历史上称为“乒乓外交”。
2、冰冻三尺,隔绝对立。可是中美两个国家要真正走到一起太难了。史料选择反映了中美两国从政府间的敌对政策到民间对抗情绪
3、暖流涌动——利益交汇恰恰就是这两个对立国却走到一起来。
学生活动:如何摆脱这种外交困境下,请你给毛泽东、尼克松出谋划策!(同桌讨论)
问题2:假如没有苏联当“红娘”,中美会携手走到一起吗?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还有哪些?
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得成就让美国觉得中国强大,中国的强大不得不让美国调整中美关系,可见,国力强盛是外交的基础。美国需要中国,需要中国的广阔市场、丰富劳动力。中国作为后发展的国家,也迫切需要美国,需要美国的先进技术、雄厚资金、丰富经验,而苏联威胁只是中美关系改善的加速器,在当今世界,任何国家都无法在自我隔绝中实现一枝独秀。中美迟早要走到一起,中美建交是时代发展潮流。
4、缓慢解冻——建交过程
(1)从道理上讲中美建交是必然的,但现实中两国毕竟隔绝对立了25年之久,“化三尺之冰,非一日之功”,中美建交之路也一波三折,期间有哪些重要事件呢?请大家看书,完成表格。
(2)这是中美建交过程中一幅很有名的照片,握手本是日常普通礼仪,但尼克松在回忆录中对着次握手赋予了特殊意义,他说“当他和周恩来握手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什么时代结束了?什么时代开始了?尼克松访华的成果是发表了上海《联合公报》,它的内容是什么?
《联合公报》巧妙地就中美关系中最大障碍台湾问题达成一致,最大限度维护中国利益,为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奠定了基础。但两国正式建交却在7年之后,期间双方经过长期的谈判,最终达成协议。
(3)中美之间的国事访问图片
5、和解合作
中美建交来之不易,包含了两国领导人几代领导人的巨大智慧。那中美建交对两国带来了什么影响?让我们用事实说话。
(1)在1972~1979年间,中美关系缓和与建交前后,有大量国家,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中国建交。中美建交改善了中国的外交环境
(2)中美建交公报发表第2天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幕,一个月后邓小平访美,这看似偶然,实则有联系,中美关系正常了,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建交,外部环境改善了,战争威胁大大减少了,不但可以安心地推行改革开放,还可以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邓小平第一个国家访问学习的就是美国。可见,中美建交直接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
(3)中美关系的密切发展和影响,超过了当年所有人的想象力。中国这样一个古老的东方文化国家,在现代化道路上与美国这样年轻的西方文化国家,相互认识、相互交流。中美交流深深地影响了美国人的生活,几乎任何一个美国人家庭,都可以找到标有“中国制造”的产品。”这种交流也深深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学生活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美国元素?
对于中美关系的重要性,两国领导人都有清晰的认识,可用八个字总结中美关系“合则两利、斗则两败”。
(三)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学生小字部分纳,这时期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外交成就(日邦交正常化、西方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亚非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1、回顾中日关系
2、重返联合国和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签署了 中日联合声明 ,宣布结束两国战争状态,恢复邦交正常化。在日本断绝了与台湾的官方关系后,正式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所以中日建交要比美国早
3、近些年中日关系发展图片
4、各国掀起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学生看书归纳中国政府同亚非国家积极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坦赞铁路连接坦桑尼亚和赞比亚,是中国援外的最大项目
提问:我国在同其它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时的前提什么?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二、 巩固练习
三、 问题探究
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世界什么时候问过中国“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从来没有,因为在很长时间里,中国是被宰割的对象,不想要征求中国的意见。但是今天中国对世界的贡献越来越大,大家都想听一听中国人的看法。在座同学是中国未来的主人,在我们走向世界舞台的过程中面临两个问题:一是中国想要什么样的世界;二是世界想要什么样的中国。请同学们讨论!
中国和世界的关系用上海世博会的口号来概括最合适不过了,那就是“同一世界,同一家园特别是在当代,气候恶化、环境污染、毒品泛滥、能源短缺、等挑战更加严峻,不仅威胁了中国,也威胁人类共同生活的家园,更需要各国携手合作,因为人类生活在“同一世界,同一家园”!
〖教学反思〗
强调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到积累知识、再到理解历史的完整过程,是《标准》的目标之一。但是,这一过程并非是教师强行灌输、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在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建构,生成新知识、新认识的过程。该课正是体现了这个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本课把活动课的形式引入课堂教学,对突破常规课讲练为主的教学模式是一次成功的尝试。让学生课前查阅收集资料,课上合作交流辩论,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教师只是予以补充、提示的“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