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新人教版七上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25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新人教版七上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25张ppt+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3-24 14:01:42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根据预习情况,完成下列问题 1.东周在什么时间由谁建立,都城定在哪里?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史称东周。2.东周前期被叫做什么?起始年代是多少?春秋,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3.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有哪些?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吴国和越国的霸主。预习展示1了解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了解周王室衰微的史实识记诸侯争霸的人物,
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学习目标导航 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1. 农业:
2. 手工业:
3. 商业: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
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有所发展出现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周王衰落 纷争四起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西周灭亡周平王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东周开始东周西周镐京洛邑犬戎河水渭水东周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和战国材料一:西周强盛时王室的土地方圆千里以上。平王东迁后只剩下方圆六百里之地。后来不过百里。
西周强盛时王室有强大的军队,兵力达14万人以上。平王东迁后王室甚至不足1万了。
东周时期王室财政越来越拮据,经常向诸侯国“告饥”“求金”。
——整理自《北师大版历
1、周天子地位衰落,诸侯势力变得强大。2、争夺土地、财产、人口和权力。论从史出材料二:
为夺取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几个大的诸侯国之间,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
——整理自《北师大版历史教科书教师用书》 诸侯争霸的原因 春秋烽火 诸侯争霸当年晋国内乱,我曾流亡于各国19年,历尽艰难重新回国后,虽然我已62岁,但我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国家很快强大。城濮(pú)之战中我退避三舍,打败了中原争霸最主要的对手楚国,终成霸业。我决心改革,富国强兵,终于一鸣惊人,成为霸主问鼎中原。我当大王后,总是贪图享乐,天天吃喝玩乐,不理朝政。大臣们常劝我,我也不听,甚至还下令:谁敢再劝,就砍谁的头!后来有位大臣用“五彩鸟”的隐语劝我,我决定痛改前非。1234哎,当年因为和吴国硬拼,结果吃了眼前亏,惨败,我只好前往吴国求和投降,并甘当人质,给吴王夫差当马夫,受尽羞辱,回国后,我立志报仇,为不忘亡国之耻,卧薪尝胆,并励精图治,终灭吴国,称霸一时。我看春秋争霸
1.春秋无义(正义)战—-<孟子>
2.微(没有)管仲,吾其披发左衽已,····如其仁。(少数民族服装特点)---<论语>记载在史书中的春秋时期大的战争共113次,小的战争更是不计其数,一百多个小国在春秋时代消失,宋国遭受战祸40多次,郑国更是有70次之多。 春秋时,王室衰微,周边少数民族不断进犯中原。山戎进攻燕国,燕国无力抵抗。戎狄灭掉河北中部的邢国,又进攻卫国。一度出现南蛮与北狄交,华夏不绝如缕的局面。
齐桓公助燕退山戎,又存邢救卫。秦穆公霸西戎,灭西戎三十余国。楚庄王定南蛮,还帮助周王室消灭了国都附近的陆浑之戎。
说一说 积极消极不利于社会生产,造成大量伤亡,百姓负担重。国家减少,可以出现统一的趋势;
有利于华夏文明的发展,促进各民族间的民族融合。1. 齐桓公、晋文公成为春秋时期霸主的相同因素有 ( )
①以“尊王攘夷”为口号 ②发展生产
③整顿内政 ④注重军队建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以下关于春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铁农具和农耕地出现 B手工业规模的扩大
C商业活动逐渐活跃 D纸币被更多利用巩固训练√√
3.(08临沂中考)“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是(??? )
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4.(09黄冈中考)《论语》中说“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是古人对下列哪一历史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中考链接√√一箭之仇 公元前685年,齐襄公死了,他的长子纠和次子小白回国奔丧,均想继位。途中,纠的谋士管仲射了小白一箭,从此结下深仇。小白即位后,号称齐桓公。鲍叔牙屡向桓公荐贤,说管仲乃是天下奇才,倘能重用,必兴齐国。齐桓公以社稷为重,捐弃前仇,重用管仲,从而使齐国成为春秋霸主。 老马识途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齐桓公和丞相管仲讨伐孤竹国,被敌军骗到了沙漠地带。看看天晚,但见白茫茫一片平沙,黑黯黯千重惨雾,冷凄凄数群啼鬼,乱飒飒几阵悲风。管仲说:“久闻北方有旱海,是极厉害之处, 就是此地,不可前行。”急教传令收军,带来火种,遇风即灭,吹之不燃。随行军士,各各敲金击鼓,一来以屏阴气,二来使各队闻声来集。管仲见山谷险恶,急教寻路出去,却东冲西撞,盘盘曲曲,全无出路。管仲说:“我知道老马识途,老马多从漠北而来,可择老马数头,观其所往而随之。”桓公依其言,取老马数匹,纵之先行,委委曲曲,遂出谷口。 后人有诗云: 蚁能知水马知途,异类能将危困扶。 堪笑浅夫多自用,谁能舍己听忠谟。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想取周而代之,就借朝拜天子的名义,到周王室去问九鼎的大小轻重,结果在周大臣王孙满那里碰了一个软钉子。王孙满说:“统治天下在乎德而不在乎鼎。”庄王很不服气地说:“你不要依仗九鼎,我楚国有的是铜,我们只要折断戈戟的刃尖,就足够做九鼎了。”王孙满说:“大王您别忘了,当初夏禹是因为有德,天下诸侯都拥戴他,各地才贡献铜材,启才能铸成九鼎以象万物。后来夏桀昏乱,鼎就转移给了商;商纣暴虐,鼎又转移给了周。如果天子有德,鼎虽小却重得难以转移;如果天子无德,鼎虽大却是轻而易动。周朝的国运还未完,鼎的轻重是不可以问的。”庄王无话可说。从此以后,人们就将企图夺取政权称为“问鼎”。 问鼎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