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第10课 元朝的统一一、南宋灭亡二、行政制度三、宣政院管理西藏世界空前绝后的帝国建立者一、元灭南宋1、背景稳定中原,一统天下时机已到玩弄半边天!天下归元趋势
合围南宋 朝廷腐败,毫无御敌准备!1276年
踏破临安2、过程:每逢乱世,华夏必出英豪3、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势单力薄,孤掌难鸣,天不由人,兵败被俘。4、文天祥就义,陆秀夫投海,南宋灭亡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5、元统一的影响:①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的割据和分裂的局面,实现了全国大 江南北的统一
②为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融合提供了条件。 小组讨论思考:元朝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流,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而文天祥组织了抗元斗争,坚持不懈,是否阻碍了历史统一的进程?在文天祥身上有那些优秀品质值得当代初中学生学习的精神?评价:我们必须看到事物的两个方面。 文天祥的抗元,反抗的是蒙古贵族的民族压迫,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一致,是正义行为。抗元失败后,又表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理应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纪念。因此,我们肯定文天祥抗元,并不否定阻碍统一的进步性,只是二者的角度不同。优秀品质:以国家的利益为重,崇高的民族气节,在国难当头挺身而出,英勇斗争,忠贞不屈,大义凛然,乃至以身殉国6、民族关系发展的具体表现:认真阅读教材P58小字部分回答,做好笔记信仰伊斯兰教
二、行省制度1、原因: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管理辽阔的疆域,防止地方分裂割据2、特点:不以山川形便为原则,却以犬牙交错为原则。北向门户洞开,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削除地方军事割据的自然条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将秦岭以南的汉中划归陕西,就使四川失去了北方的天然屏障,不易形成一个完整的割据区。 列如3、元朝中央集权与地方管理机构阅读P58-59做好笔记勾画4、行省制度职责:行省是最高地方行政机构,统一管理地方军事、行政、财政事物中央—中书省—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地方—行中书省(行省或省)—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管辖10个行省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地方行省读史料结合课文,找到元朝管辖台湾的措施及影响。
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对,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总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包括台湾岛及兰屿、绿岛、钓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64个岛屿。
(1)措施: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2)影响: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想一想:西周、秦朝,隋唐,到元朝的行政管理制度5、行省制度的影响:①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是我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
②元朝创立行省行政区划分制度,也是今天我们现在省份划分的基础。 三、宣政院管辖西藏看左图元的宣政院管辖地
是现在中国领土那部分地区?西藏高原地区唐朝与吐蕃关系?“和同一家”臣服大唐1.元朝是如何管辖西藏的?在中央设置宣政院,主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西藏的军政要务。又在西藏设置宣慰使司,作为西藏地区常设的地方行政机构,处理具体事务。2.元朝管辖西藏的历史意义。西藏地区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阅读P59独立完成问题,做好笔记完成P60页作业2忽必烈与西藏宗教领袖澎湖巡检司行中书省实行民族
分化政策 全国人分成四等 P60史海拾贝 元代大运河开通意义 解决了南粮北调的运输问题,粮食从南方直达北京,而且沟通了中国部分主要水系,加强了南北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而且对元朝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巩固政权也起到一定作用。 谈谈元朝对中国的贡献元的统一,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
元的疆域辽阔,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元创立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至今沿用。元朝进一步加强对西藏和台湾的管理,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元统一后,各民族生活在一起,促进了民族的融合1279年
元朝统一巩固了元朝统治课堂小结1.下列哪一朝代的疆域最为辽阔(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2.在抵抗元朝统一过程中的英雄人物是( )
A.岳飞 B.关羽 C.文天祥 D.韩世忠
3.下列不属于结束分裂重新统一中国的朝代是( )
A.秦朝 B.隋朝 C.宋朝 D.元朝
4.依据元朝的行政区划,现在的西藏隶属于( )
A.中书省 B.行中书省 C.宣政院 D.自治区
5.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时台湾称作( )
A.东瀛 B.夷洲 C.琉球 D.台湾DCCCC随堂训练南宋末四川军民对蒙古的抵抗及其深远意义和沉重的代价
公元1234年,蒙古帝国发起了消灭南宋的战争,到1279年南宋灭亡的45年间,蒙古人在四川发起了空前激烈的侵略。这个以屠城闻名,令欧洲闻风丧胆的强大帝国曾经三次攻下成都。1231年,拖雷引兵攻掠四川,大肆屠杀成都居民。千年古城只落得民无噍类,城中遗骸达到惊人的140万!有学者从宋史、元史和明史提供的数字统计,四川被蒙古人屠杀后,人口由1300万减少到60万至80万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