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学案
教学目标
1.体会孩子走向横木时的危险处境,体会船长处理问题的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3.学习船长遇事冷静、机智、果断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体会船长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船长遇事冷静、机智、果断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法、讨论交流法。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依据学案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激情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熟读了课文,了解了“跳水”这个事件的发展过程,谁来说一说。
船员逗猴子,猴子放肆起来;猴子戏弄孩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孩子爬上桅杆追猴子;孩子为拿到帽子,走上最高的横木,遇到生命危险;船长命令孩子跳水,水手把孩子救上船。
那么孩子是如何遇险,最后又如何转危为安的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板书课题:22、《跳水》
二、新课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
(1)这段写了什么内容?
(2)从哪些地方看出猴子非常放肆?
指导学生理解“放肆”,猴子为什么会放肆起来?
因为猴子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它做鬼脸,模仿人的样子。猴子摘下孩子的帽子、又撕又咬。
2.出示句子:
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
“哭笑不得”什么意思?孩子为什么哭笑不得?
猴子弄得孩子没有办法,由于猴子摘下孩子的帽子,水手们的哄笑,使孩子受到了羞辱,但又拿猴子没办法,只能哭笑不得。
3.指导朗读。
注意认真体会描写孩子和猴子神态、动作的词语。
练习读→指导读→指名读→同桌对读
4.概括段意。
(二)学习第二段
默读思考:
1.孩子为什么会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去?
指导学生按顺序学习课文,抓住重点句、关键词语谈自己的理解,可联系上文。
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再汇报,注意引导学生按顺序说话。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指导学生理解以下两个句子。出示句子:
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头上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孩子会不会失足?为什么他拿到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孩子有可能会失足,他就会跌到甲板上,摔得粉碎。退一步讲,即使不失足,也难以回转身来,桅杆太高、太险。
3.当时甲板上的人有什么表现?从侧面衬托出事态的严重。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当时事态的严重。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默读课文,“正在这时候”指什么时候?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这时是千钧一发的紧急关头,这句话是个过渡句,上文讲孩子处境险恶,下文讲船长出来果断处理。
2.船长为什么要用枪瞄准孩子,命令他跳水?结果怎样?
这时,要救孩子,唯一的方法就是跳水了,退了不行,摔下来必然粉身碎骨。船长担心孩子不当机立断,所以一再提到“开枪”。
3.这段和课文题目有什么关系?你觉得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末尾回应课题,“跳水”是事情发展的结局。课文以解决问题的方法——跳水做题目,这既与故事情节的发展紧密相关、又突出了船长处事的果断。
4.怎样读来表现船长的机智、果断?(语气坚决、语速快、声音响亮。)
练读,指名读,示范读。
(四)再读课文
课文中的水手、猴子、孩子、帽子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
课文中的水手、猴子、孩子都是由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取乐”而联系在一起的。水手拿猴子取乐、猴子拿孩子取乐,故事围绕着帽子展开。孩子丢开桅杆,放开绳子,走到桅杆上最高的横木,致使船长命令跳水。
(五)拓展延伸
孩子被救上来以后,船长、水手、孩子都会说些什么?说一说,再写下来。
三、练习
1.读拼音写词语
guǐ
liǎn
fàng
sì
wěi
gān
kū
xiào
bù
dé
gù
yì
(
)(
)(
)(
)(
)
2.辩字组词
杆(
)
唬(
)
秆(
)
虎(
)
3.多音字组词
zuān(
)
lè(
)
钻
乐
zuàn(
)
yuè(
)
四、总结
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一些什么?把你想到的和同学交流。(船长机智果断,值得学习。开玩笑要适度。做事要多想后果。)
五、作业
1.积累好词句。
2.用“如果……就……”说一句话。
六、板书
22、跳水
孩子—哭笑不得
万分紧急
船长—机智果断《跳水》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学习船长遇事沉着镇静、机智果断的好品质。
2.能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大意,说出课文的中心思想。
3.通过词、句、段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掌握中心思想。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注意哪些事物之间有联系、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
4.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模仿”、“显然”造句。
5.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通过词、句、段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中心思想。
2.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注意哪些事物之间有联系,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弄清事物之间有联系,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问题引导法。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依据学案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22、《跳水》
(1)那么课文描写的是什么呢?
(2)这篇课文的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给我们讲了一个十分惊险的故事,你一定会被紧张的情节所吸引,并且从中得到启迪。
3.简介作者
二、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描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交流后明确:
课文记叙了发生在轮船上的故事,由于猴子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挑逗,孩子追猴子,猴子把孩子引到了桅杆顶端,孩子陷入困境。船长在危急时刻,沉着、冷静,命令孩子跳入水中,孩子得救。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生词
1.读课文,学生字。出示生字:
艘
钻
鬼
桅
杆
逗
唬
扭
弄
舱
鸥
瞄
控
肆
2.利用字典理解部分词语。
注意区分:“气急了”、“气极了”。
(三)检查自学效果
1.读生词:
一艘 放肆 胳膊 海鸥 瞄准
风平浪静
( http: / / www.21cnjy.com )
钻来钻去
鬼脸
桅杆
逗人
吓唬
戏弄
船舱
控出
扭身
不知所措
哭笑不得
摇摇摆摆
模仿
2.提出容易写错的字:
“吓唬”应读
xià
hu
“龇”的读音
zī
“猴”书写时不要多写一竖。
3.说说难理解的词语:
放肆: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
模仿:按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
不知所措: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戏弄:捉弄、开玩笑。
哭笑不得:哭也不好,笑也不好。形容很尴尬。
桅杆:船上挂帆的杆子。
醒悟:认识由模糊而变得清楚,由错误而正确。课文中指明白。悟,理解,明白。
2.谈谈课文中描写的跳水场面与你印象中的有什么不同?出示跳水比赛项目图片。
(四)再读课文
1.想想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这件事情是怎样引起的?
2.根据问题给课文分段:课文讲了谁跳水?他为什么跳水、跳水的结果怎样?
学生可把课文分成三段:
第一段(1、2、3)由于水手们拿猴子取乐,这只猴子放肆起来,它摘走了孩子的帽子、很快地爬上了桅杆。
第二段(4、5、6、7、8)由于猴子的挑逗,孩子追猴子,孩子被引到桅杆顶端,陷入绝境。
第三段(9、10)在万分危急的关头,船长沉着镇静,果断地命令孩子跳入水中,孩子得救。
3.质疑: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练习
1.读拼音写词语
yì
sōu
háng
xíng
fēng
píng
làng
jìng
zuān
lái
zuān
qù
mó
fǎng
(
)(
)(
)(
)(
)
2.辩字组词
艘(
)
桅(
)
船(
)
危(
)
3.填合适的词语
(
)的鬼脸
(
)的顶端
(
)的水手
(
)的海面
四、总结
本来是一只猴子的恶作剧,没想到发展成为危险的场景,下节课我们具体分析孩子是怎样脱离险境的。
五、作业
1.抄写生字、生词。
2.朗读课文。
六、板书
22、《跳水》
由于
的挑逗,把
引到了桅杆顶端。
船长命令孩子跳入
,孩子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