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季版)第2课《“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习题(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年春季版)第2课《“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习题(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3-24 14:58: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唐太宗非常善于纳谏,他常说:“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被唐太宗作为一面镜子的大臣是(

A、魏征
B、长孙无忌
C、房玄龄
D、杜如晦
2、“据唐太宗死后三年的统计,户口增加到380户。贞观时期平均每年增长近七万户,是唐代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这一现象说明了(

A、大臣廉洁奉公
B、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C、生产发展,人民生活安逸
D、人口多,粮食少,连年出现灾荒
3、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原因,错误的叙述是(

A、唐太宗把地方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二级
B、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C、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
D、农民占有一定土地,生产时间有所保证
4、唐太宗虚心纳谏的根本目的是(

A、避免君主个人失误
B、巩固统治
C、学习前贤
D、为后世树立榜样
5、下列事迹不属于唐太宗的是(

A、重视农业
B、创立科举
C、善于纳谏
D、精简机构
6、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所说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中的“唐宗”是指(

A、隋炀帝
B、唐太宗
C、唐高宗
D、唐玄宗
7、下列哪些措施是唐玄宗实行的(
)
①整顿吏治
②改革财政、漕运制度
③重用姚崇等人为宰相
④重用酷吏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二、材料题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材料二:(唐太宗)“若家给人足,朕虽不听管弦,乐在其中矣。”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以史为镜”和“以人为镜”各是什么含义?
⑵从材料一、二中看出,唐太宗执政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⑶唐太宗以上的治国思想对他的统治产生了什么影响?
9、史称“得人者昌,失贤则亡”。试结合唐太宗至唐玄宗时期百余年间用人方面的史实加以说明,并总结其经验教训。
参考答案:
1、A
解析:本题考查唐太宗时期的主要大臣。魏征善于纳谏,房玄龄多谋,杜如晦善断,两人并称“房谋杜断”。
2、C
3、A
解析:本题考查“贞观之治”的内容。
4、D
5、B
解析:本题考查唐太宗的功绩。科举制在隋朝创立,唐朝时得到完善。
6、B
解析:本题属于诗歌类题材,要求学生不光有语文基础,同样对于历史人物的谥号有所了解。
7、B
8、⑴“以史为镜”指要吸取隋朝迅速由强盛趋向灭亡的教训。
“以人为镜”就是指虚心纳谏,听取魏征的直谏。
⑵材料一是重视选贤任能、虚心纳谏的思想。材料而是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的思想。
⑶使唐太宗能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重视用人纳谏,对百姓轻徭薄赋,重视发展生产。在他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强盛,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9、解析:此题是对我国唐朝初年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位皇帝治世韬略方面知识的考查,对能力要求比较高。解题时要注意找到体温里的隐性信息。本题中心是“得人者昌,失贤则亡”,从两个方面加以回答:一是唐前期,百余年用人方面的史实;二是依照事实得出正确认识,一般而言应从如何选拔人才,用什么样的人才,如果用人不当会有什么危害入手。
答案:唐太宗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等,调整统治政策,从而出现“贞观之治”;武则天破格选拔许多有才能的人,任用贤能,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史称她的统治具有“贞观遗风”;唐玄宗前期重用贤能,任用熟悉吏治,富有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为相,从而出现“开元盛世”。开元后期,用人不当,酿成“安史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