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山工》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第一段,了解挑山工的特点。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问题交流法。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依据学案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谈话导入
(1)在日常生活中有这样一些人,从事着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特殊的工作,他们总是在陡峭的山上挑着很重的物品,艰难而执着地行进,为山上的人们送去生活用品。这些人就是挑山工。作者在登泰山时,从登山的挑山工身上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出示图片
(2)作者简介
冯骥才
当代作家。浙江慈溪人,生于天津。
( http: / / www.21cnjy.com )做过运动员,从事过绘画工作。1977年后在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做专业作家。现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著有多部长篇小说和中篇小说。《挑山工》最初刊登在《散文》1980年第2期上。
板书课题:21、《挑山工》
二、新课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出示生字:
溜
担
胳
膊
诵
凳
茵
蕴
哲
憨
瞧
咧
应重点注意纠正容易读错的几个字。
“凿”读“záo”,不读“zǔ”。
“耽误”的“耽”读“dān”,不读“dāng”。
“哲”应读“zhé”,不能读“zé”。
“膝盖”的“膝”应读“xī”,不能读“qī”。
“拘束”的“束”应读“shù”,不能读“sù”。
“转身”的“转”应读“zhuǎn”,不能读“zhuàn”。
2.指导写字
讨论识记生字的方法,指出易错的字。“泰”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奏”都是上下结构,不同之处是“泰”字下部分不能写成“水”;“奏”字下部分”夭”,但不能写成“天”。
“褂”字的偏旁是“衤”,不是“礻”。
“腾”不能加上“艹”,也不能写成“藤”。
“素”字的下部分是“糸”,而不是“系”。
“哲”字右上角是“斤”,不能多一点“斥”。
3.出示词语:
光溜溜
扁担
胳膊
节奏
平衡
诵读
木凳
草茵
含蕴
哲理
憨厚
瞧见
4.解释词语,理解词义。
(1)查字典理解词义
饱览:饱,充分;览,观看。看个够的意思。
拘束:拘,约束、限制;束,控制。过分约束自己,显得不自然。
包蕴:包含。
黑黝黝:黝,黑色。同黑油油,黑得发亮。或指光线昏暗,看不清楚。
憨厚:憨,朴实。厚,老实、厚道。憨厚,朴实厚道。
心悦诚服:从心眼里佩服。悦,愉快。诚,真心。
意味深长:意思和情趣值得细细体会。
腾云驾雾:神话传说中的神仙,利用法术,乘着云雾飞行。
(2)结合课文理解词语。
“挑山工”,在泰山上给人挑货物、行李上山为主要工作的山民。
“题句”一词的“题”是写上的意思。课文中指的是古人为留念而凿刻在石壁上的诗句。
“哲理”一词比较深奥,实际上是人生的根本原理,课文中指的是挑山工的话语简明却表达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
“晃悠”原义是晃荡,摇摆不定。在课文中特指挑山工挑着重物,身子不稳,走路像要跌倒的样子。
(二)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学生交流后明确:
第一段(1、2)写挑山工负担重、路程长,实际速度却比游人快。(概括地写挑山工。)
第二段(3、4、5、6)写“我”遇到一个挑山工,证实挑山工的速度的确比游人快,并搞清了为什么会这样快的原因。(具体地写一个挑山工。)
第三段(7)写挑山工永远向前的形象和富有哲理的话启迪和激励了“我”。
2.合并段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我”在泰山上遇到一位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工,挑山工虽然身负重物,走得很慢,却常常走到“我们”前面,通过交谈,“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挑山工的画,并一直挂在书桌前激励自己。
(三)朗读课文,感情升华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2.背诵2自然段。
三、练习
1.读拼音写词语
guāng
liū
liū
biǎn
dàn
gē
bo
jié
zòu
píng
héng
(
)(
)(
)(
)(
)
2.辩字组词
奏(
)
诚(
)
甩(
)
泰(
)
城(
)
用(
)
3.填合适的词语
(
)的扁担
(
)的物品
(
)的挑山工
(
)的题句
四、总结
这节课写11个生字,会认读1个生字,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下节课我们细致研究挑山工走得快的秘密。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背诵2自然段。
六、板书
21、挑山工
分层:
第一段(1):
第二段(2-6):
第三段(7):
主要内容:
《挑山工》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懂得:干什么事都要一心向着目标,步步踏实,一个劲儿地往前走,要学习挑山工不停地攀登的精神。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干什么事都要一心向着目标,步步踏实,一个劲儿地往前走。要学习挑山工不停地攀登的精神。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启发引导法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依据学案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挑山工总是比游人走得快,今天我们就分析一下原因。
板书课题:21、《挑山工》
二、新课
(一)学习第一段
1.“在泰山上,随处都可以碰到挑山工”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是课文开头的第一句话,可是“挑山工”具体什么样,都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仔细朗读第一段,画出重点词语,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挑山工登山时,肩膀上有重担,他们走起路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一条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条胳膊随着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的,路线是折尺形,这样走虽然比游人走的路线长,却不比游人慢。
请问:挑山工为什么要走折尺形路线?走直线不是更近吗?
因为挑山工肩挑重物,走折尺形的路线一是可以“使挂在扁担前头的东西不碰在台阶上”,二是“可以省些力气”。
过渡:可是挑山工行走的速度为什么“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比游人慢”呢?这个问题在作者心中打了一个问号,我想同学们也会觉得很奇怪,课文的第二段,作者就解开了这个谜团。
(二)学习第二段
“挑山工的速度并不比游人慢”。这是个疑问,是个谜,怎样才能解开这个谜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段,边读边想:
1.作者在哪些地方遇到挑山工,每次相遇挑山工在干什么?说明什么?
相遇次数
地点
看到做什么
第一次
山下
开始登山
第二次
回马岭
休息
第三次
五松亭
整理
第四次
极顶
交货
2.重点写哪一次相遇,你怎么看出来的?
作者重点写了五松亭相遇,因为这一次有详细的人物描写和对话。作者思想上的不解之谜就是通过和这位挑山工的攀谈解开的。
师:同学们讲得很准确,我们请四位同学分别朗读作者与挑山工的四次相遇,请同学们体会挑山工速度快的原因。
朗读时只读“相遇”的句子,不读“攀谈”的句子。
师:作者重点写五松亭相遇,因为这次相遇使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者解开了心中之谜,请一位同学把这次相遇朗读一遍,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部分内容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这部分内容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挑山工的话。
师:的确,正是挑山工的话使得作者解开了心中之谜。
3.作者思想上的不解之谜是怎样解开的?书上是怎样写的?挑山工的话包蕴着什么道理?
那么,挑山工是怎么说的?他的话包蕴着什么道理呢?请同学再读挑山工的话。
挑山工是这样说的,“你们肩膀上没有挑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是走得快,可是一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得停下来嘛!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工夫。我们得一个劲往前走……”
挑山工的这番话很有哲理,它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朝着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目的。
师:请同学们把上面富有哲理的话画下来,以此不断鼓励自己好好学习。
3.小结:这一段是全文的重点,写了作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挑山工四次相遇,四次中重点写了在五松亭相遇攀谈的情况,使作者从挑山工朴素的话语和挑山工一直向前的形象里解开了心中之谜,并懂得了一个道理。我们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也可以体会到作者很佩服这位挑山工,哪个词语能说明这一点呢?(心悦诚服。)
过渡:不仅如此,还有更重要的,那就是作者从挑山工身上看到了一种力量,一种精神。(三)学习第三段
1.在学习这一段之前,请同学在第二段画出作者描写挑山工的词语,然后读一读,想一想挑山工的样子。
“矮个子,脸儿黑生生的,眉毛很浓,大约四十来岁,敞开的白土布褂子露出鲜红的背心。”
“他把褂子脱掉了,光穿着红背心,现出健美的黑黝黝的肌肉。”
“黑生生的脸上显出一丝得意的神色。”
从这些描写中,我感觉这个挑山工很健康、朴实。红色的背心很醒目。
2.作者的感受更深刻,他画了一幅挑山工的画,以此激励自己。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画画?
作者画了一幅挑山工负重物上山的背影图,因为作者很佩服这位挑山工,挑山工的精神能激励自己,所以作者画了一幅这样的画。
3.课文用画画自励作为结尾,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作者用这张画来自励,表现了他敬佩和赞扬挑山工的精神,这样的结尾点明了中心,与开头照应。
4.请同学们齐读这一段,体会作者需要的是什么。
作者真正需要的是:干什么事都要一心向着目标,步步踏实,永远向前,才能达到目的的信心。
(四)解开谜团,感情升华
作者在文章开始提出了疑问→挑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工并不慢。然后与挑山工在泰山上四处相遇,并从挑山工的话中解开了心中之谜,因为挑山工“一个劲儿地朝前走。”作者非常敬佩和赞扬挑山工的精神,因此画画自励,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三、练习
1.读拼音写词语
bǎo
lǎn
zhuàng
lì
sòng
dú
xuān
nào
xī
liú
(
)(
)(
)(
)(
)
2.辩字组词
耽(
) 折(
)
朴(
)
枕(
) 拆(
)
扑(
)
3.填合适的词语
(
)地走过
(
)地走到
(
)地越过
(
)地点头
四、总结
同学们,登山如此,走路如此,我们的学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样如此,必须具有挑山工的这种“一个劲儿朝前走”的精神。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把挑山工这幅画挂在心里,激励自己努力学习。
五、作业
1.用“耽误”、“朴素”造句。
2.积累词句。
六、板书
21、《挑山工》
挑山工
游人
沉甸甸
轻松
路程长
一条道
速度快
落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