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贵的“穷人”
——《穷人》教学设计
课型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语文上册9、《穷人》
教师姓名
教材分析
《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写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短篇小说。当时,俄国劳动人民处于沙皇的黑暗统治之下,生活极度贫困,但是他们心地善良、情操高尚。课文记叙了渔夫和她的妻子桑娜关心、同情邻居西蒙,在西蒙死后毅然收养了她的两个孤儿的故事,反映了穷人纯朴善良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本文在写作上特色鲜明,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学感悟能力,能把
( http: / / www.21cnjy.com )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初步感受作品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而本文在写作上特色鲜明:通过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作者这种高超的艺术技巧对于六年级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正确读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搁板、帐子、抱怨、、掀起、寡妇、熬”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的能力。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3、情感态度目标:在阅读中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教学重难点
(一)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二)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
出示作者,导入课题
1、出示法国作家维克多·雨
( http: / / www.21cnjy.com )果。
师:同学们,大家看,他是谁?大家对他有所了解吗?
(出示: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头像)
2、出示列夫·托尔斯泰
师:雨果擅长写底层劳动人民。看,这又是谁?
(出示:列夫·托尔斯泰图像)
3、思考两人的联系
师:这两人有什么联系?
4、导入课题
师:法国大文豪雨果写了一首叙事诗《可怜的人们》,列夫·托尔斯泰读到了这首诗,深受感动,于是,把诗改编成了小说,题为《穷人》。小说发表后,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今天这课堂,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列夫·托尔斯泰是怎么把这首诗改写得那么精彩的?
1、生:说说对雨果的了解。(他的代表作有《笑面人》《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
2、生:思考雨果和列夫·托尔斯泰的联系。
(《穷人》就是列夫·托尔斯泰根据雨果的一首诗改编的。)
通过先后出示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和列夫
( http: / / www.21cnjy.com )·托尔斯泰,让学生思考二者的联系,明白《穷人》就是列夫·托尔斯泰根据雨果的一首诗改编的。进而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列夫·托尔斯泰是怎么把这首诗改写得那么精彩的?引入本课的学习。
二、“概”
梳理人物,概括内容
1、说一说小说中的人物
师:大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预习过课文,《穷人》这篇文章写了几个穷人?
(西蒙、渔夫、桑娜。)
师:同学们,你们把很重要很重要的人给忘了呀!(桑娜家五个孩子和西蒙家两个孩子。)
课件出示:
桑娜 渔夫
五个孩子
西蒙
两个孩子
2、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师:大家能用上屏幕上这几个词语,把《穷人》这篇小说讲了什么事说下来吗?
3、总结概括内容的方法
师:同学们,读一篇小说,一般来说,我们要先了解一下小说里有哪些人物,然后想一想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用简单的情节图,就把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了。
1、 生:说一说课文中写了几个穷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
2、 生:根据这些人物,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桑娜和渔夫有五个孩子,有一次桑娜在等待出海打渔的时候去探望邻居,发现西蒙去世了,她抱回了西蒙留下的两个孩子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渔夫得知后同意领养。)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重点是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给学生概括内容的方法。在这里,我首先让学生梳理小说中的人物,再让学生根据他们之间的关系,说一说小说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样,学生便掌握了一种概括的方法,使学习更有效。
三、“品”
浏览圈画,
品读穷字
1、思考穷人真的穷吗?
师:同学们,都说《穷人》写得很精彩,可老师读完了整篇小说,字里行间却找不到一个“穷”字,这些穷人真的很穷吗?
2、浏览圈画,品读穷人的“穷”
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里行间去捕捉“穷人”的“穷”。认真地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穷人的“穷”的?浏览圈画,并选一处感悟最深的,做简单批注。
3、小组交流
(1)“穷”字藏在心理描写中
第二段: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开开恩吧!
第九段:她忐忑不安地想:
……揍我一顿也好!
(2)“穷”字藏在环境描写中
第一段:屋外寒风呼啸……
师:这段环境描写中有很多四个字的词语,你找到了吗?请你把它圈起来。
课件出示:
师: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些词语,你分明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3)“穷”字藏在语言描写中
第10—27段:
1、生:思考穷人真的很穷吗?
2、生:浏览课文,从字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间去捕捉“穷人”的“穷”。认真地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穷人的“穷”的?浏览圈画,并选一处感悟最深的,做简单批注。
3、小组交流。
(1)找出桑娜的心理描写,体会穷人的“穷”。
(2)找出环境描写,体会穷人的“穷”。
将描写“穷”字的四字词语圈出来,读一读,说说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3)找出语言描写,体会穷人的“穷”。
这一环节,我让学生重点思考:穷人真的穷
( http: / / www.21cnjy.com )吗?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到字里行间去捕捉穷人的穷,品读穷人的穷,去寻找穷人的穷藏在哪里?重点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人物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和人物语言描写,从这些描写中,学生很容易能够体会到穷人的穷。在这里,我又重点指导学习了有关环境描写的语句,让学生将描写环境的词语找出来,边读词语边想象画面,将词语读成画面,感受环境描写的妙处。
四、“研”
默读填空,
研究穷字
1、思考穷人身上还有什么?
师:同学们,这些穷人身上只有穷吗?他们还有什么?
课件出示:
穷人虽然很穷很穷,但他们拥有( )
2、默读批注,研究穷人的穷
师:请大家边读边做批注
3、交流展示
(1)穷人虽然很穷很穷,但他们拥有善良。
课件出示:第10—27段
师:哪位同学愿意通过角色朗读走进此时此刻桑娜的内心世界?
(从语言描写中,感受桑娜的善良。)
(2)他们虽然很穷很穷,但他们拥有勤劳。
课件出示:第一段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对屋内的描写,你感受到了什么?
(从环境描写中,感受桑娜的勤劳。)
(3)他们虽然很穷很穷,但他们拥有伟大的母爱。
课件出示:第七段
师:这一段当中的哪些细节深深地触动了你的心灵?
师:请大家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西蒙临死前可能的心理活动。
(从心理描写中,感受西蒙伟大的母爱)
4、总结:穷人不穷
1、生:思考穷人身上还有什么?
2、生:默读批注,研究穷人的穷。
3、生:交流展示。
(1)从第九段桑娜的心理描写,感受穷人的善良。
(2)从第一段环境的描写,感受穷人的勤劳。
(3)从第七段西蒙的心理描写,感受穷人的伟大母爱
4、总结:穷人不穷。
这一环节紧承上一环节,在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环节中,学生们找到了穷人的穷,文中没有一处写到穷字,却处处是穷。接着让学生深入思考:穷人真的只有穷吗?他们还有什么?学生们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我让学生默读批注,亲近文本,走进文字,与穷人对话,走入穷人的内心。在这里,我又巧妙的与上一环节相呼应,让学生分别从人物的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中去感受他们还拥有什么?这样便将上一环节的学习引向深入,使课堂更高效更有效。让学生分别去感受到穷人的善良、勤劳和伟大的母爱。同时,将写作指导渗透其中,让学生写一写西蒙临走时的心理活动,学会描写人物的心理。最后总结:穷人不穷,一气呵成。
五、“总”
总结提升,
扩展穷字
师:穷人往往富于仁慈,虽然他们穷,但是他们不可怜,他们是真正高贵的人。内心贫穷的人才是真正的穷人。
师:让我们记住列夫·托尔斯泰为我们改写的小说——《穷人》。
生:齐读课题。
总结提升,让学生知道:他们是高贵的穷人。他们虽穷,却拥有美好的品质。实现情感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
教学反思
总的来说,效果还可以。在概括内容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在我的提示下,通过梳理小说中的人物关系来概括内容,就容易多了。大部分学生能够自己独立说出小说的主要内容,但有个别学生语言不够精炼。在寻找穷字藏在哪里时,学生思维活跃,都能找到2—3处,并谈谈自己的体会,在这里,指导学生关注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是非常必要的,这对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很关键。这样帮助学生梳理,使学习有了方向。思考:穷人还拥有什么?这一环节,又将整堂课引向深入,习得作者的写作手法。与上一环节紧紧相连,又更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