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雀》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难心,得体的交流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
2.通过人物的语言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多媒体: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插入鸟声音频)
师: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一天,列宁又来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怎么了?——
生:不见了!(齐)
[设计意图:借助课件让学生从列宁对灰雀的喜
( http: / / www.21cnjy.com )爱之情中受到感染,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同时复习上节课学过的主要内容,又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2、课件出示学习目标,学生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阅读提示(一):
自读课文,读通文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整体回顾课文内容。(课件出示填空)
4、文中的列宁和小男孩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板书:灰雀
列宁
男孩
过渡语: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细细品读体会,感受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
三、细读课文,深入体会。
课件出示阅读提示(二)
细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列宁和小男孩语言描写的地方,在旁边简单写一下自己的感受。
(学生读文体会,教师巡视指导)
四、品读感悟,体会人物心理。
(一)列宁爱鸟
1、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爱!你从课文哪里读出了列宁对灰雀的爱
2、学生汇报:
(1)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语言描写)
抓住男孩就问的疑问语气,体会列宁着急的心情。
(2)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语言描写)
A、引导抓住“飞走了”“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体会列宁的担心的心情。
B、指导读出列宁担心的语气。(指名读,评议。)
(3)“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语言描写)
引导抓住“可惜”,体会列宁惋惜,关心,担心的心情。
(4)让学生带着对句子的理解再读读列宁说的话,体会体会
“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读出着急的心情)
“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担心)
“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惋惜,担心)
“会飞回来?”
(担心,着急)
教师相机指导
板书:列宁爱鸟
(二)男孩爱鸟
1、过渡:列宁喜爱的灰雀究竟哪儿去了?
2、学生交流:
男孩捉走了灰雀,为什么捉走灰雀?
(
男孩喜欢灰雀)
3、过渡:
列宁爱灰雀,孩子也爱灰雀,他们的爱有什么不同?你更赞同谁的?请大家讨论讨论!
预设(1)
生:我更赞同列宁的爱。因为孩子把灰雀捉回家,关在笼子里,灰雀就失去了自由。
预设(2)
生:我也赞同列宁的爱。因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列宁每天来这儿看灰雀,还给它带来好吃的,只是欣赏它,不去捉它,
列宁是真正爱灰雀。
预设(3)
生:再说,灰雀应该是给大家看的。
预设(4)
生:灰雀离开了伙伴也会寂寞的。
板书
男孩爱灰雀
(三)列宁爱男孩
1、
过渡:列宁是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爱鸟,在列宁真爱的感召下,小男孩放回了灰雀,列宁看着枝头欢快唱歌的灰
雀,又看看男孩,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呢?”
2、学生交流,提出问题
A
列宁为什么微笑?
B
为什么不问会说话的小男孩,却问不会说话的灰雀呢?
3、小男孩捉鸟,但是他最后放鸟归林,知错就改,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小男孩
的爱。板书
列宁爱男孩
五、激情升华,拓展延伸。
1、分角色朗读
A
分成两组,一组读男孩说的话,一组读列宁说的话,师读叙述语
B
分成两组,一组读男孩说的话,一组读列宁说的话
C
同桌互读
师:在列宁真爱的感召下,小男孩决心放回捉去的灰雀,他内心又经历了一番怎样的思想斗争呢?
生: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谈感受(配背景音乐)
2、谈收获。
学习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搜集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感人的故事
板书
灰雀
爱
列宁
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