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5 翠鸟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语文-5 翠鸟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3-26 22:25: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鸟鸣沁心
沁心无痕
——《翠鸟》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翠鸟》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形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动地介绍了一种生活在水边的小鸟——翠鸟。翠鸟颜色鲜艳、小巧玲珑、叫声清脆,捕捉小鱼时动作迅速、敏捷,十分惹人喜爱。孩子们也喜欢这样可爱的小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但在老渔翁的开导下,孩子们打消了自己的念头,把翠鸟看作了朋友。这篇课文在展示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同时,呼吁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是本课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达上的独特之处。作者在介绍翠鸟时,紧紧抓住了它在外形和动作上的特征,表达方法不是简单的平铺直叙,而是采用了拟人、比喻、对比等多种方式。比如,“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中的“喜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中的“等待”,无不反映了作者为翠鸟赋予的人性化的色彩;“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翠鸟的速度之快。作者在描写翠鸟机灵、敏捷的动作特点时,是把它和小鱼做了一番对比的。小鱼“悄悄”地吹了个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让学生感受、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验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二是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上的作用;三是培养学生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培养学生爱护鸟类的意识。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教学难点是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本课的重点在写外形特点和捉
( http: / / www.21cnjy.com )鱼的第一、二、三自然段。难点是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翠鸟的捉鱼本领之间的关系。翠鸟之所以能在疾飞中叼起小鱼,跟它的身材、爪子、嘴和眼睛的特点是不可分的。
二、学情分析:
本人所在二年级一班的孩子纯真而富有爱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特别喜欢小动物,可以预见对学习本文将会有较浓厚的兴趣。他们又是一群活泼的小淘气,较活跃,但精神常常不易集中,对单纯的解读文本有一定困难,故教学设计一定要注意直观与趣味性。当然也有部分学生思维敏捷,表现欲强,要充分利用其起带动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2、技能目标: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朗读,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热爱自然,懂得保护动物,爱护翠鸟。
四、教学要点:
重点: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
难点: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五、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国学经典:
呦呦鹿鸣,食野之芹。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新的朋友──翠鸟,大家还记得它的样子是怎么样的吗?那位同学起来介绍一下?
翠鸟喜欢停在_________。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外形_________,颜色_________,身体_________,眼睛_________,嘴巴_________,鸣声_________,动作_________,有_________的本领。它的家在_________。
【设计意图】:把翠鸟比作学生的朋友,符合小孩子的年龄特点,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有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把前一节课从文本中了解到的关于翠鸟的外形特点的,转化成自己语言说出来,得到一次说的训练。学是为了用,所以这训练能激励学生运用学到的语言。
2、
除了课本上的介绍,你对翠鸟还有哪些了解,谁能起来交流一下你课外搜集的有关翠鸟的资料?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要努力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设计,能让学生学会课堂的学习还得与课外的知识相结合,培养收集资料的意识和习惯,养成自主获取知识的好习惯。
二、研读课文,体会翠鸟的外貌和活动特点
(一)外貌特点:
1.师:同学们读的真美,谁能说一说读完后翠鸟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

生:颜色鲜艳或美丽
、小巧玲珑会捕鱼
2.师:看,老师这儿也有只翠鸟,你觉得它美吗?美在哪里?
师:说的真不错,你知道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把翠鸟写的这么美吗?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一段。
生:自由朗读第一段
师:作者按照怎样的顺序写出了翠鸟哪些美丽的特点呢?
生:作者先写了翠鸟的爪子,接着写了翠鸟头上的羽毛、背上的羽毛、腹部的羽毛,然后写翠鸟的眼睛,最后写翠鸟的嘴。
3.师:哦,老师看到翠鸟想这样来写:翠鸟的头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橄榄色的,背是浅绿色的,腹部是赤褐色的,现在请同学们比较一下,你喜欢老师写的还是作者写的呢?
生:作者用比喻写出了翠鸟的美丽。
4.师:谁能通过朗读把翠鸟的美丽读出来?指名读、同桌读、全班一起来读
5.师:大家刚才读得精彩极了,老师认为你们一定记住翠鸟的美丽了,让我们一起来闯下面这关“我会填”。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
( http: / / www.21cnjy.com )毛像_________,____________.背上的羽毛像___________.它______,一双_______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________的嘴。
师:能填上的同学举手。你来试一试。
(二)活动特点:
6.师:翠鸟不仅长得美,它还有一绝招不知道各位小朋友知道不知道?——生:捕鱼
师:文中哪几段是写翠鸟捕鱼的呢?
生:二三自然段。
7.师:(出示自学要求)现在请同学们默读第二三段,划出描写翠鸟捕鱼的动作画下来,可以做一下批注。
师:交流:你认为翠鸟捕鱼的动作如何?生:快、很快…
师:那老师写个敏捷来概括可以吗?
同学们你认为哪句话最能体现翠鸟的动作敏捷呢?
(1)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杆上了。
师:什么是“疾飞”?翠鸟在“疾飞”中,又能“轻轻地停在苇秆上”说明了什么?
“疾飞”是指飞得很快的意思。这句话充分表现出翠鸟行动迅速而敏捷的特点。
(2)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师:这句话描写的小鱼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机灵
可是这么机灵的小鱼都逃不过翠鸟——(锐利)的眼睛。
(3)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出示比较句子:
翠鸟离开桅杆,很快地飞过去。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
指导朗读:读一读比较一下,这两个句子你更喜欢哪个?
在这里巧妙地运用比喻句让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更形象得感受到了翠鸟的速度之快。除了比喻,还有哪里不同,蹬字有力度,能够感受翠鸟的速度之快。同学们体会的真好,谁能把第二句来读一读?谁再来试一试,我觉得他的速度只是一般快。
翠鸟可真是捕鱼能手啊,连老师都佩服!让我们拿起书一起再来品味一下翠鸟那敏捷的动作吧,齐读二三段。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围绕“读”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做到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升华。正如古人说的:书读白遍,其义自见。教师避开烦琐的讲解,把时间交还给课堂的主人──学生。同时,让学生在读中获得语感训练。此外让学生通过前一组句子的对比,尝试自学理解第二组句子,进行学法的迁移,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三)、感受喜爱之情,启发保护意识
1同学们,看着这小巧玲珑、动作敏捷的翠鸟,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饲养一只)
看来,孩子的心是相通的,你们和小作者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一块儿去了。你觉得,能不能捉一只翠鸟来饲养呢
文中老渔翁的一番话我认为很有内涵,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然后和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感受。
同学们你们现在的想法是什么?
【设计意图】同学们的种种想法,都缘于对翠鸟的喜爱之情。但是我们要爱护鸟类,和鸟类做朋友。
听了你们的交流,小作者的脸也红了,他也打消了饲养翠鸟的想法,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愿意读文中最后一段话的同学请站起来。
师:看来,和翠鸟零距离接触的愿望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实现了,不过没关系。这里有一个沟通你们交流的渠道:那就是世界绿色和平组织者,今天他们的部分成员也来到了我们班,同学们你们有什么话需要这些绿色使者转告给翠鸟吗?
2.教师小结:多么善良而又真诚的孩子啊,翠鸟们收到你们的话语特别开心,看:他们正在桅杆上看着大家呢!
【设计意图】:在感情朗读中,让学生在读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受到爱护鸟类的思想教育,注重的是“读悟”的过程,而不是架空在语言训练中抽象的说教,把语文课中的思想教育熏陶与语文课的语言训练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更乐于接受,真正受到影响。
三、
作业设计:
1、
积累训练:
课文描写了一只外形美丽,动作敏捷的翠
( http: / / www.21cnjy.com )鸟,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得好,把你喜欢的读(能背的可以背)给大家听一听。(小组交流)
2、自主设计一个保护鸟类的宣传牌,让我们从身边做起,做一个环保小卫士!
【设计意图】:读、背是积累的最好方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是积累的必须过程,设计中以此作为小结,有利于引发学生把这种积累过程延伸到课外继续加强,进一步培养学生激积累的习惯和能力。把将对翠鸟的喜爱延伸加强,通过制作环保宣传牌,增强环保意识。
七、案例反思:
1、情感奠基,激趣导入。
在编写导学案时,我进行了这样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计: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文中的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这一设计是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回顾,用自己的语言或书中的句子概括出课文主要描写了翠鸟的哪些内容。设计还有一个目的,对课文进行回顾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创设出了一种情境,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和翠鸟建立起一种朋友的关系,从而带着这种对朋友的关注,学生从而也调整了自己的学习状态,稳定了情绪,使注意力更快的进入到课堂教学中,为后面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2、资料搜集,自我感悟。
良好品德的形成关键是学生自我感悟基础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内化。自我感悟也就要求学生掌握充足的知识和足够的经验,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因此在课前我就要求学生通过多种形式,了解翠鸟的一些资料,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为课堂教学奠定扎实基础。
3、借助教材,德育渗透
现在的课堂上开始重视在各学科教学中,对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获得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及其它思想教育。语文教学就是生活语文教学的品德教育,要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能从学习课文内容到生活实践都能从感情上的产生共鸣,在入情入境中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因此,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注重内外部因素相结合,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因此本课以了解翠鸟,激发了学生爱护翠鸟为前提,进而提升学生保护环境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总之,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德育
( http: / / www.21cnjy.com )渗透是一个广阔的空间,只要细心发掘德育工作和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并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将二者融为一体,都可以让学生得到“鸟鸣沁心,沁心无痕”的潜移默化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