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7 可贵的沉默(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7 可贵的沉默(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3-26 22:32: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7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
课题
17可贵的沉默
课型
精读
学习内容
(一)思想内容
这篇精读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上课时,老师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孩子们那里了解到,几乎所有的爸爸妈妈都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并向他们祝贺,孩子们因此而感到骄傲和快乐;知道爸爸妈妈生日的孩子只有几个,而没有一个孩子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强烈对比之下,孩子们沉默了,老师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孩子们懂得了要关心父母,并学会以行动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二)语言表达
1、课文以课堂教学进程为线索,以师生对话交流为主要形式,以孩子们的情绪变化为描写的主要内容:由热闹到沉默又到热闹。
2、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细致生动的描述从而再现场景。
3、用词准确生动。如“异口同声”“七嘴八舌”“不约而同”
4、使用标点准确。如感叹号
5、语言朴实却饱含深情。
学习内容的位置
(一)人文专题的位置
这篇课文位于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五单元,本单元
( http: / / www.21cnjy.com )围绕“可贵的亲情、友情”组织专题,有关爱的专题在前几册教科书里有所涉及,三年级上册第八组安排了四篇关于“献爱心”的课文,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从别人的故事中感受这种感情。本单元内容有所拓展,也更为深入。将课文的学习和综合性学习活动相结合,学生在学习课文、感受“爱与真情”的同时,能够行动起来,在生活中深入体验这种感情,学会表达和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别人。
(二)训练重点的位置
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学习作者用词和运用标点的准确性。
学情分析
1、已知领域:能感受到父母的爱,能通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
2、未知领域:不出现人物及其动作神态,直接出现语言的写作方法。
3、难知领域:体会沉默的可贵。

课程标准描述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
2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重点读准“霎、拙”的音,理解“异口同声
七嘴八舌
不约而同”的意思,正确书写“祝贺、神气十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孩子们情绪的变化。
3、读懂课文内容,学会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父母,关心别人。
4、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学习重点
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懂得关心别人。
学习难点
体会沉默的可贵
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小组评价、自我评价的方式,评价目标1。(见评价单第一题)
2、通过同桌评价、自我评价的方式,评价目标1。(见评价单第二题)
3、通过同桌评价,自我评价,评价目标2。(见评价单第三题)
4、通过全班评价、教师评价。评价目标3。(见评价单第四题)
5、通过教师评价,评价目标4。(见评价单第五题)
目标与评价














目标一










目标二
















































目标三































































目标四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A你提的问题真有研究价值B你真聪明,真会提问题)
相信学完课文你们就会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的。
二、学习词语
首先,我来考考你们,词语都认识了吗?
第一组:
迅速 蕴藏 霎时
恰恰 稚拙 烦恼
1、自己先读一读2、指生读,正音3、强调霎和拙4、齐读两遍
第二组:
异口同声
七嘴八舌
不约而同
再来看看这三个词语,自己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都是是用来形容人说话时的状态的。异口同声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七嘴八舌是你一言我一语,人多口杂;不约而同是没有事先约定好却有相同的语言或行动)
齐读一遍
5指导“缓”字的写法
三、整体感知
1、看来词语大家都认识了,下面我请你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文中的老师提出的几个问题。
2、同学们,你们看,文中老师提出的就是这5个问题。
1、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一天吗?
2、生日那天,爸爸妈妈向你们祝贺吗?
3、你们中间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请举手!
4、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的,请举手!
5、怎么才能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呢?
当老师提出这五个问题时,同学们的反应一样吗?
热闹——沉默——热闹(板书)
3、课文就是按照这样的情绪变化来记叙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咱们先走进第一次热闹看看。
四、重点深究
(一)学习第一次热闹
1、故事发生在一节课上,铃声响了,开始上课了,我问了同学们一个问题:“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一天吗?”同学们的回答是(生答)
我又提出第二个问题“生日那天,爸爸妈妈向你们祝贺吗?”
同学们回答的是(生答)
2、自己读读这两次回答,你体会到什么?
“知道!”“知道!”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当然祝贺了!”“祝贺的!”又是一片肯定的回答声。
(1)
孩子们很兴奋很高兴,从哪看出来的?(异口同声、肯定、一片)
说到哪句读哪句。
(2)为什么这么高兴,兴奋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为爸爸妈妈都为他们祝贺生日),而这份祝贺其实就是爸爸妈妈对他们的爱呀,孩子们感受到这份爱了,所以兴奋,高兴啊。
(板书:感受爱)
(3)你还发现了什么?(用了4个感叹号)为什么用感叹号呢?(因为太高兴,太兴奋了),所以用感叹号表达的情感更强烈。
指名读。
(4)除了高兴,激动,此时孩子们还有什么心情?
他们骄傲地举起了手,有的还神气十足地左顾右盼。
A
你能联系下文来理解,非常好
B
自由读,想象一下此时教室里是怎样的情景?
C
看看这幅图,谁能再描绘一下教室的情景。
D
齐读这句话
正像同学们所说的,此时孩子们的心情不仅仅是高兴、激动,还有骄傲、自豪呀,他们正在炫耀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呢!
这种体会我们刚才是通过联系上下文、看插图理解到的,可见,联系上下文,看插图都是我们理解句子的好方法。
(5)现在,你就带着兴奋、激动、自豪的心情再来读读这两句话。
“知道!”“知道!”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当然祝贺了!”“祝贺的!”又是一片肯定的回答声。

指名读,齐读。
3、我们一起合作着读读这几段话。
我问同学们:“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一天吗?”

“知道!”“知道!”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生日那天,爸爸妈妈向你们祝贺吗?”

“当然祝贺了!”“祝贺的!”又是一片肯定的回答声。

“‘知道的’‘祝贺的’请举手!”

他们骄傲地举起了手,有的还神气十足地左顾右盼。
4、这时,老师提高了声音点数了,
我的情绪迅速地传染给了他们,他们随着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起点起数来,“15、16、17……”越点越多,越点越兴奋,声音越来越响,前排的孩子都回过头往后看,几个男孩子索性站了起来,我也不阻止他们。
“15、16、17……”该怎样读?从哪知道的?
指名读
从6个“越”你体会到什么?(教室里越来越热闹了)
自由读,齐读
(二)学习沉默部分
1、有感情过渡:看来孩子们已经感受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爸爸妈妈对他们的爱了,是啊,是爸爸妈妈将我们带到人间;是爸爸妈妈给我们洗衣做饭,哺育我们长大;是爸爸妈妈在天寒地冻时将我们的双手放入怀中温暖……
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的爱,爸爸
( http: / / www.21cnjy.com )妈妈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是不求回报的,孩子们会感受爱了,老师觉得还不够,又问出第三个问题(生读),教室里安静下来,多数孩子沉默了,又问出第四个问题(生读)这时(生读)
教室里寂然无声,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孩子们沉默着,我和孩子们一起沉默着……
2、自己默读这段话,想一想孩子们为什么沉默了?
3、联系实际
引导互动:
爸爸妈妈总能把我们的生日牢牢记在心里,而我们却——(生:从来不记得他们的生日。)
爸爸妈妈每年都为我们祝贺生日,而我们却——(生:从来没为他们祝贺过生日。)
爸爸妈妈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的爱,而我们却——(生:没有回报他们)
4、这正是孩子们沉默时所想到的,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思考来读读这几句话
5、孩子们沉默了,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错了,感到很惭愧,他们是多么单纯,多么可爱呀!
(三)学习第二次热闹
1、当老师的语气缓和下来,轻轻地问:“怎么才能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呢?”
孩子们又(生:热闹起来)
2、这次,你又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热闹?快去读读课文第14自然段吧
先是一两声,继而就是七嘴八舌了:“问爸爸!”“不,问外婆!”
“自己查爸爸妈妈的身份证!”
(1)重点抓住“七嘴八舌”而且是争着说,抢着说
引导学生抓住这个词谈意思谈感受,体会热闹
(2)对比句子
看看老师这里也描写了七嘴八舌的情景,和课文中的有什么不同?
先是一两声,继而就是七嘴八舌了,小明说:“问爸爸。”
真真说:“不,问外婆。”
晓雪说:“自己查爸爸妈妈的身份证。”
A有什么不同?
B哪个好?自己读读
(原文描写非常准确,精彩,因为七嘴八舌的意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人多口杂,你一言我一语,甚至听不准是谁在说,所以没出现人名,更符合现实情况;而且更能让我们感受到孩子们你争我抢的热闹场面。可见,这种不出现说话人的名字,直接出现人物语言的表达方式非常准确的再现了当时的热闹场面,咱们在写作文是可以尝试运用这一写作方法。)
D
小组练读
E
全班分角色读
3、教室里又热闹起来,只是与沉默前的热闹已经不一样了。
两次热闹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
A内容不同:(1、孩子们谈论父母怎样给自己过生日2、孩子们在想办法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
B意义不同:(1、孩子们在感受父母的爱2、孩子们想要去回报爱)
(五)学习段15、段10
1、看来,孩子们已经意识到要去回报爱了。那该怎样做呢?结束这堂课时,老师给孩子们提出了这样的建议(指名读)
为了给父母一份特别的惊喜,
( http: / / www.21cnjy.com )你们最好用一种不被父母察觉的方式了解他们的生日,而祝贺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记住一点,只要你表达了自己的爱,再稚拙的礼物他们也会觉得珍贵无比的。
你会送什么礼物给爸爸妈妈呢?
2、同学们的礼物可能并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贵重,也不够精致,课文中用稚拙来形容这份礼物。而爸爸妈妈却觉得这些稚拙的礼物珍贵无比,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孩子们表达的是对爸爸妈妈的爱,这份爱是无价的,是珍贵无比的)
3、“珍贵”这个词在课文中还出现过一次,你能找出来吗?
我想去寻找蕴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
这极为珍贵的东西是什么呢?(孩子们对父母的爱、回报父母)
(六)回归课题,总结升华
现在,同学们应该知道沉默为什么是可贵的了?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课题









17可贵的沉默
热闹——沉默——热闹
感受爱——回报爱



17《可贵的沉默》评价单
评价内容
评价方式
评价标准
一、我能读准字音
迅速 蕴藏 霎时
恰恰 稚拙 烦恼
异口同声
七嘴八舌
不约而同

小组评价
1.读字音准确

2.读准多音字正确


同桌评价
1.部件紧凑

2.占格准确

3.书写正确

4.书写姿势正确

三、我能有感情朗读
1、我的情绪迅速地传染给了他们,他们随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我一起点起数来,“15、16、17……”越点越多,越点越兴奋,声音越来越响,前排的孩子都回过头往后看,几个男孩子索性站了起来,我也不阻止他们。
2、先是一两声,继而就是七嘴八舌了:“问爸爸!”“不,问外婆!”
“自己查爸爸妈妈的身份证!”

同桌评价



1.
正确

2、流利

3、有感情,读出孩子们情绪的变化。

四、我会思考
为什么沉默是可贵的呢?
教师评价
1.表达清楚

2.意思完整☆
五、我会写
模仿和学习课文中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写一件事。
全班评价
1、语句通顺
2、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
3、事情的经过清楚
每做到一项在星星上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