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 再见了,亲人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 再见了,亲人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3-27 09:4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战役、封锁、暂时、硝烟、噩耗、刚强、大嫂、篮子、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
2、诵读课文,体会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重点,难点)
3、理解中朝人民的深情厚谊,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重点)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学们,这是毛泽东在毛岸英遗体是否运回国的电文稿上的批示。毛岸英是在哪场战争中牺牲的?(生:抗美援朝)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这场战争。
(屏显时代背景,一生读)
1950年,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把战火引向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的边境。中国人民志愿军响应党的号召开赴朝鲜前线,他们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了8年,最终打败了美帝国主义。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国先后出兵130余万人,有14万英烈的忠骨留在了朝鲜的土地上,这其中就有:毛岸英、邱少云、黄继光、罗盛教等。在血与火的战场上,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生死与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师: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要回国了,于是出现了课文里感人的送别场面,今天我们就来感受这个场面。
二、检查预习:
师:先来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屏显)
1.正字正音。
战役
封锁
硝烟
噩耗
大嫂
篮子
跺脚
捣米
挎着
2.填词。
(1)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
)啊!
(引导学生理解“雪中送炭”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娘明明送去的是打糕,书上为什么却说是“送炭”?“雪中送炭”是一个成语,是说下雪天给别人送去炭,烤火,帮助人,比喻在别人最困难的时候去帮助人家。志愿军三天三夜空肚子打仗,最需要吃东西了,大娘送去打糕,像雪中送炭一样。)
(2)第二天传来噩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
)了。
(3)就是您一步不送,我们只要想起您的双拐,也永远不会忘怀您对我们的(
)。
三、整体感知:
师:看来同学们字词掌握还可以,内容掌握怎样呢?
1.师:课文是以谁的口吻来写的?
(志愿军战士。有的是他回忆的,有的是他现场和朝鲜人民说的。)
2.师:课文分别写了志愿军向哪些亲人告别?
预设:学生答三个时
,随机引导学生:来送行的只有大娘、小金花和大嫂三个人?从课文哪里看出还有别人?为什么只写这三个人?
(由于写作选材上的原因,无法一个一个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来送行的人,也没有必要都写,就选择了有代表性的人重点写,然后再用概括的手法写全体。前三段重点写了大娘、大嫂、小金花这三个人,代表了老年、中年、少年。后三段概括写全体朝鲜人民,所以本文结构是分总。为什么全是妇女呢?男人在前方和侵略者战斗,后方支援前线、看护伤员都是由朝鲜妇女担当的,所以课文记叙的都是朝鲜妇女的事迹。这是一种经常用得到的选材组材方法。比如我给大家出个作文题“美丽的校园”,你能不能把校园所有的地方,一个一个全写上?你应该选择你最了解的,最喜欢的两三个地方重点写,详细写,然后用概括性的语言总的介绍一下全校,三言两语就行了。
(板书:大娘,小金花,大嫂,朝鲜人民
分总)
3.师:他们是亲人吗?说说什么人是你的亲人?
(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其实不是亲人,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血缘关系的,是亲人,是一个家族的。那么志愿军是中国人,朝鲜人民是朝鲜人,他们是亲人吗?(板书:不是亲人)
4.师:既然不是亲人,为什么说“再见了,亲人”?你们能找出证明他们是亲人的依据来吗?用事实来说服我,叫我承认他们就是亲人,甚至胜似亲人。
师生交流。
预设:
1.大娘洗补衣服,几夜不眠。
2.大娘送打糕,昏倒路旁。
(师可步步引导学生送打糕的重要性和大娘组织做这件事的不容易。)
3.大娘救伤员,失去孙孙。
4.小金花救老王,失去妈妈。
5.大嫂挖野菜,失去双腿。
师:这些事实确实感人肺腑,为了志愿
( http: / / www.21cnjy.com )军战士,他们可以倾其所有,甚至生命而无怨无悔,这就是亲人,只有亲人才能这样做啊!他们不是亲人,就是亲人甚至胜似亲人。(板书:就是亲人
胜似亲人)
四、诵读品味。
师:本文蕴含着浓浓的情感,你们读出来了吗?(
( http: / / www.21cnjy.com )依依不舍、难舍难分)你们写没写过这种抒情类文章?想不想学?你觉得作者的哪些语句更有利于这种情感的表达?再想想为什么是这些语句?找出来,有感情地朗读。
预设:
1.课文中用了许多反问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感叹句,加强了语气。(师随机引导学生运用反问句:你能就前文的事实,说一个反问句来反驳我,说服我承认他们是亲人吗?生:大娘为了抢救志愿军伤员,失去了自己的小孙孙,这还不能说明他们是亲人吗?)
2.文章用第二人称“你”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对面倾诉离别之情更亲切自然,更方便交流情感。(可引导学生运用第二人称“你”表达某种情感。比如表达对妈妈的感激、对朋友的思念等)
3.表请求的祈使句,加强了这种情感的表达,增强了感染力。(可引导学生运用这种句式来表达某种情感。)
(板书:请求语
呼唤语
反问句
感叹句)
五、课堂练笔。
运用本文表达情感的方式,写写整日为家操劳的妈妈(爸爸),表达你的关爱感激之情。100字左右。
六、反馈矫正。
七、学生谈收获或质疑。
八、布置作业
1.背诵喜欢的段落。(必做)
2.搜集并阅读本文作者的另一篇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选做)

板书:

再见了,亲人

洗补衣 几夜不眠

大娘 送打糕 昏倒路旁

救伤员 失去孙孙

小金花
救伤员 失去妈妈

大嫂 挖野菜 双腿重伤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