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6 威尼斯的小艇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6 威尼斯的小艇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3-27 09:4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渗透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三十
( http: / / www.21cnjy.com )八条:公民应当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配合实施环境保护措施,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减少日常生活对环境造成的损害。第五十七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有权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举报。
教材分析
《威尼斯的小艇》是人教版第十册第八
( http: / / www.21cnjy.com )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它是近代幽默文学泰斗马克.吐温先生写的一篇清香、隽永的散文。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以神形兼备、灵活多变的文句准确地刻画出了小艇的特点、船夫的驾驶技术和小艇的作用,让我们穿越时间、跨越空间瞥见了有一千多年历史的这座华美而古老的名城风情。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是课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比较高,但总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学习基础不够扎实,两极分化距离较大。多数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比较淡溥,主动学习习惯还没有真正养成。大部分学生对简单的知识表现为很强的表现欲望,积极性高涨;而对于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则望而生畏,表现出无能为力的态度。再加上农村学生课外阅读量较小,许多学生家长忙于劳作,辅导不够,更谈不上精神食粮的溉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面与知识量少得可怜。可以说,在学习本课之前,威尼斯对于学生来说,完全是一个陌生的名词。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中,我以学生的阅读学习为主线,通过创设情境,读、思、画、议等手段,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小艇的构造特点,领悟小艇在威尼斯的独特作用,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力图体现“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教学思路,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6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艇的特点,感受威尼斯的风光美和小艇的形态美,领会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
3.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感受大自然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了解小艇的特点和船夫的驾驶技术。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都喜欢旅游,今天老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带大家去国外走走。(课件出示威尼斯风光图片)师:这是意大利东北部美丽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她的周围被海洋环绕,有401座桥梁横跨在117条纵横交叉的河道上,连接118个岛屿,有水城、桥城、百岛城之称。
由于威尼斯是一座开门见水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城市,因此他拥有一种独特的交通工具——小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所写的《威尼斯小艇》(板书)这篇佳作。让我们借着《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一睹威尼斯独特的风光。
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词。
师:同学们课下已经预习课文了,课文中的词语都认识吗?
(课件出示词语:小艇
威尼斯
船艄
翘起
祷告
纵横交叉
操纵自如)

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
生:读词语。
师:一起读。
生:齐读。
师:指名读“纵横交叉(chà)”
师:同学们有不同读音吗?(引导学生发现并学习多音字)
师:叉是多音字,叉这个字还有两个不常用的读音课下查一下字典。
师:唉,同学们,从字面上也能知道词语的意思。这里有两个四字词“纵横交叉和操纵自如”,谁想猜猜它们的意思。
生猜
师:同学们真棒,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吧。(齐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生字词同学们都认识了,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围绕小艇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生:小艇的样子
船夫的驾驶技术
小艇与人们的关系
(师随机板书)
四、品读赏析,深入理解
1.品读第一自然段,了解小艇在威尼斯的重要地位。
师:请同学们自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本段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总分关系。
师:谁能用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语把前半句和后半句连起来?
生:因为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所以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课件出示句子: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师:“大街”、“汽车”各指什么?
生:大街指的是河道,汽车指的是小艇。
2、品读第二自然段,了解小艇的构造特点。
师:作者在众多事物中选择了小艇来写,那是一只怎样的小艇呢?我们一起去看看!请大家认真读第2自然段,画出描写小艇特点的句子。
师:小艇有哪些特点?
生:长、深、窄。(板书特点)
师:二三十英尺长,1英尺=0.3048米,二三十英尺相当于10多米长呢,比我们的教室还长。(感受小艇的长)
师:谁再来读读这句话,要读出自己对小艇长的感受。
生读
师:评价朗读
师:课文是用什么修辞手法来描写小艇的?
生:比喻
课件出示对比句:
A、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行动轻快灵活。
B、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师: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这两个句子,然后和同桌讨论讨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读后讨论,教师引导交流:
1.把小艇比作独木舟,写出了小艇(长、窄、深)的特点。
2.把小艇比作新月,写出了小艇(两头翘起)的特点。
3.把小艇比作水蛇,写出了小艇(轻快灵活)的特点。
师小结:是呀,作者根据事物的特点加上联想,准确表达,把小艇写得活灵活现,极富特点,使我们读后仿佛看到了那构造独特的小艇。
师:同学们能根据作者的描述画出小艇的样子吗?(学生动手画,教师相机出示小艇简图)
师:多美的小艇啊,让我们再美美的读一读吧。
生:感情朗读。
师:同学们,这么奇特的小艇想不想坐上去?
生:想。
师:那就坐上去吧,轻轻地闭上眼睛。
师配乐朗读第三自然段。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小艇的美观舒适。
师:如果能乘坐这么美观舒适的小艇去游览观光,一定非常惬意。我们下节课再乘坐小艇,跟随作者一起去欣赏威尼斯绚丽无比的风光吧!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威尼斯的风光绚丽无比,同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一定想去欣赏威尼斯美丽的容颜。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要欣赏威尼斯风光, 离不开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小艇。可是,这美观、舒适的小艇要想行动自如,还离不开船夫的驾驶技术。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深入了解威尼斯的民俗风情。
二、品读第四自然段,了解船夫的驾驶技术。
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船夫的驾驶技术的?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第4段,完成下表。
在什么情况下
船夫能怎么样
说明了什么









师:有几个动词体现了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同学们发现了吗?
生:挤、穿过、急转弯……(随机板书)(抓住动词体会船夫的驾驶技术)
师:挤字用的特别好,一个挤字仿佛让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
生:想象说。
师引读:是呀,就是这样,不管怎么拥挤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总能左
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还能——
(出示船夫照片,了解传统)师口述。大家看,这就是威尼斯的船夫,他们头戴礼帽,身穿红白或蓝白相间的条纹上衣,着黑色长裤。在威尼斯,船夫不是谁都可以当的。在那里有这样一个传统,想当一个船夫,他的家族必须祖祖辈辈居住在这座水城,驾船技术要代代相传,大家看,衣服上不同的颜色就代表着他们家族不同的宗教信仰。这种独特的历史传统,使得威尼斯的船夫们驾驶技术炉火纯青,驾起小艇来个个游刃有余,操纵自如。

(出示句子:他操纵自如….急转弯)。
师:多了不起的船夫啊!请同学们再读读这句话,读出你们对船夫的评价。
生:感情朗读。
师:从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听出了你们对威尼斯船夫的佩服、 赞美、尊敬和羡慕。
三、速读最后两段,概括两段内容。
师:船夫的技术真了不起,看,人们都来坐小艇了,快速默读最后两段,你体会到了什么?(生读)
师:你来说。
生: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小艇。
师:是啊,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小艇,那小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方便呢?请同学们再读一读第五、六自然段,完成下表:
时 间
人 物
坐着小艇
活 动
白天










夜晚


师:青年妇女乘坐小艇去干什么课文没说,同学们能想象他们干什么吗?还有哪些人也要用小艇做交通工具去工作、学习呢?
生:发挥想象,讨论交流。
师:请同学们再读读第六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写的是威尼斯从哪一种场面到哪一种场面的变化?
生:从热闹到寂静的情境变化。
师:课文最后几句为什么要写威尼斯夜晚的景色?这与小艇的作用有什么关系?
生:讨论,交流。
师小结:白天,当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艇一出动,城市就喧闹和充满生机;夜晚,当小艇一停泊,威尼斯就沉寂、寂静、入睡了。这一动一静的描写形成对比,更衬托出小艇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艇停城静,艇动城闹,威尼斯的热闹与静寂是与小艇密切相关的。所以这一优美的夜景描写也说明小艇是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小艇和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息息相关。
师:同学们游览了威尼斯,你们觉得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美吗?
生:非常美。
师:如果有人在威尼斯古老的建筑物上乱涂乱画,在威尼斯的河道上乱扔垃圾,或者往威尼斯的河道里排放污水,威尼斯还美吗?
生:不美。
师:是啊,如果我们不保护
( http: / / www.21cnjy.com )环境,随意破坏,那我们的家园将会失去她美丽的容颜。为此,我国还专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其中,第三十八条规定:公民应当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配合实施环境保护措施,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减少日常生活对环境造成的损害。第五十七条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有权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举报。
同学们,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五、回顾全文,了解课文结构特点。
师: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总——分)
师:你真会读书,是呀,下面的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都是围绕第一段来写的,这就是总分的关系。在写文章时,我们也可以运用这样的方式使文章条理、脉络清晰。(了解总——分的作用)
师:同学们游览了威尼斯,观赏了小艇,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收获。(回顾本课的写作特点)
生:讨论
师小结:
1.抓住事物的特点,运用比喻。
2.动静结合。
六、拓展延伸
1.这节课,我们向马克·吐温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到了根据事物产生联想,并根据事物特点进行准确表达的写作方法。课下,请同学们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进行一次小练笔:用一段话,写写家乡的某处景或某个物,要写出特点来。
2.著名作家老舍有一个愿望:若居家,当首选“苏杭”。我国的苏州有“东方威尼斯”的美称。请同学们课后收集苏州资料,下一节课来向大家介绍。
板书设计:









主要的交通工具=大街上的汽车











独木舟:长、窄、深













新月:两头翘起









水蛇:轻快灵活









驾驶技术好













商人、妇女
































老人、看戏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