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原创】2016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32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师原创】2016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32张ppt)+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3-26 00:00:42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仔细观察和服最像哪一个朝代的服饰唐 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为什么日本的和服与我 国唐朝的服装如此相似?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学习目标 1、了解唐和日本、天竺的友好往来情况。
2、掌握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游等基本史实。
3、认识唐朝的对外交流既影响了其他国家,也使自身得到了发展,实现了共同繁荣。大食唐朝期时与中国有交往的国家和地区。 一、唐朝文化渡东海(一)遣唐使什么是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随行 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为了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日本派遣使节来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遣唐使十三次来华 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日本过年的习俗、茶道、跪卧的榻榻米等等都是从中国传入日本的。(二)鉴真东渡 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具影响的人物是鉴真。 受邀曾5次东渡日本,都没有成功,754年,第6次东渡,顺利抵达。鉴真在日本主持修建了唐招提寺。日本人民称鉴真为“天平之甍(meng)”,意
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 。 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日本文字ぁ ぃ ぅ ぇ ぉ か
ァ ィ ェ ク コ シ 安 以 宇 衣 於 加
阿 伊 江 久 己 之
中国文字唐长安城平面图日本平城京平面图唐朝的开元通宝日本的和同开珎(bao)二、西取真经来我朝 唐朝名僧玄奘,在唐太宗时历尽艰险,到天竺研究佛经,史称“玄奘西游”。看视频,思考:
1、时间:
2、出发点:
3、最高学府:
4、写成《 》
作用———。
5、目的:求取佛教精义《玄奘取经回长安图》玄奘译经图
《大唐西域记》三、兼容并蓄促繁荣求取文化传播文化唐朝在传播文化的同时也吸取外来文化,不仅使自己的文化发扬光大,同时也促进了其他民族文化的繁荣。历史学家王国维在《读史》一诗中写到:“南海商船来大食,西京祆寺建波斯。远人尽有如归乐,知是唐家全盛时。” 唐朝的繁盛,由此可见一斑。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
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不至天竺,
终不东归一步”,
“宁可就西而死,岂能东归而生” ——玄奘誓言不畏艰险
勇于开拓
虚心好学
乐于奉献
思考:你从鉴真、玄奘的身上学到了什么?
唐朝文化的“走出去”与“引进来”对现在的中国发展有何启示:1、要坚持改革开放。
2、要善于学习,吸取精华,为己所用。
3、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
4、通过对外交流既影响其他国家,也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促进自身发展,实现了地区间的共同繁荣。
小结一、唐朝文化渡东海
1.遣唐使
2.鉴真东渡
二、西取真经来我朝
玄奘西行
三、兼容并蓄促繁荣 1.中华民族既为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又有吸纳世界文化精华的魅力。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 学习外国文化 的开放意识和学习精神的是: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遣唐使来华 达标检测2.唐朝时,日本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 A.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 B.传播日本的先进文化 C.加强两国间的友谊 D.求取佛经教义3.下列内容中,属于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的是
①是唐朝僧人
②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千辛万苦
④都在唐朝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