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 第二章 声现象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欣赏:名曲《高山流水》片段 第二章 声现象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 亲身体验:1、边说话、边用手摸颈前喉头部分。2、敲响音叉,然后把它放贴近脸颊。 说一说:你有什么感觉?你猜想声音是怎么产生的?以锣为例思考:
1、你是用什么方法使物体发声的?
2、锣的振动你能清楚的观察到吗?你用什么方法把锣的振动很微小观察的更清楚?你看到什么现象?
3、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转化法合作探究 请运用桌面上的器材,继续探究有以上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你知道它们是怎么发声的吗?鸣膜振动气囊振动鼓膜振动翅膀振动如果让发声的物体不再发声,你该怎么办?声音的记录:机械唱片视频 机械唱片上有一圈圈不规则的沟槽,当唱片转动时,唱针随着沟槽振动,这样就把记录的声音重现出来。声音的记录磁带光碟存储卡 【小试身手】
图中的喇叭在“唱歌”,看到在纸盆上的纸屑上下跳动,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二、声音的传播:真空铃实验视频思考下列问题: 1.在没有抽出玻璃罩的空气前,你能看到电铃锤的振动吗?你能听到铃声吗?
2. 随着抽气的不断进行,玻璃罩内的空气越来越稀少,你听到的铃声有什么变化?
3.如果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尽,罩内变成真空,你能看到电铃锤的振动吗?你还能听到铃声吗?
4.再让空气进入玻璃罩,听到的声音有什么变化?
5.通过真空铃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说明:1、空气可以传声 2、真空不能传声我国“神十”宇航员在太空中能像在地球上一样正常交流吗? 水波声波 固体和液体也能够传声吗?怎么验证?你能举出生活中的实例吗? 以上实验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 【学以致用】
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B.“土电话”靠固体传声C.物体振动停止,声音停止D.真空不能传声。 C 三、声速用声速描述声音传播的快慢。
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通过的距离。 阅读以上资料,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学以致用:
在装满水的的长贴管的一段敲击一
下,在较远处的另一端将听到____次
响声,最后一次是从_____传来的。3空气 自学回声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回声?
2、怎样才能听到回声?为什么在室内说话听不到回声?
? 盘点收获:
请你总结一下,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你还有什么疑惑?课堂检测 1.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
B.“土电话”靠固体传声 C.声音在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的慢 D.真空不能传声。C 2.2011年5月10日出版的《解放军报》刊发题为《亚丁湾,记者体验护航“十八般兵器”》的报道称,中国海军第五批护航编队的护航舰艇上,出现了一种神秘的声波武器—“金嗓子”对索马里海盗构成了有效威慑。若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可以用薄薄的一层 ( )
A.半导体网 B.磁性物质网
C.真空网 D.金属物质网
C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教室里讲话时听不到回声是因为教室里没有回声
B.百米比赛时,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响时开始计时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D 4.如图1所示,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5.铁路工人为了听见远处的火车,将耳朵贴在铁轨上,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渔民用电子音乐网捕鱼,这说明______________。固体(或铁轨)能够传声液体能够传声 6.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充分验证了:(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在月球上进行,挂在左边的音叉旁边的那个泡沫塑料小球 (选填“会”或“不会”)像图示那样弹起.
空气能够传声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不会 7、当发出的声音经过0.1s回到耳边,人们就能听到回声。那么,为了听到回声,反射声波的障碍物至少应该离开我们多少米?(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课下作业: 阅读课本第30页科学世界
《我们是怎么听到声音的》再 见 制作单位:峄城区底阁镇中学
制作时间:2014年9月24日